方自鳴愁啊,仇老大是投資方,他也沒辦法,本來希望請王總過來中和一下,可王總不給面子,怎麼辦,無解。
可當仇柏君把觸手,伸到國際版的配音上時,方自鳴意識到,該要跟另外一個大老闆見見面了……
……
天地良心,王岸然可不是不給面子,他現在是真的很忙。
顯卡事業部,cpu事業部,晶片生產,finfet結構與數學模型,都是他要操心的事,若不是卸任了三大公司的ceo,怕是要更忙。
即便是這樣,王岸然已經好久沒有睡過一個安生覺了。
今天,他來到的是cpu事業部,得益於華芯科技良好的規劃,在現在產品及其優化、將來產品研發、未來產品論證,一整套的研發規劃。
面臨現在intel的咄咄逼人,cpu事業部並沒有表現出驚慌失措,一應事項有序發展。
唯一的區別是,800納米,500納米,以及四千萬級別電晶體的180納米,三種製造工藝齊頭並進。
800納米速龍一代pro型號已經開始量產,就差發布了,對標的是intel奔騰586第三代處理器,流片測試的結果符合語氣,完虐,性能參數最高的,高出近27%。
而五百納米製造工藝,則是對標的intel奔騰二處理器,在王岸然的印象中,這款處理器即將要誕生。
至於180納米製造工藝的處理器,用的是德州儀器正在調試的180納米製造工藝。
項目成本測算,量產後,每顆合格的處理器,成本將高到3000美元以上,折合人民幣需要兩萬多。
面對的市場自然是高性能計算中心,以及家裡有礦的土豪玩家。
對王岸然來說,高性能還遠遠不夠,在這款處理器上,他還要打破一項世界記錄,那是是衝擊1ghz頻率的大關。
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繼續發掘流水線的潛力,將現有的流水線從18級,深化到32級。
而另一個辦法就是在指令集上,在非必要條件下,儘量採用精簡指令集,減少複雜指令集帶來的延遲等待。
在產品論證會上,王岸然提出幾個要點。
「180納米製造工藝,是德州儀器為我們提供的,這是個機會,是展示華芯科技在cpu設計領域超強技術實力的機會,是我們正式與intel站在同樣權重,並且超越的機會……」
王岸然並不懂怎麼鼓動人心,他只是真情流露,在intel的陰影下沉默了太久,現在天時地利人和,要設計有設計,要製造有製造,而且有著intel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德州儀器180納米製造工藝,這事intel尚且不能掌握的。
台下群情激昂,王岸然看在眼裡,又繼續說道:「今天是產品論證會,我提幾個指標,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
王岸然說完,地下的技術人員紛紛打開筆記本記錄。
歷史經驗證明,王總在產品論證會上,從來不說廢話,而且奇怪的是,他說的意見,大部分都是新產品的核心技術。
果然,王總的第一句話就讓他們撿到了大料。
「這次,我們將衝擊1ghz的頻率……」
現場鴉雀無聲,一個個睜大眼睛看著王岸然。
新任技術總監谷亮第一個問道:「王總,cpu頻率1ghz,那麼前端總線頻率多少,倍頻設計多少,目前現有的北橋晶片,pci總線,內存及其他總線可能跟不上處理器的速度,這會形成巨大的瓶頸,發揮不出處理器應有的性能。」
「good,這個問題提的好。」
在奔騰之前,前端總線等同於cpu頻率,奔騰之後cpu頻率提升速度遠超前端總線的速度,這就引入了倍頻這個概念。
而王岸然提出的1ghz的cpu頻率,行內人很快就意識到,必須大幅度提高總線頻率,才可以與北橋晶片交換大量的數據,發揮cpu的性能。
這個問題很好解釋,假設你用的銳龍3900處理器,配套的不是ddr四代3200內存,而是第一代的dd內存,性能損失至少80%。
原因很簡單,數據交換滿足不了處理器計算的需要,也就是說,處理器根本餵不飽。
而前端總線頻率提升之後,相應的pci組建又跟不上,因此瓶頸一直存在。
王岸然喝了一口水,很明顯,慣性思維,一直以來fsb前端總線與pci總線的頻率都是一致的,而實際上fsb根本沒有必要等設備總線,能跑的快自然要跑的快一點。
這就涉及到內存技術,前端總線是和內存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比如在奔騰四年代,northwood核心處理器,800mhz的fsb前端總線和雙通道dd完全鍥合,而這個時候的pci總線接口才133mhz。
和以往一樣,王岸然雖然知道標準答案,但他可不願意直接說出來,不然手下的工程師們會少了很對樂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喜歡劇透的。
王岸然將目光看向谷亮,說道:「谷總監,你是怎麼考慮的?」
「cpu頻率提升到1ghz,按照以往的估算,前端總線必須要提高到400mhz的頻率,內存這一塊現在是166mhz,升級到180納米製造工藝之後,缺口不算太大,可設備總線同步提升,這需要整個行業的進步。」
王岸然喝了一口水,若無其事的說道:「行業不進步,難道我們cpu就不要發展了?」
王岸然這話說的有點重,谷亮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髮。
死守固話思想,不創新,對it/ic企業來說死路一條,作為技術總監更應該明白這一點,團隊需要做的就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被問題牽著鼻子走。
這一點,是要敲打一下。
「cpu頻率比前端總線要高,為什麼前端總線與設備接口頻率要一致。」
在一頓明示暗示之下,總算有人思考到了這個問題。
高級工程師於曉濤說道:「王總,我們可以試著在前端總線和設備接口之間,引入qda倍頻技術。」
一層窗戶紙一捅破,就沒什麼意思了。
王岸然點點頭,說道:「qda倍頻技術只是一項技術措施,調節cpu主頻與前端總線以及設備接口頻率的關係,我們要做的可不僅僅是這些。」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2s 3.60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