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7年-1147年),字伯遠,汝州魯山(今河南平頂山市魯山縣)人,南宋抗金名將。出身農民家庭,初為射士,精練武功,擅長騎射。南宋初年聚集人民抗金。紹興三年(1133年),加入岳家軍、長勝軍。使用雙鐧,乃金所制。後隸歸岳飛,為其推重,對金作戰中屢立戰功。曾參加鎮壓楊么起義。岳飛被害後,因始終反對宋金議和,被秦檜害死。
1、基本信息
1)個人概況
別名:牛伯遠
國籍:宋朝
民族:漢族
2)其他信息
中文名:
武器:雙鐧
其他成就:抗擊金軍、鎮壓鐘相、楊么起義
(1087年-1147年),字伯遠,汝州魯山(今河南平頂山市魯山縣)人,南宋抗金名將。出身農民家庭,初為射士,精練武功,擅長騎射。南宋初年聚集人民抗金。紹興三年(1133年),加入岳家軍、長勝軍。使用雙鐧,乃金所制。後隸歸岳飛,為其推重,對金作戰中屢立戰功。曾參加鎮壓楊么起義。岳飛被害後,因始終反對宋金議和,被秦檜害死。
2、人物生平
1)打獵養家
關於入伍前的一些經歷,史書上鮮有記載。
當年,所在的石碑溝村處於深山老林,交通閉塞,人煙稀少。入伍前以賣柴為生,與老母和妻兒相依為命。力大如牛,挑500多公斤重的擔子還健步如飛。每次上山砍完柴,他都去砍一棵結實的樹做扁擔,然後挑著500多公斤重的柴火進魯山縣城去賣。
光賣柴火似乎很難滿足家庭的日常開支,這時想到了發揮自己的射獵技藝。從小就喜歡彈弓、射箭之類,隨著不斷練習,他的射獵技藝有了很大長進,幾乎是百發百中,箭無虛發。石碑溝村林豐鳥多,這給了充分施展射藝的機會。每次進城賣柴,都要捎帶一些野兔、野雞等獵物,這樣生活倒也還不愁。更重要的是,在日復一日的艱苦勞作中,不僅練就了強壯的身體,同時還將射獵技藝也發揮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無形中為他以後的抗金鬥爭做了一些準備。
2)家鄉抗金
北宋末年,金軍入侵。在大難關口,決定加入抗金隊伍,保衛家鄉。由於擅長射獵,於是,他就到魯山縣衙當了一名射士,主要負責日常治安,同時也協助訓練民兵,為抗金做準備。
後來,魯山被金軍攻陷。於是,就自行組織力量,抗擊金兵。武藝高強,並且為人豪爽耿直,一聲號令,應者雲集。在加入岳家軍之前,他組織民眾在平頂山一帶多次阻擊敵人,對金兵進行了有力的打擊。
建炎四年(1130年),金軍侵及江南,途經荊襄北歸。完顏拔離速率領金軍重新渡江,途經荊門(今屬湖北)北上,在四月初方進入平頂山一帶。
完顏拔離速等人對京西一帶的地形相當熟悉,在這之前,他們曾隨完顏銀術可深入京西腹地進行殘酷的破壞。金軍這次取道魯山縣和葉縣之間,進入寶豐縣地界,準備渡過汝水繼續北撤。他們在傍晚時分來到距離汝水不遠的一個村莊,這個村名叫宋村(今白龜山水庫淹沒區)。完顏彀英決定在此休息一晚,隔日再渡汝水,完顏拔離速表示贊同。但耶律馬五卻說:『此處地名宋村,以亡宋國號為名,甚是不祥,莫須另擇安泊之處。『而完顏彀英自信地說:『此又有甚忌諱,我便將它改名金村。"
其實,在金兵還未進入寶豐縣地界之前,已經獲悉了對方的行軍路線,並料定金人會在宋村宿營。於是,他就馬上發動鄉兵和鄉親。鄉親們聽說後,個個同仇敵愾,準備好作戰工具,打好埋伏,靜等金兵到來,準備一窩端。
時值初夏,連續半年多的奔波和征戰,金軍將士思歸心切,而女真人尤其不耐熱,紛紛下馬卸甲,準備晚飯。突然間,吶喊聲四起,數不清的宋朝鄉兵,有的持兵刃、有的持農具向金軍襲擊。完顏拔離速畢竟是宿將,他連忙麾兵應戰,卻為時已晚。飢疲的金軍被殺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四散逃竄。完顏拔離速和完顏彀英只率領近百名金兵逃命。他們最後收集散亡,還不足5000人,逃回了太原。
耶律馬五卻沒有另外兩名金將幸運。他和50多個金兵被重重包圍,最後只剩下他一人,耶律馬五還是困獸猶鬥,他持一把手刀,大喊道:『誰敢與我挑戰?『話音剛落,只見鄉兵讓開一條通道,一名宋將頭戴只露雙目的鐵兜鍪,手執鐵桿筆槍,跨下黑馬,進入圍中。耶律馬五掄刀向對方砍去,那名宋將用鐵槍架格,卻順手用槍桿的後部把耶律馬五打下馬來,在一陣喝彩聲中,鄉兵把耶律馬五活捉。
生擒耶律馬五的將領便是,當時43歲。這次戰鬥不但殺死了大批敵人,還繳獲了豐厚的戰利品。戰鬥結束後,就在宋村親自審訊戰俘。
宋村之戰勝利後,又率領鄉兵,在魯山鄧家橋(位於魯山縣辛集鄉鄧寨)將金兵擊潰。"
3)入岳家軍
兩次抗金大獲全勝,聲名遠播,金軍對他更是畏懼三分。同時,這兩次戰鬥為他以後的抗金事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讓他從家鄉走向了全國。
由於在家鄉組織的兩次抗金戰役有功,被晉升為西道招撫使及蔡、唐、信軍鎮撫使。紹興三年(1133年),岳飛統管江西、湖北軍務,決定由襄漢進軍中原,收復失地。奔赴臨安(今浙江杭州)面見宋高宗趙構,力陳劉豫必敗,中原可復。趙構將所部劃歸岳飛指揮,加入岳家軍。
其實,在加入岳家軍之前,二人就多有來往,並交情深厚。年長於岳飛,加之戰功卓越,因而頗得岳飛敬重。自此,就一直擔任岳家軍的副帥,岳牛二人並肩作戰,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抗金史。岳飛見到後非常欣喜,即命為唐、鄧、襄、郢4州的安撫使,後又任為中部統領。
4)生擒王嵩
紹興四年(1134年),偽齊大將李成勾結金兵入侵,攻破襄陽六郡,偽齊將王嵩占據隨州,岳飛派出戰,用不到3天的時間攻下隨州,生擒王嵩,俘敵5000人,收復襄陽。金兵攻打淮西,岳飛令先渡江迎敵。偽齊派騎兵5000人進攻廬州(今安徽合肥),出陣,敵軍不戰而潰。乘勝追擊30餘里,殺死敵軍大半,斬其副都統等大將,聲威遠揚。
5)活捉楊么
紹興五年(1135年),隨岳飛征討楊麼。楊麼兵敗,投水自殺未遂,被擒獲。
紹興十年(1140年),岳飛進軍中原,奉命進攻京西一帶,所向披靡,直抵黃河沿岸。一生經歷了眾多戰役,並屢立戰功。
6)所向披靡
紹興十年(1140年),金人毀棄盟約,隨岳飛進軍中原,在岳飛的指揮下,率部所向披靡,直抵黃河沿岸,在攻打許昌、汴京的多次戰鬥中,出生入死,屢戰屢勝,為收復中原失地立下了汗馬功勞,因為功勞最大,被升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成德軍承宣使,樞密行府以管理一切事務。宣撫司罷廢后,改為鄂州駐札御軍左軍統制,又升任真定府路馬步軍副統總管,轉任寧國軍承宣使、荊湖南路馬步軍副總管。
7)中毒而死
關於之死,史料上是這樣記載的:秦檜殺害岳飛後,十分懼怕。紹興十七年(1147年)三月初三,秦檜密令都統制田師中,以宴請各路大將為名,用毒酒將害死。臨死前悲憤地說:"年61歲(虛歲),官至侍從,已經足夠了,所恨的就是南北通和,使我不能馬革裹屍而死,而死在屋檐下而已!"
死後,其屍骨埋在杭州西湖棲霞嶺劍門關紫雲洞口,與岳飛墓遙遙相望。墓前立碑一通,其碑文為"宋輔文侯之墓"。出於敬慕的英名,近千年來,來他墳墓前弔唁拜祭的人絡繹不絕。
8)人物墓址、墓地
墓圖冊原墓於1955年清理孤山墓葬時廢,1983年重建,1987年重修。現墓位於杭州西湖棲霞嶺劍門關紫雲洞口,坐西朝東,成圓形拱頂,下條石圍砌,上封土植草。直徑3.5米,高1.8米。外圍圈式短牆,依山傍道。墓前立"宋輔文侯之墓"碑,墓道前構築兩柱一間石坊。墓碑及石坊為重修之物。
《西湖新志》卷九記載:"宋輔文侯墓,在劍門嶺紫雲洞南,新修。"
墓地址
墓曾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重修,在特殊時期中被毀。
現墓系1983年重建。墓坐西朝東,為圓形圈座式,平面直徑3.5米,高1.8米,墓圈用條石壘砌,其上封土,呈饅頭狀。
墓碑上刻"宋輔文侯墓記",墓後及二側有半圓形回龍牆,其右側立清光緒元年秋八月《重修輔文侯牛公墓記》碑。墓前方又有長13.7米、寬3米的墓道,中立一高4米的石牌坊,坊柱上鐫明徐渭撰"將軍氣節高千古,震世英風伴鄂王"對聯。整個墓地修竹掩映,古樸莊重,與岳墳遙遙相望。
9)衣冠冢
為了紀念,河南魯山建有的衣冠冢。
死後,家鄉人為他建了一座衣冠冢,並為他樹了碑,"石碑溝"就因這塊石碑而得名。當時為了防止盜墓,造墓者並沒有明確標出衣冠冢的具體位置,只是在衣冠冢的兩側較遠的地方栽了兩棵菩提樹。遺憾的是,石碑後來被拉走建橋,而兩棵老菩提樹也在上世紀50年代末被砍伐。
石碑溝村基本沒有遺存下來什麼關於的物件,這讓張福營和其他村民都深感惋惜。但每談到的英勇忠義,村民還是掩飾不住滿臉的自豪。村民希望上級文化文物部門能夠重視起來,搜集相關史料文物,在石碑溝村建立的紀念設施,讓後人緬懷。
10)人物評價
《宋史》:"張憲等五人皆岳飛部將,為敵所畏,亦一時之傑也;然或以戰沒,或以憤卒,而憲以不證飛獄冤死,悲夫!"
11)後世影響
河南門神人物中有的形象,使用兵器為雙鞭,寓意福大命大。
12)藝術形象、文學形象
問路清代錢彩所作小說《說岳全傳》中乃趙公明坐下黑虎轉世,祖籍陝西,使一對鐵鐧,與岳飛等人結為兄弟。征洞庭湖時誤入碧雲山,拜鮑方老祖為師,法名"悟性",得穿雲箭、破浪履兩件寶物,活捉楊么。
岳飛死後,輔佐岳雷征金,屢次助大軍逢凶化吉,最後大破烏龍陣,騎在金兀朮背上,將金兀朮氣死,自己也大笑而亡,回歸天界。小說中稱為"虎騎龍背,氣死兀朮,笑殺"。
是書中性格較為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最具反抗意識,天真可愛。鹵莽不失智謀,暴躁不失幽默。
民間故事《問路》:向一位老者問路,他在馬上吼道:"呔,老頭兒!爺問你,小校場往哪去?"老人不但沒有給他指路,反而生氣地罵他是個"冒失鬼"。過了一會兒,岳飛也來到這裡,他先離鐙下馬,然後上前施禮:"請問老丈,方才可曾見一個騎黑馬的?他往哪條路上去了?"老人見岳飛很有禮貌,便耐心地給他指路。入選蘇教版五年級語文課本。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2135s 3.7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