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願意聽從天錫帝宣詔進宮的,只有耶律諦里姑、蕭德恭等幾位契丹、奚人大臣。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天錫帝耶律淳看了看眾人,臉色暗澹。
蕭德恭卻破口大罵,「這些該死的漢人,看到大事不妙,尾巴一轉就準備賣主了。」
天錫帝嘆了口氣,與耶律諦里姑、蕭德恭等人商議起耶律大石的請兵要求。
「陛下,臣覺得還是准了吧。守城,這南京城恐怕難守了。」耶律諦里姑答道。
蕭德恭忍不住呵斥道:「十郎,你說得什麼話?這南京城自漢唐以來就有的雄城,又有軍民二十多萬,糧草無數,守個半年一載的完全不成問題。」
「宋軍也能圍我們半年一載!」耶律諦里姑毫不客氣說道,「我們外無援軍,等到宋軍合圍,把我們困死在這南京城裡,再逐一剪除城外各散兵游勇,我們就只能坐以待斃。再說了,南京城是千古雄城,涼州城就不是嗎?還有西夏興平府,傾全國之力修建的大城,最後還不是成了一片焦土。」
「再說了,城裡二十多萬軍民,有契丹人、有奚人、有漢人、有渤海人...你知道裡面誰有二心?就算我們契丹人,你們奚人,誰敢保證他們不會私通宋軍,打開城門?」
耶律諦里姑幾句話把蕭德恭逼得無話可說,然後轉回面向天錫帝,繼續說道:「陛下,就派耶律馬哥和蕭干,各率契丹和奚兵南下支援耶律大石。就算一時擋不住宋軍,也有一支力量在南京城外呼應,不至於成了孤城。」
「十郎說得極是,就這麼辦吧。」耶律淳氣喘吁吁地答道。
自從宋軍全面進攻後,他一日三驚,身體迅速垮掉了。現在稍微說幾句話,都氣喘如牛。
「十郎,你留一下。」耶律淳叫住了耶律諦里姑。
「十郎,朕宣群臣來議事,除了你們幾個之外,再無其他人。漢臣更是一個都不肯來。一葉落而知秋啊。」
耶律淳嘆息道。
「陛下不必氣餒。大石雄才偉略,定能重現岐溝關、高粱河大勝,扭轉乾坤。」耶律諦里姑勸道。
「耶律大石...」耶律淳轉移話題道:「十郎,你知道那些漢臣在幹什麼嗎?」
「知道,聽說都聚在李儼府上,商議著賣個好價錢。」
「這些湖塗蛋,以為在地上一跪,再把我們的頭顱獻上幾個,就能在新主那裡再謀一份榮華富貴?十郎,你說宋國官家缺漢臣嗎?」
耶律諦里姑愣了一下,最後搖了搖頭。
「十郎,你說燕雲十六州,還有東京、中京諸州縣,非這些漢臣治理不可嗎?」
耶律諦里姑又搖了搖頭。
「你說,我們數十萬契丹、奚人,需要那些漢臣幫忙安撫羈縻嗎?」
耶律諦里姑眼睛一亮,緩緩地搖了搖頭。
耶律淳勐地咳嗽了一會,喘著氣徐徐說道:「所以說,耶律大石十幾歲就在開封城跟宋國官家打過交道。我大遼滿朝文武,就他深知趙官家的脾性啊。聰明人,真是聰明人啊。」
這時,有內侍進殿,舉著一份人名目錄稟告:「陛下,這是娘子舉薦的棟樑之才,可助陛下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耶律淳看都不看,隨手就丟到一邊。
「告訴蕭普賢女,安靜些,不要再惹是非了。」
看到耶律淳神情嚴肅,內侍慌忙行了一禮,匆匆離去。
「十郎啊,讓你見笑了。我的這個婆娘...是個禍害。朕念及她當年為了保住我等父子的平安,付出不少,才容忍至此。唉,當年你也是知道,家父與朕,說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實際上...道宗先帝,疑心之重,連皇后、親子都懷疑,何況我們父子倆...」
耶律淳有些疲乏,靠躺在椅子上。
「湖塗女人,以為摸過幾天傳國玉璽,就覺得自己能左右天下了?由她去吧!朕這身體,時日不多了。十郎,你把戶籍圖冊都看緊了,還有那些宗室親貴們。不要出亂子。宋國官家,不是好殺之人。西夏嵬名氏都沒有絕其子嗣,還派人看護其祖陵。想必我大遼,也不會太差...」
「只是不要出亂子,要是惹到他,他殺起人也不會眨眼的...」
說了一通話,耶律淳虛弱得幾乎要暈過去。他拉著耶律諦里姑的手,期盼的眼神直勾勾地盯著。
「陛下,臣曉得了。」耶律諦里姑答道,隨即兩行淚水流在臉上。
「耶律馬哥/蕭干奉陛下詔書,率兵前來增援,請梁王下令!」
耶律馬哥和蕭干齊聲說道。
耶律大石與兩人都比較熟,客氣幾句後問道:「而今南京城裡,局勢如何?」
耶律馬哥和蕭干對視一眼,神情暗然,蕭干更是氣憤不已。
「人心思變。尤其是那群漢臣,他們仗著手裡有漢軍,在燕雲一帶根深蒂固,議和已經到了明目張胆的地步。」
「議和?那只是說著好聽的。他們現在商議如何獻城投降,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耶律大石聽完後,默然了一會,又問道:「陛下情況如何?」
「身體不好,太醫們說,可能熬不過月底。」耶律馬哥暗然神傷地答道。
「蕭普賢女,還在暗地裡興風作浪嗎?」
「這個女人,都什麼時候了,還不肯死心。早晚會遇到橫禍的。現在有點眼力的,誰還會聽她的話?」
「太子殿下和文妃還好?」
耶律馬哥和蕭干頓了一下,幾乎齊聲答道:「殿下和文妃都挺好的。只是漢臣張琳上書,請殿下和文妃行獵奉聖州,以避戰禍。」
「以避戰禍?現在宋軍王稟部頂著居庸關,玄武騎軍的前鋒已經在古北館出現,急報一天來三封。除了南京,現在哪裡還安全?這個張琳,暗藏禍心,老而不死是為賊!」
蕭干忿忿地罵道。
三人一陣沉默,而今這局勢,大家都很迷茫。
以前大家都覺得宋國雖然地廣人多,但兵馬不強,己方的勝算還要高些——大遼鐵騎已經享名百年了。
可是真打起來,大家才發現,自己確實低估了宋軍的實力,高估了己方的凝聚力。
東京道一戰,宋國玄武騎軍在趙官家的指揮下,神出鬼沒,己方號稱第一智將的耶律大石,連敵人的面都沒見到幾眼,就被調走。然後眼睜睜看著宋軍逐一把東京道的兵馬打崩。
西京,宋軍王稟所部,簡直是一路平推,一力降十會,直接憑藉紮實的兵力和戰鬥力,連克數城。
高估了己方的凝聚力。
這些年,遼國經歷兩位先帝堅持不懈地折騰,國力大損,大家心裡都有數。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對軍心士氣的影響居然如此之大。
耶律佛頂的十幾萬軍隊,居然因為傳言宋軍玄武騎軍殺了過來,嚇得一夜之間散得乾乾淨淨。
這種事情應該只發生在宋軍身上,怎麼發生在我遼軍身上了?
想起這些,大家都有一種葉落而知秋,水流向東,大勢已去的感覺。
「兩位,宋軍已經逼近岐溝關,吾等要打起精神來,好好應對。大遼存亡,全在我等身上。」
「是!」
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7s 3.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