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來了這麼點人?」
隨著狄進登上寨頭,楊懷敏畏畏縮縮地探出腦袋,朝著遠方看去,很快目露驚愕。
在他看來,遼人吃了這樣的虧,不得集結大軍,浩浩蕩蕩地兵臨前線,凶神惡煞地對著城頭放話,將殺害遼人精騎的兇手交出來。
可現在真正出現的,是一隊使者,腳步匆匆,好似生怕別人看到他們來這裡,為首的還很熟練,到了寨門處就和守衛打招呼,顯然不是第一次來的。
楊懷敏不理解,也不敢問。
狄進主動說出理由,就是簡短的四個字:「遼人也怕!」
為什麼中原王朝跟其他遊牧民族所簽訂的盟約,基本上都是沒過幾年就撕毀,雙方再度陷入廝殺戰亂,唯獨宋遼之間的澶淵之盟能維持百年,期間雖有波折,但終究保持著和平?
原因很簡單,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宋是穿鞋的,遼也是穿鞋的。
甚至這麼說吧,由於契丹貴族數目的稀少,在遼國又處於絕對性的統治地位,可以剝削下面的各族,他們的鞋,穿得比宋人權貴都要厚實些。
所以征討小的部落,契丹貴族十分樂意彰顯武力威風,可後來隨著宋遼持續的和平,對於舉全國之力南下攻宋的欲望,是真的越來越低,甚至也開始了忌憚與抗拒。
宋朝聯合女真部落攻打遼國時,遼國的反應是驚怒的,還派出使臣面見宋徽宗,重申兩國盟約,剖析利害關係,讓宋朝不要支持女真,放任這個不會顧及和平的野蠻部落壯大。
偏偏不僅是宋徽宗不明白,這百年間,很多宋廷臣子自始至終都不明白這點。
在他們心中,契丹是蠻夷,遼國也不過就是一夥強大的蠻夷,偏偏幾次北伐又都失敗,還沒有山川屏障阻隔鐵騎入侵,骨子裡自是心懷畏懼,在發現能有將對方滅掉的機會後,當然迫不及待地實施了新的結盟,哪會管什麼後患,卻沒有料到把穿鞋的弄下去,換了一個真正光腳的上來
北宋如此,明明有了這一次慘痛教訓後,南宋依舊聯合蒙古,滅了金國,卻又是另一番徒嘆奈何了。
「迎一迎兄弟之國的使者吧!」
且不說那原來的歷史軌跡,狄進負手而立,等到對方完全入寨,才領著楊懷敏,不緊不慢地走了下去。
經略安撫使杜衍沒有露面,就狄進和楊懷敏兩個人,面對遼人的來使。
「狄經略!」
很快,熟悉的身影到了面前行禮。
果不其然,此次來訪的遼人裡面,又有漢人臣子劉六符,每次苦活累活都有他。
不過領頭的並非劉六符,而是一位面容端正,神態矜持,滿身富貴氣的契丹漢子,昂著下巴,用抑揚頓挫的標準契丹語,開口說了起來。
狄進早就聽得懂契丹語,近來閒暇時都能書寫了,但劉六符看了眼楊懷敏,還是翻譯道:「這位貴人,是我大遼西南招討使,統軍使蕭惠之子蕭慈氏奴,字寧隱,任右監門衛上將軍,此來貴寨,是因近日有一支巡視夏人的騎兵誤入貴地!」
這個翻譯已是相當客氣,事實上蕭慈氏奴的語氣可要傲多了,完全是質問的態度。
狄進面無表情,也對著楊懷敏介紹道:「這位是河東路經略安撫司走馬承受並體量公事,楊懷敏楊走馬,戰時監軍之用。」
劉六符聞言臉色變了變,戰時監軍,那就是意味著要開戰了?
再看向楊懷敏,發現他除了臉色有些發白,可能是內官故意敷了粉外,態度居然很倨傲,站在狄進的身側,竟是連一句話都不肯說。
如此說來,宋廷的執政太后和年輕官家,也是準備開戰了?
蕭慈氏奴顯然聽不懂漢話,見劉六符臉色有異,立刻喝問,待得聽了劉六符的解釋後,臉色同樣沉了下來,再度說了一大段話。
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大遼強盛,你敢開戰?
「小爺誒,現在可不能說氣話啊!」
劉六符臉色發苦,一時間不知該怎麼翻譯了,又看了看狄進,知道這位是聽得懂的,更是膽戰心驚起來。
反倒是狄進神色平和,把話題拉了回來:「剛剛兩位有言,有遼軍入了我地?」
劉六符定了定神,堆起笑容:「啊!是啊!那支騎兵是防備夏人的,不慎誤入了貴地,若是發生了誤會衝突,還望狄經略海涵!」
狄進知道,狄青確實全殲了追入石峽谷的遼兵,卻終究是有漏網的斥候。
這些斥候原本是為了確保屠滅宋人的村落時,不放跑活口,去向附近的烽火軍鋪通風報信,結果所見的卻是己方的軍隊落入宋人的陷阱,戰戰兢兢地將消息帶了回去。
蕭惠起初完全不信,再派人去往石峽谷,找到了跌落山崖的屍體後,才不得不承認,那位立下軍令狀,要將數百戶宋人頭顱帶回遼營邀功的蕭十四,慘敗於宋人手中。
可即便如此,蕭惠仍然不覺得,宋人這邊敢將遼軍如何,既然谷內沒有屍體,這支精銳應該是不慎被宋人圍堵在谷內,被迫投降,所以才派出了自己的兒子,又將劉六符帶上,前來交涉,準備通過外交手段,讓對方將人放回來。
大不了就吃個癟,服個軟唄,等到人回來,狠狠責罰後,再翻臉不遲!
臨行前蕭慈氏奴信誓旦旦,保證完成任務,劉六符卻如喪考妣,知道此次基本不可能完成任務。
之前為了要回一批扣押的貨物,都幾經談判,好說歹說,付出了那麼多心血,才讓對方高抬貴手,何況是一群侵邊的遼人?
除非宋廷把狄進調走,亦或來一位臣子讓這位年輕的經略相公靠邊站,不然的話,對方肯定要大做文章!
果不其然,狄進聞言伸手招了招,待得帥司吏員上前後,下達命令:「去將各座烽燧的烽帥信報拿來,我要看一看,近來可有遼軍入我境內,在邊關迷路的了!」
「是!」
帥司吏員去了。
狄進又發出邀請:「遠來是客,諸位請!」
眾人一路進了大堂,侍從奉上茶水和點心,做足了迎客的禮儀,狄進時不時地說上幾句,倒也言笑晏晏,楊懷敏依舊一聲不吭,只是時不時打量著狄進,完全是看其眼色行事。
「宋廷的文臣,地位真高啊,武人和宦官,都要仰其鼻息!」
劉六符將這一切盡收眼底,暗暗嘆息。
宋朝的文臣尤其是這種三元魁首,當真是了不得,連內侍監軍都要看他們的臉面,反觀他在遼國也是進士出身,卻活得像一條狗
壓抑的等待,持續了好一段時間。
當茶重新續上,冒著騰騰熱氣,之前的吏員終於折返,捧著冊子遞上。
狄進接過,十分仔細地翻看了一遍,嚴謹地給予了回答:「很遺憾,根據我邊關三十四處烽燧的烽帥信報,至少在今日之前,並沒有發現任何迷路的遼軍,要不諸位再去別處找一找?」
劉六符趕忙道:「狄經略,或許他們不是走的大道,行了小路,烽燧才會漏了,還望貴軍能派人尋一尋,若是發現了人,助他們歸軍,蕭將軍必有答謝!」
狄進微笑:「蕭將軍的答謝,我其實已經收到了,昨日有一夥盜匪闖入境內,正是此前擄掠我代州百姓的那伙賊子,想來就是遼軍掃蕩,將他們逼了過來吧?」
「這」
劉六符馬上明白了,澀聲道:「是!是我們逼過去的!不知這群盜匪現在何處?」
狄進道:「請劉軍議放心,匪亂已經平息。」
「那真是可喜可賀!」
劉六符心頭沉下,臉上反倒再度擠出笑容:「實不相瞞,這群盜匪在我遼地也作惡多端,依宋遼盟約,一旦緝拿越境的犯人,當交還本國,還望狄經略將盜匪交予我們!」
只要把人救回來,也顧不上是迷路的遼軍,還是寇邊的賊匪了,就讓對方多多羞辱一番,誰叫那群遼兵不頂用,真的敗了呢?
劉六符顯然早已做好了退讓的準備,但蕭慈氏奴卻很不滿意,手掌一落,幾乎是拍案而起,指了過來,嘰哩哇啦地說了一大通話。
聽了那不容置疑,必須要將人交出來的命令之言,劉六符暗暗叫苦,剛要通過翻譯緩和一下氣氛,就聽狄進用契丹話回道:「人,你們是帶不走了,但可以抬走。」
蕭慈氏奴怔住:「你說什麼?」
劉六符的臉色徹底變了:「狄經略,我們不是此意,兩國太平來之不易」
「不必說了!隨我來吧!」
狄進站起,舉步朝外邁去,蕭慈氏奴早已不耐煩,起身跟上。
走著走著,依舊是腥臭的血氣率先撲面而來,為接下來要見到的畫面起了鋪墊,可即便如此,當眾人來到寨中廣場,當那一幕映入眼帘,還是震驚得無以復加。
「堆起來真的堆起來了!」
楊懷敏胸膛劇烈起伏,雙手緊緊捏住大腿,將那聲尖叫硬生生憋了回去。
他剛剛還有些奇怪,狄進為什麼要沏茶招待對方,人都殺光了,先禮後兵又有什麼意義呢?
直到此時才明白,維持最基本的外交禮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爭取時間。
爭取堆京觀的時間。
此時的廣場上,已經沒了扒屍體的士兵和民夫,取而代之的是一具具赤裸的屍體堆疊在一起,壘成的一座小山。
實際上,相比起當年宋軍北伐失敗,被遼國堆起來的京觀,這區區幾百人的規模,完全是小巫見大巫,可依舊是殘忍血腥,衝擊性十足!
「嘔!」
劉六符本就是文人,遼國科舉考出來的進士,家世又不凡,哪裡見過如此場面,捂了捂胸口,終究沒能忍得住,快步到了邊上,發出乾嘔的聲音。
「唔!」
蕭慈氏奴的表現稍稍好一些,畢竟身為契丹貴族的他,還親手打死過奴隸,見血的場面沒少見。
可此時此刻,見到滿是契丹髮飾的屍體堆疊,尤其是最上面那顆熟悉的疤痕腦袋,他整個人依舊顫抖起來,剛剛囂張的氣勢徹底消失不見。
相比起來,楊懷敏屏住呼吸,卻是最早緩過來的,看了看乾嘔的劉六符,再斜了斜顫抖的蕭慈氏奴,眉頭一揚。
這表現,怎的還不如自己?
「犬父犬子。」
狄進暗暗搖頭。
歷史上遼興宗曾兩次征西夏,兩次都是蕭惠領兵,第一次被李元昊大敗,除了遼軍輕敵,中了誘敵深入的計策外,又有幾分天時之利,戰場突發沙塵暴,飛沙迷眼,陣形大亂,夏軍乘機反撲,遼軍大敗;
第二次攻夏,則是李諒祚繼位後,蕭惠敗給李元昊,卻又根本看不起這個年輕的夏主,輕敵托大,一路行軍,營地不紮下,甲冑不穿戴,直往西夏腹地沖,結果中途遭到夏軍突襲,再度慘敗,其子還戰死
嗯,戰死的正是蕭慈氏奴,也是憐惜蕭惠兒子戰死沙場,遼興宗才沒有怎麼責罰蕭惠,下詔釋免其罪。
現在這位養尊處優的蕭慈氏奴,眼睜睜地看著父親的親衛,化作血污的屍體,堆在宋人的堡寨中,顫抖半晌,呻吟著道:「你們宋人,要與我大遼,開戰麼?」
相似的話語,語氣已是大不相同。
之前是帶著高高在上的氣勢,滿是威脅,篤定了你不敢再戰;
此時則滿是驚怒交集,甚至有一絲壓抑不住的惶恐與不安。
你真的要戰?
狄進淡然開口:「蕭將軍這話,我卻是不太懂了,遼人盜匪三番五次侵我邊地,我邊軍將之剿滅,只是安邊守地,又非耀武揚威,談何全面開戰?」
「不!不是這個意思!」
蕭慈氏奴趕忙擺手:「本將軍可沒說全面開戰」
狄進不再用契丹語跟他對話,開口喚道:「劉軍議!劉軍議!」
不遠處的劉六符其實早就乾嘔完了,只是背對眾人,面容複雜。
站在大遼的角度,他應該對此事義憤填膺,但站在個人角度,他又深恨蕭惠這等契丹貴族不將自己當成同僚對待,那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甚至動手打罵的態度,簡直就像是對待奴隸。
所以在目睹蕭惠的親信蕭十四領軍戰敗,竟被宋人全數誅殺,屍體還壘起來展現武力後,這位漢族遼臣的內心深處,竟然升起一個念頭:「死得好啊!」
而聽到呼喚,劉六符直起腰來,歉然地走了過來,拱手道:「外臣失禮,還望狄經略、楊走馬見諒!」
狄進不以為意:「這群無惡不作的盜匪,就在此處了,貴國如果要將屍體帶回去,可於明日派來人手,若是再遲,為了避免疫病傳播,屍體將被處理掉。」
劉六符嘴動了動,最終擠出一個字來:「好!」
蕭慈氏奴還想再說什麼,劉六符卻已經拉住他的袖子,有了這個台階,蕭慈氏奴只是咬牙切齒了一番,怒甩袖子,轉身離去。
狄進也不相送,開口道:「經過此番見面,楊走馬可有感觸?」
身後的楊懷敏終於恢復了言語功能,低聲道:「老奴覺得,遼人遼人似乎並不是想像中那般兇惡可怕?」
「說得好!」
狄進頷首,微微一笑:「請楊走馬幫我做一件事如何?」
楊懷敏熟練地彎了彎腰:「哎呦,這哪能用請呢?狄相公儘管吩咐便是!」
狄進道:「楊走馬客氣了,伱站在寨頭,目送遼人離去便可。」
「好!好!」
楊懷敏顛顛地去了。
狄進目送這位監軍的離去,眸光閃了閃。
宋朝的政治環境,文臣除非造反,不然是殺不了的,只能貶官到海南吃荔枝,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讓對手身敗名裂,還能連累族人,比起殺頭更加折磨;
武將也多為戰死沙場,不然即便戰敗,亦是貶官了事,甚至起復的速度更快。
唯獨陣斬太監,某種程度上是政治正確,天子用內官監視軍隊的同時,一旦出了事,這群內官也是最好的替罪羔羊,用以排解朝中文武不滿的情緒。
所以楊懷敏被選為監軍,恰恰證明了太后根本不在乎他的死活,如果是親信,絕對不會在這個敏感關頭派到前線,此人如果真的敢大力掣肘前線的戰事,說不得就要拿他的腦袋祭一祭旗!
現在楊懷敏真的怕了,這個監軍反倒有用起來,對宋廷內部,可以將遼人外強中乾的表現稟告回去,對於遼國嘛,同樣是一種震懾。
此時出了寨子,遼國一行翻身上馬,劉六符回頭觀察,突然身體一震:「將軍快看,是那個監軍!」
蕭慈氏奴轉頭,看向那如一桿槍立在寨頭,冷冷相送的楊懷敏,眼中浮現出了不可思議:「宋人的監軍,不是宦官麼?」
什麼時候,連宦官都能硬起來了?
宋人就這般不惜一戰?
倘若南朝真有如此決心,陛下又年邁病重,朝中派系分裂嚴重,是否要重新衡量兩國的局勢?
「駕!駕!」
蕭慈氏奴腦海中想著這些,身體早已開始策馬飛奔,好似逃命一般遠遠地離開這個可怕的地方,身後的劉六符撇了撇嘴,深深地凝視了這座邊境的雄關堡寨,拍馬跟了上去。一筆閣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8s 3.62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