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人要削藩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開封府。趙普正坐在書桌前練字,他的年紀已經不小了,手腳時不時會有些發抖,沒事的時候拿起狼毫寫字,也能幫助自己活動一下手腕,不至於老化的太嚴重。正當趙普寫了個「謝」字的時候,忽然曹彬求見,趙普手腕一抖,一滴濃黑的墨汁吊在繡金雪箋上,把一個字污染得不成樣子。
「蕭燕燕準備動手了,看來耶律賢的命已經不長了。契丹王族擁有兵權的權貴共有二百多人,其中一大部分在上京,只是這一部分手中的兵馬並不是很多。而餘下的數十人在外邊的,卻都靜悄悄的不動聲色,既沒有奉召進京,也沒有作亂。趙相公,你有何高見?」曹彬的臉色不是很好看,他一輩子在政壇上摸爬滾打,政治嗅覺敏銳的很。
趙普耳中聽得是曹彬的言語,心中卻想的是,自己前日裡掉了一顆牙齒,頭髮又花白了許多,自己已經是老了,這相公的位置到底還能坐多久?耶律賢正當盛年,他都已經快要死了。那自己這個年近古稀的老人,還有幾天好活?
看到趙普愣愣的走神,曹彬輕咳一聲,假裝無意的把僕人送上來的茶碗蓋子拎起來,重重的撞在杯子上。趙普這才回過神來,反問道:「官家已經知道了麼?」
「知道,樞密院得到這份軍情,第一時間就送到宮中去了!」曹彬提高了聲音:「官家以為,要是耶律賢身死,蕭燕燕著手削藩,遼國必然內亂,這是我們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是以,官家命我來和相公商議,是否整軍備戰。」
趙普漸漸收拾起了心情,那些感嘆年華老去的愁緒轉眼間就被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壓了下去,一雙已經有些渾濁的眼睛卻靈動的轉了起來,沉吟道:「蕭燕燕想要削藩,王族中首當其衝的就是手握十萬軍權的楚王耶律清,他也是當年有資格和耶律賢爭奪帝位的人。耶律清的領地距離西北一步之遙,只是西北尚未平定,咱們不可能從那裡占到耶律清的便宜……」趙普還不忘損謝慕華一聲:「謝相公去了西北,原以為能快刀斬亂麻,沒想到拖了這許多時間,還是和党項人打打鬧鬧,一點進展也沒有……」
曹彬只是淡然一笑,並不接話。趙普接著說道:「幽燕是遼國人進攻中原的根本,蕭燕燕不會輕易調動人馬回去。有斜軫在那裡坐鎮,實話說,也很難在幽燕占到什麼好處。想來想去,只有請潘太師和楊老將軍兵出雁門關了……」
曹彬點點頭:「趙相公說得是,樞密院也是這般主意。發兵雁門關。只是耶律賢隨時可能身死,遼國人隨時會內戰。咱們準備的時間實在是不夠充分,遼國是大國,帶甲數十萬,能騎馬的便能打仗,要想組建一支十萬人的大軍對於遼國絕非難事。可對於咱們大宋就不同了,糧草輜重、士兵訓練、禁軍調防……都是問題,況且禁軍坐鎮東京,也不到二十萬人,一下子抽調十萬北上,只怕官家未必就肯點頭。」
趙普嘆息一聲,其實當年「杯酒釋兵權」也有他的一份主意。這辦法,完美的解決了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讓朝廷可以把大權把握在手中。但是造成的弱點就是,趙匡胤當年生怕大臣手中的實力太強大,把禁軍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身邊。宋軍很少能主動對外採取進攻的態勢,就是因為軍隊把持在皇帝的手中,想要迅速做出反應,實在是太難了。
「樞相不必煩惱,這件事,老夫去和官家商議一番……」趙普忽然泛起一股雄心。從他年輕的時候,從柴榮的年代,漢人就想擊敗契丹收回幽燕,現在遼國內亂在即,自己有希望在活著的時候就看到把幽燕收回,把契丹擊敗,心情不禁澎湃了起來。
一頂四人小轎慢悠悠的走在御街邊上,抬轎子的人有意放滿了腳步,這四個人步履輕捷,步伐步幅整齊劃一,小轎一點也不顛簸,就算是掛在側面的青色轎簾也只是微微有些抖動,就像是一顆石子投在湖中的漣漪,只有輕微的波瀾……趙普拿著一塊雪白的手帕,坐在轎子裡捂著嘴,時不時輕咳兩聲,鼻息也比以前重了許多,似乎只有這樣重重的出氣,才能讓他這般年紀的人感覺輕鬆一些。
「相公,到了!」轎子四平八穩的放在地上,轎門打開,那些隨從恭恭敬敬的把趙普從轎子裡扶了出來。趙普推開了從人的手,自己拎著一根拐杖,倔強的獨自朝深宮走去。午後的艷陽照在他佝僂的身軀上,在青石地面上留下一道長長的影子……
趙德昭早就在文德殿等著趙普了,看到趙普走了進來,趙德昭輕輕一笑:「趙卿家,可是為了遼國削藩之事來的?」
「正是!」趙普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趙德昭隨手把面前的奏摺往桌子上一丟:「早朝的時候這消息還沒送到,八百里加急送到樞密院之後,曹彬就來見朕,朕就命他去找你商議去了。趙卿家有何高見?」
「臣不敢當。臣和曹樞相商議之後,覺得從雁門關出兵北上,是較為穩妥的辦法。」
趙德昭嘆息道:「可惜了,耶律斜軫到現在還沉得住氣,蕭燕燕都已經開始著手削藩了,作為蕭燕燕旗下的大將,斜軫居然還能按兵不動,不僅如此,還派出幾支零散的隊伍對定州、鎮州一帶騷擾作戰。李繼隆坐鎮邊境,可是他沒有皇命,又不敢出戰。你看看,李繼隆給朕寫了好幾份奏摺,想要在邊境便宜行事,只不過朕顧慮那裡是幽燕前線,疏忽不得,加上祖宗遺訓,外放的大將,總是要……」趙德昭悠悠收了口:「看來,這次耶律斜軫不走,朕想拿回幽燕,還是不可能啊!」
「幽燕之地早晚都是皇上的。」趙普輕聲說道:「發兵雁門關,兵力少不得,那裡突入遼國便是腹地,北上可直逼上京,遼國人必然重兵阻截。非十萬大軍不能突入。曹樞相煩惱的就是這件事,開封府的禁軍如今已經分散出去不少,再調動十萬大軍……」
趙德昭沒有做聲,他也已經盤算了一個中午,宋軍看起來軍馬不少,如今在大理和交趾要常駐三四萬大軍,江南禁軍因為要加強和扶桑、高句麗的交易和威懾,也增兵不少。謝慕華又帶了兩萬禁軍入西北,當年的開封府二十萬禁軍,現在滿打滿算,也不過才十二三萬,雁門關的守軍不算很多,直接從雁門關調軍並不現實。而滿城、定州一帶八萬大軍要嚴防耶律斜軫,動也動不得。那就至少要從開封府調出去七八萬人之多,從大宋建國以來,還真沒有讓開封府只留下四五萬軍隊的先例……趙匡胤都不敢,更何況是他的兒子趙德昭呢?
「開封府禁軍最多能調出去五萬。」趙德昭直接給定了價。
「雁門關守軍約有三萬。加上開封府的五萬禁軍,八萬倒也差不多夠了。餘下的兩萬……」趙普抬頭看了看趙德昭:「西北禁軍毫無建樹,與其讓數萬精銳禁軍在西北浪費時間,不如加入雁門關戰役,如此一來,在潘太師和楊老將軍的指揮下,軍勢浩大,必然能給予遼國沉重打擊。」
趙德昭最近很煩人提到謝慕華,西北那裡搞得像一團亂麻似的,党項人反也不算造反,可這樣也不是個事啊。趙德昭本以為謝慕華去了西北之後,能夠迅速把那些的事態鎮壓下去,也就完事了,沒想到這個平時做事雷厲風行的人,去了西北之後,居然開始慢工出細活了。叫人怎麼能不懷疑這廝有想法?
其實趙德昭是誤會謝慕華了,西北和其他地方不同,党項人本來就已經被漢人同化的七七八八了。現在還有多少党項人願意穿自己的白色皮毛?沒有多少了,大家都習慣了漢人的布匹,綾羅綢緞。還有多少党項人願意保持遊牧民族的特色?他們喜歡吃農耕的食物,學習養殖……他們開始學著建築那些華麗的房屋,這是一個本來應該很快就被漢民族給融合掉的民族。只是李繼遷這些少部分人,在激起大家的民族意識而已。
如果謝慕華去了西北就開始揮舞著大棒子,不問青紅皂白,亂棍打死。這樣的做法,看起來是雷厲風行了,看起來是短時間就有見效了。可是對於那些党項人來說,卻是幫了倒忙,他們的民族意識會越來越被激化,就像歷史上真正發生的那種,三代之後,李元昊徹底建立了西夏。不僅如此,西夏還在後來對遼國和大宋的戰爭中接連取得勝利。一個擁有如此強悍戰鬥力的民族,要麼就同化,收為己用,要麼就徹底消滅掉……
「朕發一道聖旨,要謝慕華務必儘快解決西北戰事,如若不然的話,朕就換人去西北,把禁軍調到雁門關去。如此一來,兵出雁門關,就不是什麼問題了!」趙德昭終於下定了決心。只是遠在西北的謝慕華,還毫無知覺呢!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2s 3.615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