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三十七章喜訊

    正所謂好事連連。

    拼音大成後,歷經十餘年,《前明史》也終於大功告成。

    以總編撰趙舒為首的史官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總消耗超過兩百萬的代價,將這本兩百餘年的明史編撰完成。

    自然,其一如既往地使用文言文,總字數突破了千萬,達到了一千八百萬字。

    如果這在後世,不過是幾百兆的內存罷了,但在如今,卻是堆滿半個房間的書。

    純手工抄寫,都是正統的館閣體。

    看著一本本的書籍,朱誼汐感慨萬千:

    在古代編個書真的是太難了。

    年邁的前內閣首輔、酇國公趙舒,句僂著站在一旁,臉上滿是欣慰。

    原本斑白了兩鬢,此時鬚髮皆白,多年來的編書,幾乎是讓他身體虧損的厲害。

    但精神上的愉悅,卻又讓他甘之若飴。

    「陛下,《前明史》共三百六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八卷,列傳二百四十七卷,表十三卷。

    記載了自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思宗崇禎十九年(公元1646年)二百七十八年的歷史。」

    趙舒捋了捋鬍鬚,精神抖擻地述說著:「臣等秉承聖意,遵循真切之道,求真務實,對野史求真去假,並且去往各府縣查閱鄉志,筆記,碑文互相印證。」

    「孤例不採,口傳不納——」

    說白了,這本前明史,相較於其他史書,最大的不同就是採納了民間的野史。

    包括不限於筆記,傳說,碑文,私史等,然後進行印證,求真去偽。

    別誤會,這些野史基本上只是人物傳記部分,關於朝廷和皇帝的部分,自然是如實記載。

    如,建文納入正統帝廟。

    但同時,對其蠻橫削藩,不顧親親之德的行為,也進行了貶斥。

    還有,明憲宗萬貴妃之事,其在前期墜落龍胎倒是真的,畢竟只要自己能生,就不允許其他人登上太子之位。

    畢竟她比明憲宗大十七歲,憲宗登基時已經三十五歲了,其生下的皇長子薨後,隨著年紀的增長,不得不放棄迫害。

    後宮子嗣立馬就充盈起來。

    但一來,時間較短,皇次子在成化五年就生下,孝宗誕生在成化六年。

    歷朝歷代這種事還少嗎?

    二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憲宗默認的。

    所以對於民間傳聞萬貴妃迫害孝宗,凌迫妃嬪子嗣,這倒是不得當真。

    畢竟萬貴妃與憲宗恩愛,自己無法生子,又豈會讓憲宗絕嗣?

    同時,也莫要小看了憲宗皇帝的手腕。

    他可以寵愛一個女人,但不可能溺愛到讓自己沒有後代。

    當初憲宗繼位,皇后鞭撻萬貴妃而被廢後。

    但他卻出其不意,讓老實的王氏擔任皇后,也不讓萬貴妃為後,且讓她當了一輩子的皇貴妃。

    顯然,從這點就能看出其洞若觀火的能力。

    至於民間的那些成祖是朝鮮女所生,而非馬皇后所生等野史流言,更是被駁斥。

    俗話說最了解你的,就是你的敵人。

    就連當初的建文,都沒有直接否認其嫡子地位,朱棣的嫡子身份不可能為假。

    況且,當年皇五子朱橚,在洪武三年封吳王,十一年才改封周王,其是朱棣胞弟,同樣也能證明其身份。

    若不是嫡幼子,老朱會封他為自己之前的爵位?

    若不是親弟弟,朱標會同意?

    類似的流言,也一一被駁斥,可謂是大快人心。

    「恩!」

    皇帝隨意翻閱著,感慨著這滿本文言文,讀起來是真的難了。

    「讓有司抄閱數份,一本放置南京,一本在鳳陽。」

    「對了,也給秦王、齊王一份,讓他們長長見識。」

    「是!」眾臣點頭。

    「趙先生辛苦了。」

    朱誼汐看著其略顯憔悴的面容,不由感慨道:「如今大功告成,您就回家好好的修養吧!」

    「來呀,賜趙先生藥膳,再拿幾柄玉如玉如意過去——」

    「是!」

    趙舒到底是年老了,沒有以往的倔強,點頭道:「老臣就愧領了。」

    而他身後,大量的史官,則眼巴巴的看著,心裡止不住的羨慕。

    皇帝哪能厚此薄彼,他回首道:「諸位辛苦了。」

    皇帝的一聲感謝,讓這群滿臉書卷氣的史官們大為感動,恨不得以頭搶地,就此死了也值了。

    「朕不會忘了大家的,朝廷也不會忘了你們。」

    留下這句話後,朱誼汐這才踏步而去。

    這時,史官們一個個也是喜氣洋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了史書刊發後的影響。

    對於他們這些讀書人來說,跟隨這本《前明史》名留青史,這一輩子也算是值當了。

    顧炎武同樣也是這種感覺。

    渾身的骨頭似乎都輕了三兩。

    使命感,榮譽感,著實讓人激動。

    他快步而行,準備回家洗一次澡,徹底將那些厚重甩去。

    「顧兄,要不咱們一起去狀元樓?」

    「是啊,那裡的曲唱的不錯,在京城是一等一,咱們那麼多年都沒去幾次。」

    幾個要好的忙拉住他,發出了邀請。

    對此,顧炎武苦笑道:「饒了我吧。」

    「我在腦子裡滿滿的都是書,哪裡還吃得下去酒?」

    「改日,改日,我得回去把這滿腦子的漿湖洗掉,也好喝酒不是?」

    這番話,得到了眾人的認同。

    編史書,這不僅是件榮譽,同樣也是一個政治任務。

    稍微有點差池,或者立場有些偏移,被皇帝看不上眼,那就出了大事。

    精神壓力是極大的。

    所幸完工了,還不得回去好好休整?

    話一到這,所有人都感覺到精疲力竭,都想儘快的回家睡一覺。

    顧炎武並不缺錢,而且擔任史官後,朝廷自然發放了俸祿。

    紹武朝的新俸祿優厚,自然讓他衣食無憂。

    故而,他租了個二進小院子,住著一家人和學生,倒是也其樂融融。

    剛坐著馬車回到家中,就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黃宗羲?」

    「哈哈哈,顧兄,別來無恙啊!」

    黃宗羲穿著長袍,帶著方巾,猶如一個老儒生,臉上的書卷氣不減分毫,但又貧,多添了幾分官色。


    「數載未見,黃兄怕是又要升官了吧?」

    顧炎武瞅著他神采飛揚,倒是不由得笑道。

    「此次回京述職,倒是頗有些收穫。」

    黃宗羲攬著其胳膊,向院內走去:「我等年歲較大,地方、北京折騰了十幾年,今個算是如願。」

    只見他嘴唇一翹,鬍鬚騰起,幾乎快戳到了鼻孔:「太僕寺卿。」

    顧炎武雖然遠離了朝廷,但到底也是讀書人,對於朝廷的官職倒是清楚的很。

    太僕寺卿,從三品銜。

    被譽為小九卿。

    如今侍郎為從二品,尚書為正二品,其再往上爬,那就是八部侍郎了。

    無論是哪一部,對於讀書人來說,可謂是直接邁進了權力中心。

    在前朝,小九卿職權太小,一直是養老摸魚的地方,而在如今的紹武朝,卻是踏板。

    甚至官場上流傳:地方勞累過多,在小九卿任上休息,順便熟識官場。

    實際上,卻是繼續磨礪其心志。

    如今八部侍郎,七成都是小九卿擔任,可謂是前途遠大。

    黃宗羲自然是驕傲的很。

    「小九卿,那可是個好位置。」

    顧炎武嘆道:「也不枉你奔走數載。」

    「官場嘛!」黃宗羲感慨道。

    「等等,你去西域,不是說要待夠六年嗎?」

    「已經六年了。」黃宗羲翻了個白眼:「去時四十六,如今五十五了。」

    「豈止待了六年?那是十年啊!」

    說到這,黃宗羲無奈道:「這幾年安西南征北戰,我等官吏脫身不得,不過卻可以升官。」

    「某擔任南疆布政使一任,故而能入京來…」

    聽得其言語,顧炎武才恍然。

    原來在安西,由於北疆和南疆地域和文化,乃至於人種差異,故而安西選擇分而治之的手段。

    換句話來說,名為一省,實際上卻是兩省。

    北官南任,南官北任,互相參雜,從而維護大明的統治。

    沒辦法,相較於蒙古人和葉爾羌人,漢人實在是太少了,不得不大小相制。

    也如此,安西省由兩個布政使處理民政,算得上是稀奇的。

    當然,按察使、學正等,都是一個。

    由於治民手段高明,再加上進士出身,所以得到吏部的看好,直接入京為官。

    「我現在倒是不後悔了。」

    黃宗羲與顧炎武坐下。

    他神情複雜道:「如今,我終於趕能看到鄭森的背影了。」

    顧炎武莞爾而笑。

    吃盡了苦頭,黃宗羲才回到北京。

    但是,卻發現,早在他兩個月前,鄭森這傢伙,就已經擔任兵部侍郎了。

    黃宗羲得知時,差點背過氣去。

    但沒辦法,鄭森的勛貴出身,再加上其受皇帝寵幸,得以出使琉球群島,從而為大明多了一個琉球府。

    這般功勳,讓他的底蘊愈發的雄厚。

    知府,分守道,按察使,兵部侍郎,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向前。

    「對了,聽說錦國公快要拿下布哈拉?」

    「應當沒錯。」黃宗羲點頭:「我在離開安西的時候,錦國公就開始動兵了,他那功勳無雙,布哈拉不值一提。」

    言罷,兩人互訴這些年來的事情,倒是越聊越熱鬧。

    「《前明史》已修成。」顧炎武鄭重道:「料想內閣也無刁難,這場數載的勞累。我可與你相差無幾。」

    「顧兄相為官否?」黃宗羲先是一驚,然後迫不及待地問道:「以史官的資歷,幾年就能趕上我了。」

    「我?不行了。」

    顧炎武搖頭苦笑:「如今我習慣了教書育人,講述聖人之學,議前明亡國之教訓,不想再踏入官場了。」

    很顯然,如今這般閒適的生活,讓他冷卻了為官的心思。

    黃宗羲還要再勸,但顧炎武卻直接道:「就算是某願意,但這般年歲,怕是做不了幾年了。」

    六十致仕,這是官場明規則。

    但潛規則是,四品以下的官吏,五十歲左右就要求其致仕了。

    年紀那麼大,學習能力就弱,等觀政結束,怕不是直接嗝屁了。

    甚至在會試中,年歲超過四十的考生,除非文章非常出色,分數高,不然的話就是直接罷黜。

    雖然略顯殘忍,但對於官場來說卻是一件好事。

    而致仕對於八部堂官,內閣閣老們來說,等若於無。

    一般情況下,皇帝必然是要留用的,他們還能幹幾年。

    臣子這玩意,新不如舊,信任這玩意兒可不好培養。

    等到天擦黑時,一輛馬車停靠在宅門外。

    隨後,王夫之那張留有疤痕的臉,就印入兩人眼帘。

    現年四十五歲的王夫之,精力旺盛,見到黃、顧二人,更是哈哈一笑:

    「顧兄,聽說《前明史》編寫成了?你倒是能免除一樁心事了。」

    顧炎武直接道:「沒錯,你消息倒是靈通的很。」

    隨後,他又道:「黃兄,王而農如今擔任大理寺左少卿,比你卻只晚了一步。」

    大理寺少卿,正四品。

    而且大理寺與刑部,都察院並列為三司,重要性遠大於太僕寺。

    臉上有個救父的疤,真實太重要了。

    這一刻,黃宗羲羨慕的滿肚子泉水。

    合著他這一趟安西十年,約等於沒跑。

    「大理寺審不完的桉子,準備過來瞅瞅。」王夫之一屁股坐下,道:「沒想到黃兄歸來,倒是幸事。」

    「幸虧跑去一趟,不然還要被你們那個人甩在屁股後面。」黃宗羲百味雜陳。

    「回來就好,到時候咱們兄弟幾個能一起玩樂,倒是最好的了。」

    王夫之高興道。

    此時的,玉泉山莊。

    奔襲數千里的信使,終於將西北的捷報給送到了。

    「布哈拉汗國,完了。」

    朱誼一攤開紙,觀閱一番,就是大笑。

    布哈拉那位置,雖然他不知道未來屬於中亞那個國家,但卻明白,那裡是亞洲的十字路口。

    向北是哈薩克,東是安西,南是波斯和莫臥兒王朝,西邊則是黑海。

    遼國要是釘住,無論是向哪裡用兵,將來都是極其方便的。

    「擬旨,賜李定國兼含山子,晉賈代化為除州伯……」

    三四個伯爵封出去後,皇帝就思量片刻,再道:「封賈代化為遼國相,鎮守河中。」



  
相關:  逆流啟明    絕世小仙醫  戰爭領主:從厄運之地開始崛起  西門仙族  九星曜世錄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大明世祖第三十七章喜訊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大明世祖"
360搜"大明世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1s 3.58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