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 第217章 吸儲(中)

    測試廣告1    京師,尚書高府,日新樓。文字谷 www.wenzigu.com

    這座被民間戲稱為「七級浮屠」的建築,今日來了貴客。這位貴客並未一層層參觀,而是直接在高務實的陪同之下上了頂層。

    日新樓的頂層單獨有個名字,叫做「天翰軒」。顧名思義,這裡是存放「天翰」之地,也就是皇帝的墨寶。

    朱翊鈞工書,喜歡給臣下賜墨寶是出了名的,其中尤以高務實獲賜最多,大字小字、書帖陳詞賜了一大堆,幾乎將這「天翰軒」給掛滿了。

    眼見得自己的墨寶被保存得極好,朱翊鈞的心情也舒暢之極,笑呵呵地招呼高務實與他走到懸欄邊登高望遠。

    今日朱翊鈞來此,觀看日新樓以及天翰軒其實不過順道,他真正的用意是掩蓋皇后秘密看診一事。

    王皇后自誕下皇長女之後便再無身孕,此事導致了一系列變數,最大的麻煩便是國本之爭。高務實既不願選朱常洛,又不願選朱常洵,因此一直建議讓王皇后悄然出宮,由李時珍親自把脈看診。

    皇帝本身對此很是贊同,但皇后離宮在大明朝本就極其少見,除了隨皇帝往天壽山拜祭歷代先帝之外,縱然偶有一二例子亦不過回家省親,哪有去臣子府上的道理?

    這事兒要是傳出去,無論皇后是去做什麼的,也無論當時有多少人在場,幾乎都可以肯定,這位臣子必然要被言官們噴得狗血淋頭,甚至沒準連皇后本人都避免不了。

    朱翊鈞為此與高務實商量了好多次,就是要找一個機會能夠完美的隱藏皇后的行蹤。

    其實對於高務實而言,單單把皇后悄然接出來看個病其實並不難,他為難的地方在於兩點:一是皇后地位尊貴,蒞臨高府之時他這個主人不能不在;二是皇后畢竟是年輕女子,他高務實又不是什麼耄耋老臣,如果皇帝沒一道來,那他高司徒就必須避嫌。

    一邊要求他在,一邊要求他不在,這就很蛋疼了。因此,高務實老早就打定主意,這事必須安排成皇帝出行而皇后悄悄跟著,這才算兩全其美。

    然而大明的皇帝可不比韃清的皇帝,自由出行幾乎是奢望,除非朱翊鈞樂意自己的名聲變得和武宗一樣糟踐,否則他也很難找到什麼合適的理由溜出來。

    尤其是大明朝還有個繼承漢人王朝的怪異傳統,即一般而言皇帝是不去重臣家中的,去重臣家中一般只有一次,而且只有一種情況下會去:這位老臣即將駕鶴西去,皇帝去見他最後一面以示榮寵。

    【註:徐階倒拱將要成功之時,高拱自稱病得很重,要求請辭,當時隆慶不去親自探視的原因就在這兒。因為高拱只說病重,司禮監也沒說他馬上要病死了,所以皇帝就不能隨便去,否則就會有逼死帝師的嫌疑——皇帝去看望,默認就是你馬上要死,你這要是不死,大家就很尷尬了。】

    不過在這件事上,朱翊鈞倒也開了先河,他去高務實府上已經不止一次。好在他們倆的關係大家都知道,實在是歷史少有的情況。

    再加上高務實這個重臣又比較特殊——他實在太年輕了,哪像一般那些大臣,都是一把年紀的老先生。所以皇帝去了也就去了,不可能要求高務實因此自殺謝恩。

    既然如此,高務實就必須找個合適的理由讓皇帝能藉此前來他府上。這個理由本不好找,畢竟前一次皇帝光明正大的來還是因為他高某人大婚,這種事人生也就一回。

    不過,日新樓落成倒是可以利用一下,因為日新樓本身就有特殊意義。它不僅是高務實取號的由頭,而且是京師第一座高樓,甚至這高樓還有「可俯瞰後宮」的嫌疑。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親自去看看就說得過去了,這裡頭甚至還可以被外界理解為帶有審視的意味。另外,日新樓採用了新式建造之法,此法將來或可能用於三大殿的翻新,這一條也可以供皇帝利用,為自己出宮找一個合理的註腳。

    因此,今天皇帝皇后便一明一暗都來了,而皇后此來看診甚至還有陪同——永寧長公主陪她一道。

    當然,高務實和朱翊鈞是不會陪在旁邊的,高務實要藉此機會和皇帝說一說「明聯儲」的事。

    朱翊鈞聽完他對明聯儲的描述之後,思索了一會兒,忽然皺眉道:「也就是說,這個明聯儲的關鍵就是它要能自行決定發行寶鈔的數目?那我就不得不問了……它歸誰管?」

    這個問題很「皇帝」,不過高務實早有預計,回答道:「它是個獨立機構,應該自行運轉,沒有哪個人或者哪個衙門直接管理它。不過皇上,管理其實分兩個層面,一是日常運行,也就是臣所說的沒有人管的這一部分;二是監督,這個層面是不能交給它自己的。」

    朱翊鈞面色松下來一點,微微頷首:「這倒是你的一貫風格,那你說說看,這個監督由誰負責?我先提醒你一句,別說是你來監督。

    我不是不信你,但按你方才所說,這個明聯儲肯定是要『著為永例』的。既然如此,你能監督多久?十年二十年,亦或者三十年四十年?你總不能萬壽無疆吧?」

    「皇上折煞為臣了。」萬壽無疆這個詞高務實肯定不敢應,所以立刻答道:「事實上,臣的意思是由主要出資方共同組成監事會,負責監督明聯儲的日常運行。」

    「有哪些出資方?」朱翊鈞略微皺起眉頭。

    高務實笑了笑,答道:「正要請皇上牽頭。」

    朱翊鈞一愣:「什麼意思,我牽頭……你是說我也出資?」

    「那是自然。」高務實坦然道:「明聯儲能夠自行發行『寶鈔』,這是何等權力,若皇上沒有參與進來,臣等焉能自行其是?更何況,明聯儲寶鈔之所以能夠確保面額價值穩定,關鍵在於民間可以其繳納各項賦稅。稅者,國家大政,既是國家大政,豈能沒有天家參與?」

    朱翊鈞面色又是一松,顯然對高務實的態度很滿意,但他很快又皺起眉頭來,問道:「那我要投多少銀子進去?哦,對了,你投多少?」

    高務實裝作有些心疼的模樣,道:「臣讓家中家生子們算了一下,砸鍋賣鐵能湊個一千萬兩現銀……縱是別處有缺,此刻也顧不得了。」

    雖然高務實這話本身就不真,但朱翊鈞一聽他直接拿出一千萬兩現銀做準備金,還是大吃了一驚:「你……你居然,有這麼多現銀?」


    高務實苦笑道:「臣這是有提前預計,然後再在各處湊起來的啊。再說,臣頂著一個點金聖手的大高帽子十幾年,若這點錢都湊不出來,那才叫虛有其名吶。」

    這倒也有些道理,朱翊鈞定了定神,算是接受了這個說法。但他卻很快苦起一張臉,尷尬道:「那……我這裡……該出多少?」

    高務實很不客氣,直接道:「以臣之見,內帑有多少,皇上最好就拿多少。」

    「啊,這……」朱翊鈞目瞪口呆:「都貼進去了,宮裡怎麼辦?」

    高務實好像也很驚訝,一臉詫異地道:「宮裡拿明聯儲的寶鈔來用啊。皇上,剛才臣不是說過了嗎,此寶鈔非彼寶鈔,面額寫的是一兩庫平銀,它就值一兩庫平銀,不會折價的。

    內帑放進明聯儲的銀子,只不過轉成寶鈔在用,這筆銀子本身不會消失——頂多只是從內帑銀庫轉移放到明聯儲的銀庫里去罷了。」

    「哦……」朱翊鈞放心了一些,想了想,又問道:「那你這次攏共打算湊多少?」

    「至少兩千萬,最好三千萬。」高務實回答道。

    「為什麼是這個數?」朱翊鈞問:「我是說,這筆錢夠嗎?」

    「按照我大明的經濟規模而言,那肯定是不夠的,甚至是遠遠不夠。不過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咱們眼下主要是打個基礎、立個規矩,先把根扎在這兒,日後慢慢生發也不遲。若是一開始就貪大求全,難道真要傾家蕩產去干?」

    「那眼下這兩三千萬湊齊之後,你覺得主要能解決哪些問題?」朱翊鈞又問。

    高務實答道:「並不是為了具體解決哪些問題,現在的關鍵是建立制度、培養習慣。如果非要說解決具體問題,那麼打個比方:這次咱們能湊三千萬,這三千萬準備金放在這兒,就算為臣謹慎一些,至少也能發行四千萬寶鈔並保證這些寶鈔幣值穩定……」

    「如果人家不信,拿了寶鈔就來找你兌換現銀呢?」朱翊鈞看來還是很擔心。

    高務實平靜地道:「那就兌給他們,來多少兌多少。」

    朱翊鈞詫異道:「那咱們手頭這三千萬不是都出去了嗎?而且你發了四千萬,這還不夠兌呢!」

    高務實笑道:「怎麼可能都出去?這四千萬裡頭有多少是咱們自己拿著的?光我京華就占了一千萬,只要京華不兌,臣不是來多少就能給他們兌多少?況且……皇上您也要拆臣的台嗎?」

    「我當然不會……」朱翊鈞擺手道:「但你這麼做的意義何在呢?城門立木?」

    「皇上英明,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城門立木。」高務實忽然嚴肅下來:「只要撐過這段草創時期,凡是來兌現銀的人,臣都一分不少地兌給他們,久而久之大家就會相信,無論他們手裡有多少寶鈔,都可以隨時從明聯儲兌走現銀,那麼寶鈔的地位就穩了。」

    朱翊鈞消化了一會兒高務實這番話,然後才緩緩問道:「我猜……今後你還會擴大準備金,同時也會發行更多的寶鈔,是這個意思吧?」

    高務實頷首道:「那是自然。」

    朱翊鈞便詫異道:「可這今後再填進去的準備金該從哪來呢?如果明聯儲本身沒有獲利的能力,難道你京華就這麼源源不斷地往裡面砸錢?

    就算你點石成金,這麼做也太不划算了吧?別說一直往裡投了,就算現在這一千萬兩,你要是不投進去,那可以做多少事、建多少廠、開多少礦啊!」

    高務實笑道:「要按這個說的話,那一開始肯定是虧定了。可這就好比臣要做海貿,一開始臣肯定得造船,得招募水手、船長,還要為這些船隻配備火炮火槍以防海盜……但這些投資不能說是臣已經虧了,這只是必要投資而已。

    同樣,明聯儲準備金也是一樣,臣投這麼多銀子進去,就是為了建立寶鈔信用。只要信用紮實了,再按照民間經濟的實際情況開始超發,那麼每超發一兩,實際上就相當於明聯儲賺了一兩,這怎麼可能會虧呢?」

    高務實在這裡肯定不會和朱翊鈞說經濟危機之類的情況,比如因為某些原因而發生全國性大規模擠兌,朱翊鈞自己顯然想不到這一點,因為高務實剛才這話的前提就是明聯儲寶鈔已經建立了信用。

    他想了想,接受了高務實的說法,但又想到另一個問題:「可既然這樣,只要寶鈔信用建立起來了,那又何必還要繼續往裡面投錢,繼續提高準備金總額?」

    高務實笑了笑,解釋道:「這是個發展程度上的問題。因為有時候,就算寶鈔的信用建立起來了,但咱們不能認為就一定沒有人會去兌換銀子。無論那些人是出於什麼原因需要現銀,但總歸是一定會有的,

    這樣的話,隨著明聯儲逐漸在全國鋪開,咱們總得多備些銀子……簡單的來說,就是準備金和實際寶鈔發行量之間一定要維持一個相對安全的比例。

    寶鈔必然需要超發,但超發的程度一定要有所控制,這個控制必須有一個標準作為律條,在任何時候都絕不能違反,監事會必須時刻監督這一原則是否被妥善執行。」

    朱翊鈞漸漸明白過來,點頭道:「也就是說,內帑如果先投個五百萬兩,那麼事實上等於擁有了六七百萬兩,這筆錢雖然是寶鈔,但能確保有用。而將來隨著明聯儲的鋪開,內帑也可以繼續投入,這些投入同樣也能膨脹……與超發比例一起膨脹,是吧?」

    高務實點頭道:「是,這就是早期的獲利手段。」

    朱翊鈞緩緩點頭,思索了一會兒,咬牙道:「那好,你都敢砸鍋賣鐵,我這做皇帝的也也沒什麼不敢,內帑雖然並不富裕,但我意已決,就拿五百萬兩齣來,放進明聯儲給你運作!」

    ----------

    感謝書友「曹面子」、「單騎照碧心」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面子」、「飲一壺灼酒」、「松海雲濤」、「一路色友」、「tutte」、「keyng」、「單騎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謝謝!測試廣告2


https://sg.biyange.org/%E5%A4%A7%E6%98%8E%E5%85%83%E8%BE%85-201567/2261.html
相關:  宦海龍騰  東唐再續  瑪寂大陸:洛門教宗    毒醫狂妃:邪帝請節制  猛男誕生記羅軍  雲中有仙舟  劍帝  洪荒之永恆天帝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大明元輔第217章 吸儲(中)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大明元輔"
360搜"大明元輔"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s 3.1297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