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現在淘汰下的四磅、六磅銅芯鐵炮比較多,甚至送給了在撫寧當縣太爺的成大事十二門。
忠明堡東西兩個堡壘都部署了二十門,高台堡部署了三十二門,這些火炮都是跟大明主流火炮相差無幾的笨重傢伙,用來守城最適合。
黃勝根本不怕這樣的火炮被建奴繳獲,實戰證明,在黃家線膛野戰炮的打擊下,這些射程才三四百步的火炮就是個擺設。
黃勝一直關心趙時敏團隊設計新式大戰船的進度,特地去船塢的工作室慰問辛勤勞動的大師傅,他們以後就是黃家的船舶設計師,都是國寶啊!
趙時敏團隊已經完成了圖紙,之所以沒有找家主匯報,是因為他們這四個月完成了三個設計,三艘戰船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實在難以取捨。
黃勝被吸引了,和大家探討了一天,最後拍板全部建造,哪怕需要一百萬兩銀子也在所不惜,至於以後生產生產哪一種型號經歷過實戰後一切就會瞭然於胸。
家主的決定讓在場的設計師都歡呼起來,這是他們智慧的結晶,誰都想讓自己的設計成為作品,趙時敏就是不好厚此薄彼才無法三取一。
因為設計的構思都很巧妙,都能夠滿足恩師提出安全快火力強大的要求,只不過風格不同,無法界定誰的更好。
趙時敏有些激動,道:「大人,卑職一定不會辜負大人的信任,我們每一個設計人員都會親自動手參加建造,明年應該可以完成。」
大明何其大也,人才何其多也,黃家厚待工匠已經名揚四海,太多又一技之長的造船人才投靠,有銀子有材料有足夠的人手,趙時敏當然敢打包票。
黃家還鼓勵新產品研,鼓勵技術革新,太多工匠由於獻出了祖傳手藝得到了終身獎勵,他們每月都能夠多獲得一兩以上的報酬,讓許多工匠羨慕不已。
在這樣的感召下,黃家沒有大師傅敝掃自珍,他們只要有獨到的技術就會換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因此建言獻策技術攻關成為了主流,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黃家產品自然越來越好。
黃勝安慰趙時敏和設計師們道:「時間不急,銀子也不要節省,要出精品,你們不要有任何顧慮,成祖時代的造船工匠就能夠建造長二三十丈的寶船,你們的設計還遠遠沒有寶船大呢。」
「卑職知道安全性和度最重要,您放心我們會造出大明最大的戰船。」
「這已經不是普普通通的戰船,這是以後縱橫大海的主戰艦,它們跟敵船接戰時排成一列,在他們的炮火打擊下沒有敵船可以承受。」
趙時敏喃喃道:「尾相連排成一列一起開火,如此戰法果然妙不可言。」
黃勝盜版了人家英國幾十年後的海軍作戰條例,自然一針見血。他道:「這樣的新戰船包括『遼東號』都屬於中型『戰列艦』範疇。『揚州號』『江陰號』等等屬於輕型『戰列艦』。」
「大人,卑職明白了,咱們積累了經驗還會建造大型『戰列艦』。」
家主還想要更大的戰船?圍著的船舶設計師一個個都兩眼放光摩拳擦掌。
「你們也要懂得勞逸結合,今天起放假三天。參加設計的師傅有一個算一個每人賞半年工錢作為成功完成設計的獎勵,建造成功後本官還會重賞。本官知道你們幾個月都沒有休假,這一次好好放鬆幾天。」
這些設計師樂開了花,亂鬨鬨道:「小的謝謝大人厚愛。」
趙時敏解決了困擾多日的難題,很高興,對大家道:「師傅們,大人讓咱們休息咱們就好好休息,三天後開工建造中型『戰列艦』。」
「時敏,你也該抽時間去看看姐姐啊!」
「是,大人,卑職這就去。」趙時敏一身輕鬆去黃府了。
黃勝給在職的工匠們打賞不說明了幾兩銀子,因為他不是具體負責人,不知道他們的貢獻大小,大家都拿一樣多的賞賜反而不公平。
而每個人的貢獻在他們的工錢里會得到體現,因此打賞六個月工錢反而拉開了差距,普通設計師如果得到十八兩賞銀,大師傅應該有四十八兩,趙時敏會得到九十六兩。
黃勝看了這三艘戰船的圖紙,它們的個頭和火力已經接近崇禎十年英國下水的「海上君王號」「海上主權號」戰列艦,那兩艘英國戰列艦造價過四萬英磅一艘。
按照大概比值,四萬英鎊此時大約價值在十二到十五兩白銀之間,但是黃家戰列艦由於太多部位設計包裹鎳白銅薄板,又增加了水密艙,主副桅都是採用分段鍛接、鉚接有縫鍍錫鋼管豎立,驅動艙從螺旋槳到水下船體都是鎳白銅結構。
因此造價可能需要二十到三十萬兩白銀,還好黃家多層複合炮管的鑄鋼火炮已經量產成本可控,質量上乘。
相對於同時期鑄鐵、鑄銅火炮性價比提高太多,同樣口徑的滑膛炮,黃家火炮射程和射優勢提高不少於一成,因為黃家使用了顆粒火藥和絲綢定裝火藥包。
黃家已經全盤吸收了西方的軟帆技術,多了黃家獨有的螺旋槳驅動,應該會更加強大。
這是黃家水手不斷學習和研究的結果,黃家解救、俘虜了過五百西洋蓋倫船的水手,通過讓他們干一年的苦力後再選拔經驗豐富技術好的水手重操舊業。
許多西洋水手都主動爭取獲得自由人身份,爭取拿到基本餉銀二兩,他們紛紛競爭上崗。
他們自然不藏著掖著,拿起看家本領操縱黃家現有的蓋倫船,還有西洋許多水手要求不同型號的角帆、滑輪、絞索,很快就被善於學習的漢人水手掌握了所有的西方航海技術。
東、西方技術在黃家體系碰撞了,產生出無數思想火花,貌似複雜的帆索體系能夠讓蓋倫船逆風航行的荷蘭人專利技術被黃家獲取,黃家水手操典也就應運而生成為了最全面的航海教科書。
這三艘中型戰列艦的設計沒有拋棄中國船特有的硬帆,硬帆比較重,升帆難是它的缺點,但是落帆容易同樣是它的優點。
軟硬帆結合的設計使得在忽然遭遇猛烈側風襲擊時,可以迅落下三面巨大的主硬帆,使得受風面積立刻可以減少四成,減少了被颶風吹翻戰列艦的可能性。
設計畢竟是在紙面上,雖然設計師已經竭盡所能,但是最後結果如何還要看試航效果,趙時敏他們為了船體平穩已經充分考慮了降低重心,成為廢品的可能性不存在。
是不是成為經典設計就不得而知嘍!一年後見分曉。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8s 3.641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