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鎮在朝廷的賬面上只剩下一千餘兵額,早就失去了毛文龍時代的輝煌。更新最快
朝廷的餉銀連維持各軍鎮現狀都難堪重負,重建東江鎮還不知等到猴年馬月,因此這個只剩下一千多人的東江鎮總兵官是不是泡病假干私活沒有幾個人在意。
此時不會有誰會調東江鎮人馬出任務,因為一千多人駐守幾個島嶼都力不從心,哪有人馬可調,總兵官在不在東江鎮只要負責本色的登萊巡撫不告狀恐怕更加無人問津。
黃勝留在東江鎮地盤有足四千正兵、輔兵,只能夠領到朝廷一千多人打了七折的軍餉和本色,這七折軍費還是由於登萊巡撫茅元儀是自家人,監軍太監呂直跟黃家關係不錯的緣故。
黃勝代大明駐防東江鎮諸島每年的軍餉、器械、糧草開銷又得補貼進去超過十萬兩雪花銀。
立功將士們都來到黃家灣島集中,黃勝帶著大家在雙頂山英烈祠祭奠了烈士,在隆重的儀式下在數萬軍民的注視下給「錦州大捷」立下戰功的將士頒發勳章。
黃家出現了太多胸前佩戴金質、銀質、銅質勳章的猛士,這些人無疑成為黃家最受歡迎的人,學校經常邀請他們去講戰鬥故事。
學生們發現崇拜的英雄來到身邊當然無比激動,聽了英雄的報告會,不知道多少孩子立志從軍,爭取長大了也成為保家衛國的戰鬥英雄。
英雄的榮譽感使得每一位戰士爭相效仿,人人渴望得到證明自己戰功的勳章。蓬勃發展的黃家體系軍民同心,沒有人畏懼上戰場。
老百姓根本不介意開闢新天地,馬上會有成千上萬的漢人漂洋過海跟隨家主去奪取蘇門答臘島。
荷香帶著兒子準備隨老爺去海南島,她會繼續擔任秘書長跟隨大軍去馬六甲搶地盤。
黃家灣島管理後勤的工作交給了甄李氏、樂兒和李娟。
忠明堡有許多黃家人馬集訓,東江鎮的島嶼又有黃家猛士駐守,黃家灣島無需留下太多正兵駐守,這裡有幾萬攜帶武器崇尚武力的漢民呢,黃勝只不過留下了一個把總人馬。
十一月初海軍編隊和商船南下,黃勝依舊乘坐旗艦「華夏公爵號」,趙時敏新建造的「華夏郡王號」更大火力更猛,已經在試航階段,肯定能夠趕上去馬六甲的海戰。
南下的艦隊一路順風,七日後來到淮安府海州港,這裡就是後世的連雲港,在大明隸屬於南直隸直轄。
黃勝為了避免過於刺激朝廷,沒有完全控制海州,只不過通過贖買的方式購置了港口周邊大片土地,現如今經營了五六年,海州港已經形成了一個沒有城牆的城市。
海州港的繁榮程度已經超過海州城,黃家在港區僱傭了太多人工作,這裡修建了許多大型倉庫,修建的糧庫擁有筒式糧倉近二百,滿載可存糧一百五十萬石左右。
海州港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南下北上的船隻都以這裡為一個主要補給地,這裡同樣形成了一個大明中部的貨物集散地。
海州港雖然沒有高大的城牆,但是這裡有黃家戒備森嚴的私人倉儲區,碼頭工人都是鄉勇,有足三千,這些人在碼頭做工,收入穩定足以養活家小,所以對黃家的認同感堪比體系內子民。
碼頭工人的家小有一萬多在海州生活、工作,當然這些工作機會大部分都來自黃家的投資。
在海州工作的黃家體系管理者有一千多,他們有些是「華夏大錢莊」海州分號的工作人員,有些是工程技術人員,有些是工廠管理者和郵局職工,還有保、甲、里、亭長。
海州的黃家屯田倒是不多,十幾萬畝而已,屯戶有三千來戶,這些農民以三丁出一丁的比例參加鄉勇集訓,也有一定的戰鬥力。
海州港沒有城牆也不怕誰來攻打,這裡真的被攻擊時,黃家工作人員加上鄉勇武裝可以立刻湊出六七千,會有三成滑膛槍手和超過八百線膛槍手。
整個港區的建築物都是以港口倉庫為中心呈放射型外擴。鄉勇來守衛這裡比較容易,依託一棟棟民居的磚牆,敵人來了騎兵在火槍打擊下會損失慘重。
在這裡負責防務的最高長官是跟隨黃勝九年多訓練第一批馬車夫的教官朱榮國,他的忠誠度無可挑剔,能力也可圈可點。
海州已經有十萬左右來自河南的難民集結,他們都是從修建海州到徐州的官道工地上剛剛撤下來,因為天漸漸地冷了,在冰天雪地里去修路太兒戲。
港口離庫區不遠有專門修建的難民營,住房以兩層大通鋪的形式提供難民住宿。
每一間屋子可以容納八十人不覺得擁擠,當然會有供暖的蜂窩煤爐,所有人都不許喝生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杯子和黃家發放的毛巾。
河南軍情處主官馬躍特意趕來海州港匯報這小半年在歸德府的發展情況。
他和許四九、孫振懷帶著五十人在五月底由高見陪同趕到睢州,高智勇喜出望外,立刻覺得有了主心骨。
此時正是青黃不接之時,整個中原大地饑民四起,太多州府都緊閉城門束手無策,高智勇也同樣如此。
秋糧還沒有成熟,由於旱災嚴重即便收穫也不足以讓老百姓生存,這個時候滿地都是需要接濟的難民,而官府根本無力承擔職責,因為他們手中沒有足夠的糧食。
許四九當天就開始工作,第一件事就是開設粥廠給難民一天提供兩餐,每頓一碗粘稠的粥外加一個炊餅,雖然不足以讓難民飽食,也能夠讓大部分人獲得七分飽。
這完全是因為知州大人高智勇無條件信任黃勝的緣故,黃家的糧食還沒有運來,他仗著膽子把官倉的糧食借給許四九施粥。
如果黃家不能運來糧食,整個睢州軍民、官吏都會因為沒有存糧無法堅守城池,如果官吏都棄城而走去逃荒,高智勇被朝廷斬立決應該十之。
睢州放粥的消息很快就傳播開,更多流民往睢州兩縣聚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1s 3.638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