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業 第四十六章 讀書人都是不好相宜的

    明朝的讀書人比較牛逼,敢在朝廷上打死太監,動不動就要威脅皇帝,以死明志,最差的也得混個青史留名,混上十棍的廷杖,但凡被廷杖過的文人,那個聲名威望立即刷刷的上升,在士林中馬上就成為偶像級別的存在。

    明朝的讀書人你讓他做文章,興許無人能敵,但是吧,你讓他治理國家,那麼他就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君不見各種小說在明朝流行,四大名著中,三大名著是在明朝完成了,各種飛天入地,各種玄幻那也是明朝人幻想出來的,什麼巨人國,黑人國,一隻腳的,小人國,一隻眼睛的,三隻眼睛的,話說這時代的讀書人當真開了腦洞來幻想各種各樣的奇人怪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人家寫不出的。

    明朝用閹黨也是一個特色,讀書人和閹黨的戰鬥也貫穿著半個大明皇朝的歷史。英宗時的王振,憲宗時的汪直,武宗時的劉瑾,神宗時的馮保,熹宗時的魏忠賢,皇帝喜歡把政事交給他們,這樣他們就可以騰出手來尋歡作樂,搞得整個朝廷烏煙瘴氣。所以,那些以天下為己任的讀書人,一方面要勸諫這些不作為的皇帝,同時也必須與這些閹豎進行鬥爭。

    鬥爭到最後,讀書人終於把最後一個比較牛逼的魏忠賢給鬥了下去,沒有鬥爭的讀書人就自己人和自己人斗,比如你是浙江的,那麼就是南派,你是河北的,那就是北派,沒有鬥爭了,我們來吧。鬥爭才有明天,大家都斗的不亦樂乎。

    海瑞,字汝賢,瓊山人。四十五歲進入官場,最早做了南平教諭,相當於南平的教育局長。

    真正讓海瑞一舉成名的是在戶部主事任上。當年世宗嘉靖皇帝,專心修道,已有二十年不上朝。朝中大臣楊最、楊爵上疏獲罪以後,朝中再也無人敢給世宗提意見。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給世宗上了一道疏,嚴厲指責世宗修道誤國,搞得整個國家民不聊生,指出想修道長生的荒唐,他說陶仲文是你的老師,他都死了,你還能指望自己長生不老嗎?你還是應該學習堯、舜、禹、湯、文、武,致力於國家建設才對。

    世宗朱厚熜看到這篇疏,差點沒被氣死。他把這篇疏狠狠地扔在地上,說:「馬上去把海瑞給我抓起來不要讓他跑了。」太監黃錦說:「聽說海瑞上疏之前,已經買了一口棺材,訣別了妻兒,遣散了家中僮僕,想必他是不會逃的。」過了一會世宗又撿起這篇疏看了一遍又一遍,一邊看一邊嘆息。他曾經對人說:「這個人可比比干,但是我不是商紂。」幾個月以後,世宗生病,召見內閣首輔徐階,他說:「海瑞所說是對的。可是我現在病了,想上朝議事也不可能了。都怪自己不自惜,否則的話,怎麼會讓這個人來罵我呢?」

    於是,把海瑞打入詔獄,後又移交刑部,最後被判死刑。案件整理好上報,世宗並沒有要求立即執行。兩個月後世宗駕崩,穆宗立,海瑞獲釋。

    海瑞逃過這一劫,也算是一個奇蹟了。考察這件事我覺得海瑞沒有被殺有兩個原因,一是海瑞所上的奏章說到了世宗的心裡,雖然話不好聽,可句句切中時弊,讓世宗皇帝無法辯駁,二是世宗皇帝還不算一個完全失去理智的無道昏君。如果換一個皇帝,海瑞的結局未必如此了。

    張居正,這個明朝傑出的大功臣,他主張改革,破除受益階級,得罪的差不多是整個朝臣。

    父親去世一事,他沒有去守孝,受人清議。

    萬曆五年,張居正的父親去世,此時的張居正應該立刻向皇帝提出回家守孝三年的要求,大太監馮保、戶部侍郎李幼孜等建議張居正奪情,也就是建議皇帝下一道詔書讓他不必回家守孝,繼續做官。張居正也考慮到萬曆新政還是剛剛開始,也不願意現在就回家丁憂。

    這件事引起了翰林院學士們的不滿,翰林學士王錫爵、吳中行、趙用賢等都認為奪情之事不可。這些清流們紛紛上奏朝庭要求張居正回家守孝,這事搞得張居正很惱火,把這些上疏的人通通打了一頓,然後發配邊疆了事。

    鄒元標,字爾瞻,吉水人,當時是新科進士,做了一個叫刑部觀政的九品官。對於張居奪情一事,他也寫了一份奏章,當他拿著這份奏章上朝的時候,剛好看見吳中行、趙用賢等正在接受廷杖,打得是血肉模糊,血流滿地。鄒元標等到廷杖結束才把奏章交結一個太監,請他轉交皇帝。疏中大罵張居正是禽獸,張居正看了以後大怒,真還有不怕死的,剛剛看到廷杖的厲害,還敢上疏,真是不要命了。張居正下令廷杖八十,發配邊疆都勻衛。

    張居正後來想想還是不解氣,又指使手下的一個御史去都勻衛做了他,可巧的是這個御史還沒到都勻衛就暴死路上了。


    張居正一生功勞卓著,然而奪情一事卻犯清議。最重要的還是此人剛愎自用,所謂高不自危,滿不自溢,最後落得個藉其家,鞭其屍,子孫慘死的結局。然而綜觀萬曆初年的萬曆新政,我們不能否認張居正是難得的千古一相,他讓明朝呈現中興氣象,張居正一死,明朝敗像已露,萬曆怠政,天啟閹禍,崇禎回天無力。居正死後六十多年,明朝迅速走向滅亡。

    林中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同受儒家思想的薰陶,為什麼明朝的讀書人很有氣節,並且有明一代長盛不衰,而有清一代卻遜於明代遠甚?

    如果把明朝放入中國的大歷史中,我們會發現它是一個特殊的朝代。在它之前,中國受異族統治,元人卑視漢人、南人,漢人、南人也不願與元人為伍。漢人所學自為風氣,厚積至明開國終於得以薄發。另外明代理學緊承宋代理學,並且講學之風盛行。他們偏重義理,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

    而清朝又為少數民族統治,清初的康乾年間,**盛行,文人為保全性命,偏重於漢學的考據,理學漸衰。或許這是有清一代少有如明時讀書人的氣節所在吧。

    明朝的皇帝除朱元璋、朱棣還算稱職,後來的皇帝大都昏庸腐朽,且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明朝依然有三百年的國祚,不能不說是讀書人撐起了明朝的一片天地。那時的讀書人有一個信念,明朝是你朱家的明朝,更是天下人的明朝,因此,倘國家所施之政策偏離正道,必不惜生命,捨生取義。

    明朝的讀書人有各種不是,明朝的讀書人卻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氣節的讀書人,只是後來,皇帝昏庸,讀書人都一門心思放在撈錢上,對於政事,對於朝廷,對於聖上都不再當成心中第一,他們心中第一的是利益,利益,還是利益,可悲,可嘆,大明的讀書人的風骨自清後已經變了,他們不是臣,他們是奴才,這樣的奴才品行蔓延了幾個世紀。

    中國的脊樑被打的趴下了,中國的讀書人再也撐不起這個國家的脊樑。林中看著劉生炎,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是讚許他有對大明忠心的氣節,還是說他不懂變通,迂腐書生。

    「那麼劉兄可教我如何救我漢家百姓,如何救我大明王朝。」林中拱手道。

    「苦讀詩書,報考科舉。」劉生炎說道:「入朝為官,為民請命。」劉生炎還是挺好的,認為林中是反賊了,還想拉一把林中,想讓他跳出那個火坑。

    「若反其道呢?」林中不甘心的問。

    「必與天下百姓為敵。」劉生炎說道:「現在回頭還有救,不可一路走到黑。」

    「劉兄好意,林中心領,然而每個人都有信念,劉兄有劉兄的信念,林中也有林中的信念。」林中那個無奈,本來想拉一下劉生炎這個沒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給天下讀書人做個榜樣,那知道,人家根本不管他是誰,都不鳥他。

    讀書人都是有氣節的,不是你說你造反我就跟你造反的,那樣沒有氣節的事是太監和武人做的,為什麼呢,太監和讀書人是對立的,再說了,太監身體有殘,就盼著來生,那麼今生就把功德做滿了,來生就可以好好做人了。

    武人呢,長期受到文人的欺壓,能有翻身的機會必定會緊緊抓住。

    「道不同不相為謀,告辭。」劉生炎站了起來,轉身離去。

    「不送。」林中也只能讓他走,他沒有暴露身份,沒有說自己要造反,反正那些反賊什麼的都是劉生炎自己想的。

    走就走吧,總會遇到幾個讀書人中的極品吧,要知道,范文程那個大漢奸也是個讀書人,人家都能心甘情願的當漢奸呢,造反而已,一定會找到人的,林中這是打算放棄劉生炎,不為他所用,那麼就這樣吧,也不是什麼大才,非擁有不可。



  
相關:    女神的貼身高手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三國之巔峰召喚  絕代神主  婚約已過,腹黑總裁不放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大明帝業第四十六章 讀書人都是不好相宜的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大明帝業"
360搜"大明帝業"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314s 3.711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