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到自己有可能會被多爾袞當成替罪羊推出去,去為撤軍路上的慘重損失負責,這讓孔有德感到非常惶恐不安,同時也讓他心生不滿。
他的隊伍自從渡海投降了黃台吉之後,還沒有打過今次這樣的仗。
黃台吉使用他,主要是發揮他的所謂長處,也就是鑄造重炮,並指揮重炮作戰,很少讓他和他的人馬離開重炮陣地,去直接參與蟻附攻城這樣的行動。
這一次,多爾袞在西屏山下叫他打頭陣,已經讓他心生不滿,腹誹不已了,此時又想把後路兵敗重炮丟失的責任,完全推到他的身上,更讓他暗恨不已。
但是,他腹誹也罷,暗恨也罷,都只能藏在心裡,根本不敢表露出來。
到了最後,他一咬牙,橫了心,也只是暗戳戳地把這個責任,往下落不明的阿巴泰身上推一推了。
當然,他的這些話說的也很隱晦,不過他一說出來,多爾袞、濟爾哈朗、尚可喜,立刻就聽出了弦外之音。
包括英親王阿濟格一時之間也覺得,即使自己幾個人把失利的全部責任,都推到孔有德身上,恐怕也過不了黃台吉那一關。
畢竟,多爾袞是統率所有大軍的奉命大將軍,將孔有德及其指揮的重炮隊伍安排在後路撤退,雖然是不得已而為之,可終究是你多爾袞安排的吧。
而且身在後路負責壓陣與護送重炮隊伍的主要人物,是饒余郡王阿巴泰,又不是這個孔有德。
如果非要找一個替罪羊的話,那麼饒余郡王阿巴泰,可比孔有德適合多了。
阿巴泰與阿濟格兩個人,雖然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可是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麼過硬的交情可言。
兩個人都是暴脾氣,相互之間又從來不知道忍讓為何物,所以相互間的各種齟齬和爭權奪利,就沒有間斷過。
若是論交情,其實跟路人沒兩樣,甚至有時候,比路人之間的關係還要差。
卻說阿濟格聽見孔有德暗戳戳地攀扯到了饒余郡王阿巴泰,當下想了想,一邊忍住對孔有德的不滿,一邊張口對多爾袞說道:
「孔有德這個奴才固然罪不可赦,但統領後路的饒余郡王也太無能太大意了!但凡行軍作戰,就要多派哨探,即使是撤軍途中,也不能有例外。這是先汗在世之時,常常耳提面命的征戰之法。
「可是他阿巴泰,一貫自高自大,目中無人,自從封了郡王,更是罔顧尊卑,不僅對上心懷怨懟,而且在軍中進退輕忽,素不服從奉命大將軍號令指揮。今時有此一敗,以本王看來,恐怕也是必然!」
英親王阿濟格這麼一說,相當於是點明了阿巴泰才是最合適的替罪羊,於是,旁邊的鄭親王濟爾哈朗立刻接著說道:
「沒錯。饒余郡王過去即多有擅作主張、恣意妄為之事,我大清國皇上也曾多次指斥其妄自尊大、目無王法。今有此敗,教訓雖極慘痛,但細思之,出在他的身上,卻也並不令人意外。
「當然,如果饒余郡王本人已經兵敗身亡,那麼自然人死罪消,想必我大清皇上,也不會再治罪於他。不過,其眼下既然下落不明,生死未知,那麼睿王爺還是再等上兩三日,再將此間確切情形,奏報盛京吧!」
鄭親王濟爾哈朗的話外之音,就更加明確無誤了。
那意思就是,如果饒余郡王阿巴泰已死,那正好,反正死無對證,乾脆把所有失利的責任都推到阿巴泰身上就好了。
反正他已經死了,黃台吉也不會把他怎麼樣了。
與此同時,這樣做行不行,還要等一等再看,至少要等到阿巴泰的死訊進一步確定了再說。
如果再過兩三天,饒余郡王阿巴泰依然未能返回蓋州城,或者沒有在其他地方出現,那麼,他的死訊和罪責也就可以確定了。
一直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孔有德,聽見阿濟格和濟爾哈朗兩個和碩親王都這麼說,他的心中總算鬆了一口氣,當下衝著兩人連連叩首,嘴裡更不住說道:
「奴才叩謝英親王爺洞察萬里,奴才叩謝鄭親王爺仗義執言,主子爺們的恩情,奴才孔有德沒齒難忘!」
這一次,孔有德帶了十五個牛錄的人馬從征,如今跟著他逃過浮渡河回來的只剩下幾個人。
損失可謂慘重極了,但是,再慘重的損失,與自己的名爵地位乃至身家性命相比,都不值一提了。
同樣的,到了這時候,經過阿濟格與濟爾哈朗二人話里話外的提示,一貫沉穩聰睿的多爾袞,也很快想清楚了其中的利弊得失。
當下,他看
著剛剛被自己踹得鼻青臉腫的恭順王孔有德,有些頗不耐煩地說道:「好了,好了,恭順王,起來吧,別跪著了。坐著說話。」
隨後,多爾袞一轉眼,又看到了躬身站在角落裡戰戰兢兢的智順王尚可喜,於是也對他說道:
「尚王爺,你也找地方坐下吧。一會兒議事,你也要多多參與,多多建言獻策。」
「謝王爺開恩!」
「謝王爺賜座!」
恭順王孔有德、智順王尚可喜,聽了多爾袞這麼說,心中皆大喜,忙不迭地道了謝,找了就近的馬扎凳,小心翼翼地用半拉屁股坐了下去。
「此次本王奉旨,統率數萬大軍征剿金海鎮卻勞師無功而返,其中的因由,與今後的對策,總要對我大清國皇上有一個說法。如今上一個說法有了,但是缺少下一個說法。」
多二姑見孔有德、尚可喜都坐下了,等於說蓋州城裡的幾位王爺都到齊了,於是開口說起了接下來的安排。
「這下一個說法麼,就是這次無功而返以後,我大清國今後對金海鎮應當怎麼打,本王應當向我大清國皇上提出怎樣的對策方略。」
多爾袞說完這話,見諸王皆陷入思考,無人搭話,隨後便又說道:「眼下,金海鎮已是我大清國心腹之患。只要金海鎮存在,我大清皇上必定是寢不安枕,如刺在背一般。
「而我大清國,若想如過去那樣,可以繼續兵進遼西,放心搶掠南朝,則非得剷除了這個金海鎮不可。
「是以,此戰只是首戰,我大清國對金海鎮之戰事,才剛剛開始。都說說吧,我大清國今後該當如何應對眼下遼南之局面。」
「水師!」
多爾袞話音剛落,鄭親王濟爾哈朗、恭順王孔有德、智順王尚可喜三個人即異口同聲地說出了「水師」二字。
阿濟格雖然沒有第一時間說出「水師」二字,但他聽見了其他三個人的說法之後,也看著多爾袞,重重地點了點頭,顯然對濟爾哈朗三人的說法十分贊同。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多爾袞也已經認識到了水師的極端重要,認識到建造水師的極端迫切。
正是因為楊振的金海鎮擁有大量的戰船,有了大批可用的水師,所以,整個遼東半島的兩岸,以及整個遼東灣的沿岸,都成了他們可以隨時可以停靠登陸,隨時可以發起進攻的戰場。
而沒有水師的大清國八旗,對於隨時隨地可能來自海上的襲擊和進攻,縱使再怎麼兵強馬壯,再怎麼騎射無雙,也只能望洋興嘆,徒喚奈何而已。
想到這裡,多爾袞跟著點頭說道:「沒錯,水師必須有。如果沒有一支與金海鎮足以匹敵的水師,我大清國今後對戰金海鎮,將會一直處在下風,而且也不會有徹底剿滅金海鎮的可能。本王會儘快向我大清皇上提議建造水師。」
多爾袞說完這些,見在座的幾個王爺在建造水師方面意見高度一致,也就沒有再多談,而是迅速翻過了這一篇,繼續問道:
「除了建造水師呢?本王此次既然要向我大清皇上提供剿滅金海鎮的對策,又豈能只此一條?」
「重炮!」
「築城!」
「屯田!」
多爾滾問完了話,逐個去看在座的諸王,而在座的諸王也沒讓他失望,一個接一個地拋出了自己的方略。
增鑄重炮的提議,不是孔有德說出來的,剛剛丟失了大批重炮的孔有德,目前還不敢在多爾袞面前提起「重炮」兩個字。
增鑄重炮,是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來的。
這一次多爾袞將所有重炮隊伍交給孔有德指揮,並將它們帶往西屏山下以後,鄭親王濟爾哈朗率領近萬大軍駐紮在復州城外。
雖然他們將復州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可是卻對眼前的復州城毫無辦法。
他只嘗試了一次進攻,就徹底放棄了蟻附攻城的打法。
面對復州城巍峨的城頭,面對城頭上守軍射出的箭雨以及拋下的滾木礌石和各種爆炸物,濟爾哈朗徹底認清楚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大清國若沒有重炮,沒有大批量的重炮,那麼面對意志頑強、不缺糧草而且裝備了火器的明軍,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攻下任何一座堅城。
如果說以前他對這點還心中存疑的話,那麼經過了這次戰事以後,他徹底認清楚了。
尤其是在遼東半島這個特殊的三面環海的地形條件之下,大規模騎兵作用的發揮,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一旦大批騎兵頓兵于堅城之下,久而無功,
他們就會重蹈今次攻打金海鎮的覆轍。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9s 3.60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