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校長。」何炯答道,「目前正在追查。謝田自從在天津失蹤以後,咱們總務二處就再也沒找到他,屬下懷疑他是不是去了遼東韃子那邊。」
「不管他在哪。」王華冷冷說道,「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蔣北銘和韓萬濤要去北京了,出發之前,蔣北銘和姚韓氏舉行了婚禮。這個婚禮比許朗和柳冠南的還要熱鬧,因為王承恩和王可宗、謝揆等人都參加了,蔣北銘現在也算是崇禎皇帝眼中的紅人了。
蔣北銘和韓萬濤走後,榆林灣調整了整個的工作。在得到了王可宗的認可之後,榆林灣的觸角伸到了整個的瓊州府。林兆龍和曾廣賢負責在整個海南島開始新一輪的徵兵,爭取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將榆林軍擴編為一萬人;許朗和馬驥騏、林超等人開始在各個州縣開設學堂,培訓各種人才;沈大興會同宋應星加緊研製蒸汽機、米尼彈和開花彈。誰也不知道皇太極那邊會不會也在研製什麼新式的武器,所以榆林灣必須要加快速度。現在的形勢已經不是在和皇太極賽跑了,而是雙方都在和科技賽跑,等下一次再開戰的時候,說不定就是新一輪科技的較量了。
蔣北銘和韓萬濤跟著王承恩走了一個月才到了北京。
午門外,兩個人身穿嶄新的大明官服在等著崇禎皇帝的召見,一個總管太監正在不耐其煩的教著兩個人面聖的各項事宜。
一個小太監急匆匆的從紫禁城跑了出來:「聖上有旨,宣海南衛游擊將軍蔣北銘、千戶韓萬濤覲見。」
「臣領旨。」
蔣北銘和韓萬濤整了整衣服,跟著小太監進了紫禁城。
一進金鑾殿,兩個人都頓了一下。雖然兩個人都來自四百年後,上輩子在電視上也見過群臣上朝是什麼樣子,但第一次親眼看到,兩個人還是覺得天子之威的確不同凡響。
「蔣北銘、韓萬濤覲見。」王承恩站在崇禎的身旁喊道。
兩個人趕緊急走幾步,雙膝跪下:「臣蔣北銘、臣韓萬濤覲見吾皇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位愛卿平身。」崇禎上下左右的看著兩個人,「果然是勇冠三軍之將,我大明的棟樑之臣。」
「多謝萬歲誇獎。」兩個人齊聲回道。
「兩位愛卿果真是崖山之後,先宋遺民?」崇禎問道。
蔣北銘上前一步答道:「啟稟萬歲,臣等確為先宋遺民。臣等先人自崖山之後,遠走海外數百年。臣於四年前在海上遭遇風暴,漂流至崖州榆林灣。幸虧崖州的大明百姓對臣等照顧有加,臣等便在榆林灣內安家落戶,迄今已有四年。」
「我大明百姓仁義有加,對你等自然是加以善待。」崇禎點了點頭,「登萊巡撫陳應元上奏,此次奇襲盛京,你們出力頗多,也難得你們對大明忠心一片。」
「啟稟萬歲。」蔣北銘奏道,「我等先人,崖山一戰,飽嘗亡國滅種之苦。我等雖身在海外,卻心向華夏。天佑華夏,天佑大明,太祖皇帝英明神武,我華夏重建天日,此乃我等之幸事。如今逆金作亂,我等既為華夏子孫,焉有袖手旁觀之理?些許小力,不值萬歲和諸位大人的如何盛讚。」
「好,說的不錯。」崇禎滿意的看了看蔣北銘,又轉向各個大臣,「諸位愛卿,假若我大明人人如此,都有一片忠君報國之心,何愁韃子不滅。」
台階下的大臣們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接話。宣府鎮和大同鎮此次的慘敗,讓這些大臣們都不敢多說什麼,誰也不知道哪一句話就會惹怒皇上,丟官罷職。
溫體仁走出了人群:「兩位將軍過謙了,兩位立下如此大功,忠心可嘉。只是不知兩位何以憑三千軍伍重創韃子,還頗有斬獲?」
「無他。」韓萬濤回道,「將士用命而已。」
「回這位大人。」蔣北銘並不認識溫體仁,拱手答道,「韃子的確驍勇,但韃子也是人。我大明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只要我大明將士齊心協力,勤加苦練,敢戰,能戰,又何愁區區幾萬韃子。」
「蔣游擊。」人群中又站出一人,「你這麼說的意思是說我大明將士都不堪重用嗎?」
「非也。」蔣北銘對著這個官員搖了搖手,又轉身向崇禎說道,「啟稟萬歲,臣實話實說。我大明將士英勇有餘,善戰不足,而且大明軍伍弊端太多,令出多門。如要我大明軍隊成為一支百勝之兵,臣以為需要大力整頓。」
蔣北銘此話一出,金鑾殿上立即響起了一片議論之聲。
崇禎皇帝抬頭看了看王承恩,王承恩會意的點了點頭。
「諸位大人。」王承恩上前說道,「今日朝會就到這裡,諸位大人有什麼奏章可轉交司禮監。蔣將軍、韓千戶,萬歲爺賜宴養心殿,退朝。」
「臣謝主隆恩。」在大臣們羨慕的眼光下,蔣北銘和韓萬濤雙雙跪倒在地。
在來北京之前,蔣北銘和韓萬濤同陸天翔和許朗等人做過一次長談。陸天翔從史料的記載上,許朗和柳冠南從崇禎的年齡上對崇禎的性格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眾人最後統一了認識,雖說崇禎的性格有些反覆無常,但是如今崇禎只有23歲,從心理年齡上來說,還屬於一個充滿了夢想的階段。
尤其是像崇禎這樣的身份和面對的這樣的環境,他很難會在大臣中間找到什麼心理依靠,可能現在的崇禎除了王承恩誰也不會相信。所以陸天翔給蔣北銘的建議就是,要多從鼓勵方面入手,要給崇禎構築一個宏偉的藍圖,激發起他年輕的心。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崇禎的信任,也只有得到了信任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北京可不比榆林灣,這裡面各種各樣的勢力和關係錯綜複雜,而且北京現在又只有蔣北銘和韓萬濤兩個人,更不比榆林灣,有了困難就可以召開穿越大會。
所以,最後陸天翔代表整個穿越集團給蔣北銘和韓萬濤的指令就是,首先要取得崇禎皇帝的絕對信任,保證自己的安全,然後再去平衡各種關係,打通各方面的勢力。在此基礎上再決定如何去改造現在的明朝軍隊。
養心殿內,一道一道的佳肴從崇禎的面前端過,又被端了下去,擺在崇禎面前的只有幾樣菜品。
蔣北銘的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句話:「案上一口膳,民間千家食。」
「兩位愛卿。」崇禎瞅著眼前的菜餚卻一口沒動,「此次遼東大捷,你們榆林灣出力頗多。朕聽聞你們那裡有什麼火器比紅夷人的還要好,此事是否屬實?」
「回萬歲。」蔣北銘答道,「此事屬實。臣之先祖,流落海外之時,曾數次反思當年滅國之苦。故此潛心研製火器,臣等這次協助陳大人取得遼東大捷也是憑藉了火器之利。」
「我大明神機營裝備的火器也是甚多,卻為何就擋不住韃子呢?」崇禎又問道。
蔣北銘聽陸天翔說起過,據史料記載,這個時代由孫承宗編煉的神機營車營,全營官兵6600多人,但鳥銃只裝備了256支,三眼銃有1700多支。這主要是因為北方地區天氣嚴寒、風沙大不適合使用鳥銃,因此大量裝備三眼銃。但是明朝的三眼銃射程太近,只在三四十米的距離上才有威力,而且填裝太過緩慢,實戰的時候是擋不住滿清的弓箭的。
見崇禎這麼問,蔣北銘回道:「萬歲,神機營雖然火器眾多,但在實戰中射程不夠,而且射速緩慢,所以效果是不如韃子的弓箭的。」
「是嗎?」崇禎低沉不語。
「萬歲。」韓萬濤想了一想,決定先給崇禎潑點冷水,「大明將士雖然勇武有餘,只是號令不一。戰場之上憑的是齊心協力,不是靠個人的勇敢,如果每個人都不遵將令的話,那麼就算有再好的武器,再勇猛的士兵,恐也難取勝。」
韓萬濤說完這話,崇禎身邊的王承恩先變了顏色,心裡暗暗埋怨道:「面聖之前,咱家早就交代過了,不能忤逆了聖上的意思,這兩個人現在怎麼如此說話。」
崇禎的臉色果真不怎麼好看了:「韓愛卿,我大明將士真的一無是處嗎?」
蔣北銘離座單膝跪下:「啟稟萬歲,臣等一心為萬歲著想,一心為大明江山著想,有惹怒萬歲的地方還望萬歲開恩。但韓千戶所言不錯,當年戚少保江浙平倭之時,也因為衛所之兵不堪重用,故此才在礦工中選拔三千將士編練戚家軍。萬歲英明神武,堪比堯舜,難道萬歲不想有一支勁旅北據韃子,內平流寇,創萬事基業嗎?」
蔣北銘說完,心下也在暗暗發虛,自己和韓萬濤的這幾句話究竟會鼓勵崇禎還是刺激崇禎。
崇禎的臉色漸漸的平復了:「兩位愛卿,朕希望你們有話直說,不要和那些大臣一樣,都來騙朕。」
「啟稟萬歲。」蔣北銘狠了狠心,把想好的話說出來,「我大明現今外有韃子,內有流寇;西南海上還有紅夷人作亂;朝鮮如今也是首鼠兩端。要想滅韃子,平流寇,安定我大明天下,則必要有一支善戰之兵。但若要訓練出這麼一支勁旅,需要的是銀子,是大明朝廷上下一心的努力。」
「萬歲。」韓萬濤也跪下說道,「臣等在海外之時,已知天下之大,遠非我中原可比。如今那紅夷人憑藉船堅炮利正在開疆拓土,而我大明遠不如矣。」
「韓千戶。」王承恩先怒了,「你這麼說是何意?我天朝上國還不如那蠻夷番邦嗎?」
「王公公息怒。」蔣北銘站起身從衣服里掏出了一塊畫布讓兩個小太監展開,「萬歲請看,這是天下大勢。」
畫布上畫的是一副世界地圖,蔣北銘指著地圖開始介紹起來:「萬歲請看,此圖中間黃色的地方便是我天朝所在,西邊這一塊是紅夷人所居之所,關外的韃子在這個位置上。」
蔣北銘又把手指伸向了美洲、非洲和澳洲:「這幾處地方地勢平坦,出產富饒,目前尚未有人。這是我大明的天賜良機,我大明開疆拓土,就在這幾處。」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4s 3.776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