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城的何浩當然沒有收手。不出半月,便有人把消息送去了遼東都司。
臘月初的遼東,雪已下了不止一場,此時外邊正是大雪紛飛。空中的風不大,卻是寒冷刺骨。一個青袍官員掀開曹毅家的一道門帘時,臉色發紫,嘴唇已經凍烏。
曹毅見他的帽子上、毛皮大衣上全是雪花,立刻先招呼道:「李知事到爐邊來坐。」
被稱作李知事的中年文官先作揖行禮,道謝後走到了火爐旁,他輕輕拍打了幾下手臂上的雪花,說道:「這時節,外邊簡直呆不住。」
「遼東是這樣,得凍幾個月哩。」曹毅回應了一句,目光停留在李知事的臉上。顯然曹毅想聽更多的稟報。
李知事伸手在爐邊銬著,眼睛盯著火焰沉默了一會,才開口道:「何將軍停止了與兀良哈人的買賣,但大寧城的鹽商在辦那事兒。」
曹毅的神情頓時一變,掩不住的怒火表現到了臉上,他吸了一口氣,冷冷道:「掩耳盜鈴。」
「可不是?」李知事道,「自從寧王的人馬官屬走了之後,大寧城就只有那麼些人。沒有何浩那幫人的暗許,鹽商們當然不敢做買賣。」他頓了頓,便輕聲道,「何將軍還是舍不下。」
曹毅已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心情變得憂憤交加,他說道:「何浩要翻天了。老夫在都司衙門裡,幾番告誡過他,又派人專門去大寧城督促。他這是想單幹嗎?」
李知事小心問道:「要不曹大人找個由頭,把他調回都司,換個人去大寧?」
「一時半會沒用,大寧城那些將領誰沒有份?只調走一個何浩,解決不了燃眉之急。全部換人,都司也不好辦。」曹毅道。
曹毅很快忍住了心中的怒火,冷靜道:「事情棘手了。」
他嘴上這麼說,心裡還有別的擔心。
原來何浩在遼東都司這邊時非常聽話,平常總是恭維奉承著曹毅。如今何浩開始有膽子違抗上峰,便讓曹毅直覺已不可靠、無法控制,只怕逼迫太緊,讓那膽大妄為的武夫狗急跳牆。
曹毅當然也是底氣不足,他分了好處的、還是大頭,遼東都司中不少人也有份。事情萬一捅漏了,那便是一大串人,而曹毅則是主-犯!遼東都司發生的事,要說不是他撐腰、怕也沒人信。
就在這時,厚重的帘子再次被掀開了,屋子裡的光線為之一亮。一個梳著髮髻沒戴帽子、穿長袍的人走了進來,他看了一眼坐在下方的李知事,便作揖見禮,然後徑直走到曹毅身邊,俯首悄悄說了幾句話。
「聖上的大軍過山海關了?」曹毅驚訝道,「天氣那麼冷,聖上到遼東來作甚?」
長袍人道:「確實如此,聽說聖上要走一遍遼西走廊,然後才返行。」
曹毅抬起手道:「老夫知道了。」
長袍人作揖告退。
消息讓曹毅心頭更慌,總覺得皇帝是衝著遼東官場來的。但他又不能完全確定,這樣的懼意或許只是心虛。
李知事的聲音道:「說實話,邊將只要有門路弄些錢,歷來也算不上甚麼大事。現在遼東沒出亂子,那財路又牽扯甚廣,聖上不一定會怎樣罷?」
曹毅立刻毫不猶豫地搖頭道:「非也。」
聖上出關是否衝著遼東都司來的、曹毅還不能全然確認,但聖上決意禁止邊將賺錢的判斷,曹毅是不質疑的。
曹毅道:「老夫在這個位置上,不能不關心朝中的情狀。最近幾年朝廷確實得到了許多白銀,但花錢的地方也很多,似乎並不太寬裕。如今遼東衛所還算豐衣足食,聖上非得要往遼東增運錢糧,必定有目的。目的也清楚,聖上在北平府明白說過了。」
李知事應了一聲,緩緩點頭,沒有爭辯。
曹毅在地上踱了幾個來回,忽然又道:「這事兒咱們擰不過,胳膊擰不過大腿。」
李知事沉吟道:「聖上果真決意如此……」
曹毅低聲道:「老夫歷經幾朝,在官場多年,悟到的這點事、必定錯不了。」他想了想,又跺腳道,「何浩啊何浩,那二愣子把老夫害慘了!」
擺在曹毅面前的景況,正是又急又亂。
朝廷只要一查這事兒,遼東都司上上下下都脫不了干係,誰也別想置身事外。目前事情剛開始,大多人還不擔心,畢竟大伙兒都認為法不責眾。
但朱高煦這種身經百戰的武人皇帝,一旦被惹惱了會怎麼樣?曹毅尋思了半天,愣是想不出半點反抗、對抗皇帝的辦法。
而何浩與大寧城那一幫武將,如果不馬上收手、便得出事;立刻見效的法子,只有何浩等獎勵全聽都司的安排。否則遼東都司上下要經過一番明爭暗鬥的調整,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曹毅無奈地嘆了一聲:「刀沒架到脖子上,這會兒要讓大家都把肥肉從嘴裡掏出來,太難。」
李知事再次點頭附和。然而他是否明白曹毅一番話的意思,便不得而知了。
曹毅的話確實說得不太明白,他的意思是,這樣繼續下去、所有人都必定要完。他不想用這種嚴重的口氣、在地位低的李知事面前說罷了,免得顯出一驚一乍,沒有大將沉穩氣度。
「今日就到此為止罷。」曹毅道。
李知事立刻起身拜道:「下官告辭。」
曹毅送李知事到門口,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
……冬季的遼東,氣溫比北平更低。護駕的軍隊中,將士們一個個都凍得面部發-紅。不過人們白天步行的時候,因為在運動並不會太冷,只是臉手凍得難受。
朱高煦已經定好了行程,一路走過遼西走廊後,到廣寧中、左屯衛的治所錦州城,在那裡過年。然後明年正月出發回京。
至於原先隨駕到了北平的韃靼殘部、包括前汗妃阿莎麗母子,已留在北平,並未跟著朱高煦繼續北上。阿莎麗一心要回到草原,並對本雅里失汗兒子的前程存有希望,朱高煦無法說服她,更沒必要強-迫,只得隨她願了。他也無意去占本雅里失汗遺孀的便宜,遂將阿莎麗等人交給了守御司北署的人、看管在北平城內。無論如何,朱高煦遲早必定會放她們走,不過要等出使韃靼的陳鑲消息。
此時的交通很緩慢,人們出遠門後、想及時回家是難以辦到的事。
朱高煦便分別寫了幾封家書,並派信使私下送回京師,給家眷們帶回一些問候。他還在信中寫到了歸期,大概明年二三月間抵達京師。
臘月間的節日很多,大軍經過遼西走廊上密集的衛所時,朱高煦也早早地感受到了過年的氣氛。他的感覺有點奇怪,一邊想念在京的妻妾兒女,但一邊又有一種隱秘的輕鬆。因為年關那陣子出行外在,他便不用再經歷無休無止的宴席、祭祀、典禮。記得幼時很喜歡熱鬧,現而今他卻漸漸有一點厭倦那些過場。
大軍剛剛經過了寧遠衛,到了下午,便走到了一處吸引朱高煦注意的地方。此地的西邊是山,往東看就能看到海邊。海邊白茫茫一片,水面上已經結冰了。
朱高煦坐在馬背上觀望了許久,忍不住回顧左右道:「遼東都司的海面會結冰多久?」
侯海拱手道:「回聖上,冰期大致在一個月到三個月之間。」
朱高煦聽見是侯海回答,隨口道:「侯左使懂得不少啊。」
「臣不才,巧好有此涉獵。」侯海道。
朱高煦又問:「冬天的船隻怎麼辦?」
侯海道:「冬天結冰時,船隻無法進出港口。不過遼東近處有幾處不結冰的地方,一處在永平府盧龍縣,位於山海關內。金州衛(旅順、大連)則有兩處海灣終年不結冰。海船在冬季可以去這些地方,但平常那邊比較冷清,不結冰的地方多半不在河口。」
朱高煦點頭道:「有道理,若有河水沖淡了海水,更容易結冰。」
侯海愣了一下,似乎不太明白這個道理,他隨即拜道:「聖上英明。」
朱高煦道:「這麼說來,遼河口也該結冰了?」
侯海想了想道:「臣不敢確定,不過沒聽說過那邊不結冰。」
朱高煦已把捲起的地圖拉開了一角,看了一眼道:「遼河口沒有衛所,也無官府設的港口碼頭,北邊很遠才有個海州衛。」
侯海附和了一聲。
朱高煦便下令道:「選兩個人,帶些隨從去遼河口,瞧瞧有沒有能設港口碼頭的地點。」
侯海道:「臣領旨。」
朱高煦尋思著,海船如果能在遼河口停泊卸貨,將來貨物便能通過遼河、渾河等水系深入遼東都司各地。成本更低、運輸量更大的海運和水運,會讓遼東都司的局面完全改變。這也十分契合他的新政,貿易運輸重視利用海運水運。
只不過暫時一切都還停留在設想中。眼前的現實是,遼東的冬季顯得很荒蕪冷清,朱高煦眺望著冰雪大地,除了長龍般的軍隊儀仗,附近仿佛沒有人煙。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8s 3.671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