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內,朱允炆臉色陰鬱,快步走過斜廊,後面的宦官只有小跑才能跟得上他的步伐。
朱允炆走進乾清門東暖閣,繞過隔扇,便在一張椅子上坐下來。馬上就有宮女端茶進來,吳忠從宮女手中接過茶杯,雙手捧到皇帝跟前,用討好的語氣道:「皇爺快順順氣兒,龍體要緊哩。」
接過茶杯,朱允炆拿在手裡,用杯蓋輕輕扇著水面,聞著茶的清香,久久一言不發。
不一會兒,吳忠出了東暖閣一趟,又回來了,小聲道:「稟皇爺,黃寺卿奉詔覲見。」
「叫他進來說話。」朱允炆道。
黃子澄隨即入內,行叩拜之禮。朱允炆招了招手,「免禮。」他沉吟片刻,便說道,「不久前,盛庸在夾河大敗!朝中齊泰、徐輝祖都為他說話,又言平燕之戰無法急戰,仍為盛庸請旨增加援軍,黃寺卿以為如何?」
不料黃子澄也道:「回聖上的話,據臣所知,夾河之戰還真不能怪盛庸。
前線的兵部尚書鐵鉉證實,此戰盛庸以步軍迎戰,先以盾兵長槍御前敵,燕軍不能破;後以標槍投擲,燕軍才突入盛庸步陣。但盛庸立刻以少量重騎權勇隊,迅速反擊,便將突入陣中的敵軍大將譚淵陣斬!初時我官軍十分勇猛……」
黃子澄講起來眉飛色舞,要不是早已經知道了結果,朱允炆肯定會聽得更加熱血澎湃。
黃子澄繼續道:「當此之時,燕逆親率鐵騎迂迴至官軍腹背,背擊我師;燕逆與前方燕軍一道,便成兩相夾擊之勢!於是燕逆貫陣而出,致使官軍戰損數名猛將。不過盛庸督軍之下,雖被穿陣,全軍仍巍然不動!盛庸立刻調權勇隊步軍跑步入陣,馬上頂住了燕逆的衝擊。」
「那盛庸是怎麼敗的?」朱允炆問道。
黃子澄道:「彼時兩軍不分勝負,又因燕逆親冒箭矢火器衝殺在陣中,我師尚有勝算……可是忽然颳起了大風,飛沙走石正對著我師正面,將士不能睜目,以至大敗!」
朱允炆聽罷扼腕道:「為何就差那麼一點?王師在河北多次苦戰,卻總是無法突破!又是因大風而敗?這倒巧了。」
「朕聽說……」朱允炆沉吟道,「鐵鉉與你關係甚篤,而盛庸去年與鐵鉉歃血為盟。難道是這個緣故?」
黃子澄馬上「撲通」跪倒在地,「臣豈敢欺君罔上?此事絕無私情,臣之言,皆據實奏報!」
「罷了!」朱允炆道,「朕也覺得你說的是實情。那便去叫方孝孺擬旨,下旨何福聚攏各處兵馬,徵調了糧草之後,便北上增援盛庸等將。」
黃子澄悄悄呼出一口氣,忙道:「聖上英明!」
就在這時,一個宦官急匆匆地彎腰走進來,見朱允炆點頭,他便走到上位旁邊,俯首小聲說了一句話。
「哦?」朱允炆發出一聲驚訝的聲音,「叫他徑直到這裡來細說。」
宦官道:「奴婢遵旨。」
黃子澄小心道:「那臣便……」
朱允炆伸手往下輕輕一按,「慢著,黃寺卿也聽聽罷。」
黃子澄頓時面露欣慰之色,拜道:「臣領旨!」
君臣在東暖閣內等了許久,便有一個身穿青袍、頭戴大帽的漢子躬身進來了,他在隔扇外便跪倒口稱萬歲。朱允炆馬上叫他進來。
那人十分緊張的樣子,朱允炆也不認識。畢竟來人只是錦衣衛的中低級武將,平時是見不著皇帝的。
「你說在秦淮河邊見著高陽郡王朱高煦了?」朱允炆徑直開口問道。
武將點頭道:「回聖上,微臣見到了!今日微臣奉指揮使之命,到城外辦差回來,從聚寶門入城,不久便見他坐在一架馬車上……兩年前太祖祭日,燕王世子、高陽王等到京,後被禁足;微臣便是其府上負責看守的人之一,前後見過高陽王幾次,因此認得。」
黃子澄皺眉道:「燕王之子跑到京師來?你真沒看花眼,能確定此事?在聖上面前可不能信口胡說,那是欺君大罪!」
「這……」武將頓時面有懼意。
朱允炆問道:「你究竟能不能確定?」
武將哭喪著臉道:「微臣本來能確認是他,可……當時高陽王坐在馬車上,戴著一頂大帽遮了近半張臉。雖然微臣仍覺得是他,但彼時不敢打草驚蛇,便沒跟上去細瞧。
微臣便只去了聚寶門,亮出錦衣衛印信,先叫聚寶門守衛攔下高壯的年輕後生,免得那高陽王就近混出城門,微臣便馬上趕著回來稟報了。」
朱允炆的手指在桌案上輕輕敲了起來。就在這時,宦官吳忠小聲道:「奴婢多嘴,不過這事兒不管結果如何,皇爺查查也無妨的。」
朱允炆若有所思地微微點頭,開口道,「即刻傳旨,叫各城守衛官署、錦衣衛、應天府各官鋪安排人手,在城中察高陽王行蹤!」
吳忠道:「奴婢為皇爺去傳旨。」
彎腰站在中間的武將道:「吳公公,那高陽王長得人高馬大,比一般人高出一截,只要在城中逮住那些高個子的年輕漢子,再讓認識高陽王的人去辨認,必能湊效!」
吳忠轉頭看向朱允炆,朱允炆輕輕點頭。
這時黃子澄又道:「叫人多畫幾張像。」
……
朱高煦已放棄與徐增壽、陳瑄見面的安排,當下便聚攏了三個哨點的人手。
他叫三個人都上了馬車,說道:「京師有不少人認識我;而你們幾乎都沒來過京師,誰也不認識,反而不容易暴露身份。
此地離內城聚寶門、外城大安德門最近,我先從就近的聚寶門出去。你們則返回雞籠山,帶上杜姑娘,然後從太平門出城。所有人都出城後,咱們仍在江東門外的那家客棧匯合!」
三人紛紛應答下來。
朱高煦便道:「事不宜遲,咱們分頭走罷。」
此時朱高煦也覺得自己警覺過頭了,但小心一點並不是壞事,大不了就是多費點周折而已。前世他要辦點事,更加麻煩,所以形成了不怕麻煩的習慣。
安排妥當,朱高煦便獨自趕著一輛馬車,將大帽壓得更低,徑直南行,奔聚寶門。他決定了馬上閃人之後,心情也放鬆了不少,畢竟這是最穩妥的做法。
不料,朱高煦剛靠近聚寶門,忽然遠遠地看見一些高個漢子站在城門內,被披堅執銳的官兵看著,還有官兵拿著弓箭!
他娘|的!這是怎麼回事?
朱高煦頓時震驚地暗罵,又是十分困惑。就算之前撞見的那個「大帽」是朝廷密探,也不至於如此快就封鎖了城門吧?難道是李景隆或者徐增壽那邊出了問題……
他顧不得多想,立刻就將馬車調頭,趕緊離開聚寶門。
朱高煦迅速從橋上過秦淮河,東邊的正陽門他是不敢去的,那邊近皇城、有諸多衙門,危險更大。他只好趕著馬車繼續往北走。
燕王在京城也有宅邸,但那地方現在最危險。他一時間不知往哪走……正陽門不敢去,另外兩道城門是水門,趕車的走那邊很稀奇。朱高煦一面苦思哪裡出了問題,一面趕車沿路往北奔走。
不知不覺離太平門也不遠了。此時街上的官差甲兵似乎越來越多,朱高煦好幾次差點被撞見,看樣子太平門肯定已經戒備,不可能再出得去!
他琢磨著,雞籠山那座藏身的宅邸只有慶元和尚知道,說不定還能暫且躲躲……主要是眼下在街上實在太危險!
尋思罷,朱高煦便趕著馬車往雞籠山方向行駛。
就在這時,他忽見街頭一隊戴著高筒帽的官差,騎著馬正向朱高煦這邊過來了!朱高煦心裡十分緊張,急忙朝著上雞籠山的大路而去。
這條路他很熟悉,很快便到了賣香燭的長街。只要往裡面走一段路,就能轉頭進小巷。
然而情況比他想得更糟糕,在香燭街上走了一陣子,他便看見前邊又有幾個官差迎面而來……這些人 並不傻,查起人來、路線部署得頗有章法,逼得朱高煦額頭上汗水都浸出來了!
難道要在陰溝裡翻船?饒是朱高煦一身武藝,但在京城裡是沒用的,一旦與官差發生衝突、弄出了動靜,自己的行蹤範圍就更小了!肯定附近都要被封鎖,朝廷掘地三尺也能把他抓出來。
……情急之下,朱高煦忽然想起上午出門時,那小尼姑正在照看的香燭鋪面、正在這條街上。但是,只有一面之緣、萍水相逢的人,她會冒險出手相助?這還真的不容易!
山下的官差是騎馬的,稍一耽擱,朱高煦眼看就要被合圍了!他無計可施,已顧不得許多,便循著上午經過的大致位置,急急忙忙趕車過去了。
朱高煦轉頭看著旁邊的鋪面,過了一會兒,果然見那小尼還在鋪面里守著。馬車停靠在鋪面旁邊,小尼也抬起頭來,瞧見了朱高煦。
朱高煦從馬車前面下來,走到小尼姑面前。小尼顰眉看著汗涔涔的他,問道:「施主何事?」
「讓我躲一下,今後必有報答!無論你想要甚麼,我都答應你。」朱高煦沉聲道。
小尼姑竟然十分痛快果斷,她馬上就答道:「你先進來。」
「多謝恩人。」朱高煦滿心的感激,急忙跑了進去。他回顧左右,這鋪面竟然只有一間屋,裡面搭著一張簡陋的床和蚊帳,周圍都堆滿了香燭貨物。
小尼姑低聲道:「上邊。」
朱高煦這時才抬頭一看,牆角有一副木梯子,頭頂上果然有一層木板隔層;木梯子搭的位置,只有個洞。
他急忙大步跳到光線昏暗的牆角,手腳並用從梯子上爬了上去。這鋪面是間一層瓦房,朱高煦爬到隔樓上,感覺十分低矮,連坐著也直不起腰。
想到自己已是堂堂郡王,竟然如此狼狽,朱高煦心裡說不出的感受。這趟差事實在太他娘|的險了,他自忖已經十分小心細緻,卻還是落到了這樣的田地……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6s 3.683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