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漢王 第381章 勾心鬥角,都不是什麼好人

    「不可能?」

    「為何不可能?」

    朱高煦見狀,眯了眯雙眸環視了眾人一圈,一聲冷哼繼續道:

    「被爾等視為異族蠻夷的瓦剌、韃靼,這些個草原之地,不一樣有著他們此地所盛產的事物嗎?」

    「例如戰馬、牛羊這些。」

    「而這些個盛產的東西,縱使我大明好耗費數倍的人力物力,皆總比之別人所盛產都要低上幾個檔次。」

    「連一望無際的草原,其上面都能夠有這等利於他們的東西。」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為何.」

    「倭國彈丸之地,就不能夠存在數額巨大的銀礦?」

    「與之互補?」

    言罷。

    整個御書房內,寂靜一片。

    所有群臣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而後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中,久久不曾言語,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和反駁這個問題。

    倒不是他們不想反駁。

    主要是吧!

    漢王朱高煦所舉的這個例子,太過於生動形象了,且也異常的貼合實際。

    雖他們心中,有著不少顧慮和懷疑。

    但總不知道該如何下口,如何問.

    場中氣氛變的無比壓抑,厚重且雜亂的呼吸瀰漫,由此可預見,場中雖無一人說話,但眾人此時此刻心中思緒卻是,並不平靜。

    過了許久。

    身為戶部尚書的夏元吉,率先忍不住了。

    畢竟打仗打的是什麼?

    就一個『錢』,兩個字『金錢』。

    而現如今的大明,雖因精鹽面世,鹽法變革緩解了不少的財政壓力,可也不過僅僅是緩解了而已,並達不到充足或者說可肆意揮霍的地步。

    另一個.

    北邊與韃靼和瓦剌,相鄰的邊境。

    天子御駕親征,永樂大帝也壓根沒有在出去的時候,給出一個明確的打仗時間限制。

    天知道,此次北伐要打多久的時間。

    就這一處戰場的開闢,各種軍械、物資、後勤保障、各種人員調配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就已經足足讓戶部支出了近千萬兩白銀的金錢,得以維持北伐的各項開支。

    雖說在北伐的時候。

    各種言語說的好聽,以及也想好了,各種後續勝利之後,如何快速從瓦剌和韃靼身上賺取足夠的利益,以彌補戰爭所帶來的國力消耗。

    但問題是現在戰爭還未勝利,應該說一切都還處於準備階段。

    戰況結果和走向如何.誰也不知道,誰也不敢說百分之百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

    一切都好只是一個未知數。

    就這般情況下!

    眼下這位漢王爺,可謂是得了失心瘋一樣,深得當今聖上的真傳。

    在第一戰場未取得任何勝利和有利的情況,居然馬不停蹄的企圖開闢第二戰場,且所想要征服的地方,更是需要飄洋過海,去到大海另一處的彈丸之地倭國。

    當然

    此刻。

    朱高煦雖未直接明言,要打倭國。

    但場內的人,都不是傻子,就朱高煦和太子爺兩人,那眉飛色舞的模樣,以及兩者親密膩歪的樣子。

    兩人的言下之意,不就是想要動手的節奏嗎?

    就這般情況下,身為戶部尚書的夏元吉,如何還能夠穩如泰山、怡然自得?

    此時此刻。

    夏元吉倘若不是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都快忍不住破口大罵,直接粗言穢語罵娘了。

    雖如此,他心中也不禁腹誹吐槽:

    「這這這」

    「這老朱家生的都是些什麼玩意?」

    「一個個就這麼好戰,從太祖皇帝,到建文削藩、及永樂大帝繼位,再到現在想要同時開闢兩個戰場的漢王朱高煦.妥妥的就是一個個的神經病。」

    同時他心中對於之前,無比敬愛、關懷的太子朱高熾,此刻也有著諸多的怨言。

    這這這.真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以往異常平和,最不好戰,最反對戰爭的太子爺,怎麼現如今也陷入了死循環中,怎麼就短暫的時間,也變成了好戰份子了,怎麼也跟著陛下和漢王、趙王一類似,開始胡鬧了。

    還讓不讓人過兩天舒心日子,過兩天稍微通態一點的日子。

    遇上這麼一家子人。

    替這麼一家子人管理銀兩、管理國庫,真不知道上輩子是造了多大的孽。

    「哎」

    想到這裡,夏元吉不由得一聲長嘆,一張老臉苦澀之意盡顯,神情無比幽怨,正欲張嘴說些什麼。

    不過

    在其還未開口。

    其這般舉動,就早已被朱高煦盡收於眼底,對夏元吉的小心思,他自然是門清,而後笑呵呵的沖其笑了笑,出言道:

    「夏老頭」

    「何故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

    「咋的?」

    「這是.發生了何事?」

    「一說到倭國,爾就這副模樣,難道爾與倭國,有什麼難於言表的小秘密不成?」

    「哈哈哈」

    「如若是,不妨說出來,大家樂呵樂呵。」

    夏元吉:「!!~!!!!」

    漢王爺,你能做個人嗎?

    能當個人嗎?

    能別這麼狗行嗎?

    這會真的適合開玩笑?

    確定這般玩笑,這會大家有心情跟您樂呵不成?

    當然此言語中的調侃,夏元吉自然也心中瞭然。

    揣著明白裝糊塗,自己為何這般,他不信朱高煦心中不清楚。

    對此。

    夏元吉懶得搭理,未與之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纏,亦接其這一茬調侃,是真沒心情啊!

    而後,他簡單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沉吟了片刻,言語中凝重之意盡顯,道:

    「太子殿下.漢王爺.」

    「此事,不怪老臣潑冷水,不怪老臣不配合,不怪老臣叫苦。」

    「實乃咱們大明朝廷,現如今國庫什麼情況,想來二位爺心中亦有數。」

    「陛下北伐,尚未開始,結果不得而知。」

    「且大明寶鈔計劃也需要錢,某些步驟也已經在開始實施了。」

    「咱們如今,在開闢一個戰場,同時雙線作戰,一旦黎明百姓今年收成不好,或者出現什麼天災人禍。」

    「朝廷連一分錢都拿不出來,屆時國庫拮据,該當如何是好啊?」

    「災禍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定升起無端災禍,致使大明境內起鍋端,百姓逃亡、流亡,再被有心人挑唆,屆時所帶來的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神情變的無比鄭重,言語低沉繼續道:

    「以大明可能造成動盪,以大明國運,去做這樣的事情。」

    「漢王爺太子殿下。」

    「真的值得嗎?」

    「依老臣之見,先不論倭國巨額銀礦真假,就哪怕為真,咱們現如今也真的沒必要為此冒險。」

    「而因讓等陛下北伐結束。」

    「咱們再起事跨海遠伐倭國,也行啊!」


    「沒必要,為此急這麼一會。」

    「方為穩妥之舉,亦是以咱們大明,最為穩妥的方法。」

    「懇請太子殿下,漢王爺三思。」

    此言。

    可謂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簡明扼要的分析利弊,雖言語措辭皆是反對之意。

    不過其用心和分析。

    卻也聽起來,讓人升不起半分不悅感覺。

    而後他環顧了四周一圈。

    一直正襟危坐,於一旁不是淺酌,掩蓋自身情緒和尷尬的群臣,也是瞬間回過神來,沒有絲毫猶豫,趕忙出言接上話,異口同聲的出言勸解,對夏元吉方才言語給予肯定,道:

    「是啊!是啊!」

    「太子殿下,漢王爺.」

    「此事,夏大人說之在理。」

    「拳拳之心,皆為我大明江山社稷著想,絕無半點私心。」

    「一發遷至動全身。」

    「不做最壞的打算,亦不做最好的打算。」

    「言語未有半分偏頗。」

    「懇請太子殿下,漢王爺明鑑、三思啊!」

    此言一出。

    見著眾人反對的樣子。

    倒也沒有出乎朱高煦和朱高熾兩兄弟的預料。

    在昨夜兩兄弟議事的時候,對於這樣的結果,兩人就已經心中有數。

    不過就眼前這事而言。

    也無關對錯。

    群臣有群臣的思量,言語皆大明江山社稷。

    並未故意於言語中,參雜何人的情感和思緒。

    都是就是論事。

    讓人挑不出半分理來。

    不過

    眾人唯一的一點問題,則在於太過於保守,太過于謹慎了。

    對於這個問題。

    朱高煦要負很大的一部分責任。

    畢竟當初在針對大明寶鈔計劃和變革的時候,他於其中耍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心眼,想要藉此給朝中的某些臣子挖坑,企圖讓某些跳進去。

    所以.在那個時候。

    很多東西,都說的比較抽象,亦全都是撿的好聽的說。

    致使,並未給群臣有多少壓力。

    讓大夥沒有什麼危機感。

    也正是因如此,讓群臣忽略了一些潛在的危機。

    當然所謂的忽略,就是不知道是這些個人真的忽略了,還是假的忽略了。

    亦或者,揣著明白裝糊塗,想要將計就計給他難堪,讓他徹底下不來台,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能夠坐到這個地位的人,一個個可謂都是人精。

    而後。

    朱高煦和太子爺兩人彼此對視了一眼,交流了一下自己思緒。

    短暫的沉默了片刻,朱高煦簡單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微微上揚的嘴角處浮現出一絲笑意,對群臣的顧慮,索性直接明牌,不遮遮掩掩了,自己把自己挖的坑給平了。

    隨即,他衝著躬身行禮請求的群臣擺了擺手示意,幽幽開口道:

    「大明寶鈔.」

    「這個變革計劃,可緩一緩。」

    「不必如此著急。」

    「畢竟國庫的銀兩,與真正這些年朝廷所發行的寶鈔數量,有著幾千萬兩的差距。」

    「當初在說著這個寶鈔與銀兩互換的時候。」

    「那時確實是本王考慮的不周,將一切都想的太過於美好。」

    「未做最壞的打算。」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就像夏大人所言,萬一有人知曉了中間數額的差距,知曉朝廷的底線,於百姓中散播謠言,致使所有百姓都將手中寶鈔與銀兩全部兌換。」

    「屆時如若朝廷拿不出來。」

    「那般樂子就真的大了。」

    「所以為了穩妥起見,寶鈔變革互換策略,本王建議暫緩一步。」

    「以現有的銀兩為基礎,先將倭國給徹底拿下,將倭國手中巨額銀礦給握於手中。」

    「那時候.再推行大明寶鈔的變革。」

    「如此方能夠更加的穩妥.」

    「不知諸卿,意下如何?」

    得勒。

    這話說的,簡直了。

    方才他們以江山社稷,為藉口逼停。

    現如今.這位爺現學現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讓場中的眾人,不由得愣在了當場。

    就像方才朱高煦所想的那樣,這些個人都是人精,對於朱高煦之前於寶鈔變革制度上,耍的小心思他們這些人又如何能夠沒看清楚?

    至於為何當初沒挑破,沒反駁。

    說白了。

    你不仁我不義。

    朱高煦企圖在大明寶鈔變革這件事情上挖坑坑他們。

    他們這些人,自然而然也想順水推舟,藉機還以顏色唄。

    現如今這位爺卻是當著他們這麼多群臣的面自爆,伸手自己打自己的臉,亦是變相的認錯,這般不按常理出牌的手法,著實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短暫的愣神片刻。

    群臣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

    一時之間略顯有些坐蠟,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不過話已至此。

    他們還能夠怎麼辦?

    只能此事翻篇唄。

    畢竟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彼此對彼此都沒啥好心思。

    自然不可能將這些暗地裡,勾心鬥角給擺到檯面上吧?

    真要那樣,大家臉上都甭想好看。

    鬧到永樂大帝知曉了,亦絕對是各打五十大板,誰都別想全身而退。

    之後,工部尚書宋禮,緩緩從人群中站了起來,衝著高台上的朱高煦和朱高熾兩人,微微躬了躬身子行了一禮,道:

    「太子殿下,漢王爺.」

    「恕臣斗膽多問一句。」

    「於倭國有數額難以想像的銀礦,此事都是一些推測,要不就是已死的上批倭國人的口供。」

    「卻無任何實證。」

    「這著實有些難以讓人信服。」

    「畢竟國戰可不是兒戲,一發遷至動全身。」

    「不知於此件事情上,二位爺可否有更為實切的證據?」

    「也好讓我等,能夠徹底安心。」

    「當然也能夠堵住天下,所有人的悠悠眾口。」(本章完)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https://www.wljtgc.com/781426/762.html
相關:    神話版三國  百鍊飛升錄  天道天驕  雷武  校花的貼身高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大明漢王第381章 勾心鬥角,都不是什麼好人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大明漢王"
360搜"大明漢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1s 3.16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