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收起給自己父皇母后的書信,然後就是給自己太子妃寫了,回復的大略也就是誇了誇她做的很好,然後對勛貴命婦也不用太過客氣,也得端住太子妃的威儀。
寫到最後,朱標並沒有回什麼相思詩句給她,情深不壽、愛極必傷,朱標還是希望自己能和常洛華相敬如賓,互相扶持的度過這一生,而不是弄的驚天動地。
現在是新婚燕爾,常洛華自然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朱標身上,但以後東宮必然會陸續有人進來,愛的太深恨的也就越深,與其最後到的情分全無,還不如剛開始就不給那麼多的希望。
讓人取來張氏寫好的信件,再吩咐快馬送回京城,劉瑾端來一盆水給朱標洗了腳,然後就讓他歇下了,休息的日子總是少的,明日一大早朱標就得回營了。
第二天清晨,天色還沒有亮起來,張府已經燈火輝煌了,朱標穿戴整齊後走到前院,張家人都在哪裡等候,包括睡眼惺忪的孩子們,給朱標行禮,張氏又端來早膳給朱標,然後紅著眼睛對劉瑾囑咐著。
張氏能被朱標稱呼一聲姐,那就是劉瑾的親姑奶奶了,自然是笑著都應下了,當然張氏也不傻,對劉瑾這個貼身太監自然是尊重的很。
吃完飯了天邊也綻放出了一絲光明,朱標又跟張氏說了幾句,然後就起身出門了,最後轉頭看了看張氏的長子說道:「好好教養,日後當有重用。」
張家的人趕忙跪拜謝恩,有這句話,這個孩子一生都有了保證,只要不養歪了,就可到太子殿下身邊任職,這前途光明的很。
朱標笑了笑,解下腰間的龍紋玉佩讓劉瑾遞給張氏:「給玉兒姐留個念想吧,以全當年的主僕之情。」
張氏聽到這裡也明白,太子殿下這是說該給的都給了,張家以後當自重,不可仗著他的名頭為非作歹,張氏紅著眼睛說道:「奴婢叩謝殿下。」
朱標看了她一眼就上馬揮鞭走了,身後浩浩蕩蕩的跟著大隊的人,幸好是清晨,加上差役清路,大隊人馬順利的出城了,平陽府官員也在門口相送。
朱標朝他們點點頭就策馬過去了,官員們躬身相送,朱標也算了了個心事,而張家的榮華這就開始了,只要張氏不死,張家人不做過分的事,最起碼百年的富貴有了,就像《紅樓夢》中的賈母一樣。
朱領著自己的兩千騎出城後,後面陸續又跟處千餘人,這都是費聚為了以防萬一安排的,無論平陽城中出現什麼變故,三千精銳鐵甲足以護衛太子殿下衝出城門。
朱標率軍歸營,跟迎接的朱樉等人聊了聊就安排大軍拔營,直接往太原府進發,這一路也路過不少村莊,不過朱標沒有急著動手,貿然領命遷民很容易激起反彈。
何況朱標帶的人也不是太多,不可能包圍整個山西,青壯們四處逃竄他也抓不住,強行遷移那麼多老弱病殘有什麼用,那不是請回去一幫祖宗。
所以還是要先來軟的,把一些真心想走或者在當地活不下去的百姓們收攏起來,有他們配合以後的工作也就好辦了。
當然這還需要官府和士紳們的支持,朱標進山西之前就讓地方官員把各村的村老族長叫來,這時候朝廷剛剛接手山西,對鄉村還沒有設立任何管理人員,所以各村的村老族長就是真正管事的。
當然還有山西的名門望族,以太原王氏為首,當然其威勢早就遠不如隋唐之時的顯赫了,不過在百姓還有一些士子眼中,王氏依舊是很有威望的。
可惜屬於門閥世家的時代也早已經過去了,自科舉興盛以後,皇權高高的臨掛在了他們的頭頂,朱標一句話,他們就得得乖乖的,否則山西也該見見血了。
說到這裡朱標不得不再次感謝前朝歷代先輩帝王們,自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逐漸壯大的世家大族們,早就成了左右政權更迭的因素,尤其是九品中正制和蔭族蔭客制的實行,讓他們到達了頂峰。
「王與馬,共天下」何等威儀,但這恰恰就是對皇帝的侮辱,為了鞏固皇權,從劉宋開始,統治者便開始奮力地削弱士族的影響,宋、齊、梁、陳的最高統治者們,積極推行「寒門子弟掌機要」,提拔了一大批寒族子弟,讓寒族與士族相抗衡。
不過跟隋朝相比,南北朝時期削弱士族的政策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後,為了加強統治,減少士族對朝廷的影響,創造了「科舉制」這讓朱標不禁感嘆,不愧是能以文為諡號的帝王,確實有經天緯地之才。
之後隋採用「大索貌閱」和輸籍法,從士族豪強手裡奪取了數十萬人口,並實行了均田法。煬帝時期又把士族手中還能控制的那部分部曲、奴婢奪去受田能力。
可以說到了隋朝時期,士族已經失去了法律的保護跟經濟的支持,橫行了幾百年的門閥士族已經是昨日黃花。
於是他們做了最後一搏,隴西李氏作為他們的代表取代了楊氏,李世民冊封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就可以看出,關東士族出身的占據了其中十五位。
只不過他們忘記了,無論是哪家當上了皇帝,打壓士族集團依舊是不會停止的,李世民命高士廉等人修撰《氏族志》,就相當於唐朝版的《百家姓》,然而高士廉等人顯然不會揣摩聖意,他們仍將關東崔氏、盧氏與皇族李氏並列為第一等士族。
李世民氣得跳腳罵娘,完全不顧及皇帝的威嚴:「我與山東崔氏………是無禮也;依託富貴,是無恥也;我不解人間為何重之?
自此,終唐一朝都在奮力打壓士族,而科舉制度的完善,讓曾經的門閥士族逐漸向文官體制過度,只不過稍有不慎,文官集團就會比士族更加恐怖貪婪。
朱標策馬漫無目的的看著前方,心中卻想著世家當中總會有蠢貨出現,而能爬到文官頂層的就能有一個是簡單的。
科舉和宦海這兩大龍門會培育出一代代最優秀的人傑,這將是他最大的臂助但也將是他最大的絆腳石。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1s 3.620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