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二日,寬河口,明軍大營。
「這,這,這」
朱勇看著手中的聖旨,又看了看一眼桌案上早已被自己看了無數遍的戰報。
雙手已不聽使喚的顫抖起來。
不想局勢居然瞬間糜爛至此。
早知如此,當初真該同意諸將出擊。
可是若真出擊,真會如預期那般嗎,自己正面那些華漢國軍可不是假的啊。
朱勇心中思量著。
「成國公,事不宜遲,我等還當早下決斷才是」
徐亨上前拜道。
「正是,如今我大明後方烽煙四起,我等大軍應速速回救方可」
朱謙也上前拜道。
「好,就由撫寧侯率北線十萬大軍,回救宣府,命興安侯率東線十萬大軍向東由大凌河救援寧遠,廣寧,再匯合遼東諸軍,奪回遼東應城伯,忠勇伯率薊府十萬大軍由喜峰口回援薊府,並伺機奪回山海關,我則親自率中軍十萬大軍返回,拱衛京師,此戰關係我大明命運,望諸君勉勵同行,絕不可枉加懈怠」
朱勇起身大聲下令道。
「請成國公放心,我等必不負所望」
眾將立刻上前拜道。
而眾將剛要下去傳令,忽然一傳令兵飛奔而來。
「稟成國公,華漢國五萬大軍,正坐著一奇怪馬車分三路向我大軍正面而來」
傳令兵拜道,眾人一聽大驚失色。
這我大明後方剛剛血雨腥風,搖搖欲墜,這前面就有五萬大軍前來,這是要阻攔我大軍回援啊。
「敵軍由何而來,那奇怪馬車又是何物」
朱勇上前向傳令兵問道。
「北線一萬人正向馬孟山而來,南線一萬人正向東南黑山而來,正中三萬人正向寬河口而來,其所乘馬車有兩對車輪,一馬拉動,外有鐵板,還有一些方形小口,一車最少可乘十到二十,車前馬夫有兩人,車後還有兩人扶攔而立,一輛接一輛,正浩浩蕩蕩向我殺來」
傳令兵拜道。
朱勇聽後,一面思索,一面緩緩走向了自己的桌案前坐下。
「馬車一般兩輪,他們是怎麼做到四輪的」
朱勇囔囔自語著。
「成國公,此事已不重要了,既然其軍已到,我等正好殺其祭旗,再回救京師矣」
朱謙拜道。
「正是,我等四十萬大軍在此,還怕他屈屈五萬人眾嗎」
徐亨也上前拜道。
「好,興安侯,撫寧侯則各去馬孟山,黑山統兵禦敵,取勝後不必回報,當速速前往宣府,遼東救援」
朱勇點頭說道。
「末將領命」
朱謙,徐亨二人對朱勇一拜後,便各自領命而去。
「其餘諸將點齊人馬,隨我出戰」
朱勇大吼一聲,眾將紛紛領命。
雖然朱勇來此主要是以守代攻,可如今大明後方烽火告急,朱勇也沒有多少時間守備了,當速速解決眼前之敵,再速速回救才是。
很快大明各軍便行動了起來。
寬河口二十萬中軍主力在前一字排開,為了應對華漢國火器優勢,朱勇在前方擺下大車,後立火器弓弩,軍陣左右以盾牌弓弩戒備,騎兵暗伏於軍中,朱勇帶人登上中軍戰車,這是一種高約丈八,有一個大平台的高車。
專門用來指揮所用。
明軍正在列陣之時,遠處揚塵飛騰,朱勇等人定眼一看,只見一輛輛四輪馬車以五車一排,正前後源源不斷的向明軍殺來。
第一次見到這種四輪馬車。
朱勇心中咯噔了一下。
實際上就車輛而言,明朝是有四輪車的,但是那些大多是用人推的,能用馬拉的幾乎很少。
而眼前這支浩浩蕩蕩的大軍,不僅全員四輪車,而且可以以編隊疾馳,這些四輪車後,還有馬拉的炮車,一排排,整整齊齊。
這麼一支三萬人的大軍,全部以馬車拉動,還能如此整齊劃一,還能保持如此隊形,這確實大大出乎朱勇預料。
這應該是對方精銳之師了吧,雖然只有三萬人,但是看其軍如此,朱勇心中莫名生出了一絲不安。
看來那華漢國不僅僅是火器犀利吧。
然而朱勇並不知道,自己眼前這三萬人,包括前往馬孟山和黑山兩路人馬,都不是劉建的精銳,甚至連正規軍都算不上。
左右兩路是兩萬屯田軍,而正中三萬,則是三萬警備軍。
左翼由王達博統帥,右路由張特既統帥,而中路三萬警備軍則由孫顯禮,黃英城統帥。
這四人都是由南嶼洲等地扈從軍總督調任而來。
這次東北主力都調去了遼東,故而為了對付正中這四十萬明軍精銳,劉建決定信任這些二線部隊,於是以孫顯禮為首,四人都接到了出擊命令。
當然雖然這些二線戰力無論是訓練,編練,軍紀,軍法還是武器裝備,和正規軍並沒有多大區別。
未來也會同步換裝新式栓動步槍,新式後裝火炮。
但是就兵員素質,單兵體質,作戰經驗等等各方面這些二線部隊和正規軍還是有區別的。
畢竟這些人大多都是正規軍淘汰下來的人員組建而成。
自然會不足或者有差一些的地方。
不然也不會被淘汰不是。
然即便如此,同樣的軍隊掃盲,同樣的武器裝備,同樣的戰術訓練,同樣的軍隊編組,同樣的紀律要求。
實際上就是這些二線部隊,劉建覺得也足夠應對如今大部分的戰事了。
如今正好是一個檢驗這些二線部隊戰力之時。
在自己的指揮車上,用望遠鏡看著前方正在列隊,結陣的二十萬明軍,孫顯禮大手一揮,命三萬警備軍停止前進,以營為單位在明軍前六百米的距離上以扇形線列陣布陣迎敵。
很快軍令下達,十個營,三萬警備軍紛紛停止前進,在各營曲隊軍官的指揮下先以班為單位走下了戰車,在以隊卒為單位,一路小跑,高喊著一二一的向前跑去,最後再以營曲為單位,逐漸布置成了扇形線列陣,並開始取出後背上的火銃,開始裝填。
各炮兵也開始將炮車從馬鞍上接下,並將炮車推往軍陣後方安置,最後各炮開始在炮長的指揮下調節炮位,等待命令。
孫顯禮和黃英城則一臉嚴肅的一手扶著腰上佩刀的刀把,並隨時注意前方明軍的動向,帶領自己的直屬警備隊,一路走到了大軍側後方站定。
各軍還在集結準備著,一些司號兵提前準備完畢,開始拿出號角,吹響了集結號。
一陣陣集結號此起彼伏,各部軍官也開始指揮各軍進行最後的站位集結。
向左看右看,以排頭尖兵為目標,很快排出了一條條整齊的兩排隊列。
一排一千到一千五百人,兩排組成一個小陣,三萬警備軍共組成十個這樣的小陣。
軍陣後方則是一千五百門六斤和十二斤野戰炮。
火銃裝填完畢,眾軍紛紛抬槍直面前方明軍,靜候最後的進攻命令。
戰場寂靜的出奇。
三萬警備軍已整裝待發。
直面二十萬明軍精銳之師。
這雖然是警備軍第一次在正面戰場作戰,但是各軍軍士臉上並沒有露出任何膽怯,陣型,裝填也並沒有混亂。
這一個絕佳的正名之機,要是建立奇功,未來便可以此正式加入正規軍中。
這對如今這三萬警備軍上下眾軍士來說是極大的鼓舞。
雖然就待遇和軍銜而言,各軍並沒有區別,但是這事關軍人榮譽,怎會兒戲。
孫顯禮也默默的拔出了腰中的佩刀。
大戰一觸即發。
:。:m.x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501s 4.14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