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之中,時間一晃而過,半月後。
方世玉終於回到了紫銀城府,朱高熾、朱權、朱植、馮誠、陳奎,是這片新大陸的核心管理層。
再往下,那些小一點的官員,放在大明,也只不過是個秀才,便是連朱高熾都沒機會見到,更別說方世玉了。
而此時的紫銀城府,已經逐漸從軍管制度緩慢剝離開來,但方世玉返航之前,軍權在握,因此這些官員,充其量也仍舊只是方世玉的傳話筒而已。
即便是方世玉返航了,他們也依舊不能翻身做主,馮誠會接替方世玉的位置,繼續留在這裡,統領留下的明軍以及由印第安土著組成的協防軍。
而彼時,領袖也將落在朱高熾的肩上。
「開採出來的煤炭,如果直接充當燃料,不僅效率很低,而且極為鋪張浪費,以我的意思,那就是先開闢一個專門存放煤炭的倉庫,先把煤炭開採出來。」
「或者直接在金礦山腳下,再砍一塊空地出來,挖一個大坑,用以儲存煤炭。等到雨季降臨,正好可以給這些煤炭清洗一邊,上面的雜質,多少都會被沖刷掉一部分。」
「此時差不多熔爐也應該建好了,那時候直接就可以開始熔煉狗頭金了。」
方世玉皺眉緩緩說到,他看了看開採出來的煤炭樣品,跟後世所見的煤炭,還是有些差別的,直接當作燃料,壓根沒法充分燃燒。
其一,直接開採的煤炭無法充分燃燒,就會導致熱量不足,時間大大縮短。
方世玉試過很多次,洗乾淨之後的煤炭,不僅燃燒的更加充分,而且持續的時間以及釋放的熱量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陳奎聞言,當即恭敬問到:「天雷王殿下,咱們可以直接用河水洗刷煤炭,沒必要一直等著雨季的降臨啊!」
「對啊,先生!」
「沒錯,先生,還要專門建造一個倉庫,或者砍一塊空地挖一個大坑,那多費事啊!再說,這雨季啥時候來,誰也不知道啊!」
朱權跟朱植也不由得附和起來。
朱高熾也是眉頭緊鎖到:「祖師爺,俺也覺得直接用河水洗刷,會容易很多啊。」
「你們還沒有融入東勝神州,你們是準備撈一筆就走不成?雖然確實有一半的人會跟著我返航,但還會有一半的人留在這裡啊!而且這東勝神州,將來也永遠都是咱大明的屬地!」
「從紫銀城府開始修建新城池的那一天起,從小胖子提議設立郡縣州府開始,東勝神州就再也不是之前那個新大陸,而是咱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大明將會永遠統治東勝神州,並且所管轄的區域,只會越來越大,而並非僅僅局限於紫銀城府這一塊。咱們炎黃子孫從兩河流域開始,但註定不會從兩河流域結束。」
「咱們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海航至此,淡水資源的重要性,你們還沒明白嗎?用河水直接洗刷煤炭,確實會方便快捷的多,但是對淡水資源造成的污染,將會是永久性的。」
「開山伐木,挖礦炸山,肆意狩獵,這些都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短時間內不會顯現出來,但是淡水資源必須要好好保護,總不能咱們死了以後,後代連口乾淨的水都沒得喝吧?」
「倉庫也罷,挖坑也好,那都是為了日後比較容易處理,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你們雖然不明白,但要記住,咱們現在麻煩一點,咱們的後代,就可以容易i一點!」
方世玉擺了擺手,力排眾議。
挖個坑等雨水來洗刷煤炭,用完了,再回填就是了,對環境幾乎是沒有污染的。
開山伐木,大不了再種就是了,但是淡水資源,卻不是人力可以再生的,起碼這個時代,人力是沒辦法再生淡水資源的。
所以方世玉對於開山伐木,沒有絲毫猶豫,但是對破壞水資源,卻是極力反對。
「祖師爺,這可不是個小工程,若是只等雨季來臨,會不會有些太過於受制於......天啊!」
朱高熾仍舊是有些不能接受,到嘴邊的受制於人改成了受制於天。
朱權也說到:「先生,按照您的意思來,那要是雨季一天不來,咱們不就一天沒法開工了嗎?」
方世玉說的口乾舌燥,不由得喝了口水,這才抬頭問到:「你們也可以i想想別的辦法,在不對淡水資源造成污染的情況下,把煤洗乾淨。」
方世玉也有些束手無策,他自然很清楚,靠天靠地,那都不如靠自己。但是前提是,你得有這個本事啊,如今的條件極為有限,不等老天爺降雨,也沒有別的辦法啊!
朱高熾想了想,突然說到:「祖師爺,如果沒記錯的話,煤山那邊有一條小溪,咱們是不是可以挖一條渠道,把水引過來。在需要的地方挖一個坑,等到坑裡的水夠了,再把渠道回填,這樣可以嗎?」
「時間夠嗎?」方世玉看了看煤山的地圖,倒是比礦山簡單的多,本身就有一片平坦地帶,若是砍掉一些灌木叢,搞一條路出來,再人工造一個河道,難度也不算太高。
朱高熾當即回到:「祖師爺,我帶三萬人,兩萬五民工負責河道的挖掘,剩下的人則負責砍書修路,這樣算的話。河道完全不用太深,只要水可以引流就足夠了,一切順利的話,兩個月內保證可以完工。」
馮誠聞言,卻是皺眉道:「世子爺,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你忽視了,咱們來到這裡後,為了開墾荒地種田,開山伐木,咱們從大明帶來的所有鐵礦石全都被我們用來製作斧頭了。」
「如今的紫銀城府,差不多是十到二十戶一個人家,就這樣,都沒能保證一家一個鋤頭,一家一個鐵杴,就算咱都收繳上來,拿去修建河道,也是杯水車薪啊!」
馮誠話音落地,頓時鴉雀無聲。
來到東勝神州一年有餘,所發現的礦山,一共就兩個,一座金礦,一座煤礦,剩下的,基本都是八字沒一撇的事情。
荒地開墾還算順利,這還要歸功於方世玉有先見之明,早早的就準備了數萬的農具,但畢竟是時間有限,出發的比較倉促,這些農具,到了這裡後,壓根就不夠用。
如今紫銀城府的印第安土著多達數十萬,距離突破百萬大關,也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如此多的人口,一共就幾萬件農具,緊缺程度可想而知,還想修路挖河,確實有點異想天開了。
方世玉嘆了口氣,原以為自己準備的已經足夠周全了,可是到了東勝神州之後,還是發現,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他們對印第安土著的政策極為優厚,更是一視同仁,因此軍隊的力量一度急速壯大,附近投奔過來的印第安土著,更是與日俱增。
僅僅三座郡縣,一個紫銀城府,就已經容納了將近百萬人口之多。
「傳我命令,擴大協防軍建制規模,讓他們繼續加大對附近山脈的探測,務必儘快找到鐵礦山!至於河道的修建,沒有趁手的工具,那就造出來!用石頭!用木頭!用手!我不管你們想什麼辦法,河道務必再兩個月內,修建完畢!洗煤坑以及廢水坑,各六個!」
「出發!」
方世玉也沒轍了,這裡除了人多,啥都緊缺,好在煤山距離溪流,距離不算太遠,效率不夠,那就增多人手。
只是,命令下的倒是輕巧,執行起來,卻就難了。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命令既然下了,朱高熾就要帶領民工幹活了,馮誠則要帶領軍隊監守。
至於金礦那邊,則是有朱權跟朱植負責監守。
一切都井然有序,按部就班的進行著,方世玉跟朱紫怡,突然再次成了整個紫銀城府最清閒的兩個人了。
甜蜜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時間如同白駒過隙,眨眼就來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四月。
方世玉帶著朱紫怡,到了煤山礦地。
放眼望去,連綿不絕的簡易房舍,堆積如山的木材,其中上好的木材,已經運送到紫銀港了,那是整個紫銀城府,如今第三大的工程了,大明水師駐紮的港口。
而無數大明所沒有的物資,如今也都被陸陸續續送到了紫銀港的倉庫之中,它們將會伴隨著方世玉的返航,被一起帶回大明。
其中包括各種農作物的種子,至於西紅柿等種子,如今尚在培育之中,能否跟著一起帶回去,尚未可知。
方世玉出現的時候,朱權第一個跑了過來,渾身烏漆嘛黑,露出一口大白牙,笑道:「先生,你怎麼捨得來這裡啊!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挖到了!河道也修建的差不多了,都開始引流了,一切順利的話,咱們今晚就可以開始洗煤了。」
「等到煤炭洗乾淨了,咱們明日一早就能把洗乾淨的煤炭運到金礦那邊,接下來,就可以開始煉金了。」
朱權的笑得很開心。
方世玉似乎也被感染到了,不由得跟著笑道:「小十七,你知道你現在像什麼樣子嗎?趕緊的,別碰我,趁著這水還是乾淨的,你先把你自己洗乾淨吧!」
朱權佯裝撲過來,發現方世玉壓根動都沒動,當下只得作罷,真動手,朱權自然是沒膽子的,方世玉的身手,這一年來,他可是沒少領教。
「先生,你這叫啥?這叫站著說話不腰疼,這叫朱門酒肉穿,路有凍死骨啊!你又不用幹活,俺還要幹活啊!也會還要去金礦那邊,看看挖了多少出來呢!」
方世玉翻了個白銀,你這算個啥?
你爹我都指揮著幹過活,何況是你?
你爹當年在我的院子裡,都要撅著屁股曬賬單,讓你幹個活有啥好了不起的?
朱權倒是一點抱怨都沒有,相反,他幹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長這麼大,就沒這麼撒過歡,這群印第安土著,對長序尊卑,那叫一個爛熟通透,可見那幫子秀才倒也不是沒啥用,起碼知道先教啥啊!
殺人不可怕,誅心才可怕啊!
不僅是朱權乾的不亦樂乎,那幫子印第安土著,也被朱權感動的不得了。
王爺都親歷親為了,俺們還不得加點子力氣,拼命干?
方世玉二話不說,一腳把朱權踹進了水坑裡。
「洗洗吧你!幹個活咋還干出優越感來了呢?距離咱們返航,可就一年左右的時間了,明年差不多這個時間點,咱們可就要返航了。」
「剩下這一年,金條起碼要裝滿五條戰艦。紫銀城府的軍事訓練,早就停了,所有人的糧餉,務必管夠!」
方世玉話音落地,一邊朱高熾頓時說到:「祖師爺,不用擔心,為了口糧,最近俺可都是讓幾百條戰艦,齊齊出海捕魚去了。這裡的海鮮,各個肥大鮮美,只要海水不乾涸,糧食就不是問題,起碼短時間內不是問題。」
「如今民工大概多少人?」方世玉抬起頭來,看向遠方,民工臨時休息的棚戶區,一眼望不到邊!
朱高熾想了想,當即回到:「祖師爺,咱們這邊修建河道,修路伐木的民工共計五萬餘人,金礦那邊則是七萬餘人,剩下的除掉婦孺老幼,都在加工修建紫銀城池,以及農作物的耕種及收穫。」
如今的朱高熾,已經逐漸接過了方世玉的指揮大權,整個紫銀城府,都慢慢的成了朱高熾的天下,在方世玉默許的情況下,朱高熾已經開始用自己的想法,來規劃發展東勝神州了。
雖然朱高熾確實是難得一見的領袖型人才,但是方世玉若是不早點放權,等他返航,朱高熾還沒能成熟起來的話,一切都將充滿變數。
如今的朱高熾,經過這一年多的忙活,早已沒有之前那麼胖了,整個人看起來,也精神多了。
渾身上下,多少都有了點朱老四的英姿了。
方世玉欣慰的點了點頭:「不錯不錯,這裡交給我,我很放心,一定要維護好秩序,只要有鬧事的,不用上奏,直接就地正法就是了。」
還有一年,大軍就要返航了,方世玉不允許這最後的一段時間內,發生什麼變故,否則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將白費了。
朱高熾卻是眉頭一皺,突然走上前去,拉著方世玉的胳膊,朝著角落走去。
直至看不見人了,這才停了下來。
「祖師爺,探子來報,說是又發現了三座礦山,其中一座是銀礦,一座是鐵礦,還有一座也是煤礦。」
方世玉愣了一下,脫口而出到:「發現了,那就去挖啊!挖完了造熔爐,直接熔煉就是了。如果這次沒法全都帶走,那就仍舊以金礦為主,等我返航了回到大明了,你再自己慢慢挖,慢慢熔煉。」
這裡的人手,完全不用擔心,只有多的沒有少的,只是效率不太高,受限於技術水平以及工具的緊缺,但所幸,時間上仍舊還算充足。
一年時間,可以熔煉出來的金子,應該不是一個小數目。
「祖師爺,以現在的情況來看,俺覺得完全可以再招募大批的工人。俺十五叔跟十七叔或者馮將軍,是不是可以去外面宣傳宣傳?」
「東勝神州的疆域到底多大,咱們現在完全不知道,起碼俺就是一無所知,俺總覺得,俺們所在的紫銀城府,不過是冰山一角,這裡的土著數量數以千萬計!」
「要是能把整個東勝神州都收歸麾下,統治所有的土著,咱們挖礦也好,修建城池也罷,是不是都能事半功倍了?」
朱高熾這才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剛剛登陸東勝神州不久後,眾人就在發愁,這裡的土著實在是太多了,糧食供應不上不說,還要擔心暴亂,土著不服管教等問題。
但經過這一年多的發展,朱高熾發現這些土著不僅任勞任怨,而且極服管教,唯一的缺點,那就是學習漢文化的速度有點慢,聰明點的倒是可以比較流暢的溝通了,笨一點的溝通都費勁啊!
這也不怪印第安土著,漢語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沒有之一。
在世界十大難學的語言排行榜之中,脫胎於漢語的日語,都能排到第五名,難學程度可想而知。
朱高熾的代名詞,那就是宅心仁厚,如今人手欠缺,他都開始著急了,想讓朱權跟朱植出去拉人去。
「我先看看他們是怎麼想的吧,如果他們也很樂意,自然兩全其美,能不用武力,那就再好不過了。」方世玉點了點頭,如今的東勝神州,除了煉金之外,已經沒啥只得他擔心,更沒啥值得他繼續在這裡滯留下去了。
.\n.\n.\n.\n.\n.\n
洪武二十三年。
四月!
大明!
應天府!
太和門!
輝煌雄偉的皇宮大內,不計其數的宮女、太監,或三五成群,或隱身角落,交頭接耳,似乎在議論著什麼。
洪武大帝朱元璋,已經有些日子沒有御門聽政了。
今天是個好日子,朱元璋覺得普天之下,應當同慶。
「回稟陛下,自洪武二十二年至洪武二十三年,天下田莊,盡歸皇莊,應天、長安、江蘇、洛陽以及福建八府,下轄四十餘郡縣,富商族丁二十餘萬均已遷徙。」
「所籍沒良田,共計四百餘萬畝,家財不計其數。所遷徙者,多朝雲貴川、遼東以及西北跟中都之地。」
「皇莊所轄田產,如今共計六萬萬又八千萬餘畝,其中江南地區便有三萬萬又五千餘萬畝,江西也有一萬萬又一千萬餘畝,華北平原地區也為一萬萬又一千萬餘畝。餘下則分散於遼東地區。」
「大明子民,共計四百五十餘萬戶,所有良田共計一萬萬又四千餘萬畝,餘下,則均為皇莊余田。」
「皇莊余田中,共計兩萬萬又五千餘萬畝為軍耕田,剩餘皇莊田產則仍在分批次發放之中。」
「依照陛下的新政策,如今大明登記在冊的百姓,共計七千一百六十萬人,各地州府仍在登記核算之中,每戶百姓,可領田產,總計不超過三十畝。」
「按照朝廷的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十五稅一的標準,上繳田產租金,皇莊的稅收,則有九成,以充國庫。」
「洪武二十二年,皇莊收糧共計七千三百一十九萬石,其中九成已收納國庫之中。」
「皇莊收銀錢共計四百三十九萬兩,其中九成已收納國庫之中。」
「各種特產,諸如茶葉、絲綢、繩麻之類,不計其數,折合銀兩,共計一千三百零九萬兩,其中九成已收納國庫之中。」
「此為洪武二十二年全國全年稅收賬單,請陛下閱覽!」
戶部尚書楊靖,緩緩稟報。
朱元璋端坐龍椅之上,極有耐心的聽著楊靖匯報,如今按照方世玉的政策推廣執行下去,大明朝廷終於有銀子了,不由喜上眉梢。
「朝廷關於商稅的加征,各地可有反對之聲?」
從太監手裡接過賬單,朱元璋卻是沉聲問了起來。
看似是在問楊靖,錦衣衛都指揮使蔣瓛卻是當即站了出來。
「回陛下,各地商賈怨聲載道,各地州府官員的門檻,都快被這群商賈踏平了。但各地百姓,對於朝廷新政,無不擁護。河南、山西、揚州、蘇杭等地百姓,紛紛在家,為陛下立起了長生牌位。」
蔣瓛一臉激動,倒不是故意拍馬屁,而是民間確實如此,商賈跟百姓的表現,截然不同。
方世玉一張嘴,朱元璋一道旨,多少富商因為不從直接被砍了就不說了,這大明天下的地產,都被收歸皇莊,其中一部分充作軍田,培育三種神物,各地衛所也因此完全能夠做到自給自足,甚至可以向朝廷上交一筆不菲的稅收。
大明的百姓,更是人人有田種,最多的一戶可以領到三十畝,最少的光棍,也可以領到四畝地。
新政是按照每戶的人口來分發土地的,七人為上限,最多三十畝,一人為下限,最少四畝。
新政將天下的田產分給各部分人群,最終的解釋權卻掌握在皇帝手中,朝廷六部也罷,地方衛所也好,壓根就插不進手,無權掣肘,朝廷更是雷厲風行,禁止田產買賣,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總而言之,如今攤丁入畝後,天底下就只有一個地主了,那就是皇帝,皇帝把田租給農民,按照十五稅一的標準來收稅,至於之前的地主或者士紳,則被朱元璋直接踢出局了。
所有的中間商都沒了,皇帝收完稅,一成屬於私房錢,九成再上交到國庫。
這樣一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皇權真空,百姓擁護,但之前的那些中間商可就叫苦不迭了。
「你說各地州府官員的門檻都要被踏平了?」
朱元璋聞言,不由得眯起了眼睛,看不出臉上的神色是喜是怒,這次為了推廣執行新政,殺的人已經遠超郭桓貪污案的人了。
被砍頭的士紳富商,就已經高達十萬之眾,被流放的更是不計其數。
可見朱元璋為了推廣執行這個新政,下了多麼巨大的決心,即便天下因此大亂,也在所不惜!
對於得民心者得天下,老朱算是玩明白了。
朱元璋話音落地,太和門外,文武百官,紛紛低著頭,用腳趾頭在地上干起了開挖三室一廳得浩大工程。
對於朱元璋得鐵血手段,這群文武百官可是見識過不少次得,現在這個節骨眼上,誰敢跟士紳富商勾結,那基本就是自尋死路,朱元璋殺起人來,可不管你是誰,一刀下去,人頭落地,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至於這群官員,在朱元璋眼裡,不過就是給他打工的。
洪武大帝心裡對於各種人群的排位,那一定是馬娘娘排在第一位,老朱家的種排在第二位,黎民百姓排在第三位,軍隊排在第四位,書生文人排在第五位,當官的則排在第六位,最後才是那些商賈。
要不是還有商賈墊底,洪武朝的官員,簡直就是社會最底層了。
這一點,從七卿年表就能看出來,從洪武十四年開始到洪武二十八年,這十幾年的時間裡,中央六部的官員,基本就沒全乎過,尤其是尚書,能一空就是好幾年。
比如都御史,洪武十三年是李善長,然而洪武十四年到洪武十六年,三年時間,直接沒人!
再比如吏部尚書跟戶部尚書,從洪武十九年到洪武二十一年,這三年,兩個部門的尚書一職,一直都是空缺狀態。
尤其是洪武十九年,不只是禮部尚書跟戶部尚書這兩個職位是空缺的,就連禮部尚書跟兵部尚書都是空缺的。
洪武二十年,六部之中吏部尚書跟戶部尚書,兵部尚書跟工部尚書,這四個部門的尚書竟然也是空缺狀態。
六部其四,都沒扛把子的存在,而且還不是一年半載,在洪武朝,簡直就是司空見慣。
可見當官的,在朱元璋心裡的地位到底有低了。
「能站在朕跟前的,朕可都記得清清楚楚,你們不要以為私底下做的那些小動作,朕不清楚。回去告訴你們養的那些狗!」
「戶部造冊,三年一小查,五年一大查,每年都要抽查,誰若是敢欺上瞞下,貪贓枉法,中飽私囊,別說朕沒給你們提個醒,後果你們應該很清楚,郭桓的人頭才落地沒幾天!」
「都給朕放老實點,否則錦衣衛上門的時候,你們哭都沒地方哭去!」
方世玉話音落地,底下不少人已經開始渾身發抖了。
自打去年開始推廣執行方世玉進獻的政策之後,諸多府衙,都已經將各地的田產全都歸入皇莊之中了。
比較不聽號召的,大多都是雲貴川等地區,那邊土司眾多,鐵血手腕,只能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若是一味屠殺,更是兵變四起。
因此,朱元璋的新政,針對的地區,目前仍舊只是長城以北以及遼西走廊這兩塊區域。
因為這兩個地方,都有不少衛所,屬於軍事重地,比較容易推廣執行新政。
至於長城以南以及長江以北的地區,基本屬於江南區域了,也算是比較容易,但是到了西南區域,那就難搞了。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隨著太監奸細的聲音響起,朱元璋當即起身離開,底下的官員也不由得紛紛鬆了口氣。
朱標趕緊追上了朱元璋。
「父皇,新政若是執意推廣下去,不會出事嗎?商賈的稅是不是有點太高了?我擔心.\n.\n.\n.\n.\n.\n」
朱標愣是想不通,怎麼方世玉一走,朱元璋臉上就再也沒怎麼見過笑容了,辦起事來,那叫一個鐵血手段,不服就砍了!
一個不服砍一個,一對不服砍一雙!
最讓朱標意外的是,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親自下令,天下衛所,以總旗為底限,每三年調任一次。
同時裁撤八十萬八軍,隨後又招募五十萬新軍,被裁撤的八十萬大軍不說,這五十萬新軍則只是預備役,服役期限僅為五年,可領朝廷的餉銀,但是卻不從事生產。隨同正規軍隊,一起操練。
這還不算啥,朱元璋更是大規模徵集工匠,甚至不惜搬空內帑跟國庫,大力發展科技,克服無數困難,大規模生產一種全新的火器。
這種火器,被朱元璋命名為燧發槍。
但可惜的是,將近一年時間了,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這燧發槍的進展,依舊是極為緩慢的。
乾清宮!
朱元璋坐在軟榻上,盯著牆上的東西看著,那是一把槍,大明鍛造的第一把燧發槍,實際上,它還算不上是燧發槍,他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把手槍。
卻又比手槍長了幾寸,但卻依舊未能達到燧發槍的程度。
而歷史上,燧發槍的出現,還要再過一百多年,是出生在槍炮工匠、鎖匠和鐘錶匠家庭的法國人馬漢發明,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
燧發槍正式大規模配備,則要更晚了,還要再過三四百年,直到十七世紀,歐洲軍隊才開始大規模配備,直到十九世紀,才逐漸被更先進的火器取代了。
如今雖然有了方世玉提供的一些思路跟圖紙,但是朱元璋想直接從火銃跳過轉輪火槍,發明燧發槍,難度自然可想而知。
「標兒,你覺得,如今的大明,強大嗎?」
朱元璋緩緩走到牆邊,伸手取下牆上掛著這把槍,槍里沒有子彈,朱元璋最近卻是愛不釋手,每日都要把玩一番。
朱標聞言,卻是愣了一下。
老爹咋回事啊?
但還是恭敬回到:「爹,您如今威加四海,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曾經不可一世的元帝國,在大明軍隊面前,也是土崩瓦解,不堪一擊。」
「大明如今登記在冊的人口已多達數千萬,並仍在以極其誇張的速度繼續增長著。您推廣執行的新政,更是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大明的人口只會越來越多。」
「因此,兒臣認為,大明如今強大,很強大,而且會越來越強大!」
朱標一臉自豪。
親眼看著大明日益強大,他也是參與其中的一份子,不由的也豪情萬丈起來。
「不,大明可以變得更加強大!我手裡這把槍,它有一個彈夾,一次可裝十發子彈,比先前的火銃,換彈藥的速度,快的不是一星半點,熟練之後,眨眼之間,便可以完成彈夾的更換,繼續射擊。」
「它可以在瞬息之間,連續不停的,射出三個彈夾的子彈,共計三十發,冷卻時間卻只需要一刻鐘。」
「若是有一天,這個世界上,出現了一個強大的敵人,他們手裡拿著的,是可以裝滿五十發子彈的彈夾,他們可以連續射擊十次,他們的冷卻時間只需要不到一刻鐘,大明如何是他的對手?」
朱元璋在方世玉的耳濡目染之下,所表現出來的高瞻遠矚,確實有些太超前了,遠不是這個時代應該擔心的問題。
別的不說,就歐羅巴的那些白皮豬們,此時的情況,完全不是大明的對手,整個歐羅巴的經濟加起來,估計都不如大明江南地區六個府多。
而至於此時歐羅巴們的戰鬥能力,不管是水師,還是陸軍,在大明的軍隊面前,完全就是不堪一擊的水平,若是碰上大明軍隊,大明軍隊純屬降維打擊,跟方世玉在東勝神州統治印第安土著,基本沒啥區別。
此時的歐羅巴們,雖然早已擁有了華夏發明的火藥製造法,但是別說燧發槍了,就是連火銃都沒弄明白,連火繩槍都沒玩轉。
說到火器,那就不得不提華夏的本土教派道教了,因為火藥就是道教的煉丹師發明出來的,北宋的軍事技術家和統兵將領根據以往煉丹家們在煉製丹藥的過程中曾經使用過的火藥配方,經過調整和修正後,配製成最初的火藥並製成初級的火藥武器用於作戰,開創了人類戰爭史上使用火器的新時代。
而世界上第一支槍的誕生,也是在華夏,南宋開慶元年,壽春府(今安徽壽縣)火器研製者發明了突火槍,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支單兵手持式竹製火槍。
突火槍的創製,受到後世各國火器研製者的重視,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堪稱世界槍炮的鼻祖。
隨後蒙古乞顏部首領鐵木真在斡難河被擁立為蒙古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蒙古人崛起後不但在短時間內滅西夏、破西遼、亡金,還南下覆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也得到了火藥武器的製造和使用方法。
而且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極力擴大對外用兵,東征西討,南下南洋西攻歐陸,把初級管形火器輻射到歐亞兩洲諸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1252年旭列兀所率之蒙古軍攻入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使當時初級火器的製造和使用方法傳入了阿拉伯人的手中。直到100多年後,華夏的火器製造技術才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並在歐洲得到長足的發展。
因此,此時的歐羅巴,完全就是個渣渣,別說火器了,等到他們全員配備火器的時候,在方世玉的親歷親為下,大明早已統治了大半個地球了。
何況,老朱頭都還沒當皇帝的時候,華夏的火繩槍,就已經幾乎達到了人手一把的地步了。
老朱頭跟韃子幹仗的時候,每一次大規模的作戰時,火器都不曾缺席。
而大明之所以能無往不利,火器的作用至關重要。
朱標聞言,頓時一臉的不敢置信!
先生好像只搗鼓過什麼顆粒狀的火藥,可沒講過怎麼搞這麼高科技的火器啊,父皇怎麼跟著了魔似的?
「爹,真的有你說的這麼恐怖嗎?」
「恐怖?為父說的已經夠委婉了,只是方小子臨走的時候,給了為父一本書,叫做《精兵是怎麼練成的》,為父自那小王八蛋走後,是每日都在觀摩鑽研,還沒來得及給你看,你自己看看那小王八蛋是咋寫的。」
朱元璋聞言,笑了笑,把方世玉留給他的那本《精兵是怎麼練成的》(致敬一下我的網絡啟蒙讀物《壞蛋是怎麼練成的》,遙想當年,上課偷看,算了不遙想了,暴露年齡,就此打住.\n.\n.\n.\n.\n.\n)。
朱標一臉詫異的接了過來,發現老爹說的一點沒錯,估計都到了抱著睡覺的地步了,好好一本書,硬是被老爹快盤出包漿來了。
即便如此,這本簡易的《精兵是如何練成的》,整個大明,朱標仍舊是第三個看到的人。
簡而言之,這本《精兵是如何練成的》闡述的觀點就是,士兵應該怎麼練,軍隊應該怎麼帶!
更然朱標大吃一驚的是,方世玉盡然在書中直接寫了個《降龍十八掌》,告訴看書的人,怎麼造反勝算最大!
「冒藍火的加特林?一息之間可瞬發數千彈丸?彈丸穿體而過,中者必亡?即便不死,也終身殘疾?」
「若大明得此冒藍火的加特林,天上地下,再無敵手,遊牧民族,只剩能歌善舞,再無侵襲華夏之憂!」
.\n.\n.\n.\n.\n.\n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8s 3.80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