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正文卷第五九四章殷洲移民的去向大公六年五月二十日,北殷洲東夷國林縣碼頭。
曾經的艾薩克·羅斯福,現在的羅毅,帶著自己全家人,登上了前往墨洲的官方運輸船。
羅毅少年時代不準備從政,也許是對泰西和英國或者美利堅式的政治,不是很感興趣。
考上了東夷國的生員,從最底層的翻譯官開始做起之後,卻也慢慢適應了明式的衙門工作。
當了一段時間的基層翻譯之後,在考核中獲得了優秀成績,拿到了從九品的官身。
大明的吏員獲得官身的時候,要選擇未來的當官的方向。
從政務、刑律、監查、幕僚四個方向中選一個。
選定之後,除了極端特殊的情況,終身都只能在選定的系統內升遷了。
稍微有點特殊的是幕僚,給基層官員當過幕僚之後,有機會在未來轉到政務系統,當正七品縣令以下的官員。
仁武朝以後的幕僚,也是朝廷的在編官員,也是按照流官制度派遣的。
任何官員不得再自己聘請私人幕僚。
羅毅和自己的父親討論過之後判斷,自己作為泰西人的出身,可能會讓自己在升遷上受阻。
很可能沒有機會成為一個地方的主政官員,刑律和監查系統更是沒什麼機會。
限制最小的就是幕僚了,雖然沒有實際決策權,但是品級和待遇晉升方面,也放的比較寬鬆。
所以羅毅當初選擇了幕僚方向,之後就是每三年一考,按部就班的晉升。
到了大工六年的時候,羅毅已經有了正七品待遇。
現在正好世界大戰結束,大明開始將殷洲的泰西人送往墨洲殖民地,同時還在把大量的泰西本土人送到墨洲。
整個行動都需要有足夠的人員,能夠按照大明的上級官員的指示,管理好這些複雜的移民。
羅毅十六歲就考取了東夷國的生員,然後一直在東夷國衙門工作了二十年。
他本身已經完全明化,對泰西和大明傳統都非常的熟悉。
這種人員現在是非常有用甚至缺乏的。
特別是,相比泰西本土大陸上剛剛投降,剛剛加入大明系統的泰西知識分子,他們顯然是更加的可靠和忠誠的。
所以羅毅這種東夷國出身的泰西人官吏,現在都獲得了一個額外的晉身機會。
已經是政務、刑律、監查官員的,可以到墨洲晉升任職,本來是幕僚也可以直接轉為政務官。
但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必須帶上自己的全家人,到墨洲的新殖民地開荒。
他們在東夷國擁有的固定資產,可以由四大產業集團按照市場價收購,同時在墨洲獲得一塊土地作為補償。
根據新殖民地的情況,還有機會獲得最低級的貴族身份,終身不世襲的鄉紳和鄉士。
羅毅立刻就知道這是自己這種泰西官員最後的機會。
所以羅毅直接報了名。
現在這種官員緊缺,羅毅的申請很快就獲得了通過。
羅毅最終的任命是索倫知州。
同時得到了索倫州當地的終身鄉士身份,還有一萬畝的土地。
羅毅看到任命書之後嚇了一大跳,自己本來是正七品的待遇,轉到政務官最多能當個知縣。
結果現在直接成了從六品的知州。
還有爵位和土地……
不過仔細看了任職說明後,羅毅就明白自己真的要去開荒了。
索倫州在墨洲西部的最西南角,總面積大約是一千平方公里出頭,現在絕大部分都是純粹的荒地和叢林。
自己的一萬畝土地,當然也全部都是未開發的荒地,目前沒有任何產出。
目前整個索倫州的登記人口只有三千多人……
想要靠這一萬畝土地產生可觀的利潤,至少得十幾二十年以後了。
這個鬼地方之所以是個州而不是縣,只是因為這裡的領主的爵位是伯爵,伯爵最低也得是州伯。
這裡是安置原德意志王室後裔的地方。
這不到三千多人口裡面,除了前德意志王室成員之外,剩下的也都是前德意志貴族、官僚、軍官。
這當然不是前德意志官僚、貴族、軍官的全部。
而是投降的比較利索,也沒有發現大的惡行,屬於本身可以算是好人,而且還是願意配合的。
所以現在才有了半自由的身份。
除了不能離開所在的府之外,平時的活動並不受太大的限制。
至於那些本身就罪孽深重的,以及在投降過程中抗拒不從的,都已經在抓捕過程中擊斃了。
不抵抗,但是情緒明顯牴觸,不主動配合的,或者有過不同程度過錯的,也都送到別的地方管制勞教了。
與此同時,這個索倫伯爵的爵位,不只是因為作為前德意志王室投降而封的。
他曾經得大明皇帝當過衛兵,還在大明的軍隊裡面服役刷過功勞,所以才有機會成為一個半自由的領主。
當然,只是半自由,而不是高度自由。
所以大明朝廷現在直接安排了一個知州,帶著一大批殷洲的移民到他的領地上去開荒。
他得把手上的土地,逐步分出至少一半以上,交給這些外來的新移民。
以後索倫州的民政,也要以大明安排的知州為主了。
羅毅家族拋掉了自己在東夷國的資產,但是卻沒有直接帶著大筆的現金上路。
而是聯繫了幾個機械銷售商行,訂購了農用卡車、拖拉機、農用飛機等機械設備,隨船一起前往索倫州。
羅毅所在的船隊有三艘客輪跟羅毅的目的地相同。
三艘船上搭載著三千戶殷洲泰西人移民,總人數在兩萬人左右。
他們搬家的條件跟羅毅一家類似,正常價格收購現有資產,再在墨洲給一批待開發土地。
只是普通移民就沒有爵位和官職了。
相比大明人而言,泰西人對於安土重遷的心思沒有那麼重。
特別是本來就是移民到殷洲移民後代。
對於這種能夠保留現有資產的價值,同時額外得到一塊土地的買賣,大部分都是願意去嘗試一下的。
真的不願意嘗試,一定要留在殷洲的新家園的,大明也不會強迫他們離開。
這一部分頑固的移民,在大部分同族都離開之後,會被以後越來越多的點大明人稀釋掉的。
就像泰西大陸本土遺留下的少數土著一樣。
羅毅所在的船隊,在海上航行了十天。
大公六年六月一日的時候,來到了索倫州碼頭上外圍。
羅毅和同行的移民們,站在甲板上或者窗戶邊,眺望岸上的景象。
入眼的就是一片面積頗為不小的村落。
但也只能算是村落了,因為連磚石建築都沒有,只有大量簡陋的新木屋。
村落周圍也只有簡易的木頭柵欄。
柵欄外面是頗為廣闊的農田,種植了大明人最喜歡吃的水稻。
所謂的碼頭就是個木質的棧橋,根本無法讓兩萬噸的運輸船直接靠岸。
所以只能通過小船慢慢向碼頭轉移物資和人員。
索倫伯爵威廉帶著自己的衛隊,親自來到索倫州的碼頭上,歡迎到來的新鄰居和同僚們。
威廉發現了領地內的問題,整個領地都是大老爺們,根本沒有女人。
原本辛勤開荒的時候還好,現在稍微安頓下來了,就容易滋生出問題了。
大明朝廷還不允許隨意進入內陸捕獵墨人,因為默認墨人理論上要歸黑貴族系統管理。
稍微有點心氣的泰西人也不想跟墨奴女人結合。
但是威廉知道,目前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久了,那禁止捕獵墨奴的規定,就可能會難以執行。
領地內的青壯年男性憋急眼了,別說墨奴女人了,山羊都未必不敢用。
所以威廉就給西墨洲的官員們寫了報告和申請。
威廉的身份特殊,主要是給朱靖垣當過衛兵,同時還在大明僕從軍當過軍官。
所以他的要求很快就得到了響應。
再加上現在大明正在往墨洲運輸殷洲移民,乾脆就直接安排了一批墨洲移民過來。
威廉的身份雖然特殊,但也只是非常低級的特殊。
就算是大明朝廷安排人來分名義上屬於自己的領地,安排官員來自己的領地上管理政務。
威廉也只能接受這種安排。
羅毅帶著幾個護衛,首先乘坐小船上岸,跟威廉見面打招呼之後,互相出示身份證明文件。
然後羅毅就開始履行職責,和威廉一起指揮船上的移民下船。
一部分搭建臨時帳篷居住,一部分直接住進原有的木屋裡面。
威廉在過去的二十天裡面,已經把原有的居民儘可能集中了。
騰出了一批比較寬敞的木屋,給這批新移民臨時居住。
等未來有了新房子,再把借住的房屋還回去。
原來營地內的老移民,曾經的德意志王國貴族,對於這種安排都沒有意見。
一方面威廉本來就是他們曾經的王子,現在也是他們的領主,還有自己的衛隊,還有大明朝廷撐腰。
一方面新的移民來了,他們才有機會擺脫光棍身份,重新建立家庭。
為了未來的生活著想,絕大部分人都非常的配合。
羅毅也是非常有經驗的基層官員了,新移民的安頓倒是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問題。
安頓下來之後,就開始一邊分配土地開荒,一遍伐木建房。
在同一段時間裡面,美利堅地區的大量移民,也在持續向墨洲西部地區各個居民點遷徙。
他們本來的目標不應該是這裡的。
按照朱靖垣與夏洛特私下的討論,本來準備把美利堅的泰西人送到英國本土和英國在墨洲的殖民地。
現在確實有美利堅人正在被送回英國本土。
但另外一部分,本來應給送往英國西南墨洲殖民地的,被送去了大明在西墨洲的殖民地。
因為負責執行官員嘗試過了之後就發現,往西南墨洲送移民的操作根本無法實施。
英國西南墨洲的殖民地大概就是後世的納米比亞地區,加上南非的西北角以及波札那的西部。
英國人在殷洲的新英格蘭地區割讓給法國後,開始重點建設西南墨洲的時候,將這裡的名稱改成了新英格蘭。
英國人在天竺地區的青壯年男女被陸續遷徙到了這裡,在這裡建立了一個天竺人組成的新英格蘭。
當然,這裡的主人還是傳統的英格蘭人。
絕大部分天竺人都是英國工廠主的奴隸,或者英國王室和朝廷官方工廠的契約奴隸。
還有少部分變成了英國貴族的家庭奴僕。
這裡都是工廠,基本沒有農場。
因為這塊地本來就不是什麼能養活人的地方,絕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和乾旱的草原。
英國人往這裡輸送了數千萬天竺奴隸,最後大部分都變成了奴工。
他們生產的還都是比較基礎的工業品。
像是布料、衣服、鞋襪、陶瓷、玩具、首飾、礦石等等……
他們的主要口糧和原材料,大部分自於美利堅的農場,少部分本地內陸的農場和礦山。
主要的產品銷往本土和美利堅。
但是英國人為什麼要這麼折騰?為什麼不把工廠放在本土或者美利堅?
由於英國本土已經廢奴了,這是當初激進派和保守派妥協交換利益的結果。
與此同時,美利堅議會立法禁止輸入奴隸,目的是保障當地繁衍奴隸的奴隸主的利益。
同時,英國在殷洲的工業區,本來就在美利堅的北部,也就是亞當斯帶著鬧獨立的那些地方。
殷洲戰爭之後這些地方被割讓給了法國。
同時,英國人為了保障和安撫南方的奴隸主,種植園主。
也是為了避免再出現鬧獨立的事情,就不在美利堅搞工業了。
美利堅的基礎設施和少部分的基礎工業,反而是大明方面投資的。
所以英國的工廠主,如果想要用奴工,就只能把工廠建在西南墨洲。
與此同時,他們也發現天竺人也是真的適合當奴工。
奴工如果真的配合,在基礎工業上的使用成本,總體上是低於僱傭工人的。
工作沒有技術含量,給他們吃飽飯就能幹活,不需要發工錢。
只有工業化程度升高,工業技術含量比較高了之後,僱傭工人的使用成本才會低於奴工。
因為技術含量高了之後,工廠主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培養奴工的技能。
反而是自由的僱傭工人,為了得到賴以謀生的崗位,他們會自己主動去學校學習知識和技能。
這能夠幫助工廠主省去這一部分成本,還能隨時更換不合適的僱傭工人。
所以英國的工廠主們,都將勞動密集型的工廠都放在西南墨洲地區,採用奴工經營的模式。
這是英國國內詭異的政治博弈和法律遷就造成的。
在這樣的事實法律基礎上,西南墨洲地區除了奴工工廠之外,還發展處了一套地方特殊度假旅遊項目。
有娛樂性質的奴隸莊園,以及娛樂和服務性質的奴隸商行。
希望體驗真實主宰的生活,有著直接奴役他人的癖好的英國人,可以來這裡體驗這種生活。
美利堅本土也有類似的設施和產業,但是美利堅的奴隸都是墨人。
而是西南墨洲的奴隸是天竺人,檔次高了。
金錢比較多的,可以直接自己建設一個莊園,或者購買一個別墅,作為海外度假的地方。
金錢比較少的,可以去對外開放的商業莊園和遊樂場玩幾天。
了解這裡的情況的大明人,對於這裡的描述是腐敗墮落,紙醉金迷,世間極惡之地。
朱靖垣了解這裡的情況之後,就覺得這裡的主要城市的情況,可能就是這個世界上的賽博朋克了……
但是這一切現在已經迎來了不得不改變的時候。
泰西戰爭結束了,英國成了大明的藩屬國。
英國的三個主要部分,也正在被事實上的拆分開來。
本土叫英國,美利堅叫美國,西南墨洲的殖民地,在大明的登記名稱,最終被確定成了印度。
三個地方的經濟系統都將融入大明這個整體。
而不再是他們三者之間的扭曲循環了。
朱靖垣和夏洛特當初下意識的想要將美利堅人遷徙到西南墨洲。
但是送來了第一批移民之後就發現,普通的自由人移民根本沒辦法在這裡正常生活。
這裡只有用奴工的工廠,以及紙醉金迷的娛樂城市。
所以最終不得不改變策略,把想要回歸本土的送到英國本土,其他人就送到大明在西墨洲的殖民地了。
至於印度人組成的新英格蘭的未來,朱靖垣不打算過多的干涉。
沒有給這些印度奴工另找安身之處的打算。
生命會自己尋找出路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1s 3.523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