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年根底下,京城裡卻傳來太皇太后臘八節時,在寶相寺受傷的消息。一筆閣 www.yibige.com
這消息是阿治在茶樓里聽來的。
飛魚衛是肥差,許安和路友都存了不少銀子,除去留給家人的,手頭還有富餘。
既然存了把家裡人接到西北的打算,他們便想在西安置辦兩家鋪子。因此這些日子他們沒有閒著,除了熟悉西北的風土人情,就是看看能做什麼生意。
因此,阿治幾乎每天都在茶樓酒肆里,聽人說些飛短流長。
每年臘八節,京城的寶相寺里都會煮臘八粥。粥料和乾柴皆由宮裡運到寶相寺,寶相寺住持高僧念頌經文後,寺里僧人烹煮臘八粥。
寶相寺中有一口寬六尺、深五尺的紫銅大鍋,便是用來煮臘八粥的,據說那口大鍋已有二百餘年。
太祖皇帝在位時,每年臘八節,都會派太子親自前往寶相寺,拜謝天地,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並將臘八粥分賜給王孫勛貴、文武百官。
自從太祖皇帝殯天后,寶相寺里的那口紫銅大鍋,每年都會煮臘八粥,可是也只有今年,是由皇室成員前來主持祭天大典,而且來的還是太皇太后。
為此,宮裡和寶相寺早在一個月前就做好了詳細準備,為防意外,從宮裡到寶相寺一路之上,三步一哨,五步一崗,寶相寺內更是防範得如鐵桶一般。
京城裡則是提前三日便關閉城門,無論是出城還是進城,都要待到臘八節之後,寶相寺也同樣關閉寺門,直到臘八那天的清晨才打開。
無論是楊家還是飛魚衛、金吾衛,或者是羽林軍,都已經做好萬全準備,為防刺客,護國公楊敏更是在太皇太后隨侍的儀仗里,暗藏了二十餘名武藝非凡的高手,就連跟在太皇太后身邊一同前往寶相寺的四名尚宮女官,也全部由武藝高強的女子喬裝改扮。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日防夜防銅牆鐵壁全都沒有用,最後是毀在了那口大鍋上。
這口大鍋要煮六鍋粥,第一鍋粥供佛;第二鍋粥敬給皇帝、太皇太后及宮內嬪妃;第三鍋粥給王孫貴胄、勛貴以及高僧;第四鍋粥給文武百官和封疆大吏在京官眷;第五鍋粥給被請來的長者;第六鍋粥給寶相寺眾僧人。
太皇太后是萬金之軀,當然不會親自煮粥,在行過祭天大禮後,太皇太后從金碗裡抓一把米,灑進大鍋,這便算是煮粥了,太皇太后便會回宮,餘下的交由住持高僧和太常寺官員。
變故便出現在太皇太后向鍋里灑米的時候。
大鍋下面的柴火燒得很旺,有一圈高約及膝的石沿,把爐火隔在裡面,太皇太后灑米的時候,腳下隔著石沿,不遠不近,剛好可以把米灑進鍋里。
紫銅大鍋裡面的水已經燒開,只等第一把米灑進去,僧人就要開始煮粥。
太皇太后從金碗裡抓起一把米,向大鍋里灑了進去,可是她的手還沒有收回來,就聽到一聲巨響!
巨響是從大鍋里傳來的,內監和侍衛立刻護著太皇太后向後退去,剛走幾步,就聽到有驚呼聲傳來:「鍋......鍋......」
只見那口已經二百多年歷史的紫銅大鍋上,一條碩大的裂縫正從鍋底一點點向上蔓延!
那天在場的除了王孫貴胄、文武百官,還有京城裡六十歲以上的高壽長者,離得近的人親眼看到,離得遠的人看不到,也聽到了驚呼聲,大鍋裂了,那口從前朝就佇立在寶相寺里的紫銅大名裂了!
雖然被勒令三緘其口,可是這件事還是傳了出去,待到臘月初九那天,京城裡人們悄悄議論著的,就只有一件事——
太皇太后一把米灑進去,寶相寺里的大鍋就裂開了!
第一鍋粥是敬佛的,舀到碗裡,供到一尊尊佛菩薩面前,可是這鍋粥還沒有開始熬,煮粥的大鍋就裂開了。
這是佛菩薩不肯受用這碗粥,佛菩薩發怒了!
寶相寺二百多年了,這口大鍋也有二百多年了,無論是前朝的昏庸哀帝還是大齊文治武功的太祖皇帝,乃至早逝的太子,以及往年主持煮粥的高僧,無論是誰灑的米,無論是誰煮的粥,佛菩薩全都欣然接受,福澤萬民,佑護蒼生。
而現在佛菩薩卻不肯再接受供奉,這是不再護佑大齊了嗎?
惹惱佛菩薩的不是僧眾,更不是百姓,而是至尊無上母儀天下的太皇太后楊氏!
「佛菩薩慈悲為懷,他老人家不受供奉,是因為太皇太后手上有血腥。」
「太祖皇帝以武得天下,手上也有血啊?」
「可是太祖皇帝手上的鮮血是為了天下蒼生,太皇太后可不是,她手上的血是......」
「可不是嘛,秦王世子前些日子剛死了。」
「何止是秦王世子啊,燕王、桂王、豫王不也都死了嗎?那可都是太祖子孫啊。」
「那也怪不得太皇太后,那是皇帝下令。」
「你是傻的嗎?皇帝才幾歲?至今都沒有親政,還不都是太皇太后和楊家。」
「現在惹怒了佛祖,惹怒了菩薩,這是要遭天遣嗎?」
......
不過二十日,臘八那日寶相寺里發生的事,就傳出了京城,傳遍了天下,西安城裡議論紛紛,百姓們忐忑不安,如果這是天譴,那麼受到連累的還是黎民百姓,聽說今年很多地方都遭災了,放眼望去,京城附近都是流民,現在就連西安城裡的乞丐也比以前多出許多。
幾個地方遭災,其他地方也會遭災,到那時他們也會成為流民,成為乞丐,朝不保夕,流離失所。
沈彤聽到阿治繪聲繪色地講完,也是大吃一驚。
前世這個時候,她剛到死士營,渾渾噩噩,纏綿病榻,並不知道太皇太后有沒有去寶相寺煮粥,寶相寺的大鍋有沒有裂開。
但是沈彤知道,太皇太后之所以要去寶相寺主持臘八祭禮,是要平定民心,那個時候,送往京城的賀禮屢屢被劫,京城裡人心惶惶,太皇太后不得不下了懿旨,並且要讓民間長者也參加大禮,成功地轉移了民眾注意力,人人都以家中有長輩去參加大禮而自豪。
可是現在看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4s 3.631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