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威爾遜還真的和金錢打交道,雖然他一個外交部的公務員,出席財政部的會議,顯得有些不太合適,不過這種事,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有至高無上之權威願意特事特辦,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到達財政部會議室之後,艾倫威爾遜和幾個財政部的同事打招呼,倒也不是全部都陌生,很多人都參加過白廳酒會,至少是眼熟的級別。
會議室熙熙攘攘,過了一會兒,現任文官長兼財政部常務次長愛德華·布里奇斯走了進來,會議室瞬間鴉雀無聲。
等到愛德華·布里奇斯坐下,用審視的目光掃了一圈,才開口道,「本次會議涉及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展望,以及關於歐洲經濟復甦的前景,因為馬上有一場重要的國際會議即將召開,有外交部的同事參加會議,用來應對會議的準備。」
「那麼現在開會,關於目前國內的情況,大家也有所了解,雖然各項指標已經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但不代表大英帝國就不需要美國人的援助。」
愛德華·布里奇斯為本次會議定下了基調,「斯塔福德爵士和首相對此都十分關心。」
斯塔福德·克里普斯是目前工黨的財政大臣,財政大臣和外交大臣是首相的左右手,說同為本屆政府的二號人物並不過分。
斯塔福德·克里普斯和英共的總書記關係極好,在工黨當中算是極端的左派人物。
不過斯塔福德·克里普斯對於戰後的英國來說,恰恰是非常適合的,沒有這位財政大臣的存在,艾德禮首相想要在銀根緊縮的時候,又是國民保健又是合金管計劃肯定沒有這麼容易。
還有就是也是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的支持,才讓英占區的貿易委員會瞬間建立起來了配給制,所以說一個人不能簡單的區分左右,都是複雜的。
不能因為工黨上台了,從履歷上,做在野黨的時候還都很極端,就認為這批工黨的大臣就一定不做好事,不然的話,馬歇爾計劃歷史上正是工黨執政時期被接受的,如何解釋這些早年都參與過工人運動的大臣,接受美國人的援助呢?
談及財政大臣斯塔福德·克里普斯對此的關注,愛德華·布里奇斯才繼續道說明了目前英國的情況,以及手中有什麼牌用來和美國討價還價。
「毫無疑問,現在的種種事情發展表明,在丘吉爾議員的鐵幕演說之後,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敵意正在加深,從我個人來看,當前大英帝國手中最有價值的牌,毫無疑問是英占區,作為德國國土最為精華的一部分,只要握在手中,英國遲早會恢復,就算是美國人砸錢也沒用,海岸線在我們手中,工業區在我們手中,美國砸錢只會被工業規模更大的英占區吸過來,這也是我們沒有哪怕拿出一個英鎊,英占區卻還比已經投入了上億美元的美占區更好的原因。」
「就連美占區的美軍要採購一些東西也來到英占區,巴伐利亞為主的美占區,工業上無法和英占區相提並論。」
聽到艾倫威爾遜說完,愛德華·布里奇斯認可的揚著手中的報告點頭道,「艾倫說的沒錯,我手中的報告也可以證明這一點。關於虹吸效應的存在,現在已經成了財政部研究的課題,當然就因為這樣做出判斷還是過於樂觀,美國和蘇聯越發明顯的敵意,是危險也是機遇。」
在美國剛剛參戰的時候,英國金融界的代表也曾經樂觀的對美國進行估計,出於英國和美國的民族情感認為,戰後「美國人和英國人將互相幫助,通過聯合採取《租借法案》體系和工業合作,共同引領世界」。
而他的希望將會落空。正像凱恩斯在華盛頓親自發現的那樣,美國人把到來的和平看做一次令大英帝國汗顏的機會,並不是支持大英帝國。
到了布雷斯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後,沃伯格悲觀地總結道,「英國解決戰後問題的方案是,更緊密地聯繫大英國協自治領和西歐國家,根本不能依賴美國」。
他認為美國侵略性的經濟政策令他十分沮喪。戰後,美國即刻取消《租借法案》,這確認了英國將首先不得不保衛自身安全。同時也確認了,美國也許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幫助它以前的敵人重建,而不是幫助它以前的盟友重建。
「從現在的角度來說,如果美國的援助能夠到位的話,英國就可以在一年之內結束配給制,首相和財政大臣也是想要得到援助的。當然我們也知道,沒有什麼是白來的,美國人已經在戰爭時期表現出來了這一點。」
愛德華·布里奇斯說完之後,艾倫威爾遜回答道,「其實我們像是乞討一樣等待也大可不必,從德國英占區的例子能夠看出來一點,那就是工業扎堆地區對落後地區有虹吸效應。從目前打成了一片廢墟的歐洲這個角度來看,美國的工業毫髮無損。也具備這種條件!」
「所以所謂的援助計劃,與其說是美國以救世主姿態降臨人間,不如說是美國人玩了一個花招,讓歐洲各國借錢購買美國人的商品。我想措辭上可能還有些問題,但實際上就是這麼回事。如同我們的兩翼齊飛計劃一樣,只不過是一個變種。」
「大家想想看,戰爭時期,美國將自己的經濟導向戰爭的軌道,大量生產民用產品的企業轉行生產軍用產品,而且提高產量和規模,之前大批家庭婦女走出家門到工廠做工。結果戰爭結束裁軍,軍品需求一落千丈。這些企業的龐大的產能一時之間沒有市場可以消化。但是此時的歐洲面臨著重建的問題,對各類重工機械產品有著很強的需求,就是沒有經歷戰爭的葡萄牙、冰島等國也有大量的建設需求。」
財政部的人都認可的點頭,其中一個副秘書長開口道,「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據美國大使館那邊傳來的消息,美國的援助有些附加條件。」
「這倒是不意外,美國人從來不做虧本的買賣。」艾倫威爾遜哼笑一聲道,「受援國必須購買一定數量的美國貨,儘快撤出關稅壁壘,取消或放鬆外匯限制,這幾天一定有吧?」
見到開口發言的同事點頭,艾倫威爾遜才道,「說實話外匯管制一旦取消,以目前美元的強勢,英鎊一定會遭遇擠兌危機,導致匯率上出現問題。」
「我們可以讓出英占區的利益,但是必須免疫這些限制條件。畢竟現在國內的恢復遠超預期,從更大的角度上來看,美國也需要我們,畢竟我們國內沒有百萬規模的法共和意共,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配合美國,但過於退讓並不是好事。」
「話也不能這麼說,如果美國人給的夠多。我們可以適當答應一些條件。」愛德華·布里奇斯最終拿出了自己的意見,「取決於美國遠處拿出多大的數字。」
想要讓英國配合就得加錢,這是愛德華·布里奇斯的意思,同樣也是財政部同事的意思。
會議結束之後,愛德華·布里奇斯將本次會議的討論結果告知了財政大臣斯塔福德·克里普斯,斯塔福德·克里普斯隨後去了首相辦公室。
此時的艾德禮首相正在看著關於殖民地評估價值報告,正好看到波斯灣篇,下一部分的蘇伊士運河篇還沒有看到。
「斯塔福德,你來了。」艾德禮首相放下手中的報告,見到財政大臣進來,讓對方落座詢問道,「是關於歐洲復興計劃的事情?」
「是的,財政部已經有了討論結果。」斯塔福德·克里普斯拿出來了今天的會議記錄道,「是不是過於樂觀了一些,雖然恢復的情況超過預期,可對於現在的英國而言,美國人的援助也算是非常重要。」
雖然和歷史上歐洲有明確的需求,並沒有太多資格考慮討價還價不同。
現在的英國已經恢復了戰前的水平,可是巨額的外債也是存在的,如果能夠得到這一筆援助,在財政上仍然是極大的利好。
「美國人如果不附加過多的條件,我們就繼續在英占區恢復生產。」艾德禮首相聳聳肩道,「剛剛和蘇聯簽署和錫礦和橡膠的供應協議,如果美國不拿出來誠意的話,我們也不是沒有迴旋餘地。」
英屬印度的天固然是更藍了,但英占區的天也一樣更藍。而且因為英占區的地理位置和工業規模,還導致被堵在內陸的美占區的天也更高更藍。
作為首相,艾德禮知道英占區對英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如果美國人要是過於占便宜的話,艾德禮說不定也會不配合。
艾倫威爾遜在即將展開巴黎之行前,又收到了一個可以談判的條件,不排除支持法國吞併薩爾區,可以以此為條件和美國人談談,沒有說錯,是和美國人談法國吞併薩爾區的事情。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3s 3.612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