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富成就帶著字畫,從省城趕了回來,端坐在電話機邊,雙目炯炯地看著曉嵐和北京通話。
曉嵐在電話中跟北京的朋友聯繫著:「喂,聞露,找到人了嗎?找到了,他說沒有了……嗯,你們跟著到他家去了……他家裡還有兩張畫,對,只有兩張了——」她捂住電話對張富成悄聲道:「說還有兩張畫,是梅蘭芳的梅花圖和吳冠中的山水圖!」
張富成興奮地雙眼放光,想要大聲卻怕對方在電話里聽到,強抑低了聲音說:「我們全要,不管多少錢,全要!」
曉嵐繼續對電話中說:「對,我們全要,不管多少錢,全要!跟他說下次有這類的貨,直接打我手機,我們都要!嗯,已經買下來了,怎麼送過來?ems?不行不行,你等我親自過來拿!」
她放下電話,對張富成說:「爸,您放心,別緊張,已經買下來了,我訂後天的機票,親手把它帶過來!」
張富成鬆了一口氣,忽然臉色一變,就趕緊從口袋裡掏藥瓶,曉嵐嚇得連忙去倒水,張富成擺了擺手,從那個綠色六角形小藥瓶中倒出幾粒芝麻大的小藥丸,放進嘴裡來含服著,過一會兒才緩過勁來說:「我這個藥是不用倒水的。」
曉嵐飛快地瞄了一眼,見上面貼了個小小標籤,有很細小的字「複方丹參滴丸」:「爸,您心臟不好?怎麼沒聽說過?」
張富成擺擺手說:「沒事,上了年紀,總會有些零件退化的。曉嵐啊,你現在就去訂機票,我這個畫沒拿到手以前,總是不放心。」
「爸,你放心吧,這畫聞露已經買下來了,不會有事的!」曉嵐看著張富成居然激動到心臟病都發作了,心中很是愧疚,她平時與張富成接觸較少,還真不知道張富成有這病,不禁暗暗後悔,也暗暗慶幸。
其實曉嵐當時買下的並不是兩幅畫,而是四幅畫,當時她和聞露在閒逛潘家園的時候,無意中在一堆地攤的舊宣紙中翻到這兩幅字畫時,有一種奇異的感覺,讓她立刻掏錢買下了它們。儘管她這時候也不具備什麼鑑別能力,可是抱著寧殺錯不放過的心理,買錯了頂多浪費一點錢,就當是買個贗品罷了,可是如果是真跡的話,那可是太難得了。
可是在整堆舊紙中找遍,也沒見第三幅,曉嵐當下就追問那個賣畫的人,這種老江湖最是滑頭,見到對方這麼著急地追問,立刻推三托四,直到曉嵐和聞露買了他那攤上所有的垃圾貨,一直跟著他回家,在他那間垃圾屋裡忍著難聞的氣味,翻遍所有的角落,最終確定的確只能再找出另外兩張來了這才作罷。
所以這四張畫是早就一齊買下的,只是上次的紫雲硯事件,讓曉嵐對老爺子的脾氣有點發憷,當時因為行程匆匆,根本來不及裝裱,只得先帶著其中兩幅回去,其他兩幅就留在聞露那兒讓她代為拿到榮寶齋去鑑定,如果是真跡,那就裝裱起來再帶回來。
她原也是預備著老爺子如果看不上,那就等另外兩幅有沒有靠譜的可能。沒想到老爺子居然鄭重其事如此,直接從省博物館就想衝到北京去。無可奈何她騎虎難下,只得在老爺子面前再把當日那一場事在電話里再演練一遍。
她心中暗嘆,潘家園天天都有無數人轉悠淘寶,如果不是她當機立斷下手搶得快,就算是那個賣畫者還有真跡,現如今過去,哪還可能有得剩下。
想到這裡,心中又暗暗慶幸,還有兩張搶下來了,否則的話,老爺子這麼大興頭如果一打擊,只怕立馬衝到北京去,非得親自淘寶去不可。如果他過度失望傷心而真的心臟病發,那她這無意間犯下的罪過可大了。
過了兩日,曉嵐親自飛了一趟北京,把那兩幅字畫也帶了回來。
張富成親自把這四幅字畫,托信得過的裝裱行裱了,把張伯駒的字和吳冠中的畫都掛在自己書房中,整日對著這兩幅字畫書空咄咄,痴迷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至於范曾的畫掛到曉嵐夫妻的房中,梅蘭芳的梅花圖則被最近又醉心上票京戲的方菊英掛到了自己房中,好在她那些姐妹淘的京戲票友們面前秀一秀。
老爺子是識貨人,四幅畫中其實張伯駒和吳冠中的兩幅才最具專業含量,雖然范曾如今可謂是國寶級的畫家,畢竟作畫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學生,這筆下功力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梅蘭芳雖然是名滿天下,畢竟人家是京劇大師,畫畫那是屬於業餘愛好,這功力畢竟不能與專業人士相比。
至於這麼多的真品畫作,如何會流落到潘家園地攤上來的,老爺子同博物館的人根據畫上的落款上一行「**年人日於北京文藝界新春書會」的字,以及那個賣畫的破爛王當初說所的話來推測,可能六十年代初在一次文藝界聚會上,象張伯駒吳冠中梅蘭芳等文藝家們歡聚一堂後,甚至於范曾這些當時的年輕畫家也會隨著自己的老師一起參加。大家興之所致共同揮毫作畫。估計晚會散後,這些字畫由舉辦單位收起來,當時也沒拿去裝裱。相隔不久之後,運動風潮來了,這些人都□□下放,他們的作品也可能也就被當時的人視為廢紙,甚至很可能或燒或毀掉了一批,這一批估計是扔在角落裡被忘記的漏網之魚。後來那幛大樓應該是更換過不少單位,更加就無人去動那些陳年廢紙。直至整幢大樓搬遷,於是大家整理好自己的東西,其餘的全部當成廢掉物品賣給了破爛王。
於是這一批書畫真品,歷經浩劫之後,終於重見天日。只是不知道,前面那些從破爛王手中買去其他書畫的人,是否識貨,是否真的珍惜了這批寶貝?
(話說那年代,真是啥事都能發生,那年月張大千的作品據說才賣兩塊錢一張呢——我真想穿越過去抄底狂購啊!)
話說老爺子張富成原本打算用市場價向曉嵐買下這四幅畫,曉嵐如何能收,忙道:「爸,我們是一家人,何必分得這麼清。我的錢也是爸媽給的,我怎麼還能再收您的錢呢?」
張富成眼一瞪:「一碼事歸一碼事,你那是生活費零用錢,我張富成還不至於占兒媳的零用錢給我買字畫。」
老爺子一向好強,從來不肯占人半點便宜,曉嵐無奈地道:「那好吧,買畫本來就沒多少錢,您就給我買畫的錢吧!您要照市價給我,那我掙這錢也太黑了,都成什麼了?」
老爺子卻說:「現如今就算是市價,也未必能買到真品,我給你市價都是我占大便宜,你不收,這畫我還不能要了!」
其實當時整個國內雖然初興起一股收藏之風,但是真正流到民間的真品和珍品並不多。雖然晚清到民國初這段時期民間收藏頗豐,但是八年抗戰的時候,國內大部份地區淪陷,日本有許多軍官最喜歡在民間搜括珍品,許多文物在戰爭中流失;解決初又有一大批珍品去了台灣。建國初開始,文物屬於國家的念頭深入人心,但凡知道是珍品的都爭相上交了,那時候可是極光榮的事。不知道是珍品的,在「破四舊」的年月里,凡是同古同洋字沾點邊的,抄的抄燒的燒砸的砸,那些哪怕是戰爭期間都被包得好好埋入地底下的文物,在那個歲月里,也由收藏者或者他們的子孫們自己親手翻出來毀得乾乾淨淨了。
所以,雖然這十幾二十年改革開放後,人們手中有了一點錢,所謂盛世興收藏,但是說白了,民間實在是沒有多少真正的珍品文物可收可藏的了。
所以民間收藏風,實在是民間造假風,所謂的古董販子文物販子,十件有九件假貨,都算是厚道的了,人家就是有本事硬生生十件都賣給你假的,這也是本事。
比如老爺子說的「老友們家裡人手一張范曾的畫」,又比滿大街的商周銅鼎唐三彩俑,或者滿天飛的所謂元青花。其實目前為止,國內民間尚未出現任何一件可以被國家正式認可為真品的元青花,可偏偏數以千計的人都堅定不疑地相信,只有自己手中這件高價買進的瓷器,才是真正的元青花。
所以老爺子倒是真心覺得,能以市價買到真品都占大便宜了,但是曉嵐則是死活不收。最後老爺子只好改口道:「那我就不給你錢了。這裡有一百萬你給我收著,下次你要是看到什麼好的,就直接幫我買下來,免得你身邊帶不足錢,白白遇上好東西買不下來就遺憾了。你要不收錢,這畫就算你名下的,以後不管升到多少價錢,都是你的。」
曉嵐推辭幾次不成,只得默然收下。
這一百萬,後來成了曉嵐風投事業第二筆本錢。
第一個一百萬,則是她向方菊英借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s 3.670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