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重不知道為什麼自己遲到跟吃糖之間有什麼關係,但是芃芃今天還是如願多吃了一顆糖。
芃芃一邊吃著糖,還一邊問張重,「爸爸,你明天還會遲到麼?」
張重摸著女兒的頭,說道,「不會的,爸爸明天肯定不會遲到。」
「哦,好吧。」
看到芃芃失望的表情,張重眼角抽了抽,這丫頭是想吃糖想瘋了,盼著自己天天遲到呢。
「爸爸,劉敏雅說她今晚跟我一起去畫畫。」
「她爸爸同意讓她學畫畫了?」
「嗯,劉叔叔同意了。」
晚上張重帶芃芃到孟母小築的時候,張重果然看到了劉胖子,這傢伙坐在一堆媽媽中間,竟然顯得有些拘謹。
看到張重,劉風像是解脫了一樣,連忙跑了過來。
「張重,你來啦。」
許雨涵好奇地看了一眼劉風,「劉爸爸跟張老師認識?」
「認識,認識,我家敏雅跟芃芃是同桌。」
「哦,這倒挺巧的。那二位在休息區坐一會兒,我去帶孩子們畫畫。」
張重朝許雨涵頷首道,「許老師去忙吧。」
等到許雨涵走了之後,張重對劉風說道,「咱們也別去休息室了,我請你去喝茶。」
劉風忙道,「我來請,我來請。」
張重笑了笑沒說話,帶著劉風往綠野書屋走。
今天的書屋客人比前段時間多一些,張俊偉夫婦都在吧檯後面忙活。
見到張重他們,張俊偉招呼道,「張老師過來啦,今天喝什麼?」
「一杯寒天碎玉春茶,去冰。」張重說道。
「這天還冷著呢。」
「沒事,去冰就行。」
張俊偉又問劉風,「那這位先生呢,喝些什麼?」
劉風笑道,「我也一樣。」
「嗯,好,兩杯寒天碎玉果茶去冰,兩位裡面坐,一會兒做好給你們送過去。」
兩人找個地方坐下,劉風好奇道,「張重你看起來跟這老闆很熟啊。」
「嗯,之前來過幾次。」張重點了點頭,「劉兄你給敏雅報的什麼班?」
「我是包月的,一個月兩千塊錢,我感覺這樣划算一點。」劉風笑著說道。
「兩千?」張重有些意外。
「怎麼了?」
「哦,沒事,是挺划算的,不過要常來才行,不然的話不一定就有報周末班划算。」
「其實我也知道,就跟健身房年卡一樣,聽起來辦幾年划算,其實幾年下來未必能去幾次,還不如一次一次去。不過敏雅想跟芃芃一起,我也就只有給她辦個月班了。」
「嗯,那你平時要幸苦一點了。」
「這不叫辛苦,敏雅想學畫畫我還挺開心的,只要她願意學,我就算砸鍋賣鐵也要供她學。」
「你倒是挺謙虛。」
可不是謙虛嘛,如果劉風這樣的中產階級都要砸鍋賣鐵,那華夏的老百姓們估計要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
兩人就這樣有一句每一句的閒聊著,談論的大多也都是孩子的事情。
劉風以前是個非常健談的人,現在知道張重的身份之後,顯得拘謹了一些,之前那種自來熟的勁也沒了。
上次張重去他家,他還抱著張重胳膊跟他討論新書,現在知道身份,反而緘口不談書的事情。
張重也更願意跟他聊孩子的事情,不論如何,劉風畢竟當了幾年的父親,肯定要比他有經驗多了。
孔老夫子都說了,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帶孩子方面,劉風有很多地方值得張重學習。
兩人喝完茶回到孟母小築,兩個孩子已經畫完畫了。
劉敏雅拿著自己的畫,一臉羨慕地看著芃芃的畫,「張芃芃,你畫得真好。」
芃芃被誇之後,裝模作樣地謙虛道,「好好努力,你很快就能跟我一樣的。」
張重撇了撇嘴,這哪裡是謙虛,分明是得意。
他看向劉敏雅手上的畫,其實劉敏雅的畫還是挺好的,張重感覺要比芃芃第一次在孟母小築畫的畫要好看很多。
至少劉敏雅畫的小狗,張重是能認出來的。
張重正想夸一句敏雅,卻聽到這丫頭指著自己的話對她爸爸說,「爸爸,你看我畫的小豬好看麼?」
呃……張重張了張嘴,最終沒有說話,看來劉敏雅這丫頭跟當初的芃芃也就是半斤八兩。
劉風也是呆了一下,才擠出一絲笑容,「這……小豬,真好看!」
……
張重被人罵了,準確地說,是蘇愛被人罵了。
他是哄完芃芃睡覺之後,在網上看到的新聞。
一位叫做李思齊的老頭,在人民文學上發表了一篇論述性文章,含沙射影地批評了《妻妾成群》的作者蘇愛。
「現如今很多作家太過媚俗,而這種媚俗往往是從書名開始,最近有本當紅的『尋根文學』作品正是如此。似乎作者覺得要是沒有這樣一個譁眾取寵的書名就無法得到讀者們的關注,這是對自己作品的不自信,也是對我們華夏的讀者們的不信任。再次,作者為了達到引人注目的目的,總喜歡將一些人性的隱秘見不得光的東西大肆渲染,讓讀者們透不過氣,依次達到某種虛無的『厚重』。雖然說作品跟人應該分開,但若果作品裡面處處透著陰暗,想必也喻示著某種……」
這篇文章沒有指名道姓,但是大多數關注傳統文學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那本「當紅的『尋根文學』作品」指的是《妻妾成群》。
張重看到被人罵了,內心沒什麼波瀾,不過他倒是挺奇怪的,這傢伙是誰,就這屁事還能上熱搜?
在網上查過之後,張重大概明白了,這老頭也不是一般人,當然了,如果是一般人,也沒有辦法在人民文學網上發表文章。
李思齊,1952年生人,傷痕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八十年代華夏文學界的中堅人物。
不過關於他的評論兩極分化,有人說他對華夏文學貢獻很大,為華夏文學打開了歷史回顧的視角。
而另一邊人卻也罵得厲害,而且罵得最厲害的也是那些傷痕文學的作家們,因為這些作家認為李思齊不過是借著傷痕文學淡化歷史的厚重感,為的只是滿足華夏改革開放以來價值觀的衝擊和重建中給人們帶來的裂痕式需求。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56s 3.61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