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更可能要到明天凌晨了,羅羅努力點,爭取早點碼好。謝謝大家的支持!
普陀山辯法還沒有開始,儒釋道三家倒先起了內訌!當了大唐太后的滅門師太楊妙真氣勢洶洶,一上來就讓賈似道、江萬里、文天祥等一票南朝高人下不來台。
其實也不是南朝高人們不夠高,主要問題還是大宋朝太不像話!一個弱國做了三百年,從頭到尾就沒有想過要自強!一味苟且,一味重文抑武。只要皇帝老子和滿朝朱紫眼前能有富貴安樂可享就得過且過了,基本不考慮強兵復中原的事兒。
而如今中原卻叫陳德興、李璮兩個奸賊折騰的快要恢復了。那麼大宋的漢家正統的面具,如何還能戴得下去?就算楊妙真不在普陀山發飆,東唐南宋誰家正統的問題,早晚也得讓人翻出來說道。
而且和東唐北明這兩個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為支柱的政權不同,南宋的武力早就衰弱了。臨安朝廷雖然新練了由士大夫直接控制的三衙軍,但是誰也不會把這支新軍當強兵。所以真正維持南宋的就是一個三百年傳承下來的正統名分。
靠著這個名分,臨安朝廷才能勉強壓住各方藩鎮,才能得到江南士大夫的擁護並且在他們的協助下搜刮江南的財富以維持朝廷開銷、收買藩鎮頭目。
而名分一旦失去,缺乏武力支持的臨安朝廷,恐怕立時就會面臨崩潰。
從這個角度出發。南宋現在是和北明爭道統,和東唐征正統!前者輸了還一時半會兒死不了。而後者要是敗了……那滅亡可就在眼前了!
賈似道何等精明,見到楊妙真以大唐太后自居。就已經知道其中的關節了。只是他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替大宋爭這個正統爭正統可以不比爭道統,靠的不是道理而是刀劍!
場面正尷尬的時候兒,和大喇嘛八思巴一塊兒從一艘福船上下來的劉秉忠突然上前幾步,擋在南宋、東唐兩伙人中間,笑吟吟道:「今日吾等上普陀山,論的是道,和唐宋元明四家之爭無關,不如大家且退一步,暫且勿論誰是中華正統如何?」
楊妙真嚷道:「爾乃蠻夷。也配論道?」
劉秉忠道:「師太所奉之佛祖便是傳自天竺,這天竺之人是蠻夷,是華夏?」
「胡說!哀家所奉之彌勒佛不是天竺來的,乃是中國之佛!」老尼姑怒斥一聲,然後低聲問永心大和尚道,「永心和尚,你是少林方丈,得道高僧,一定比這酸儒懂事。你說彌勒佛是哪國的佛祖?」
大和尚雙手合十,一臉肅容地道:「白蓮花開,彌勒降世……這彌勒菩薩將來所降之世必是中原,自然是中原的佛祖!」
劉秉忠張了張嘴。呆呆看著永心和尚,一時都不知道他到底是佛教禪宗的大和尚還是白蓮教的大和尚了。
「永心禪師莫要妄言!」和賈似道一起的九燈大師怒吼一聲,「彌勒二字乃是梵文音譯。意為慈愛,是天竺婆羅門姓氏。其與釋迦牟尼乃是同時代人,後來隨釋迦出家。成為佛弟子,如何成了中原之人……」
話說到這裡,九燈高僧卻突然停住,然後雙手合十,恢復了高深莫測的模樣兒,一言不發了這高僧果然是莫測的。
而永心大和尚則輕輕揮了下手,身後的三十六棍僧也將舉起來準備敲悶棍的鐵棍收好,全都一手持棍,一手持佛禮,同樣是寶相莊嚴。
大和尚振振有詞地道:「佛祖和彌勒並非天竺人,《法華經》中所述: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可見佛祖早在無數年前已經成佛,托生天竺釋迦族不過是為了普渡眾生。而彌勒菩薩早就是佛祖弟子,他是追隨佛祖托生天竺,並非一開始就是天竺之人。而彌勒菩薩再次降世,必在中原,成佛也必在中原,自然就是中原之佛!」
大和尚說話的時候,坐在步輦上的老尼姑頻頻點頭,仿佛頗為贊同。老尼姑贊同,那些扛著長槍的小尼姑,拎著寶劍的道士、儒生也就贊同了,再加上三十六個鐵棍僧……立時就駁得一票南朝的大儒高僧啞口無言。
賈似道當然也帶了打手上島,五百個殿前諸班直就護衛在碼頭上。在隔海相望的昌國縣還布勒了五千精兵和數十艘戰船,一聲令下就能上島拿人。
不過老尼姑背後可有個大唐!要動了她,李璮立馬就得揮軍兩淮!更麻煩的是,昌國周遭的海面上還有二三十艘北明的炮艦,那可是船堅炮利啊……
想到這裡,賈似道咳嗽一聲:「永心大師果然佛法高妙,本官甚是佩服……」
看來辯法的時候帶著棍僧是有道理的!估計全真教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少林寺舉行的佛道辯法中敗給八思巴的。
賈似道又笑著對滅門老尼道:「李……先生的骸骨,在下立即著人去取來,奉還給師太……」
「本宮是太后!」滅門尼姑冷冷道。
「好好好,您是太后,奉還給太后……」
賈似道也懶得和滅門老尼計較,這次普陀山辯法爭的是道統不是正統,無論如何不能讓儒釋道三教自己先掐起來,要不就得讓陳德興看笑話了。
想到這裡,賈似道忽然發現下船的眾人當中好像沒有陳德興?他不是和滅門老尼一起來的嗎?怎麼沒有上普陀山呢?
……
陳德興的確沒有上普陀山,而是上了桃花島就是金大俠筆下東邪黃藥師的桃花島,距離普陀山有六十里水路。在把滅門師太等人送上普陀山後,陳德興就乘坐霹靂號戰艦前往了桃花島。
這座島嶼比普陀山要大三倍,因為擁有一處適合建設港口的海灣,因此成為屏蔽昌國縣城和普陀山的要點,上面建有一處水寨,尋常駐紮著一部水軍。本來該是阻擋陳德興入侵昌國縣的武力,不過卻早就被南洋艦隊和錦衣堂的特務合力擺平,暗自投靠了北明。
於是,陳德興將此地變成了自己在浙江外海的大本營二十艘戰艦,好幾千陸師也不能白來一趟普陀山吧?普陀山太小,沒有優良港口,那就取了這桃花島吧。只可惜,這桃花島上只有桃花沒有黃蓉……
這一天晚上,他在桃花島水寨中聽劉陽匯報白天發生在普陀山上的「鬧劇」。
劉陽這個特務頭子早在一個月前就上了普陀山,運動了幾座寺廟的方丈主持,在島上設立了情報站,讓十幾個錦衣衛的特務化妝成和尚潛伏在島上。今天老尼姑在島上鬧事兒的前因後果,也都讓這些特務瞧了個正著。
「滅門老尼想幹什麼?」陳德興一邊吃著楊婆兒親手煮的魚燴,一邊兒淡淡動問。問話的對象,自然還是楊婆兒。
「楊太后行事素來有些古怪,讓人很難捉摸……奴奴估計,她在普陀山上讓賈似道下不來台是做戲給大王看的。」
「給孤王看?」陳德興思索著道,「為什麼?」
「還不是為了取代大宋成為中華正統。」
陳德興沉默了一下,「她是想藉助我的力量在普陀山上壓服南宋!」
「普陀山上必有藩鎮耳目,」楊婆兒道,「若他們看到大王您背宋擁唐,必定會紛紛棄離大宋。這樣大唐便能用官職將他們一一收入旗下。」
「滅門師太要在辯法會上替咱們說話?」陳德興愣了愣,「她就不怕天道教的威立起來後對李唐不利?」
「這奴奴就不知了……老太后行事一向高深,他人難以揣摩,便是奴奴也不摸不透她的心思。」
楊婆兒這話說的客氣,實際上的意思就是楊妙真做事情比較隨意,想到哪兒是哪兒她本來就是個江湖俠女,因為武藝高強(梨花槍創始人,號稱一桿長槍縱橫淮河兩岸二十年),又懂些軍略,還是紅襖軍首領楊安兒的四妹,因此在楊安兒死後成為紅襖軍的大姐大。後來看上了紅襖軍的另一個大頭領李全,結為夫妻,一塊兒打江山。
不過兩人在政治上都沒啥章法,行事比較隨意。一會兒降宋,一會兒叛宋,後來又投降了蒙古,卻又暗自準備叛蒙。說的不客氣,真的有點兒反覆無常。
但是沒有章法並不等於這老尼姑好對付,老尼姑當年在楚州的時候便相當的不好惹!
包括賈似道的老爹賈涉,後來的淮東制置使劉琸、姚翀都在她手裡吃了苦頭。其中劉琸本想略施小計除了這女人(當時李全並不在楚州),誰知道被她用美人計勾引了另一員投靠宋朝的義軍將領夏全,在淮東制置使的駐地楚州發動叛亂,奪取了楚州城歷史上的李全之亂便由此而起。
對於楊妙真昔日的「胡作非為」,出身兩淮將門的陳德興當然是知道的這女人做事兒沒啥條條框框,而且破壞性是相當大的!整個兒就是普陀山辯法大會上的定時炸彈……惹毛了她,沒準真的就在普陀山上動武,一把火燒了這個佛教淨土都有可能!(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96s 3.666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