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對,是我!沒錯,好的!恩……」在於御坂美琴遭遇的第二天上午,馮雪便接到了研究所打來的電話,實際上,馮雪覺得之所以是這時候打來,只是因為從上條當麻那裡借來的因果剛剛還清而已。
不過馮雪對於攪亂了當麻和美琴的孽緣這件事卻沒有絲毫的愧疚感,究其原因,只因為當麻從來沒有喜歡過美琴。
沒錯,雖然說起來很殘忍,但炮姐確實是單相思,而當麻同學從一開始,真正喜歡的就只有一見鍾情的茵蒂克絲而已。所以打斷了這命運的相會,對兩人反而都有好處才是,甚至於馮雪看來,炮姐就算和黑子一起都比單相思強。
不過話說回來,找上門來的研究所並不是想像中那種爛到極致,再不拿出項目就會關門的類型,而是一個不管從哪方面講都是中檔水平的類型,雖然設備顯得有些老舊,但對於馮雪這種本質不明的能力來說,已經足夠用了。
研究員們都很普通,沒有記得的名字,也沒有姓木原的傢伙。
看樣子就是個普通的研究機構。
至少馮雪目前是這麼認為的。
「那個,馮同學,請對目標發動能力,效果儘可能具體。」站在儀器後,戴眼鏡的研究員下達著指令。
「好的。」馮雪點點頭,便對眼前的奇怪機械丟出了一團最原始的起源力量。
「AIM擴散立場出力正常,能力使用效率極低……」機械報出一個數據,令馮雪很不爽,效率低就效率低,加個「極」是什麼意思?
「那個,馮同學,看樣子你需要優化能力計算公式。」研究員似乎有些尷尬的推了推眼睛,同時敲出了一串令人頭昏腦漲的高數公式——
「你可以試著將這些變量融入公式,一邊使用能力一邊增加計算。」
「……」馮雪看了看基礎變量,大有一種「你殺了我算了」的感覺。
在接觸後,馮雪才發現這所謂的能力計算公式並不神秘,本質上說,這其實是一個數學模型,通過公式來描述自己的個人現實,也就是起源。
實際上,每個人最初使用能力時都是單純的,甚至是下意識的計算,比如能力發動角度,出力大小等等,而這些,是能夠以視覺或者其他感知直接校準的。(比如淚子,使用幻想御手增強計算力之後就能使用能力,但她之前並不知道自己是風力使,所以沒有理由專門學過風力使的計算公式)
然後隨著對【個人現實】的理解加深,對「那個世界」的表述自然會深刻起來,就好像每個人手裡都有一個大小相同卻會隨著接觸慢慢變化的球體,最初大家都是在用同樣的公式表述同樣的球體,而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球體開始出現不同的凹陷、凸起,大家也開始在公式中增加對球體表面凹陷、凸起的描述,而這種描述由於每個人手上的球體不同,數學功底不同,所持有的公式也會存在差異。
這個優化公式的過程,同時也是能力者在不斷觸摸起源的過程,因為多了一個以公式描述的階段,因此能力者在對起源的接觸不斷加深的同時,對起源的理解也在同步增長,從而避免反轉衝動帶來的影響。
而隨著計算公式的不斷優化,對於世界的表述也越來越具體,這同時也意味著能力者越來越接近「起源」,在這個過程中,能力者的計算公式會越來越複雜,對計算速度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此,計算力不足的話就會難以提升。
但到達LV5之後又不一樣了,如果說LV5之前還處於不斷接優化公式,使其能夠越發接近「真理」的過程,那麼在抵達LV5之後,他們的公式已經可以準確的描述個人現實了,此時能力者們要做的,便是習慣公式,使其完全本能化,直到能夠下意識的完成能力而非帶入計算的時候(腦殘前的一方通行和炮姐都已經接近這個境界了,所以她們能夠時刻保持著被動防禦狀態,但是這種下意識仍舊需要計算,只是這種計算處於潛意識狀態的條件反射而已,因此一方通行在計算量被占用的時候才會無法被動防禦而被打成腦殘),超能力者就能夠真正的理解起源,從而與起源融為一體,到達LV6,也就是非神之軀觸摸神之領域的境界。
用巴別塔世界的能力分級,這個境界就意味著心關得破,證道半神。
但是神門四天關是相輔相成的,像學園都市這般直接拋棄其他三關,專攻心關的情況,自然就難免事倍功半。所以穿越者不會浪費時間去做這種科學家該做的事情,他們只要到達LV5左右,能夠完美使用起源就行,公式對於穿越者來說只是壓制反轉衝動的道具而已,等他們習慣了反轉衝動後,公式就可以直接扔掉了。至於心關,他們有更方便的做法。
並不是說在低等級的時候就不能簡化公式了,只不過等級低的時候對個人現實的描述還並不準確,擅自簡化的後果就是在之後因為要添加新的變量而重新擴展,導致公式變得更加複雜。
但馮雪的情況又有所不同,他本身就已經知道起源的本質,同時也觸摸過起源,這就相當於從一開始就拿到了一個不規則的球體,雖然描述困難,但是卻不會變化。
所以馮雪從一開始,就得到了一個LV5級別的複雜公式,而這種公式,卻根本不是他那學渣級的大腦能夠玩得轉的。
要知道,學園都市的其他學生可都是經歷了專門的記憶術、大腦開發術之類的訓練的,就算是上條當麻這種動不動就要補習的學渣中的學渣,其記憶力和計算能力也不是外界的普通學霸能夠媲美的。
同時,腦子越用越靈光這句話並不只是雞湯,實際上,隨著對同一個公式的不斷計算,計算者會慢慢習慣這種代數遊戲,就好像等差數列的加法,開始的時候可能還需要帶入等差數列公式,但當你經歷過數千數萬次不同的等差數列計算後,隨便給你一個數列你就能下意識的得出結果,根本不用公式。
這樣即使帶入了新的變量,要適應的也只有新的變量而已,這就是循序漸進的好處。
而馮雪的情況,卻是相當於直接丟給初中文憑的學生一個量子物理級別的數學方程,然後讓他根據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各種環境參數即時計算結果一樣。
馮雪悲哀的發現,在他將各種參數添加進公式之後,得到的最終公式以他的計算能力,至少需要三個小時才能完成一次計算(其實不慢了,畢竟不是只需要公式,而是要帶入具體數據計算出結果)。
而在實戰中,三個小時夠他死上幾千次了!
而最大的問題在於,他還要了解不同的結果代表了什麼樣的意義。
不過研究所的作用也在這時候發揮出來了,這些戴眼鏡的學霸可不只是用來看的,在馮雪遞交公式之後,整個研究所都開始了對公式的簡化行為。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7s 3.684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