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攸雖然算是楚國屈,景,昭三家的成員,但是其身份並不算尊貴之餘,若非是其堂叔景靜,一個楚國的小官多加照拂,恐怕景攸的童年生活並不比一個普通人,或者是一個奴隸孩子好得到什麼地方去。
若是論奴隸制度,楚國可以說是在戰國七雄當中,最為暴虐的存在。而且在被秦軍多次擊敗,甚至是喪失了幾乎是半壁江山之後,這一個情況的惡化越來越明顯。
而一個現象的出現,表明了楚國在對待奴隸方面的苛刻程度。
那就是人殉在楚國,哪怕是楚國最終被秦國攻滅之前,都相當流行。
……
人殉是古代葬禮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後世認為其是階級對抗的產物,也是一種殘忍而野蠻的宗教行為,每次殉多少人,並無具體執行標準,但有一個大概。
墨子曾說過,天子死後,殉葬者多則達數百人,少也數十人,將軍大夫級別的,殉葬者多則數十,少則幾個。
它出現於原始社會末期,盛行於奴隸制時代。人殉,指的是用活人為死去的氏族首領、家長、奴隸主或封建主殉葬。被殉葬者多是死者的近親、近臣、近侍,以及戰爭中的俘虜等。在階級出現的時代里,人殉成為一種廣泛流行的古代喪葬儀式。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當時生產力有所提高,商品交換的發展和私有制的產生,這一系列的變化,引起氏族內部出現了階級分化。因此,這種宗教活動的出現,同私有制的出現是密切相關的。
考古學家對河南安陽候家莊西北一座殷代大墓的發掘發現,在墓卜有殉人墊底,在梓頂上有被殺殉的儀仗隊,墓室四周上卜、墓道內白骨累累。專家分析其操作過程是:先將墓室下的人殉者活埋後再填土夯平,墓主人下葬後留下墓道,再用此墓道將其餘人殉者10人、20人一行反綁著牽入墓道,然後逐個把頭砍下……也有的實行「殺殉」,先將殉者在坑外砍下腦袋後再陪葬。
人殉的出現時間已經無無相應詳細的資料,但是在國家概念產生以後,人殉不但沒有停止,反而變本加厲。通常認為夏是中國國家文化的開端,二里頭文化的人殉證明夏代有人殉。不過,人殉最興盛的時代當是商周時期。
據後世考古發掘,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陽武官村殷墟工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五千餘人。1976年,在河南安陽市西北郊發掘的一座中型墓中,墓的四周密集地排列著人祭坑,共1400餘個,殉葬的多數是未成年的兒童,有的被砍頭或鋸手、足等,許多殉者還帶有刑具。考古發掘發現西周殉人墓80餘座,墓主多為貴族王侯,共有殉人200餘人。從遺物分析殉者多是墓主內侍、寵妾、婢女、護衛、雜役等。
人殉制度的式微當在漢以後。式微表現在二個方面:一是一次殉葬的人數減少,二是殉葬強制力的降低,三是殉葬發生的概率降低。當然,漢以後殉葬還是存在。漢代劉彭祖將死之時「令能為樂奴婢從死」。三國時東吳名將陳武戰死合肥之戰,孫權「命其愛妾殉葬。」。魏國叔孫建死時28歲,其配偶當也很年輕,太宗說,「夫生既共榮,沒宜同穴,能殉葬者可任意」。「可見殉葬已經披上了「自願」的外衣。
至唐時,人殉很少發生,但仍然存在。隋末的杜伏威造反,與隋兵戰,「所獲貲財,皆以賞軍士,有戰死者,以其妻妾殉葬……」杜降唐後被封為吳王。
以此可以確定兩點:一是隋末仍有殉葬法,一是杜伏威就下過殉葬的命令。阿史那社爾為突厥處羅可汗之子,後率軍內屬,被招為駙馬。在征龜茲中擄龜茲王,深得唐太宗賞識。他請求太宗死後以身殉葬,「高宗遣使喻以先旨,不許」。可見唐初人殉遺風仍在,否則不會有請求死後殉葬的事發生,只是出於太宗的仁慈才避免了這次人殉悲劇。事實上,唐武宗死後就發生了王才人殉葬的事。宋繼承了唐的傳統,只發生過個別的人殉,宋高宗趙構死有二才人殉葬。
人殉在遼金時期死灰復燃,又流行了近七百年。
元代大肆鼓勵民間殉葬行為,多有記載,如:「順德馬奔妻胡閏奴、真定民妻周氏、冀寧民妻魏益紅以夫死自猛殉葬,並旌其門。」:「大寧和眾縣何千妻柏都賽兒,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門。」
朱元璋開明代殉葬惡例。「初,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恤。若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家,皆自錦衣所試百戶、散騎帶刀舍人進千百戶,帶俸世襲,人謂之『太祖朝天女戶』。
歷成祖,仁、宣二宗亦皆用殉。景帝以郕王薨,猶用其制,蓋當時王府皆然。朱元璋死後殉葬的殯妃有46人。明宣宗朱瞻基死也有妃子殉葬,沒有名只有姓的女子有:何氏、趙氏、吳氏、焦氏、曹氏、徐氏、袁氏、諸氏、李氏,冊封的文書說他們「茲委身而蹈義,隨龍馭以上賓,宜薦徽稱,用彰節行。蓋宣宗殉葬宮妃也」。
明英宗將死之時事情才出現了轉機。史載英宗病重,「口占遺命,定后妃名分,勿以殯御殉葬,凡四事,付閣巨潤色」。從此以後,明代王室消滅了人殉制度。明代民間也有殉葬,且其歷史要比王室的強制性殉葬久遠得多:起蛟為憲王相,大盜李青造反,憲工被難,「起蛟率親屬23人殉之」。「徐學顏為新兵將軍,新兵叛亂,「學顏格鬥,斷左臂,大罵不屈,為賊支解,一家二十餘人殉之」。明代在滿人的建州府治卜通行人殉習俗,滿人好殉葬,上下皆然,夫死妻殉是定法。
清朝入主中原以後,用定法的形式將殉葬擴展到全國上下。「二月壬戌,定喪祭例,妻殉夫者聽,仍予旌表。清史載努爾哈赤、順治、康熙年間都有殉葬。康熙12年「乙卯,禁八旗以奴僕殉葬」。至此,普遍存在的「八旗以奴僕殉葬」的制度才被禁止。但是,清統治者「一而明令廢除殉葬制,另一而又在實際行動上大力表彰妻妾『自願』殉死的舉動。民間各地官府表揚妻妾殉夫,稱她們為『烈女』、『節婦』,並修書、立牌坊。故終清之世,實際上人殉制並未徹底根除」。
……
根據後世考古的總結,殉葬的殺人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吊死:在執刑前,主事者都會給殉人安排一頓美食,身份高者單獨送到房間,身份低的一般集中在一塊,集體聚餐。俗稱「催命飯」的這頓「最後的晚餐」,是相當豐富的,但由於即將到來的死亡的恐懼,誰也無心食用,多半情況是淚流滿面,現場哭聲震天,史書記朱棣殉葬者的情況即如此。
毒殺:朱元璋的殉葬宮妃是怎麼處死的,一說是太監將她們吊死的,二說是毒死的,給被選定宮妃強行灌食水銀。水銀劇毒,食後立馬即死。
為什麼使用水銀?據說被水銀毒死的殉葬者,其屍體長久不腐,多年後仍栩栩如生。屍體不腐現象,在中國盜墓史上多有記載。如廣川王劉去盜「哀王冢」時發現,墓內有一百多具屍體,互相枕壓疊加在一起,但奇怪的是沒有一具腐爛。可以推測,一些女人都是殉葬者,屍體歷經幾百年不腐,與被水銀毒死的說法頗相似。
還有一種毒殺方法是在給他們最後食用的飯菜中下毒,導致其食後中毒。比較常用的方式是用毒酒,將之賜死。「羅泊灣漢墓」中7名殉人,推測可能是用這種方法處死的。
就是將殉葬者手腳捆住,擺成一定姿勢,將其「活埋」。
為了讓殉葬者失去反抗能力,有時會使用麻醉劑一類的東西,讓其「安樂死」。在內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古墓的考古發掘中發現,有的殉葬女性四肢存在被繩索捆綁的痕跡,這應該是當時被強行殉葬的。有的殉葬女人屈肢側身,臉朝男性,則是死後被擺弄成的姿態,是一種造型,自然死亡者是不可能有那種「規定動作」的。
……
楚國盛行人殉,據說從楚國的階級分化過程及強國曆程可窺其端倪。
後世認為楚武王熊通時,正式稱王,產生了脫離一般公眾的王權、統治機關,主、奴名分已定,人殉產生的條件已相當成熟。可見,春秋早期,楚國應已出現人殉,遺憾的是文獻缺失記載,考古資料亦未找到實證。
考古發掘充分顯示:春秋中期,主要在高級貴族墓中出現人殉,春秋晚期達到鼎盛,戰國早期開始衰落,戰國中期進一步衰退。
根據殉人身份楚國人殉主要分為三類,妻妾殉葬、親信嬖寵殉葬和奴隸殉葬。
有人認為楚國與秦國相比,楚國人殉存在的時間較短,主要集中在受中原文化影響較大的河南和政治中心所在的湖北。從處置殉人的方式看,楚國人殉不及秦國殘酷,殉人位置也不及其複雜。
然而事實是後世考古發現的殉人墓,大部分集中在春秋晚期到戰國中期。這其中秦國共發現將近20座,殉人200多。殉人規模最大者莫過於陝西鳳翔秦公一號大墓,在曲尺形土擴四周清理出以箱殉葬者72人,匣殉者94人,葬具蜷曲特甚,伴出者還有更為殘忍的人牲20具。墓主大致為春秋晚期秦國之景公。
而秦國是相對較早放棄甚至是明令取締人殉的戰國七雄之一:
公元前408年,秦國初行「初租禾」,才標誌著先進的封建生產關係在秦國的初步確立。公元前385年,從魏國回來的秦獻公奪取了政權,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變革,首先一點就是廢止了以人殉葬的制度。「獻公元年,止從死」。
明令禁止人殉制,從此秦以法律的形式正式廢除殉葬制。緊接著在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並說「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楚國殉人主要是妻妾、親信嬖寵和家內奴隸,身份較單一。女性殉人在楚國人殉中占較大比例。總體上看,楚國人殉實例較秦國少。值得注意的是,楚國並非所有同時期同等級的貴族墓中都存在人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此外,有這樣一類人,其為某種精神信仰而自願從死,這與人殉有本質的不同,當視作「殉節」為宜。
而真正說明楚國人殉習俗惡化的是在戰國中後期,下等貴族中出現人殉的情況增多,人殉的規格下移。
而不僅僅是這樣,在一部分野史流傳著一個說法,那就是被楚肅王下令誅滅的七十多家為了殺死吳起而射楚悼王遺體的貴族,其屍骸就是被作為楚悼王殉葬的存在。
……
景攸在小時候曾經看到過不少人殉的情況,在一開始,他不認為這一個情況有什麼特別,只不過在他年歲漸長之後,他很明確的知道了一點,那就是人殉制度在楚國的情況惡化,反映了楚國國力的越發衰弱。
除了在軍事上的接連慘敗之外,楚國可以使用的人力越發稀少,同樣也成為了楚國不得不加大壓榨奴隸的剩餘價值的力度。
而景攸知道很多奴隸在成為一個奴隸之前,他們的身份並不算太差,甚至是可以說相對健壯。但是哪怕是一個健壯的人,他們只要成為了一個奴隸,那麼也許在不到兩三年的時間,他就會因為過於繁重的勞作或者是其他一些原因,而死於非命。
而景攸知道一個情況,那就是楚國接連在軍事上慘敗的原因,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越是遭受到慘重的戰敗,楚國王室的所能夠控制的軍事力量就會越發的衰弱。而與此相對的,那就是地方貴族的私人武裝力量的變相更加強大。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1s 3.68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