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所富麗堂皇的館驛局迎賓館休息了一晚後,第二天一早起來,在太陽升起的時候眾人到了一個故縣的地方。
昨天李默哥幾個還在詆毀北疆人窮困潦倒,不如山南富裕,一進故縣,全閉嘴了。
故縣城區之大,足足有長陵城五個那麼大,內外有三道城牆,跟夏縣一樣,但故縣的城牆更高更厚。與夏縣不同,一進故縣的城門就能嗅到一股濃烈的現代化氣息,街道寬廣筆直,街心主幹道用細細的石子鋪成,兩邊的人行道都是用條石鋪就,排水道分列兩邊,但有一點做的不如夏縣,這裡的排水溝裸露朝天,沒有用石板覆蓋。
街道兩邊的建築很少有平房,都是兩三層的樓房,偶爾還有四五層的高大樓房,在夏縣只有市中心才能見到的那種高大樓房,在故縣卻是舉目皆是,且風格多樣。
除此之外,與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故縣沒有坊市之分,市區不設坊,不設市場,坊市混雜在一起,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商業極度繁榮。
李默幾個目瞪口呆,徹底傻了,好半天,直到後面的人不停催促他們讓道才回過神來。
小七吞了口口水,說:「我不是在做夢吧,這莫不就是天堂?」
二胖道:「啥天堂啊,這裡是故縣。」
奎四道:「一個故縣就這麼美,那寧州得美成啥樣。」
同行的一個叫傅海西的傅家子弟聽了這話卻笑道:「寧州之富莫過故縣,知道這地方為啥叫故縣嗎,三十年前這裡就是寧州治所,這地方就叫寧州,後來寧州治所西遷,這裡降格為縣,因為是許多寧州人的故鄉所在,所以叫故縣。寧州新城營建完成,故縣排名前五千的大戶都被遷到新城去,這地方差點就廢了。可你看看,三十年過去了,故縣又緩過來了。在寧州,論威嚴肅殺,那自然是寧州城,但要論民富,寧州哪比得過故縣。」
李默誠懇地請教道:「那咱們這次是去寧州,還是留在這兒?」
傅海西道:「你們我不知道,反正我是到家了,我是不會去寧州的,那地方除了一堆官署就是兵營,一點也不好玩。」
傅海西是傅有德的親侄兒,家住故縣,他當然可以留下,李默一行雖然必須西進,但留在故縣玩兩天還是可以的。
加之傅家的根基也在故縣,傅有德離鄉多日,也想回家看看。
在故縣休整了三天,李默四人閒著無聊四處閒逛,一路上傅海西已經跟幾個人混熟了,到了自己的地盤,當然要盡地主之誼,就帶著眾人四處走動,吃香的喝辣的玩的不亦樂乎,三天過去,李默已經徹底喜歡上了這個城市。
他不想離去,怎奈西行的命令已經下來。
樂安公主寧崇玉回到寧州後,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寧州督軍使、忠靜候寧瞻基、寧州刺史莫雲萊,寧州督軍盛世軒、寧州監察院掌院使智愛寶、寧州轉運使塗明河親自前往界牌關迎接,禮儀十分隆重。
寧崇玉自幼在故縣長大,她很希望自己能留在故縣養老,但這點小小的願望卻不能實現,畢竟寧州的政治中心已經轉移,她以公主之尊,實在不宜留在故縣這種小地方,所以寧崇玉終於還是去了寧州。
公主府還在營建中,但公主府的官署已經組建完成,主要官員已基本到位。
李默被定為公主府的右典軍,公主府最高階的武官之一,這是樂安公主親自點的將。
所以儘管他是十二分的不願意,卻還是不得不立即啟程赴任。
從故縣去寧州有一天的路程,清晨出發,黃昏時才到寧州,兩城之間的道路修築的十分平整,而膠皮軲轆馬車減震效果也不錯,所以一天下來李默也不覺得太累。
黃昏時他們來到寧州城下,霞光下遠眺寧州城,巍峨壯觀,氣度非凡,作為拱衛大梁西北屏障的寧州城到底不同凡響,威嚴肅穆中透著一股子肅殺。
此刻,寧州城門已經關閉,但有忠靜候府、督軍府和刺史府的三重令牌,城門破例開啟。李默注意到城門是向兩邊縮進去的,緩緩移動,速度一致,這顯然非人力所為,而是由機械控制的,而且這城門實際上有兩道鐵門,前門開啟迎入,關閉,再開下一道,兩道城門之間的牆壁上點著數十盞玻璃油燈,十分明亮。
城門之內是瓮城,瓮城裡有一個解劍亭,供著太祖皇帝的手詔:邊鎮重地,入夜之後任何人不得攜帶兵器入城。
眾人在此被要求卸下兵器、甲冑,單身入城,隨行物品自有軍校暫時保管。
首先出面接待李默一行的是督軍府的人,他們將李默引入軍府所屬館驛休息,館驛使親自出面招呼,禮儀十分隆重。
畢竟公主府的典軍是正六品武官,在地方州縣是很高的官品。
吃完飯,洗完澡,小七賤兮兮地對李默說:「你知道嗎,這裡的婢女算是可以弄的,一次十個錢。」
李默瞪了他一眼。
小七道:「你瞪我幹啥,我說真的。大梁朝的官***是重罪,但這裡不算。這些婢女是官奴婢,不是暗.娼。」
李默沒理睬他,更警告他不要亂來,終究放心不下,又吩咐二胖看著他,瞅瞅林哥兒,也不是個讓人省心的主兒,於是就叫奎四盯著他。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公主府有人來接李默。
樂安公主當年是為了休戰而和親突厥的,正是因為她的出塞才讓突厥退兵,才讓大梁得以擊退吐蕃的內侵,挽救了國運。
所以她是大梁朝的恩人,穆宗皇帝給予了她很高的評價,宣宗時也不斷有加封,每逢年節和公主的誕辰朝廷都會派遣使者出塞道賀,賜給禮物,榮寵至極。
而對寧州寧氏來說,她則是挽救家族命運的關鍵,那時候寧威兵困延州,突厥大軍突破天寧關兵臨城下,沙陀寇掠復縣,威逼寧州城。寧州內部也是危機四伏,地方實力派在外部勢力的煽動、支持下興風作浪,寧州寧氏面臨著滅頂之災。
正是在這種極端艱難的情況下,寧崇玉憑一己之力說服突厥可汗退兵,繼而聯手驅逐盤踞在大青山南麓的契丹人,奪回雲中城,使得寧州局勢大為好轉,有了這樣的基礎才有傅太君跨馬西征,打垮沙陀,使寧州、寧氏轉危為安,挺過了一劫。
對寧氏而言,寧崇玉就是下凡普度眾生的觀音娘娘,沒有她就沒有寧州的今天。
時過境遷,草原的霸主變成了匈奴人,曾經壓的大梁喘不過氣的突厥汗國已經日暮西山,嫁了四任突厥可汗的寧崇玉也老了,她的子女在歷次爭奪突厥可汗的血腥內訌中凋零無聲,雖然在草原她仍是神一樣的存在,受萬民敬重,但她的心境已經蒼涼,葉落歸根,埋骨故鄉,這是每一個遊子的心聲。
所以她回來了,歷經千辛萬苦回到了寧州,回到了她闊別的故鄉。
她已不復當年的煊赫,也無意去追求喧鬧的繁華和尊榮,她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地走走看看,追憶逝去的時光,在故鄉的懷抱里擁抱安寧。
朝廷雖然最終接受了她的請求,許她在寧州安度晚年。
但為了符合禮制,減少非議,又在東都洛陽為她營建了樂安公主府。按照王朝的禮制,洛陽那座公主府才是她的家,而寧州這邊只能算是行院,臨時休息之所。
因為這個原因,朝廷委派的公主府官員都涌去了東都洛陽,畢竟與繁華的洛陽相比,來寧州無異於發配。
梁王朝的文官制度完備成熟,文官勢力十分強大,即便皇帝感到這樣很不像話,也無力與整個官僚體系對抗,所以樂安公主府就有了兩套班子,洛陽那有一攤子,寧州這又有一攤子,各干各的,誰也不礙著誰。
鑑於朝廷的官員無人願意來,寧州公主府的官員只能由地方舉薦,大體是刺史府舉薦文員,督軍府和忠靜候府推薦武將。
還有少數是公主從草原上帶回來的舊部,主要有三個人:孟建山、費茗和董顎。
李默絕對是個特例,他既非朝廷委派,亦非寧州地方官府舉薦,跟寧氏也沒有直接關係。此外,他也不是公主從草原帶回來的舊部。
他能成為典軍是因為救護公主有功,受到了公主的賞識。
(本章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7s 3.633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