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目力夠好,天氣還過得去的話,站在這個位置是能看到清水河谷的。
清水河從萬山叢中自東向西穿岩鑿壁而來,在隴城下分叉,清水河谷素來為甘隴咽喉要害,兵家必爭之地。
清水河谷呈東南-西北走向,南北平均寬四里,從天空俯瞰,像是高原上綻裂的一道傷疤。
眾將察看了地形後,紛紛向李默進言道:「副帥,這仗不好打。」
李默道:「先不說好打不好打,我只問你們,這仗要不要打。」
眾人不言,有人面露明顯的厭惡。
李默道:「我看要打,不在這裡打就在秦州打,在鳳翔打,在關中打,甚至在寧州打。」
他把寧是勤傳來的密報給眾人看。
聞聽吐蕃靠山王興兵五十萬東征,眾人驚怒交加。
李默再問:「我們到底要不要打?」
眾人異口同聲:「要打。」
邱清明道:「我軍士氣正旺,此刻不打,士氣必然懈怠,一旦疲憊了,就不好打了。反觀,吐蕃雖號稱五十萬,但人都是臨時拼湊起來的,人心不齊,士氣很弱,我們不戰而逃,他們的士氣就上來了,兵力懸殊太大,我們擋不住的。」
岳憲忠道:「戰士歸心似箭,此刻若是撤軍,只怕隊伍就散了,吐蕃強追,我們無法組織任何抵抗,一定會一潰千里。」
胡志庸道:「到時候關中守不住,只怕寧州都夠嗆。」
安成遠道:「也亮以為兵多我就怕他,他奶奶的,老子偏不信這個邪。」
紀逡道:「我們火器營的重炮自西征以來基本派不上用場,都快生鏽發霉了,若是能在清水河谷打一仗,我保證能在關鍵時刻出奇制勝。」
陳應人道:「不在這打,後面也免不了要打,從地形看越往東越對我們更不利,不管是陳糧谷、運兵山、接天界還是細柳坡,我們打的時候是易守難攻,反過來就是易攻難守,今日若不在清水河谷憑藉地利與敵決戰,那麼我們只能一路退下去,一旦丟了秦州和鳳翔,勝敗之數就只有天知道了。」
徐木道:「氣可鼓不可泄,我們只有三萬人,一口氣頂不上來就真的敗了。所以要打,就在這打,這裡都打不贏,後面更沒戲。」
方伯言道:「畢其功於一役,咱們就把將來要打的所有的仗,統統放在這一傢伙全打了,打的吐蕃三十年不敢窺視關中,他奶奶的,我就不信我們這些百戰餘生的老兵會怕一幫新兵蛋子,手下敗將還翻了天了他。」
李默微微點頭,贊道:「方伯言說的好,這一仗我們要打,還得打贏。打的他三十年不敢窺視關中」他環顧眾人:「這是一場惡仗,但願三日後我們還能再見。」
當下令鐵旗營、忠勇營進駐河谷,修築陣地,準備正面迎戰。火器營炮兵修築陣地,但真人先不露相。以威遠營、定遠營為左右兩翼,以鎮遠營駐守蓮花池,掩護側翼,遣飛熊營迂迴至敵後,以經遠營為總預備隊。
李默設中軍於河谷入口處。
吐蕃東征行營前軍指揮使、大將阿狸統兵五萬,出渭州氣勢洶洶而來,在清水河谷徘徊良久不肯進入。阿狸深知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沒什麼戰鬥力,吐蕃最有戰鬥力的三萬「鐵丕馬」一小半被名將塔哈馬給糟蹋了,剩餘的都在也亮手裡,其餘兵馬雖多,但戰鬥力十分一般,跟寧州軍當面硬拼他未必是對手。
他的本意是紮營在清水河谷外牽制李默,等候主力的到來,但也亮卻強令他入谷攻擊李默。阿狸很快就明白了也亮的用意:把李默牽制住,消磨他的銳氣,疲憊他的精神,等主力到來後一舉擊潰他。
阿狸雖然不及塔哈馬有名,但實際能力有過之。他布設的陣型十分簡單,五千重裝步兵當頭,三千長槍手居後,三千盾牌軍繼之,左右三千弓弩手,騎兵遊走左右,另有約三萬人作為奇兵。兵無常形,隨勢而變,等李默出招後,見招拆招吧。
清水河谷太窄,大兵團作戰註定慘烈。
戰鬥不知道從何時打響,八萬人擁擠在狹長的河谷里,難免會磕著碰著,擦槍走火是太簡單不過的事了,因此在雙方主帥都未下達正式命令之前雙方的前鋒側衛已經打成一團了。
所以這場仗一開始就處在失控的邊緣。
正式大戰以平平淡淡的形式開場,但很快就進入白熱化,第一個時辰內雙方各自陣亡千人以上,殺紅了眼的士卒不顧一切地糾纏在一起,不死不休,戰場形勢瞬間失控了。千軍萬馬攪合在一起,黏稠的像兩團化不開的糖稀。
鐵旗營和忠勇營配合默契,他們以極高的效率收割對手,他們聯手締造了吐蕃人的屠宰場,槍彈如雨,刀鋒似雪,世上少了無數的春閨夢裡人,陰間多了數不清的屈死鬼。
激戰兩個時辰後,那兩團黏稠的糖漿開始分化,成為壁壘鮮明的兩團,臨時徵召的新兵跟百戰老兵的差距體現了出來,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這些新兵雖說也是重裝,但胸前沒有整鍛的板甲,火槍可以正面射穿他們身上的皮甲。
這皮甲防護能力一般,又十分笨重,被忠勇營的快刀手們砍的稀里嘩啦。
第一天激戰結束,大約三千吐蕃步軍長眠河谷,四千人徹底失去戰鬥力,寧州軍在前期的猛烈傷亡結束後,傷亡率逐步降低,全天戰死不足兩千,另有一千人失去戰鬥力。
因為地形限制,吐蕃的騎兵優勢在這裡施展不開,李默的炮兵也被雪藏,死傷雖然慘重,但在雙方統帥的眼裡,這一天只是試探,過過手,探探對手的底細,誰都沒有用全力。
第二天晨曦初露的時候,前軍又交上了手,到太陽出山時彼此已經扭打成一團,這一天黏稠的糖漿分分合合,兩部互動頻繁,陣地反覆易手,用死人堆成的丘山卻在不斷的增高,因為死人山的隔離,到這一日收兵時,河谷里形成了壁壘森嚴的兩大陣營。
這一天寧州損失兩千人,吐蕃損失六千人。
(本章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977s 4.227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