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學習漫議
作者:張中行
這是個大題目,內容複雜,涉及很多方面,篇幅所限,難於詳說;也不宜於小作,輕輕點染一部分而略其餘。不得已,只好簡略地談淡,偏於概論而實用性不大的一筆帶過。
古代的文,即通常說的文言。學文言,目的主要是三個方面:1吸取文化知識(包括思想),這包羅萬象,由專業,如中醫要讀《傷寒論》,到一般常識,如知道秦漢以前已經有輝煌的詩作,那是《詩經》和《楚辭》。2欣賞文學作品,這也包羅萬象,由「關關睢鳩,在河之洲「(《詩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莊子》),到「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李白詞),「花落水流江,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西廂記》)等等,都是。3寫作方面吸收營養,就是把文言表達技巧融會到寫現代文的筆下。
無論是吸取還是欣賞,都要廣泛地讀,當然要包括詩詞歌賦。這裡專說散文,原因之一是縮小範圍,以求初學容易消化;原因之二,也是為初學設想,與詩、詞、曲等相比,散文詞句平實,連貫,章法條理清晰,韻文是以此為基礎而變化,所以學文言應視之為基本,由此入手。
從戰國到清末,文人寫的幾乎都是散文(韻文相比之下少多了),雖然歷代散失不少,存世的還是浩如煙海。文言散文如此之多,而讀者時間有限,又必須要求立竿見影,事半功倍,怎麼辦?這裡談參考意見,有兩種辦法:1開具體配方,比如先讀彭端淑《為學》,一日,接著讀韓愈《師說》,二日,等等。2談談概括的原則,即學時應注意之點。前一種辦法有優點,初學容易用;但有缺點,瑣屑費工而難於靈活運用,所以只能用後一種辦法。
對應不同的方面,從不同的角度,要用不同的原則。先說一個總的,或說最重要的,是於「熟」中求通曉。學語言靠熟,即多次重複,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小孩子出生幾個月,一不上課堂,二不查詞典,三不念語法,只是聽,跟著大人瞎嘟嘟,不很久也就會說了,而且決不會把把「坐車」說成「車坐」。學文言也是學語言,情況一樣,讀多了,讀熟了,決不會把「吾誰欺」說成「吾欺誰」,「未之有也」說成「未有之也」;何況現在一般人學文言,只要求理解而不要求能說能寫。有的人出於一片好心,以為熟讀、多讀太費力,想找出一種綱舉目張的辦法,即多靠分析結構、講清規律,通過「明理」以求豁然貫通。我的意見,「明理」雖然有用,但是,尤其早期,專靠它就不成。因為,1語言規律是概括的,而且容許例外,對於某一具體語句,尤其詞,它常常不能告訴你究竟表示什麼意思。2以「母女視之」(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為例,由上下文,知道意思是「我母親把我妻看成女兒」,不是「母女二人看他」,於是才知道緒構是「母」(主)「女視之」(謂);如果你不熟,意思且不知,結構又能管什麼!也許有人說,這主張仍是「熟讀唐詩三百首」那樣的老一套;我的想法,就算是老一套吧,只要它是有效的,甚且唯一有效的,我們就沒有理由不用它。
怎麼能熟?是用適當的辦法多讀幾遍。這裡說適當的辦法,包括兩點意思:首先,讀的方式要適當,總的要求是不可浮光掠影,而要鑽進去,象是同作者一道吟味。傳說桐城派大師姚鼐讀韓愈《送董邵南序》第一句「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要中間換氣才能成聲;想來三味書屋魯迅的老師壽老先生讀「鐵如意……」時搖頭晃腦,也是這種情境。學散文不可象有些人看小說那樣,一目十行,只吸收情節,而要象演員進入角色一樣,一詞一語一句都深入領會;還要適應原文的意思和情趣,有抑揚、有快慢地讀出來(也可不出聲)。怎麼知道何處應抑、何處應揚、何處應快、何處應慢呢?這象是很複雜,卻並不難,自己可摸索、斷定,因為韻律的欣賞是人的自然要求。比如《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無論誰讀,「鶩」和「色」都要抑,「飛」和「天」都要揚,「齊飛」和「一色」都要快,「鶩」和「天」都要慢;不這樣就不是味。字字咬准,抑揚頓挫,甚至搖頭晃腦地讀,這就是深入吟味情調。初讀,既要領會意思,又要吟味情調,自然速度不能快;但隨著熟而領會、吟味越來越容易,速度可以逐漸變快。另外,時間安排要適當。這原則是多比少好,分比合好。讀三遍比讀一遍利於熟,理由用不著說。分比合好是來自心理學的規律,例如總計讀十遍,第一次讀兩三遍,以後隔些時候讀一兩遍,再隔些時候……比一次集中解決好得多。
已經知道熟讀的辦法,然後可以談論一個更大的問題,「讀什麼」。這從原則方面容易說,是要分別主次,讀好的,讀重要的,讀一般的。關於什麼算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裡不能也不必深入分辨。大致可以這樣規定,由內容方面說,深刻,妥善,清新,能夠使人向上、長見識的;由表達方面說,確切,簡練,生動,能夠使人清楚了解,並給人以韻律美的,是好的。所謂重要,通常是由於學術價值高,如《苟子》《史記》之類,有少數是由於傳統,如《大學》《中庸》之類。所謂一般,簡單說是非專業的,如《九章算術》《黃帝內經素問》等是專業的,學古代散文當然可以不讀。在這方面,困難的是把原則運用於實際,比如說,根據以上原則,初學能夠開出一個讀物詳單嗎?或者隨便拿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初學能夠斷定它是否合於三項原則嗎?開單,斷定,要靠一些資本,如文學史甚至文學批評的知識,目錄學的知識,讀書的經驗等,而初學缺乏的正是這種資本。怎麼辦?有一個省力而易收效的辦法,這就是利用「選本」。選本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總括的,如《古代散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代散文選》(北京出版社)等;2分類的,如《歷代遊記選》(湖南人民出版社)、《筆記文選讀》(上海占典文學出版社)等;3專集的,如《史記選》(人民文學出版社)、《韓愈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初學宜於先讀總括的選本。這樣有多種方便:1文章是經過挑選的,一般說都合於上述三項原則。2面廣,一般是由戰國到清末,收了大量的重要作家、重要典籍和常用文體,這就可以簡要而不遺漏。3每篇文章有評介,讀它,除了理解本篇以外,還可以學到文學史和文學批評方面的知識,這就為以後自己選讀積蓄了資本。4有註解,消除了難點,可以避免查問的麻煩。學古代散文。這類總括的選本既是出發點,又是據點。說是出發點和據點,因為讀它而至於熟,就有了基本功,因而由此可以前進,可以向四外擴張。比如讀了柳宗元《小石潭記》,喜歡,於是推而廣之:讀《永州八記》或《歷代遊記選》,甚至《水經注》;又如讀了《李將軍列傳》,喜歡,於是找來《史記選》,甚至還可以找來《史記》《漢書》。這樣做,選本就成為入門的鑰匙。用它,很容易打開古代散文的主庫,所得就不只是熟悉一二百篇文章了。
上一段說的是好壞的選擇辦法。但同是好的,可能有深淺之別。例如《左傳》,文章是上好的,可是文字比較古奧,不宜於初學讀,因此,為了學而能接受,還要遵守由淺人深的原則。就選本說,尤其是總括的選本,選文由古到今,取精舍粗,考慮到深淺的很少。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文言文選讀》是供中學生課外讀的,一到三冊由淺人深,初學比較適用。此外,分類的選本有些是比較淺的,如《筆記文選讀》、各種寓言選之類,也宜於作人門的讀物。實際上文章的深淺讀者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能力為尺度,比如兩篇文章,試著讀,覺得一難一易,那就先讀容易的。
與由淺人深的原則相關的一個原則是由少到多。這包括兩種意思:首先是由慢到快;讀熟了,讀多了,文言的底子越來越厚,很多原來生疏的一見如故了,速度自然可以加快。其次,精讀與博覽相結合,這比較複雜。前面說學會語言靠熟,熟由於接觸的機會多,所以不能不多讀;精讀費時間,難於多,所以要以精讀為據點,向博覽發展。所謂博覽,是對付不值得精讀或沒有時間精讀而又不宜於不讀的大量作品的辦法。這類讀物量很大,因為性質、價值、篇幅長短千變萬化,博覽的辦法可以靈活,比如可以讀一遍,或者粗粗訓覽一遍(有少數地方也許不能確切理解),還有時候,翻幾頁看看,覺得沒意思。索性不看。哪些作品宜於精讀,哪些作品宜於博覽,難於機械規定,上面提及的三項原則可以參考,自己的看法和興致也可以參考,所幸開卷有益,即使少數安排不當也關係不大。
以上所說偏於怎樣選定讀物。至於讀,也還有應注意之點。這主要有三個方面:1重視難點。難點主要來自兩個方面:a.詞語的古今差異(句法的差異不易引起誤解,關係不大),如「走」是「跑」、「諸父」是伯叔、「勝國」是前朝之類,不熟悉就容易誤解。b.生疏的事物,如「皮弁」「丁憂」「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名物,「易簧」「凌波」「升堂入室」等典故,不知道本原就不能確切理解。讀時遇到達類難點,要多注意,記牢;這樣,難點減少,將來前進就容易得多。2注意特點。古代散文就寫法說有不少特點,或說優點,如簡練、含蓄、章法緊湊、表現方法變化多等,都值得借鑑,應該深入領會,以期漸漸融會貫通,到自己寫現代文的時候能夠或多或少地吸收到自己的筆下。3培養自己的能力。讀選注本,最好能逐漸過渡到自己能選,離開注能讀。這除了陸續積累文言資本以外,還要學習使用工具書。工具書種類很多,常用的如《辭源》《辭海》等,生疏一些的如各種「類書」「年表」「索引」等,最好都能夠熟悉,以期總有一夭,能夠讀既無標點又無註解的。
以上所說都是古代散文之內的事;想學燈,收效大,還要讀些「之外」的書。這主要是講古漢語常識的書,應該找一兩種讀讀,以期感性知識能夠條理化,上升為理性認識,使已學者更鞏固,將學者更容易。其次是本國史尤其文學史的書,具備其中的知識,等於手持遊覽圖遊歷,比照它就可以知道已遊了哪些地方。還需要游哪些地方。再其次是目錄學方面的書,古代的優秀故文藏在古籍寶庫里,目錄學是寶庫的藏品清單。熟悉清單,選擇讀物就容易了。
最後說說能不能學好的關鍵。這很簡單,勤就能熟,熟就能學好;不勤就不能熟,不熟就不能學好。勤,靠意志;我的經驗,更靠以習慣培養興趣或愛好,天天去讀(時間不必很多),起初也許象個負擔,及至日久天長,難點減少,趣味增多,甚至想扔開也難於做到,熟,學好,自然就不成問題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3287s 3.646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