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交錯意趣生
作者:胡經之
一
世界萬物,有動有靜,變化不盡。動和靜,這是物質運動的存在方式和表現形態。
人的意識反映世界的動靜,文學藝術表現人對世界的感受和體驗。然而,不只反映的客體,而且反映的主體,都處於運動之中,時動時靜。主體與客體之間關係的不同,使得主體對客體的感受和體驗十分複雜。靜的客體,有時主體會感受為動的;動的客體,有時卻又感受為靜的。客體的動態,有時會使人產生靜意;客體的靜態,有時卻又使人產生動感。
文學藝術表現出對動靜的這種感受和體驗,可以使作品意趣橫生,其味無窮。
靜的藝術,如繪畫,所用的物質手段是靜止不動的。然而,高明的畫家,卻能暗示出對象的動態,給人以動感。畫中之竹,靜止不動,但因為畫出了包孕著變化的瞬間,從這瞬間的姿態,可以想像得出那竹子正在暴風雨中搖動。
動的藝術,如音樂,所用的物質手段是連續運動的聲音。但是,高明的音樂家通過那運動的聲音也能暗示出對象的靜態。幾聲鳥鳴、笛音,襯托出了山嶺早晨的寂靜,蕭鼓數聲,越發顯出春江花月夜的寧靜。
文學用語言來創造藝術形象,比起其他藝術來,有更自由的表現力,寫景狀物,動中見靜,靜中見動,動靜交錯,變化無窮。
人在水中乘船行,放眼四周看動靜,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蘇軾三十六歲那年去杭州赴通判任,路過安徽,乘船出穎口,初見淮山,曾賦詩一首,寫下了從船上觀山的感受:
我行日夜向江海,楓葉蘆花秋興長。
平淮忽迷天遠近,青山久與船低昂。
(《出穎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詩人在船上看淮山,煙霧迷漾,遠近難辨。但是,那青山卻象行船一樣在高低起伏。這是詩人當時的真實感受。舟中看山,那山和船一起時低時昂。其實,青山並未低昂,而是船在水中起伏,人在船上也隨之波動,看岸上青山似乎也在顛簸起伏。蘇軾不少詩篇中都表現過類似的感受。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今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泛舟西湖,臥船看山,只見山巒起伏,忽俯忽仰;畫船飄蕩,好像懂得和月亮一起徘徊。西湖邊上的的山巒是靜止不動的,但躺在船中枕席上,人隨著船的顛簸,看遠處山巒也在上下俯仰。
有過乘船經驗的人,恐怕都會有類似的感受。小時,我常乘烏蓬船,在船上看兩岸景物,竹伎、樹木、茅舍都在向後移動,或者,在向船迎來,饒有趣味。稍長,乘火車放眼窗外,只見近處樹叢、禾田象箭一樣飛馳而過,而遠處的村莊、山巒卻似在旋轉,更覺新奇。文學藝術就表現了這種真實的感受。
二
同一景物,詩人在不同場合去看它,會產生不同的感受,這正好反映了詩人(主體)和景物(客體)之間的關係有變化。天上的雲,時而飄動,時而停佇,這是客體莊變動;觀雲之人,時而行走,時而靜坐,主體也在活動,詩人的心境,更是變化多端。南北宋之交的陳與義曾幾次寫出觀雲的感受。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
(《襄邑道中》)
這是詩人在河南行舟襄邑道中的真實感受。船順水而下,趁著順風,百里路程只走了半天,水速是驚人的。榆堤兩岸的景物,應似飛掠而過,此詩雖未寫出,可由想像而得。然而,詩人注意的卻是船上看雲的感受:躺莊船上看那滿天雲彩,一動不動。船行百里,竟沒有覺察到雲彩和乘船人都在向東。船上觀景,看天上雲彩是一種感受,看兩岸花木又是另一番感受。感受的不同,反映了主體與客體的距離的不同:花木在近處,看去似飛動;白雲離太遠,觀者未覺動。可是,同一個陳與義在另一種場合下看那天上的雲,卻又象跟著歸去的詩人在一起行走:
雨意欲成還未成,歸雲卻作伴人行。
依然壞郭中牟縣,千尺浮屠管送迎。
(《中牟道中》)
這種感受也是真切的。在年少時也都曾有過類似體驗:人在行走,天上的星星月亮也象在跟著走。
抓住景物之間相對運動而顯示動靜關係,表現詩人對動靜的真實感受,這在古典詩詞中甚為常見。清代詩人袁枚在《隨園詩話》中,稱讚這樣的詩句乃「見道之言」,創造了「悟境」:
詩有見道之言,如粱元帝之「不疑行舫往,惟看遠樹來」;庚肩吾之「只認己身往,翻疑彼岸移」。兩意相同,俱是悟境。
把無生命的景物看作有生命,把靜止不動的景物當成自動,這還不是把詩人的心情移到景物本身,比如:
茆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春來。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為鄰居楊德逢寫的這首詩,「護田」和「排闥」雖然是用了《漢書》中的話作典故,但卻生動地寫出了水和山的動勢:綠田被水圍繞了,青山破門而入,把青翠送進了屋裡。也是把無生命的靜止不動的山和水寫成有生命的活動的。但在古典詩詞中,有更進一層的,把沒有人情的景物寫成富有人情,詩人把人的思想感情、人格品性移到景物,使無情者變得有情,亦有人意。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水自搖沙水清。
(蘇軾《新城道中》)
在詩人眼裡,東風、晴雲、初日、野桃、溪水等景物,都象有情之物,懂得人意。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
(林逋:《長相思》)
青山本來無情,亦不會起而迎送。但在離人眼中,錢江兩岸的吳山、越山,似亦有情,都來送迎。清人查為仁的《蓮坡詩話》中,記有一高僧雪嶠,隱居山中,曾有詩云:
簾卷春風啼曉鴉,閒情無過是吾家。
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
青山怎麼會伸頭?這當然是詩人自己的想像。久居深山,不與人住,寂寞之中,以山為友,把青山當作有情之物來對待,賦無情不動之物以人的性格,使寂寞生活帶來了樂趣。
「兩山排闥送青來」,這還只是寫山上青翠破門而入,但青山並無人情。有些詩篇,寫蒼苔之色,竟想爬到人的衣衫上來了,無情之物卻已有情:
朝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
(王維:《書事》)
洪覺范《天廚禁臠》稱讚道:「此詩含不盡之意,子由所謂不帶聲色者也。王半山亦有絕句,詩意頗相類」。這裡所說的王安石絕句,乃是指「山中十日雨,雨晴門始開。坐看蒼苔文,欲上人衣來」。這也是賦無情之物以有情的例子。金聖歎極為讚賞這種文學手法,在《批改歐陽永叔詞十二首》中云:
只如六一詞,「簾影無風,花影頻移動」九個字,看他何等清真,卻何等靈幻。蓋人徒知簾影無風是靜,花影頻移是動,而殊不知花影移動只是無情,正是極靜;而
……簾影無風四字,卻從女兒芳心中仔細看出,乃是極動也。
……
賦予靜止不動無情之物以有情,使之活動起來,不僅古詩中常見,就是在今詩中也不乏其例。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毛澤東《菩薩蠻·大柏地》)
崑崙雪峰送我行,唐古雪峰笑相迎。
唐古雪峰再相送,旭角雪峰又來迎。
(陳毅《乘車過雪峰》)
三
文學藝術中的寫景狀物,都是為了表情達意。寫動寫靜,是為了表達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動中見靜,靜中見動,會產生不同的體驗,形成不同的意境。
王安石曾集詩兩句,組成一聯,上聯是「風定花猶落」,下聯是「烏鳴山更幽」,沈括《夢溪筆談》說:「上句乃靜中有動,下句動中有靜」。《冷齋夜活》則雲。
荊公言前輩詩,「風定花猶落」,靜中見動意;「鳥鳴山更幽」,動中見靜意。
……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風定聲靜,然而花朵還在悄然落下,這是靜中尚有動,在無聲狀態中見到落花的動。鳥鳴有聲,然而鳥的鳴叫反而襯托出山中越發地幽靜,這是以有聲顯示幽靜。
東晉詩人陶淵明把這種動中見靜、靜中見動的手法綜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特有的詩境:
方宅十餘宙,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暖暖遠人材,依依墟至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歸田園居》)
村宅、草屋,一片寂靜,然而院內樹木卻又不甘寂寞,榆柳護繞後檐,桃李羅列堂前,靜中見動。遠處村莊,炊煙飄動,深巷狗吠,樹顛雞鳴,動中更覺山莊之靜。這種動中見靜、靜中見動。動靜交錯的描繪,正是為了表現詩人那種內心既平靜而又不平靜的心情。
王維亦頗善於把動靜巧妙結合起來,構成妙境: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
這首《鳥鳴澗》是為友人皇甫岳所居而作的題詠,寫出了雲溪的夜景。夜深人靜,春山空寂,卻有桂花仍在悄然落地,正是靜中見動;驚鳥時鳴,聲傳深澗,更顯出山居之靜,這是動中見靜。
靜中見動,可以使人益加有靜穆之感。明人袁中道在《爽籟亭記》中曾細緻述說過這樣的體驗。他愛靜坐石下聽泉聲,其聲變態百出:
初如哀松碎玉,已如鵾弦鐵拔,已如疾雷電霆,搖盪川岳。故予神愈靜則愈喧也。泉之喧者,入吾耳,而注吾心,蕭然冷然,浣濯肺腑,疏渝塵垢,灑灑乎忘身世,而一死生。故泉愈喧,則吾神愈靜也。
……
泉聲越是喧鬧,他的心神就越覺寧靜;反之,心神越靜,也就更感受到寂聲的喧騰。
文學藝術就常用靜中之動來襯托靜境。早在《詩經·小雅·車攻》詩中,就有「蕭蕭馬鳴,悠悠旆旌」之句,以動寫靜。戰馬嘶鳴發出蕭蕭之聲,旗幟悠悠飄動,然而《毛傳》在釋此二句說道:「言不喧譁也」,確是體會到了這種詩境。顏之推很敬佩這樣的解釋,在《顏氏家訓·文章》中云:「吾每嘆此解有情致,籍詩生於此意耳」。這裡所說的籍詩,就是梁代王籍的《入若那溪》一詩,後四句為: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王籍離家多年在浙江會稽做宮,那裡有風景秀麗的若耶溪,詩人在這裡泛舟暢遊,只見長空和溪水悠悠相連,水天一色,遠處山頭的白雲和近處水面反照的陽光,相映成趣。在如此美好的景色中,詩人忽然聽到幾聲蟬鳴,幾聲鳥鳴,使人越發感到樹林寂靜,山間清幽。於是,勾起了詩人自己厭倦官場生涯、懷念家鄉的思歸之情。明人惲向說:「蛩在寒砌,蟬在高柳,其聲雖甚細,而使人聞之有刻骨幽思,高視青冥之意」(《道生論畫山水》)
然而,同樣是蟬鳴聲,也可以叫人心煩意亂,無法寧靜。王安石在旅途官驛中生病,困在途中無法啟程趕路。深夜寂靜,卻難入睡,此時傳來聲聲蟬鳴,更使旅人煩躁不安: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
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淒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
(《葛溪驛》)
和上一首詩比較,本詩也以動托靜,但呈現的是另一種意境。這一道理,讀者不難明白。
(所引詩文下的重點號,均為引者所加)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3s 3.539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