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之前,中國社會的狀態,在鄉野之間,多是士紳和族老說的算,這也是為何歷代王朝,最後都要和士紳妥協,才能坐穩江山的一個很大原因。
皇權不下縣,鄉野由鄉紳族老管理,這為王朝的統治,節省了大量的成本,但也給王朝帶來了許多隱患。
不少鄉紳作惡,最後帳都要記到王朝的身上,而政府權力不下鄉,也削弱了王朝的力量。
歷代各朝,官府的權力不到鄉間,並不是說,官府有意要放棄,主要是對官府而言,成本太高。
王彥有這樣的想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時,明朝財政增長明顯,賦稅增加,他覺得能有所作為,所以才想要進一步控制地方。
聽王彥又拋出一個議案,七位閣老忙又從小吏手中又接過了一份卷宗。
他們邊看,王彥邊說道:「令重則國威,國威則天下安,令輕則國卑,國卑則天下危。孤王以為天下安定,除了禮樂教化之外,還需要國法森嚴,令出必行!」
小吏給每位閣部的宗卷上,主要說的是民間一些土豪劣紳,利用在地方的權勢,或是族中長老利用宗法,私設刑堂,幹些欺壓善良,奪人田產,強搶民女的勾當。
幾位閣老看了這些卷宗,明白了王彥的意圖,陳邦彥一手拿著卷宗,說道:「殿下的意思,下官明白,可要禁止民間私設刑堂,重視國法,下官以為不可!」
王彥鎖眉道:「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這是數千年來,先賢與國人之所求。孤要加強律令,依靠律令來治理天下,而非個人意志胡作非為。今國以有法,然民間卻自有一套,若是鄉紳賢明還好說,可要是遇見品行惡劣的士紳、族老,必然為禍地方!孤讓朝廷禁止民間私設刑堂,對百姓來說,是件好事,為何不可?」
陳邦彥想了想,「殿下,如果朝廷明令禁止民間私設刑堂,這觸犯了鄉紳之利,必然遭其反對,這是其一。要是朝廷想要插手鄉間宗族的事物,各縣衙役捕快都要增加,甚至要派遣兵馬駐守,而朝廷還沒有做好準備,這是其二。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千年來百姓有什麼事物,多是先找族中長老解決,非發生命案等大事,不願意驚動官府,這已經成為固有的觀念。況且百姓一般不知法,就算官府有令,他們還是會先找宗族長者,這是其三!有這三點,下官以為殿下心雖好,但此法要是施行,於朝廷必然是弊大於利,所以下官反對此議!」
幾位閣部聽了,議論幾句,不禁紛紛頷首,顯然是贊同陳邦彥的話語。
這個想法,王彥之前就有,今日看見有人當街強搶民女,而周圍之人都沒有阻止,許多人還認為這是天經地義,他才今日提出此議。
聽了陳邦彥的三條,王彥不得不重新深思,而他一想,其實除了這三條之外,還有一條,就是整個明朝的官僚機構是否清廉。
對於百姓來說,見官成本太高,也是他們選擇找族老,或者士紳來解決問題的主要原因。
如果朝廷強制禁止士紳和族老插手民間的糾紛,這樣可能不僅得罪士紳,而且也使得百姓的矛盾無法調解,反而怨恨朝廷。
王彥微微頷首,「陳閣部說的有道理!」他沉吟了一下,卻又道:「此事強制推行,確實不妥,可能成為朝廷的一項惡政,但是依法治國,以德育民,是孤王今後治理天下的施政方略,孤不能因為有這些困難和阻礙便放棄,這是懶政、惰政,是不思進取,孤王不能接受。諸位可有什麼好的建議?」
王彥主政以來,一直是銳意進取,眾人聽了王彥的話,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而且「依法治國、以德育民」,又比之前的「限制皇權,士大夫共治天下」更進一步,王彥的治國思想更加成熟和具體,幾位閣部一聽,便能理解今後朝廷要努力的方向了。
「殿下,此事下官以為只能徐徐圖之,不能強制下令!」王夫之思索片刻後說道:「殿下要依法治國,以德育民,下官認為,首先要廣開民智,使民知法,使民明智。如此百姓有問題,自然會找官府,而朝廷只需要做好準備,增強地方官府處理事務的能力,加派維持治安和抓捕不法的人手,不用下明令,也能逐漸禁止民間私設刑堂,讓天下令出一門!」
王彥聽了不禁眼前一亮,朝廷直接下令,得罪士紳不說,還未必能執行,可是開啟明智,讓百姓知法,如果族老、士紳處事不公,他們自然會來找朝廷。
這是潛移默化的改變民間現狀,自然不會引起士紳的激烈反抗,而且如此一來,不僅是有利於依法治國,對於以德育民也有巨大的幫助。
只是開啟民智並非易事,首先就要廣辦書院,教人識字,而這又需要民間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百姓得有閒財,才會有心思讓孩子讀書,不然飯都吃不飽,就算不收學費,也沒有幾家會送孩子過去。
王彥嘆了一聲,「王閣部的建議很好,可這至少是十年、二十年之計,甚至要更久!不過孤很讚賞這條建議,廣開民智,必然要大辦書院和蒙學,讀書能使人明理知法,老師能受人以德,讓人知禮儀。如此孤王依法治國,以德育民,都可以得到實踐,這是一條良策!」
到王彥今日的地位,已經沒有多少東西可求,他現在欲望不多,其中一個就是能有一番大作為,文治武功,都要蓋過歷史上的名人,打造一個屬於他的太平盛世!
「殿下既然認同,那禮部在明年的預算中,將提出擴大各州府縣學的規模,並且對私塾蒙學給予一定補貼的提案,不知殿下以為如何?」顧元鏡立時說道。
王彥想了想,「不要給私塾補貼,朝廷出錢,直接在各縣,視人口建立一至五個蒙學,朝廷不收學費,只需學生自背吃食便可。另外官辦蒙學生考入縣學的人數,納入各縣官員的政績考核之中來。」
能上私塾的都是條件不錯的人家,而且補貼給私塾,其中存在很大的操縱空間,容易形成腐敗,所以王彥將其否決。
說完,王彥見眾人沒有意義,隨即又揮手道:「諸位表決吧!」
這一次沒人猶豫,又是全票通過決議,這說明大家都認可王彥的治國理念。
王彥頗為欣慰,上一個議案時,他明顯感受到楚派的猶豫,有自己的小心思,可這次在關係國家長遠未來時,還是保持了一心。
接下來就是,打擊幫會和不法士紳的議題,這沒有什麼好說的,按著律令該抓的抓,該殺的殺,又是全票通過。
這時王彥再次點點頭,「既然一致通過,那麼這兩個議案也儘快送到王府,等孤用印之後,便可正式施行。」
幾位大學士拱手稱是,王彥站起身來笑道:「孤還有事,幾位閣部繼續商議具體的細節,孤便先行回府了!」
王彥先一步離去了,這時,主管戶部的王夫之起身道:「關於五德號和外郭作坊的事情,下官晚上與陳永華一同前往王府拜訪殿下。」
王彥點了點頭,隨即起步回到王府,一邊處理事務,一邊等候兩人過來。
不覺間就到了晚上,不過王夫之和陳永華還沒來,陳邦彥卻拿著一份軍報,急急忙忙的到王府求見。
他來到書房,分賓主落座,王彥笑問道:「岩野有什麼急事,要連夜跑過來。」
陳邦彥將一份軍報交給了王彥,回道:「殿下,淮安來的揍報,徐州的馬光輝忽然停止了對淮南的襲擾,兵力往後收縮,變攻為守,下官判斷,是不是姜襄已經反了!」
王彥身子一正,精神一振,「如果,姜襄真的反了,那天地會和南陽方面,因該很快就有消息傳來。」
王彥約為有些激動,多爾袞那廝這次突然捅他一刀,讓他不得不與魯王和鄭成功妥協,給自己留下了一個隱患,現在姜襄既然反了,他還不趁機整死多爾袞。
一時間,王彥身子前傾,靠近了陳邦彥,問道:「準備送往淮安和南陽的物資怎麼樣呢?」
「剛經歷唐魯之亂,朝廷目前還很混亂,物資和兵力都尚在準備之中!」陳邦彥抿嘴道。
王彥皺了下眉頭,「兵部的動作要快一些,這是天賜良機,我們不能浪費!」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s 3.539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