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躺在寬敞舒適的龍床上,苦思冥想前路所在,遷都,備戰,議和,禪位,無論哪條路好像都走不通。
時間不知過去了多久,朱由檢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此時此刻,唯有身下的龍床與身邊的女人能讓他感覺些許平靜。
這張龍床是他的哥哥——天啟皇帝朱由校的傑作。
歷史上明熹帝朱由校做皇帝稀爛,做木匠活兒卻是把好手,如果不是世俗雜務荒廢了他的木匠天賦,此人絕對是魯班一樣的存在,在中國工匠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天啟七年,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藥」身亡,臨死時留給弟弟朱由檢幾套皇帝親手打磨的家具,還留給他留一個滿目瘡痍風雨飄搖的大明。
明史有言,明亡於萬曆。
有人說明亡於崇禎,還有人說是亡於開國皇帝朱元璋,也就是說大明剛剛建立就亡了,不過最具有可信度的說法是:
明亡於元順帝。
不管亡於誰,總之崇禎繼位時,接手的就是個爛攤子,朱由檢勤勤懇懇,縫縫補補,沒曾想卻越補越爛,在他的努力下,大明這兩年竟有亡國之象了。再過三個月,崇禎就要去見他哥哥了,想想還是蠻激動的。
崇禎躺在哥哥打造的龍床上,想起他臨死時對自己說的那句「來,吾弟當為堯舜,」,不由脊背發涼。
呵呵,難道朱由校也是個穿越者?
躺在龍床上的女人發出勻細的呼吸聲,打斷了皇帝翻飛的思緒,一陣淡淡的肉香撲鼻而來,崇禎繃緊的神經稍稍鬆弛,目光開始打量身邊這個女人。
眼前這位美人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周皇后,崇禎與周皇后感情融洽,夫妻兩人可謂相濡以沫。後來崇禎號召群臣捐款時,周皇后將自己的全部積蓄捐出,卻被他親爹周奎拿了回扣,當然這都是後話。
北京城破後,周皇后在明思宗前,先行殉國,後與崇禎合葬一處。
這樣一個有情有義忠君愛國的女子,是不應該死的。
崇禎沉吟半響,意識到眼下當務之急是要把武器藏好,這些大殺器在關鍵時候會給崇禎很大幫助。
他想起寢宮深處有間密室,是當年明成祖做燕王時留下的,裡面藏有不少火器。
崇禎趁周皇后還在熟睡,再次偷偷爬起來,把散落在地上的各式武器,連同金三角大留給大明王朝的那兩噸黃金全部搬進密室。
搬完最後一箱手雷,崇禎滿頭大汗,坐在龍床上氣喘吁吁,這時,周皇后醒了。
「皇上,今日醒的這麼早。」
「哦,」
崇禎答應一聲,不知如何應答。
伴隨著窸窸窣窣的聲音,周皇后已經上前開始給皇上穿冕服。
白皙小手觸碰到皇上汗濕的後背,頓時花容失色,驚叫道:「皇上!」
「哦,朕昨晚做噩夢了。」
崇禎淡淡回答說,周皇后眉頭緊蹙,欲言又止。
周皇后雖然身處深宮,卻知道現在局勢糜爛,李闖叛賊攻破洛陽殺死福王后,崇禎便開始頻繁做噩夢,經常在半夜驚醒。
崇禎微微一笑,伸出手臂抱了抱她,周皇后臉色嫣紅,崇禎已經很久沒有臨幸皇后了。
就這樣抱著皇后,享受著浴血廝殺前最後一絲溫存。
「天快亮了,朕該去太極殿了。」
雞鳴聲越發密集,崇禎毅然起身,朝皇后微微點頭,轉身朝寢宮外走去,背後傳來周皇后悲切的嗚咽聲。
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卯時三刻。
朱由檢穿著那套略顯陳舊的冕服,穿過斑駁陸離的乾清宮,迎著刺骨的寒風急促朝太極殿方向走去。
剛走出乾清宮,迎面走來個三十歲上下,下頜無須的矮胖男人,那人身著單薄皮襖,見了崇禎,急忙上前施禮。
「主子今日起的真早,忘了給主子道喜,今兒個是元旦,奴婢祝主子萬壽無疆!」
說話的便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和崇禎自幼相識,小時候和朱由檢一起玩過泥巴,關係甚為親密。
崇禎仔細打量王承恩一番,發覺此人面目和善,同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和他的前輩王振魏忠賢等人相比,一副人畜無害模樣。
王承恩對崇禎可謂忠心耿耿,北京城破後,他沒有選擇逃走,而是陪崇禎在煤山吊死。
「大伴,同喜同賀,你今日起的很早哩,穿這麼少不冷嗎?」
崇禎說著,伸手在王承恩身上捏了捏,太監清心寡欲,滿身膘肥,朱由檢用力在王承恩小肚腩上捏了捏,宛若後世和諧片中的公交痴漢。
君臣兩人相視一笑,一起發出嬴?盪笑聲。
王承恩那酷似公鴨嗓的笑聲在周圍迴蕩著,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偌大的皇極殿前,不見一個人影,甚至連個宮女侍衛都看不見。
太極殿門口兩隻石獅子,佇立百年,飽經滄桑,此刻正默然注視兩人。
「宮裡的人越來越不懂事了,」崇禎嘟嚕一聲,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大伴,朕常給你說,在宮中做事,要拿出點殺氣來,你看看你自己,再看看前朝的馮保,王振,都是做秉筆太監,差距為何如此大呢!」
王承恩只是點頭,沒有說話,內府欠餉半年,住在宮內的太監宮女還好,外面的錦衣衛都快揭不開鍋了,別說是馮保,就是讓魏忠賢從地底下爬出來,沒有錢,也鎮不住這些人。
兩人閒聊著,不緊不慢往皇極殿走去。
遠遠望見皇極殿朱紅大門,崇禎忽然停下腳步,對寒風中瑟瑟發抖的王承恩道:
「大伴,今日朝賀完畢,你召集各四局八司的主事太監們到皇極殿來領月錢。」
「啊,領月錢?」
王承恩痴呆片刻,呆呆望著崇禎冕服前胸那條漸驅磨損的飛龍,良久無語。
顯然,他不信皇帝現在手裡有錢。
「王承恩,你想抗旨麼?」崇禎假裝生氣,王承恩連忙跪倒在地。
「臣遵旨。」
崇禎扶起王承恩,拍拍太監單薄的肩膀,神色凝重道:
「大伴,你這個司禮監秉筆太監也太窮了,大概是大明最窮的一個吧,等朕給你發了錢,你要去換件厚實點的皮襖,知道嗎?」
「哦。」
王承恩一臉茫然的點點頭,用同情的目光望向崇禎,竟然忘了磕頭謝恩。
好在崇禎也沒有計較,兩人終於來到皇極殿門口。
大門緊閉。
天真冷啊。
崇禎搓著手,在大殿門口踱著小步。
王承恩就更慘了,身體哆哆嗦嗦。好幾次鼻涕流出兩尺高又被吸了回去,
崇禎判斷氣溫應該在零下十五度左右,明顯比後世同期要冷,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小冰河氣候?
氣溫偏低,雨水不足,埋進土裡的種子不能發芽,今年又有不少農民要顆粒無收了吧。
然而各種攤派徭役卻一件也不會少。
寒風像刀子似得刮著人臉,拷問著崇禎皇帝的良心,王承恩打著哆嗦道。
「皇,皇上,皇極殿鑰匙在錦衣衛那邊,咱們來,來,早了。」
王承恩正在磕磕巴巴說話,遠遠望見一個身著破舊飛魚服的人急忙朝這邊走來。
那人抬頭望見皇極殿門口站著皇帝和太監,臉色頓變,急忙加快腳步。
錦衣衛也混成這樣了?
崇禎轉身瞅著王承恩,不等皇帝開口,太監便說道。
「皇上,這是錦衣衛南鎮府司堂上指揮李若璉,就是他掌管皇極殿鑰匙。」
「李若璉?」崇禎沉吟片刻,這名字很熟悉,好像在哪本書里見到過。
「前年為給遼東湊軍餉,李若璉捐了三百兩,皇上對他表彰,還賜給他十兩銀子呢!」
王承恩臉色通紅,像只熟爛蘋果。
靠,十兩銀子,真是摳門到家了啊。
就在此時,崇禎終於記起這位錦衣衛南鎮府司堂上指揮是什麼人了。
在同時期某人(此人也是一名錦衣衛,名字忘了)的記載中,這位名叫李若璉的錦衣衛對大明王朝可謂是忠心耿耿,和太監王承恩一樣剛烈。
三個月後,李自成兵臨北京,李若璉負責防守崇文門,城破後,他斬殺十多名流賊,最後力竭自殺。
和那些滿口仁義道德最後卻主動獻城投敵的無恥文人相比,這位堂上指揮可謂是高風亮節光明磊落一漢子。
這樣的人不應該死啊!
「不僅不該死,而且以後還要重用啊,」望著朝自己走來的李若璉,崇禎皇帝在心底默默念叨。
李若璉來到皇極殿正門,抬頭望見崇禎,連忙向皇帝叩首。
「臣南鎮撫司堂上指揮李若璉叩見皇上,臣來遲了,罪該萬死。」
邊說邊磕頭不止,王承恩還沒說話,崇禎卻已經上前,扶起李若璉,低聲細語道:
「快快起來,朕今日起的早些,順便來皇極殿看看,你按規矩辦事,哪裡有錯,趕快起來。」
李若璉連忙站起身,臉上誠惶誠恐,崇禎和顏悅色道:「快開門吧,大臣們就快來了。」
王承恩與李若璉合力推開大門,一陣霉爛氣味撲鼻而來,崇禎捂著鼻子,看來大明很久沒朝會了。
明朝三百年間,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後來的永樂皇帝朱棣是出了名的勤政,每日上朝三次,後來的皇帝越發懶散,到了明神宗甚至有二十幾年沒有上朝記錄。
王承恩拂去御座上灰塵,哆哆嗦嗦,崇禎命李若璉將大殿內銅爐里的炭火點燃。
炭火噼里啪啦燃燒起來,崇禎示意王承恩去暖暖手,太監推辭了幾下,終究擋不住寒冷,還是去了。
崇禎抬頭望殿外,這時天已經大亮了,然而空蕩蕩的大殿上,除了三人,再無別人。
崇禎默然望向王承恩,沉聲道:「人還沒來嗎?」
正在向火的王承恩聽了這話,跪倒在地。
元旦朝會算是宮廷中最重要的朝會之一,群臣一般比皇帝要早到,恭候皇帝大駕,現在倒好,一個人也沒有。
「這些該死的臣子,估計都還在暖被窩裡賴床吧?」
王承恩對崇禎忠心耿耿,和群臣也沒有什麼牽連,所以說起話來從來都是無所顧忌。
「不來也罷,不來也罷,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崇禎喃喃自語道。
王承恩沒聽清皇帝說什麼,也沒敢多問,旁邊李若璉小聲嘀咕:
「元旦朝會不到,如此無禮,擱在高祖那會兒,可是要剝人皮的。」
旁邊王承恩瞪李若璉一眼,示意他不要亂說話,李若璉臉色頓變,匍匐在地,不敢抬頭。
崇禎繼位後嚴厲打擊閹黨勢力,錦衣衛東廠也受到牽連,殺了一批,流放一批,廠衛勢力一落千丈,地位也漸漸卑微起來、
卻聽崇禎冷笑道:
「說的是,這些大臣們真不把朕放在眼裡了,廠衛荒廢已久,是該像高祖爺學學了。」
兩人一起抬頭,驚愕望向皇上,沒想到竟從皇上口中說出這種話。
崇禎接下來說出話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國家糜爛如此,朕也學學先人,剝幾張人皮了,」
說罷,他摸了摸藏在冕服下面的手槍。
「李若璉,去鐘鼓司敲鐘!」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1s 3.653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