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跟著孫元龍進了兵工廠內的一間小房子,見房中堆滿了槍械零件,幾乎沒有下腳地方。一個年輕人正專心致志地彎著鐵絲,連有人進來都沒聽到。
「二狗,殿下來了,快把咱們的燧發魯密銃拿出來讓殿下看看!」孫元龍這麼一吼,那年輕人才猛地一驚,望見朱由檢和燕凌,竟慌得連話都說不出來,只是恭敬地遞上一支長槍。
朱由檢接過來一看,見這支槍乍看起來與鳥銃區別不大,唯一較為惹人注目的就是槍管非常長。一般鳥銃的槍管長度不到一米,這支槍的槍管卻長達一點五米。另外就是槍的擊發部分夾有燧石,這樣就不用每次用火繩引燃擊發藥。
朱由檢端起槍,一邊愛不釋手地左摸摸右看看,一邊問道:「我記得去年研製燧發槍時,主要是彈簧強度不過關,導致擊發總是失敗。這個問題解決了?」
「二狗,主意是你想出來的,還是你來給殿下介紹。」孫元龍見那青年還忸忸怩怩,便對朱由檢笑道:「他叫魏二狗,是我去年年底新收的徒弟。別看年紀不大,卻肯動腦子,做事有股子鑽研勁。」
「不錯嘛,這就叫青出於藍!」朱由檢鼓勵道,「快給我講講,你是怎麼解決彈簧問題的?」
講到專業技術,魏二狗不再那麼拘謹了,興奮地道:「王爺的燧發手槍俺們認真研究過,其實也沒什麼複雜的,就是那個連著扳機的彈簧不好做。過去做的彈簧總是拉幾十次就鬆了,那樣撞針打在燧石上就沒有力量,無法迸出火星。原來那支手槍上的鋼絲,咱們不知道西洋人是怎麼煉出來的,反正按照人家的樣子繞出彈簧來,看著一模一樣,用起來卻是不行。
「後來小人就琢磨,既然咱們的鋼不如西洋人的,為什麼就一定要按照西洋人的樣子做彈簧呢?小人就自己繞彈簧做試驗,後來發現兩點:一是彈簧繞的圈越小,彈簧越有彈性;二是等鋼絲完全冷卻下來以後繞,比剛拉出來還熱著就繞,要更有勁一些。於是小人就對扳機做了點小小的改動,用兩根並排的細彈簧取代原來的一根粗彈簧。再試驗,就是扣幾千次扳機,彈簧也不會鬆了。」
「好!」朱由檢高聲贊道,「能不局限於仿製,而是從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你這小伙子不簡單!你再說說這槍管,為什麼做得這麼長?」
魏二狗這時已經放鬆下來,侃侃而言道:「孫廠長有一本《軍器圖說》,小人沒事就愛翻翻。這支魯密銃,就是按照圖冊里的樣式造出來的。因為火藥擊發之時,會在槍管內產生極大的推力,只要前面氣流阻擋之力小於後面的推力,子彈就會繼續加速。而一旦子彈出膛,推力就沒有了,所以槍管越長,子彈出膛的速度越快,射程也就越遠。像這支魯密銃,孫廠長曾經試射過,射程可達一百五十步以上,是鳥銃的兩倍。」
「那乾脆把所有鳥銃的槍管都加長,秦兵不就如虎添翼了麼!」朱由檢還沒聽完,就興奮地大叫道。
「王爺,沒那麼簡單,」魏二狗忙道,「槍管越長,製造起來就越難。魯密銃比普通鳥銃的槍管長了不到一倍,但成品率還不到鳥銃的四分之一。造一支魯密銃的時間,差不多可以造十支鳥銃了。而且後期保養、填裝彈藥、清理槍膛都很困難,因此射速也比不上鳥銃。」
「原來是這樣,看來是我想得太簡單了,讓小伙子給我上了一課啊!」朱由檢爽朗地笑道。
魏二狗嚇了一跳,趕緊跪在地上道:「小人一時放肆,求王爺饒命!」
朱由檢忙將他攙起來,誠懇地道:「這怎麼叫放肆呢,你懂得多,就可以給我上課!咱們這裡不論身份高低貴賤,只講科學和實際。『二狗』這個名字叫起來有些不雅,你有沒有大名?」
魏二狗感動地道:「俺爹媽都不識字,根本不會起名。都說名字越賤小孩越好養活,所以俺家兄弟幾個就叫大狗、二狗、三狗…」
朱由檢不覺莞爾道:「本王要重重獎勵你,還要給你授勳。到時候你一上台,對大夥一介紹,你這名字豈不惹人發笑?乾脆本王給你重取個名字,你可願意?」
魏二狗還在愣神,孫元龍卻照屁股踹他一腳,笑罵道:「殿下給你賜名,這是多大榮耀,你家祖墳都冒了青煙了!還不快謝過殿下大恩!」
魏二狗這才反應過來,跪倒在地請朱由檢賜名。朱由檢略一沉吟便道:「你是研究槍械的,火槍擊發之時聲如巨雷,震天撼地。不如你就叫魏震吧!燕凌,你記一下:兵工廠廠長孫元龍主持研發鑄炮製槍有功,授一等功!兵工廠工匠魏震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授一等功!除按標準領賞外,再額外獎勵白銀各一千兩,過幾天公開授勳!」
這可是秦王莊有史以來最重的獎勵了,眾人艷羨不已,孫元龍和魏震更是受寵若驚,感動得不能自已。朱由檢趕緊安撫道:「老孫,年輕人激動一下就算了,你這麼大歲數,怎麼也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快給我擦乾了,正事還沒說完呢!」
孫元龍這才不好意思地擦乾淚水,對朱由檢提出的問題一一做了回答。
現在朱由檢最關心的,就是新研發出來的速射炮和燧發魯密銃的產量能有多大。孫元龍老老實實地回答:「速射炮鑄模非常麻煩,成品率又低,只要有砂眼就廢了。而且泥模的乾燥非常慢,至少也要一個月時間,按照現在的生產水平,兩個月能鑄一門炮就不錯了。魯密銃稍好一些,但和鳥銃沒法比。鳥銃一天能造十來支,魯密銃兩三天能造一支。因為剛剛研製成功,沒有殿下的批准,這兩樣火器都還沒開始成批製造。」
「兩個月一門炮?這也太慢了點…」朱由檢頓覺有些頹喪,照這個速度,一年才生產六門炮,實在是遠水不解近渴,難以滿足緊張的戰事需要。
正愁悶時,魏震怯生生地道:「小人還有個想法,也許能加快鑄炮速度,就是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講!快講!」朱由檢如獲至寶地道,「行不行得通,只有試過才知道!」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4s 3.716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