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以馬青的迅速落網為,錦衣衛順藤摸瓜,很快逮捕了潛伏在京師的十餘名白蓮教徒,一張竊取大明帝國最高軍事機密的龐大而隱秘的網絡漸漸開始浮出水面。
這些白蓮教徒,有的本來就是京師人,有的是以做生意為掩護來到京師的。他們的目標並不僅限於軍工廠,也包括低級官吏、京營官軍,以及所有和官府有關的人群。當然他們不敢公然到軍營、官府附近轉悠,而是「蒼蠅專叮有縫的蛋」,最擅長在酒樓、賭場、妓館等藏污納垢之處尋找合適的目標。
找到目標後,這些人先是投其所好,利用小恩小惠和對方混熟;然後以賭局、色局等手段,讓對方入不敷出,甚至欠下巨額賭債;最後才會露出廬山真面目,套出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且只要落入圈套,就會越陷越深。像馬青自知身犯重罪,幾次提出要讓他們協助逃到襄陽去,可是白蓮教還想通過他竊取更多的先進技術,當然不肯助他逃走。
不過白蓮教也失算了,他們沒想到利用竊取的技術製造的手榴彈剛偷運進南京,這麼快京師就展開緝查,連一天時間都沒到,馬青就落入法網。雖然這些人都是單線聯繫,但正所謂「人心似鐵假似鐵,官法如爐真如爐」,錦衣衛大刑伺候之下,就像一條線上的螞蚱,上一個咬下一個,很快就被一網打盡。
朱由檢對現代法律理念中的「禁止刑訊迫供」一直是有不同看法的。對於未犯罪或是僅犯了小罪的人來說,刑訊確實會造成屈打成招,甚至有審訊人員故意濫用刑罰,使好人蒙冤而真兇逍遙法外。但是,在刑訊中,屈打成招的到底占有多大比例,卻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如果政府擁有無限的司法資源,當然在理論上可以不通過刑訊手段,而完全靠人證、物證、旁證等完整的證據鏈,不用嫌犯的口供亦可定罪。可是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別說是當前這樣的亂世,即使是前世號稱司法制度最完備的美國,由於過於強調證據定罪,又有一幫無良律師為了賺錢,挖空心思為嫌疑人脫罪,審定一個案子往往要花費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消耗大量的司法資源。
表面上看起來,這在程序上是「公正」了,是確保了嫌疑人的「合法權益」。可是由此司法資源被大量消耗,大量罪犯得不到及時、應有的懲罰,政府無法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預防犯罪上,導致美國罪案頻發,損害了更多的普通百姓的利益。
而刑訊手段雖然簡單粗暴,卻在大多數案件中行之有效,效率極高,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司法資源。尤其是一些慣犯、累犯和心理素質較好的罪犯,用俗話講叫「滾刀肉」,不讓他們受皮肉之苦,他們是絕對不會自承罪行的。這就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朱由檢認為應該辯證地看,合理掌握平衡,才能兼顧公正與效率。刑訊本身不是問題,如何使用刑訊才是問題。
所以朱由檢雖然早就打算對《大明律》進行重大改革,並已經在司法實踐上廢除了凌遲、腰斬等殘酷刑罰,但是並不打算廢除刑訊,而是要對刑訊進行規範,說白了就是做出嚴格的規定,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刑訊、對什麼對象使用何種刑訊強度。錦衣衛當然是朱由檢改革措施的忠實執行者,嚴振綱早就制定了《錦衣衛北鎮撫司刑訊暫行條律》,朱由檢親自御批生效。
在這個《條律》中,規定凡是刑訊,必須有三名以上的錦衣衛百戶以上、而且並非上下級關係的官員同時在場,並且要在審訊記錄上簽名。根據嫌犯的性別、年齡、體質、所涉罪行嚴重程度、心理狀況,對各種刑訊手段進行嚴格分類,挑選最合適的刑罰,強度由弱到強依次實施。如果所有刑訊手段使用過之後,嫌犯仍不肯招供,則必須上報鎮撫使酌情處理,並且無論如何要確保嫌犯不能因為受刑而死亡,否則審訊者就得承擔責任,輕則撤職,重則法辦。
像這幫白蓮教徒,屬於竊取軍事機密、危害國家安全的最高級別嫌犯,而且都是身強力壯的成年男子,有的還有武藝,錦衣衛自然是把各種最高級別的刑訊手段盡情往他們身上招呼。結果他們不但招供出了白蓮教在京師他們這一條線上的所有教徒,還供出了他們的上線,也就是負責京師與白蓮教總部聯繫的一名護法。這名護法居然是一名驛卒,靠著這個身份掩護,他可以自由地進出京師。
錦衣衛立即實施抓捕,正好這個驛卒剛回京師,一進驛站就被抓了個正著。嚴振綱親自審訊,重點自然是手榴彈案。這傢伙雖然嘴硬,但在被酷刑折磨了幾個時辰之後,終於受刑不過招供了。因為他在白蓮教內部級別較高,所以供出的內容也極有價值。據他所說,南京城內有一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也是白蓮教徒,偷運手榴彈進城,就是為了發動兵變,一舉消滅關寧鐵騎和王在晉、袁可立等人,舉旗造反!
如此具有爆炸性的消息,嚴振綱豈敢怠慢,立即用飛鴿傳書加絕密級密碼急奏朱由檢。與此同時,南京的急奏也送至開封,具言常胤緒包庇智信等事。
朱由檢攬奏大驚,稍微一思量,便覺得這個所謂的「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十有可能是常胤緒。以他的顯赫身份秘密加入白蓮教,雖然有點匪夷所思,但在這個亂世之中,又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即使猜錯了,但常胤緒對兵權明交暗奪,煽動衛所官軍不聽王在晉、袁可立號令,已經是嚴重的抗旨行為。
到了這個份上,已經不能再有絲毫的遲疑了。朱由檢立即下旨,不管採取什麼手段,要立即抓捕常胤緒。衛所官軍是連烏合之眾都不如,只要常胤緒一完,他們未必能掀起多大風浪來,更何況至少金吾四衛還是肯奉詔的。
王在晉和袁可立接到這份密詔之後,正商議該如何行動,突然有人來報:「順國公常胤緒定於明日奉詔北上覲見聖上,今天在府中大排筵席,邀請二位大人前往!」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1s 3.719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