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璉道:「他們說,點燃府衙後,城門樓的同夥就會發射信號焰火!」
李邦華急問:
「這個我猜出來了,然後呢?」
李若璉應道:
「然後他們會接力發射信號,告知京師的同夥,敲響景陽鍾,宣告陛下駕崩,明日扶太子登基!」
「啊!」
李邦華大驚:
「這可如何是好!」
崇禎輕鬆道:「沒大問題,大不了朕做太上皇唄。」
李邦華一臉焦急疊加無語,說道:
「陛下怎麼還有心情開玩笑,若是太子成功登基,謀害陛下的人就是從龍之臣,他們怎麼會放任陛下活著,就算是不殺,也要拘禁起來,嚴加看管!」
曹化淳亦是大急,耐著性子緩聲道:
「陛下,唐高祖晚年孤苦,唐玄宗晚年淒涼,我朝英宗在延安宮雅居六年。」
崇禎聽著3位太上皇的舊事,微微頷首:
「那麼,朕連夜回京師吧。」
李邦華等人也顧不得夜黑路險了,連忙整點騎兵,打開城門,送崇禎出城。
崇禎往南看了看什麼都看不到的漆黑夜色,暗自激活了【千里奔襲】屬性。
「噠噠噠……」
「噠噠噠……」
*******************
京師。
皇宮裡愁雲慘澹,長平等皇子公主哭累了,昏昏睡去,皇后和各宮的妃嬪根本合不上眼。
宮裡的太監和宮女或是惶恐,或是盤算著怎麼巴結即將高升的東宮典璽太監田守信。
皇宮外,文武大臣已經通過各種渠道開始了私底下的聯繫。
子夜時分便準備好了早朝事宜,寅時初(凌晨3點左右)陸續抵達午門外等候。
一直在暗處運籌的勛貴們已經達成一致,準備好了整套的方案,擁立太子極限登基。
之所以說極限登基,是因為在先帝駕崩後,新皇帝要在一到三天內,在大行皇帝靈前即位,完成權力交接,27天後才舉行登基大典。
現在朝廷不可能在一兩天裡準備好帝屍和靈床,甚至無法確定崇禎的生死,這些勛貴便決定生拉硬拽地推著太子登上皇位,來一個一錘定音!
縱使崇禎命大沒被燒死、也沒被炸死,在他返回京師時,也只能當個太上皇了。
勛貴們相信,鑑於崇禎17年來的剛愎自用,文武大臣會默許這次皇權更替的。
***************
卯時。
「咚……咚……咚……」
皇宮鐘鼓司的太監敲響了午門城樓的銅鐘,宮門按部就班的開啟,文武大臣依次進入午門,過金水橋在皇極門前列隊。
負責糾察儀容儀表的御史細看過去,立刻就會發現隊列中沒有多少勛貴的身影,心中疑竇叢生。
*************
此時此刻。
內廷司禮監掌印太監王之心領著十幾個勛貴,穿過層層宮門,直達東宮門外。
陽武侯薛濂領頭在前,大聲喝道:
「啟稟太子殿下,陛下親征遭遇闖賊偷襲駕崩,臣等恭請太子殿下登基。」
定西侯蔣秉忠,定遠侯鄧文明,懷寧侯孫維藩,武安侯鄭之俊,泰寧侯陳延祚,寧陽侯陳光裕等人,連同一大群伯爵,在其身後一起大喊:
「臣等恭請太子殿下登基。」
不多會,東宮典璽太監田守信出門應道:
「太子口諭:父皇的消息不明,不宜談論登基事宜。」
薛濂聞言立刻取出兩份文書,舉過頭頂,高聲回應:
「京營已然傳回具體情況,錦衣衛亦發回文書,請太子殿下過目。」
田守信接過文書,步入東宮。
良久,他回到東宮門外,又道:
「太子口諭:本宮德福淺薄,亦無民心傍身,不宜登基為帝。」
薛濂大喜,他知道太子是在踐行三辭三讓的程序,又取出一份文書,高聲道:
「太子殿下福澤深厚,深得民心,大明內憂外患之際,應速速登基穩定天下大事,切莫被外敵內寇趁機侵犯。」
田守信接過,打開看了看,見是勛貴們署名的勸進奏疏。
長長的署名中,除了當朝的一些侯爵,還有興安伯徐治安,新寧伯譚弘業,應城伯孫廷勛,安鄉伯張光燦……
他心中一嘆:
「7個侯爺,14個伯爺,還有三十多個大員,還有一系列小官!」
*************
與此同時。
站在皇極殿外的文武百官開始竊竊私語。
有人道:「太子那邊快了吧!我老腰都酸了。」
有人應道:「三辭三讓大約耗時半個時辰,勛貴們簇擁殿下過來,還需要有一兩刻鐘的功夫。且得等呢!」
「還好,還好,今日的程序不會太過耗時,陽武侯已經準備好了龍袍等物,靈前登基事宜會很順利。明天之後陸續開始的祭天壇、社稷壇和祭太廟等事宜,耗時會更長。」
「據說登基的一系列聖旨已經寫好了?真的麼?」
「寫好了,登基的、討賊的、封賞的,還有大赦天下的,今天就會奏請太子用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太好了,家裡拖欠了十年的稅賦終於可以減免了!」
「是啊,我老家那邊,全縣鄉紳已經拖欠了14年的稅賦,我快遮掩不住了,這下子一定能妥過去。」
「誰說不是呢!」
************
清河店驛站。
「噠噠噠……」
幾個驛卒驚聞陣陣馬蹄聲,奔出屋門,看著晨曦里的千餘騎兵,驚道:
「這是……京營的騎兵?」
「好像還有錦衣衛!」
「這麼早,他們南下作甚?」
************
坤寧宮。
徐高快步入宮:「娘娘,勛貴們齊聚東宮,正在勸進。」
周皇后端坐在椅子上,眼中無光,有氣無力的道:「知道了。」
************
東宮。
田守信步出宮門:
「太子口諭:本宮無功績於天下,愧不敢登基。」
薛濂嘴角勾起,高聲道:
「陛下日前下達的廢除三餉的聖旨,還未發出,太子殿下登基後,便以新帝的身份廢除三餉,天下臣民必然感恩戴德。」
定西侯蔣秉忠高聲道:
「殿下登基後,可下旨大赦天下,各地積欠多年的稅賦為之一空,天下百姓必然歡欣擁戴,流竄各地的賊寇免了罪,亦會有人回歸故里,重新做人。」
這時。
新樂侯劉文炳、襄城伯李國楨、平江伯 陳治安、惠安伯張慶臻、宣城伯衛時泰、彰武伯楊崇猷、駙馬都尉鞏永固七人。
連同內閣次輔方岳貢、三輔范景文、四輔丘瑜,一起趕來東宮。
劉文炳上前厲聲喝道:
「陛下生死未知,你們怎敢如此!」
薛濂扭過頭,正色道:
「有京營和錦衣衛的手書印信,你們有何異議!」
蔣秉忠亦是上前對著方岳貢喝道:
「當日闖賊圍城,陛下出城殺敵前,以你們幾人為輔政大臣,必要時擁立新君。
如今陛下在外駕崩,你們不思輔佐新君登基,穩定朝局,竟然在這裡大放厥詞!」
鄭之俊上前勸道:
「陛下被闖賊偷襲駕崩,是無可爭議的,方閣老,您應該立刻擁立太子登基。」
他上前一步,面色誠懇地道:
「方閣老,按理說,在前首輔魏藻德身死,次輔李建泰投敵的時候,您作為三輔應該直接成為首輔!
陛下不顧程序,在城頭直接任命了李邦華,實在欠妥,新帝登基後,您應該得到應有的地位!」
話落,他又看向三輔范景文和四輔丘瑜,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意思很明確。
薛濂補充道:
「李邦華坐鎮昌平,卻坐視闖賊偷襲,論罪當誅!」
這句話一出來,眾人皆道:
「不論哪種情況,只要方岳貢不阻止太子登基,他便是輔政大臣兼內閣首輔!大明朝廷第一人!」
劉文炳、李國楨等人皆驚,心道:
「鄭之俊這是公然拉攏內閣啊!方閣老若是轉換立場,不論陛下是生是死,再也沒人能阻擋太子登基了。
陛下即便還在人世,也只能屈尊當個太上皇。」
蔣秉忠向眾人拱了拱手:
「諸位,新帝登基後,必然大赦天下!各省各州積欠的稅賦,可就免了!」
李國楨聞言心涼了半截:
「以權誘之,以利惑之……他們早就準備好了拉攏內閣和群臣的手段!
這麼大的事居然不叫上我!可惡!」
喜歡崇禎:30年不上朝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3s 3.722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