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天下誰不知道小秦王性子剛烈,桀驁張狂?
依仗著李淵的寵愛,全然不將廟堂那些居於高位又沒有什麼本事的大臣看在眼裡,即便是李淵最寵幸的兩個妃子都入不得他眼,不屑一顧。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如此行徑,亦給他後來爭奪太子之位,製造了重重困難,始終給大哥李建成壓上一籌。
「太子要記得,十六是我朝一品親王。不用擔心他狂,他有功在身,又地位崇高,耍耍威風,不礙事。什麼時候,他不狂了,你就要留心一二了。」
當年的他就是如此的,在動了爭奪太子野望的時候,前後行徑,可謂判若兩人。
李治頷首道:「兒臣明白!」他頓了頓,然後說道:「其實歸根究底是江南變化太大,令得很多人坐不住了。尤其是此次科舉,兒臣取仕人選,江南士子多餘中原、北地,似乎引發了不少的躁動。這些彈劾,表面上針對十六叔無禮。實際卻是借題發揮……他們有些怕了。」
李世民悠閒的輕搖竹躺椅,笑道:「科舉的出現是為了打破世家在官員上的壟斷,但他們根本不放在心上。真要考起來,掌控著文章言辭大意的他們不會輸。可這殿試的出現等於掐住了他們的命脈,考得再好,最終選擇權在朝廷手上。他們的優勢不再,慌張是自然的。既然一個個都上疏說十六蔑視朝廷官員,你就替父皇下一到旨意,罵他一頓。反正他皮厚,不會當做一回事。」
作為父兄,有事沒事罵弟弟幾句,人之常情。
「至於棉花,十六心底也清楚,江南不可能獨享太久。但這玩意從求購種子,衣被製作皆是他一人之功。見利而紅眼,還打著為朝廷的旗號,這不要臉的程度簡直比十六還十六。」
這棉花方面,李世民固然眼紅那巨額利潤。可心底卻清楚的很,李元璦在這方面做到仁至義盡。
換做別人從發明到西域採購種子研發製作一條龍全攬,肯定悶聲發大財,賺的不亦樂乎。
就算朝廷明文規定為官者不可從商,連親戚都不允許,也無濟於事。
李世民心底清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只要退居幕後,不參與其中,誰都無可奈何。
李元璦直接放棄了這個利潤,將之利用於發展江南的大計上。
朝廷得到了高額的棉稅,江南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這還有什麼可說的?
李治聽到這裡心底有譜了,有老爹罩著,又有許敬宗背黑鍋挨罵名,自己有什麼怕的?
「關於十六叔在馬來半島建一個港口,作為補給點,父皇有什麼想法?」
李治誠心求教,這也是他最大的不足。
戰略遠見!
於戰略遠見這一方面,李治要遜色自己的父親李世民太多了。儘管他在位期間打下了大唐最大的疆域,但這無光戰略,而是用人。
歷史上他對東突厥的處理上就能看出一二,留下了隱患。
他無法準確的判斷此刻占據馬來半島得得失問題。
畢竟要占據,就要派兵,然後各種輜重運輸什麼的,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而且孤軍懸壺海外,會有這種不安的因素。
可能挑起南邊的戰事……
南方山林密布,多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域,根本不值得一戰。
簡單來說,往西域動兵大賺,往北邊動兵小賺,向東北動兵小虧,向南方動兵,血虧。
南方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要未來沒未來的,李治不是怕事的主,但真怕南方弄出點事來,拖垮朝廷的經濟。
有李世民這樣的老子,李治的壓力也是極大。
不求超過,至少比肩。
李小九也是一個極有野心的人物,從他給自己弄了一個天皇大帝的稱呼就可以看出,有多騷包了。
李世民也看了李元璦的上疏,有心考驗一下李治,反問:「太子的意思?」
李治道:「孩兒相信十六叔的判斷,這海運一開,馬來半島所控制的馬六甲海峽將會是黃金航道,只是我大唐疆域並不跟馬來半島接連。貿然隔著幾個國家去站一塊疆域,會不會引發周邊幾個臣服於我們的小國不安,從而導致發生兵禍?這向南發動戰事,兒臣有些不願。」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你能考慮道這點已經很好了。」他頓了一頓,說道:「你知道父皇當初在刀口下救了衛公?」
「兒臣聽說過!」李治說道:「衛公當初是隋臣,洞察了太上皇大事,意圖往江都告發,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成為階下囚。太上皇下令將之處死,是父皇在刑場上救了他。」
李世民笑道:「不錯,父皇見他膽氣十足,召入幕府,用做三衛。但很快父皇就發現了問題,衛公是大才,尤其是軍事上,他謀劃之驚奇完全不亞於秦之白起,漢之韓信。只是我倆用兵風格不一樣,戰術打法無法談到一塊去。你父皇就不吃他那一套,我才是主帥,他再有能力,亦是下屬。後來為了不屈才,父皇將他推薦到了巴蜀去幫助李孝恭。」
「太子覺得父皇與衛公軍事上的分歧誰對誰錯?」
李治不知如何回答了,李靖的軍事才略是有目共睹的,那是孫吳韓白一個檔次的。
李世民又差到哪裡?
大唐一統,李世民軍功至高無二,天策上將豈是虛名?
李治沉吟片刻,忽的心底一動,說道:「兒臣明白了,父皇是主帥,自然是父皇對的。兒臣不應該瞻前顧後,兒臣是太子,有父皇身在身後,有大唐撐腰,哪怕錯的也是對的。」
李世民開懷笑道:「不錯,掌天下之舵,最忌諱舉棋不定,政令不一。決策錯了又如何?誰沒有做錯決定的時候?上有大唐,下有良臣,為你撐腰,錯的也是對的。馬來半島要不要,無關緊要。不要,損失一些利益而已。我們吃肉,總要分一點湯下去。要,就別怕給人說吃相難看,更別怕引發動盪。你不能不要又去眼紅利潤,更不能想要,又怕打仗,瞻前顧後。」
「要,不要,父皇交給你決定。太子要切記,拿得起,放得下,方為大國之君。」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s 3.64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