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長夜 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撤

    測試廣告1變亂發生的第二天,董卓便殺掉了越騎校尉伍孚,理由是他試圖刺殺自己以及張濟。筆硯閣  www.biyange.com但在城外三座大營的兵士們口中,伍孚之所以會是,不是因為他在見董卓的時候試圖行刺,而是因為他就是兩座大營的草料被燒以及張濟遇刺的元兇。

    當然,至於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已經無從考證了。畢竟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其中一些,有明確的答案,而另一些,則沒有。總之,這件驚天大案,就在它發生的第三天,就以伍孚的伏誅而草草了結。除了伍孚之外,沒有任何人受到牽連。

    而董卓也沒有閒下來,他派李傕和郭汜兵分兩路,一路在平陰縣故作渡河的模樣,將王匡的泰山兵吸引到孟津的東邊,另一路則在小平津渡河,從後方襲擊王匡的部隊。與此同時,孟津正面的董越,也率領大軍渡河猛攻孟津,牽制王匡的從事韓浩所率領的主力。

    雙方激戰了兩天一夜,終於董卓軍大獲全勝,韓浩的部隊以及泰山兵幾乎全軍覆沒,董卓軍唯一的遺憾,恐怕就是沒能在孟津生擒韓浩,反而令他帶著一百多騎兵殺出重圍了。

    緊接著,董卓率軍乘大勝之威,返回雒陽,召集一眾公卿,當眾宣布準備遷都長安。

    「高祖都關中十有一世,光武宮洛陽,於今亦十世矣。案《石包讖》,宜徙都長安,以應天人之意。」

    《《石包讖》》是記載讖緯的書籍之一,讖緯之風,早在西漢年間便已盛行,而到了東漢末年,更是僵化到了凡國之大事,都要有讖緯的預言方可行的地步。當然,這其中也許有世家大族為保護自己的利益,而一致要以此來阻止皇權改革的意思。

    但董卓不知是真信了讖緯之說,還是打算以此來堵住士人的口,總之他刻意翻了好一會的書,才終於找到了這句話寶貝似的話語。他本以為,有了這本書的論據作支撐,士人們就會乖乖跟他去長安,怎知,他話音剛落,就有人跳了出來,公開跟他唱反調。

    這人不是別個,正是司空、臨晉侯楊彪。楊彪出身於大名鼎鼎的弘農楊氏,而且在光和二年的時候,他就因收集了權宦王甫唆使賓客敲詐勒索七千餘萬錢的證據,進而將王甫一伙人一網打盡而在士林中聲名大噪。而現在,位列台司的他,更是直接跳出來帶頭反對董卓遷都:

    「移都改制,天下大事,故盤庚五遷,殷民胥怨。昔關中遭王莽變亂,宮室焚盪,民庶塗炭,百不一在。光武受命,更都洛邑。今天下無虞,百姓樂安,明公建立聖主,光隆漢祚,無故捐宗廟,棄園陵,恐百姓驚動,必有糜沸之亂。《石包室讖》,妖邪之書,豈可信用?」

    董卓十分忌憚楊彪身後成千上萬的士人,因此儘管他已經憋了一肚子的火,但還是強壓著火氣,耐著性子跟楊彪解釋道:「關中肥饒,故秦得併吞六國。且隴右材木自出,致之甚易。又杜陵南山下有武帝故瓦陶灶數千所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並功營之,可使一朝而辨。百姓何足與議!若有前卻,我以大兵驅之,可令詣滄海。」

    「天下動之至易,安之甚難,惟明公慮焉。」可董卓沒想到,楊彪卻不依不饒,句句與自己相頂撞。

    董卓黑氣臉,左手抓住刀柄,聲音高了個八度喝道:「公欲沮國計邪?」

    跟楊彪同列的太尉黃琬似乎完全沒有看到董卓那比墨還要漆黑的臉,竟然也出班附和楊彪道:「此國之大事,楊公之言得無可思?」

    董卓一聽,下巴上的鬍鬚一根接一根地豎了起來,儘管他尚未說什麼,但明眼人都知道,一旦董卓開口,這黃琬和楊彪就要大禍臨頭了。

    「相國豈樂此邪?山東兵起,非一日可禁,故當遷以圖之,此秦、漢之勢也。」司空荀爽眼看局面就要失控,於是趕快出來打圓場。

    荀爽是當世有名的經學家,「荀氏八龍」之一,在士林中的影響力比起楊彪可是一點也不遜色,因此一旦他明確表態贊同,士子們反對遷都時,聲音中也會缺乏幾分中氣,因此董卓當即轉怒為喜:「哈哈哈!善!善!善!知我者,荀君也!」

    散朝後,董卓立刻召來自己的部將們,開始部署遷都的事宜。

    「如今關東的叛軍,聲勢浩大,我軍雖在孟津、魯陽取得勝利,但怎奈,一敗於榮陽,二敗於陽人,虎牢關以東,再無立足之地。」董卓一邊在輿圖上比劃著,一邊憂心忡忡地解釋著當前的情況,「西邊呢,雖然皇甫將軍已經同意解兵入朝,但西州的安寧,也只是暫時的,一旦我們跟叛軍在雒陽戰成一團,西邊必定會有人作亂。所以呢,我思來想去,還是遷都長安。」


    「但是,我們也不能放棄雒陽。」董卓話鋒一轉,將大夥的注意力又從長安吸引到雒陽來,「關中平原雖廣,但從東邊,只要破了函谷關,往前,就是一馬平川,再無險可守。」

    「而要守住函谷關,我們就不能放棄河南尹的轄地。」換句話說,董卓是打算以函谷關為倚靠,以整個雒陽盆地為戰場,來抵擋關東的叛軍。

    單從軍事的角度來看,董卓的計劃無疑是合理的,因為關東的叛軍要想摸到函谷關,就必須先攻破虎牢關,再消滅雒陽盆地上的董卓軍隊,最後才能進攻函谷關。

    但到了這個時候,關東的叛軍也必然是筋疲力盡,要想以疲憊之師攻破函谷關這座在戰國時期,屢次將關東六國的百萬之師擋在關外的雄關,怕不是在痴人說夢。

    可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董卓的計劃就顯得十分荒謬了。因為,雒陽是東漢的都城!政治地位十分崇高,可以說,誰控制了雒陽,誰就站在了政治的制高點上。

    可現在董卓卻將這個制高點拱手相讓,反而去遙遠的長安偏居一偶。政治合法性無疑要大打折扣,而且朝廷中本就未歸附他的士人,在遷都之後,勢必會更加與他離心離德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

    「段煨,你率軍屯駐華陰。」董卓只是頓了頓,就開始安排布防,這表明,遷都之事他意已決,任何人都不得多言,「董越,你率軍屯駐澠池。」

    「牛輔,你帶著梁禎、張濟、李傕、郭汜他們四個的部曲,留守雒陽。函谷關以外的地方,你說了算。」

    「諾!」諸將一併應道。

    「關中的物產供應,肯定不如雒陽,所以各位回去之後,就多發動自己的部下,多拿點財帛。這樣一來,到關中之後,兄弟們也不會凍著餓著了。」董卓取出另一份小一點的輿圖,「雒陽有的是殷實之家,城外也有許多富戶的陵寢,區域我給你們分好了,不許越界,違者,殺!」

    「諾!」

    「諾!」

    董卓知道,遷都這事一定會令他得罪好多人,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基本盤竟然也因遷都這事開始離心離德了。

    首先發難的是何進、何苗等禁軍將領的舊部,他們的家多在雒陽或關東,現在要讓他們離鄉別井遠赴長安,且不知歸期,心中自然是老大不願意。其次是呂布等人帶來的并州軍,他們當初投靠董卓,看中的就是董卓能夠給他們封侯拜相,讓他們衣錦還鄉,然而,這一次的前提都是董卓的相國令是被天下承認的,不然的話,自己手上的侯印,就成偽印了。

    然而,董卓這個相國的合法性,在初平元年正月,袁紹等人在關東大舉義兵的時候,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戰,但這個時候,大夥的思想都還是比較統一的——只要一鼓作氣,打翻關東的叛軍,手中的印信就是「赤金」的了。

    可隨著戰事陷入僵持,以及董卓宣布遷都,大夥的心也開始亂了,因為在這些新歸附者看來,董卓現在可以放棄雒陽,明日就可以以同樣的藉口放棄長安,可董卓即使放棄了長安,還可以回西州老家去當軍閥。但他們怎麼辦?要知道他們當初之所以選擇董卓而不是士人,就是因為覺得董卓能夠帶給他們比士人更多的好處,而不是因為打算跟著董卓離家萬里去涼州跟韓遂等反賊為伍!

    并州系的心思,董卓並非全然不知,因此,他將李肅拜為中郎將,又重賞了呂布,其餘校尉,也都得到了些好處。可這樣一來,董卓的嫡系涼州軍也有意見了,為什麼?因為自打關東叛軍進逼雒陽以來,董卓軍唯二的兩場勝仗——魯陽、孟津之戰,都是他們的手筆。可戰後,他們卻沒一人因此而榮升。

    而反觀并州軍,歸附董卓以來,就打了一場仗——陽人之戰,還是丟盔棄甲的大敗。可是他們的第二號人物李肅,卻照樣被董卓晉升為中郎將!真就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唄。

    涼州軍的將士之所以在這十多年來一直對董卓以命相隨,看中的就是他與兵士們同甘共苦這兩點。因此,一旦董卓讓他們感覺到了高高在上的距離感,他們的忠誠,也勢必會跟著大打折扣。

    (本章完)測試廣告2


https://tw.bailulong.com/%E5%BE%8C%E6%BC%A2%E9%95%B7%E5%A4%9C-704664/730.html
相關:  金玉滿唐    全民遊戲:從喪屍末日開始掛機  她是劍修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劍問九州  斗羅之雲瓔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後漢長夜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撤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後漢長夜"
360搜"後漢長夜"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5s 3.1517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