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師發出的諭旨,很快就送到了在宣府屯田的盧象升處。
如今的盧象升極為被崇禎重視,他先前就打垮了高迎祥、李自成的精銳老賊,更擒獲了高迎祥。
待到勤王趕到的時候,清軍已經撤軍,奈何因為道路難行,又有蒙古人阻擊。
盧象升抓住機會出塞救回了七千多名俘虜,追擊清軍到木葉山方才回來。
回京之後,第二次被賜尚方寶劍,於居庸關就任,駐守宣化。
自從盧象升到了北方之後,河南、湖廣等地的起義軍逃過一劫,發展極為迅速。
就任以來,他頂住各方壓力組織麾下天雄軍屯田。
軍屯足有三十萬畝,儲存了二十多萬石穀米,又得了息穀(秋收時加利息償還的穀物)四萬石。
如此不花朝廷的糧餉養士卒的手段,得到了崇禎的嘉獎,並且號召麾下向盧象升學習屯田。
要不然朝廷的負擔太大,根本就沒法供養全天下的士卒。
盧象升唯一有些頭疼的便是,對外的蒙古人購買戰馬的事。
那些蒙古人奉賀今朝為天可汗,對於大明設置的互市點,他們幾乎不怎麼在意。
錘匪那裡的貨物可挑選的更多,這些蒙古人也願意去山西的互市點交易。
誰不想拍一拍天可汗的馬屁?
再加上蒙古大汗身死的消息傳來,額哲公開宣布向天可汗投降。
可以說馬市幾乎被賀今朝給壟斷。
就算是遼東皇太極想要購買戰馬,都得從科爾沁等地交易,這就有些供不上他們了。
沒有賀今朝的點頭,無論是大明還是大清,想要獲得戰馬的來源,都得自己找法子去。
盧象升就準備花大價錢,派人分別找了幾個小部落的人,想要偷偷交易走私。
至少有蒙古人不願意走那麼遠的路去交易,或者是財帛動人心。
天可汗在嘴裡尊敬就得了,這錢誰給的多,那就該掙就掙,誰不喜歡錢多一點啊?
這條路子還是在張家口的晉商們給找出來的呢。
走私這條路子很難被禁的。
自從皇太極退走大同府後,這些晉商的日子也不好過。
不等賀今朝殺了他們,光是封了商路這一條,就斷了他們許多來倒騰錢的路。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這些晉商對於賀今朝可謂是恨透了,但都見識過錘匪的戰鬥力,且實力越來越強悍。
他們只能寄希望於大清皇帝能夠幫一幫他們。
皇太極為了奪回這條商路,派出多爾袞去與娜木鐘等人對戰,可蒙古人就是不跟你死磕。
多爾袞想要大規模的消滅這些人,實在是沒什麼好法子。
再加上還可以分開一部分老弱進入長城內,有吳國俊幫襯著。
多爾袞帶著一萬來人,更是不可能輕易攻打薊鎮的城牆。
目前雙方依舊在拉鋸當中,一旦娜木鐘與兀良哈大公主扛不住,便會向賀今朝求援。
但是他們與漠北勢力的關係還算可以,故而可以與多爾袞來回拉扯。
清軍在騎射方面本就不如蒙古人,縱然想要追擊,也是有些頭疼。
盧象升明面上在殺胡口等地開馬市,從蒙古部落購買戰馬,並且想要他們牽制滿清。
可新到任的威望著實是不如賀今朝,殺胡口等地的馬市幾乎無人問津,他只能選擇走私。
現在盧象升接到了陛下發來的詔書,讓他想法子牽制錘匪。
盧象升把張宗衡舉薦
為自己的副手,開口詢問:「石林,你有什麼想法?」
張宗衡心裡其實是有些不平衡的。
因皇太極入關,朝廷派來的吳襄、尤世威不聽他的調令,還大肆劫掠本地百姓。
事後把他罷免,罰戍邊。
前任梁廷棟對他不聞不問,還把他辛辛苦苦編練的士卒給折損的一乾二淨。
幸虧盧象升來了,明事理,是個會做實事的,張宗衡心裡才稍微好受一點。
張宗衡看了諭旨之後,眉頭緊皺。
他認為短期內不應該與錘匪發生衝突,一旦開打,先前存儲糧草的優勢便會沒了。
盧象升麾下士卒天雄軍若是損失慘重,還能不能壓住各方勢力?
三十萬畝的軍屯能不能保住還是一個問題呢!
「總督,我是不贊成出兵的。」張宗衡把諭旨放在桌子上。
「為何?」盧象升捏著鬍鬚道:「難不成你已經被錘匪給嚇破膽子了嗎?」
「不如我們來推演一下,總督想要如何攻打山西,刺激賀今朝回援山西,放棄攻打四川?」
面對張宗衡的詢問,盧象升心中早就有腹稿。
無論是進京與崇禎面談,還是與楊嗣昌吵架,他們都對錘匪做出了防備。
以及將來十張網成功,就順勢圍剿錘匪的戰略。
盧象升指著地圖道:「首先我要大肆宣揚,聚兵八萬進攻山西。」
「好主意。」
張宗衡點點頭,不管有沒有八萬人,先把氣勢喊出來。
「兵發雁門關。」盧象升指著地圖道:
「圍攻崞縣,分出一部分人馬沿著句注山而行,走寧化所,過靜樂,沿著汾水直撲太原。」
「挺好。」張宗衡也沒有反駁,只是詢問:
「總督帶多少兵馬出雁門關,又分多少兵馬突襲太原?」
「三萬人,分出一萬人突襲太原。」
「天雄軍全體出動,本錢下的夠大。」張宗衡忍不住拍拍手:「還有嗎?」
「不不不。」盧象升指著大同府的地界道:「我要姜襄出兵一萬,帶著民夫一同圍攻崞縣。
五千人馬從泉台突入五台山,五千人從正定(石家莊)突破固關,合力圍攻太原。
還有一萬人從武安縣分別突入遼州、潞州焚燒麥田,四處攪和,就不相信賀今朝不會氣急敗壞回援與我交戰。」
對於盧象升的作戰計劃,張宗衡沒什麼可挑剔的:
「兵分數路,糧草運輸需要大量民夫,存糧夠用嗎?」
「總督欲征戰幾月?」
「長城邊防還要守護嗎?」
「總督認為賀今朝遠征四川,對於山西這個老地盤會變得不設防嗎?」
「萬一賀今朝圍攻四川是假象,目的就是想要刺激總督出兵。
他在山西布置大量精兵,就等著圍剿官軍後,他一路暢通無阻直撲京師,從而定鼎天下這種可能有沒有?」
「總督想要圍魏救趙,難不成賀今朝這招就用不出來嗎?」
張宗衡站起身來道:「他可是被那群蒙古人奉為天可汗,一聲令下,便能襲擾大同、宣府等地。
更不用說總督此番計劃極為冒險,兵發雁門關,圍攻崞縣到也算是正常之舉。
可是跋山涉水前去圍攻太原,就真的能順利攻克嗎?」
盧象升不言語,著實是冒險,本該朝廷合力進攻賀今朝的,不只是他一路前行。
反倒把優勢兵力給弱化,變成弱勢兵力了。
再加上賀今朝能夠調動蒙古人這件事,他跟楊嗣昌
以前著實是沒有考慮過。
現在不得不斟酌一二。
從他買馬難這件事就可以體現出來,賀今朝在蒙古人當中的威望。
張宗衡則是覺得盧象升完全是為了完成皇帝的命令,而兵行險著。
那一萬圍攻太原的天雄軍,不出意外的話根本無法攻破太原,也不會得到什麼有效的援軍。
錘匪可不是善茬,顧此失彼,那麼多諜子撒進去,連點小水花都掀不起來。
但張宗衡知道一點,賀今朝真的拿金子給錘匪士卒發獎章。
如此刺激治下,誰不想立下功勳?
官軍真的深入山西腹地,若是無法穩紮穩打,連賀今朝治下的老農民都得想法子殺官軍。
盧象升摸著鬍鬚站起身來道:「可皇命難違,難不成我等也要抗旨不遵?」
「陛下只是讓總督想法子圍魏救趙,又不是真的讓你與錘匪血戰到底。」
張宗衡也站起身來道:「總督的人馬若是全軍覆沒,天下還有誰能夠阻擋賀今朝從山西進攻京師?」
盧象升默然不語,若是真到了那個時候,無論是洪承疇還是熊文燦對於北京都無法提供有效的救援。
最終盧象升嘆了口氣,幸虧先前把張宗衡給舉薦到自己身邊,他要比我了解錘匪。
「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叫姜襄兵發朔州、山陰等縣,解除錘匪的控制,逼迫錘匪走出內長城去支援。」
張宗衡指著雁門關道:「我們則是大軍囤聚在雁門關這裡,讓許鼎臣領兵稍作試探,大軍引而不發對錘匪才最有威脅。」
盧象升連連點頭,把錘匪引出山西作戰,抵消了他大部分的地利優勢。
張宗衡終於鬆了口氣,若是盧象升一意孤行,很可能會把宣大的兵力全部葬送。
光憑藉這點兵力,無法對賀今朝形成有效的威脅。
為今之計只有沉得住氣,等待洪承疇在中原傳回好消息,大明才能騰出手來全力對付賀今朝,爭取一戰功成。
否則一個一個的來,完全是添油戰術,根本就不夠賀今朝殺的。
張宗衡看著盧象升的反應,總算是聽得進去勸諫,就不枉他白費口舌。
畢竟大家都是奔著消滅錘匪,宰了賀今朝的方向一同努力。
「再說四川多險關,道路難行,賀今朝想要占據四川,沒有幾年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的。」
張宗衡又指了指四川的地圖:「更何況賀今朝全占陝西,又在山西布防,身邊指定不會帶太多人馬。」
「不錯。」
盧象升倒是認為賀今朝不像是一個窮兵黷武之人。
否則治下的百姓不用朝廷出手,都得爭相逃跑。
故而盧象升認同賀今朝手中可調動的機動兵力,並不會很多。
那他想要打下四川,還把消息傳到朝廷,再傳到宣大來,兜了這麼大的圈子,指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盧象升對於賀今朝產生的威脅始終沒有減少,像他這種人,怎麼可能沒有當皇帝的心思。
一旦被他突破居庸關,可就不會像上一次一樣,只擄掠京師周遭百姓就返回。
說不準就得想法子殺進皇城,坐上大位,行不軌之事。
盧象升今日才被張宗衡給提醒了,心中嚇得一跳。
本以為自己對賀今朝有所防範,未曾想還遠遠不夠。
「總督,我們為今之計是想法子購買更多的戰馬。
否則將來打錘匪,連追都追不上,更不用說還沒有多少騎兵。」
官軍步七馬三的情況始終沒有改變,如
今盧象升的天雄軍連三都做不到。
盧象升連連點頭,但是他對於皇帝下達的命令沒有完全的執行,心裡還是有著愧疚的。
張宗衡自是清楚盧象升是如何想的,可要想幹大事,就得忍平常不能忍。
賀今朝猖狂便猖狂,他有本事猖狂一世。
只要他在戰場上稍微出錯,周遭的明軍勢力可都等著抓住機會。
總之,沒有十足的把握,絕不能冒險出兵,進攻錘匪。
還得小心姜襄那個與賀今朝有著不清不楚的傢伙。
這便是張宗衡擔任宣大總督留下的經驗。
山西巡撫許鼎臣接到了盧象升的書信,說是散播八萬大軍進攻山西的消息。
陛下要求咱們圍魏救趙,免得四川落入賀今朝之手。
許鼎臣騰的一下站起身來,他萬萬沒想到賀今朝竟然會去打四川?
陛下這是要抓住機會,一舉攻破山西,叫賀今朝首尾不相顧嗎?
許鼎臣一下子就激動了,幾年想要殺回山西的熱情直接被點燃。
他立馬給盧象升寫回信,詢問除了你這一支人馬要來,五省總督之類是否會在晉南發動攻擊?
最重要的是大軍囤聚雁門關沒問題,可得多帶些糧草,他控制的兩縣。
一個縣主要是挖礦,沒有多少作物,根本就無法供養大批軍隊的吃喝。
盧象升也同樣給大同總兵姜襄去了信,叫他點起兵馬,準備收復大同府的失地。
把錘匪引誘出內長城,然後與他們廝殺一陣。
姜襄看見這道調令,眉頭都要皺起來了。
他只是曉得賀大帥前往陝西攻城拔寨,大明此時做出反應是不是有點晚了。
延綏鎮等世代為大明效忠的邊將家族,多數向田家看齊,直接降了賀今朝。
姜襄的親兄弟們也順理成章的降了,可以說姜襄目前沒有什麼後顧之憂,全家都上了錘匪的船。
他當即決定修書一封,立馬差人送往太原,並且派人聯繫朔州知縣孫傳庭,叫他小心應對。
如果得不到賀大帥的回覆,那他就得好好演戲,到時還需要孫傳庭的配合。
(本章完)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2s 3.736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