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 第六二五章 立場問題

    徐鼎康比董良的年紀要大,已經快要3十歲。

    徐家本就是蘇州地方上的大商賈,家族生意涉獵絲綢、刺繡還有外貿。都是比較賺錢的行當。

    他們家族也有大量的田地。

    因此他們家成了6劍鋒眼中的肥羊,1開始徐家還委曲求全。

    他們覺得6劍鋒畢竟是朝廷的人,頂多也就是薅1薅羊毛。

    可是沒想到這個6劍鋒那麼貪婪,先是薅羊毛,然後放血,最後直接要將肥羊給殺了吃肉。

    徐家這樣的家族可能傳承了幾百年才能夠有今天的規模,他們怎麼可能乖乖妥協。

    好在因為做生意,徐家知道華族的政策。他們以前還排斥華族的均田制。

    傳統的大家族,不管是經商還是做官都熱衷於兼併土地。

    華族土地國有的政策則直接挖了他們兼併土地的根。

    他們發現華族除了均田制對他們不利,其他方面對家族的發展都是非常友好的。

    比如華族鼓勵工商的政策,那真是實實在在的,可不是幾句空話。

    首先,華族治下,道路暢通,沒有了原來的厘卡,以前貿易,運送1批貨物1路上究竟要交多少錢,連商人自己都搞不清楚。

    各個層級的人都想要吃拿卡要。

    現在華族明確了稅制,統1了稅務機關,其他人根本就沒有收稅的資格。

    哪怕有地方上的人私自收錢,商人們也有舉報的渠道。

    華族的律法對百姓要求嚴格,對自己人同樣要求嚴格。

    其次,商業環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1個地方的商業活動發展情況成了官員考核的重要指標。

    那些地方官員都會對商人客客氣氣的,巴不得那些商人到自己的地盤上開辦店鋪、工坊,這樣還能夠解決當地百姓的就業,地方上的稅收也能夠增加。

    最後徐家選擇了徹底投靠華族。作為徐家年輕1代的佼佼者,徐鼎康得到了家族的鼎力支持。

    他也非常爭氣,很快就是加入了復興會,成為了正式會員,然後組織各大家族暴動,幫助護衛軍輕鬆解放蘇州城。

    他就是以此功勞被提拔為復興會江蘇分會的骨幹。

    就連徐鼎康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可以走上從政的道路。

    現在回想起來簡直就如同夢幻1般,要是他在滿清參加科舉考取功名,要多久才能熬到江寧知府的位置上啊?

    估計至少要5十歲之後吧。而以他商人的出身估計連考進士都很難。

    他想要做官的話大概率要花錢去買。

    徐鼎康還是1個有幾分傲氣的年輕人,年輕人就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

    在上海道工作的那段時間,徐鼎康已經感受到了華族的務實精神。

    他們看1個人工作的能力,而不在意這人的出身,因為華族高層大都出身草根。

    在官員考核的時候也更加注重績效,而很少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華族的官府做事情都會先做計劃、預算,然後確定好完成的日期,責任人,簡單明了,責任明確。

    在華族做官雖然也要看人情關係,也要站隊,但是總體上來說比滿清的官場清明多了。

    今天開會之前他做了充分的準備。這些天在南京城,他每天只睡34個小時,白天的時候,他在城內走訪調研,會見各界人士,晚上的時候才有時間整理材料。

    對於這次機會,徐鼎康非常重視。

    他拿出自己手中的文件夾。然後鄭重地看了1眼董良說道:「元首,南京城內的戶口統計已經完成,城外的土地丈量工作也完成了7成。」

    見到董良點了點頭,他繼續說道:「城內戶口的統計工作包括原本各個府邸的奴婢。共計有人口2十1萬5千4百口,城內的房舍也統計好了,共計十5萬間左右,商鋪有5千餘套。其中天王府準備改造之後,作為華族政府的新駐地。另外幾座王府預計移交給學部用來建設書院。無主的商鋪我們準備進行拍賣,我已經聯繫了滬上商會的人,蘇湖和滬上的商團會來參加競拍,競拍的收入將作為南京城的重建資金……」

    徐鼎康說的話似乎是沒毛病,非常符合華族的辦事風格,能夠用商業手段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政府出錢?

    「徐鼎康,你稍微停1下。這次招標只有蘇湖和上海商會參加嗎?」董良突然間打斷了徐鼎康。

    「元首,是這樣的,目前報名參加的只有這兩地的商人。」徐鼎康說道,他的表面上鎮定,實際上內心有些緊張。

    這次招標時間比較短,他暫時才通知到了這兩地。

    這裡面他是有私心的,蘇湖地區的商人給了他非常大的支持。

    南京城至少在未來的1段時間內會作為華族的都城。

    不管是安平還是福州都不是華族的都城,事實上華族還沒有確定過都城。


    但是南京城有很大的潛力作為未來的華族都城。

    首先這裡有深厚的歷史底蘊,乃是6朝古都。

    其次,這裡在位置上能夠兼顧內6,還能勾通海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華族乃是以海立國,都城應該有連通大海的港口。南京城在各方面都符合條件。

    再者,南京城可以控制整個長江流域,這條線上乃是華族此時的精華所在。

    以前的王朝喜歡在北方立國,因為北方的民風彪悍,中原地區乃是華夏人口和經濟的中心。

    但是明清之後,海貿興盛,經濟中心早就已經轉移到了南方。

    南方的人口更是超過北方。

    所以將都城放在南京有很大的優勢。

    都城的作用應該是方便控制基本盤。只要搞清楚華族的基本盤是什麼,就能夠猜到董良將在什麼地方建都。

    如果有1座現成的大型城市,自然是比新建1座都城要划算。

    新建都城只適用於國家發展到1定程度,想要通過政治中心帶動1個地區經濟的發展。

    現在華族初立,手中的資源本就不多,自然不可能新建1座都城。

    南京城內有大量新建的建築群,天王府和東王府都是可以住上幾千人的大型府邸。

    這樣的地方丟棄了簡直浪費。

    華族目前的總部福州,主要的衙門都在滿城,隨著人員的增多,各個衙門都顯得非常擁擠。

    而滿城內最大的建築給了董良作為元首府,剩下的大都是民房,採光和規模都不行。

    徐鼎康作為南京城的行政總長,自然是希望蘇湖地區和上海的商人參與到南京城的重建中來。

    這是1件雙贏的事情,因為在這裡的任何投資將來都有很大可能性獲得更大的回報。

    而由這些熟悉的商人來投資,徐鼎康管理起來也更加的容易。

    董良卻知道財閥發展到1定程度之後對政治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後世的很多國家都是被財閥幕後掌控的。

    想要打破這1點,也不是沒有辦法。

    比如董良現在做的,將華族官府變成最大的財閥。

    將主要的,關係到國家經濟命脈的企業掌控到官府的手中。

    另外還有1個辦法,就是搞機會均等,讓商人們之間能夠公平競爭,防止1家獨大。

    等到社會發展到1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搞反壟斷,通過國家調控,避免大型財閥的出現。

    徐鼎康以為自己做的隱蔽,沒想到1下子就被董良發現了。

    「徐總長,你這個招投標應該重新做。公告最起碼要放到華族日報上,還有留出1定的時間。也不要太多,半個月的時間足夠了。」

    「是是,元首,都是我們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我回去之後立馬重新組織。」

    徐鼎康的後背驚出了1身冷汗。他擔心董良來上1句:「你到底是誰家的官員,能不能行,不行換別人上。」

    董良雖然看出了徐鼎康的小心思,但是並沒有準備處理他,因為徐鼎康並沒有違反程序。

    他要治罪便是師出無名。

    而且徐鼎康是內閣選出的官員,他不便打內閣的臉。

    「徐總長,你有空的時候要多走到南京城的百姓之間,看看他們有什麼需求,咱們官府又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他們才是我們華族的基本盤,只有他們的生活穩定了,華族才能夠穩定,他們的生活都富足了,咱們華族才能夠變得富有。咱們華族統1之後,將擁有5萬萬百姓,每家擁有十兩銀子的財富,我們華族就擁有了5十萬萬兩的財富。」

    董良轉向眾人說道:「你們看問題的格局要大1些。」

    「是,元首。」眾人說道。

    徐鼎康知道元首這是在點化自己,也是在給自己機會。

    「元首,屬下明白,之前的安排有些急了,主要也是考慮到城內的這些百姓重新組建起家庭,大都缺乏生計。屬下想通過這些商人多創造1些崗位出來。」徐鼎康解釋道。

    「你這麼想也不錯,說明你是站在百姓的視角上看問題。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人原來靠什麼生活?確實有1部分是依附於權貴。難道這些權貴都是白白養活他們嗎?」

    「據我所知,南京城之前在太平軍的控制下,每日還能出產數萬匹絲綢。還能夠在兩年時間建造這麼多的房子。那麼那些女子能不能繼續組織她們紡織絲綢,那些男子能不能讓他們去修路的,改造城市?」

    徐鼎康恍然大悟,元首原來對什麼問題都看得那麼透徹。

    喜歡怒海覆清1852



第六二五章 立場問題  
相關:    百鍊飛升錄  斗破之無上之境  詭三國  神級插班生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怒海覆清1852第六二五章 立場問題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怒海覆清1852"
360搜"怒海覆清185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4s 3.67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