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紅堡,莫臥兒帝國的皇宮,一場軍事會議正在進行。
皇室成員以及一眾義軍領袖盡皆在場。
普蘭覺得應該將所有的主力全部拉出去,向下游的坎普爾和勒克瑙進軍。
而太子監國米爾扎·莫臥兒則認為應該將主力留下來保護都城德里。
一個是實權派,一個是名義上的主宰,雙方之間的分歧,其他人不容置喙。
最後的結果令人大跌眼鏡,普蘭帶著五千精銳離開了德里。
英軍這個時候已經從北邊的旁遮普地區調集錫克兵,又從調撥了兩個廓爾喀軍團。
一共五路兵馬從北邊向德里城殺來。
米爾扎·莫臥兒只能號召各地起義的土兵親王。
各地響應號召的人很多,但是這些起義軍大都實力不咋地。
英國人的軍隊卻在快速逼近,沿途的抵抗都被英軍一擊瓦解。
其實普蘭也勸說過米爾扎放棄德里城。
德里作為莫臥兒帝國的都城,需要大量的兵力才能夠防守住。
而現在義軍過於分散,一時之間難以形成合力。
就在德里爆發起義的時候,坎普爾、勒克瑙以及詹西都爆發了起義。
在坎普爾,王公納納·薩希卜領導了該地區的起義。起義士兵包圍了殖民軍堡壘。英國人休·惠勒爵士,組織殖民者,建設防禦工事,儲備物資和彈藥,企圖負隅頑抗。
6月9日,起義軍猛攻殖民堡壘,殖民軍隊招架不住,被迫求和。
6月25日,殖民者食物所剩不多,談判後,殖民者懇請撤離,納納薩希卜同意殖民者撤離。起義軍僅僅允許殖民者保留他們的小型武器,讓於27日早晨進行撤離。
6月27日清晨,殖民者撤離堡壘,來到了河邊。
納納·薩希卜提供的船隻正等著把他們送到阿拉哈巴德。
一些忠於殖民者的印籍士兵被起義軍帶走,並被殺害。幾名受傷的英國軍官也被憤怒的起義軍砍死。在河邊,起義軍與殖民者交火。只有4個殖民者逃走,許多英國婦女、兒童作為人質被起義軍拘押。
在勒克瑙,特派員亨利·勞倫斯爵士的部隊有大約1700名士兵,其中包括一些對殖民者忠誠的印籍士兵。起義軍攻擊殖民軍,在密集的炮火和步槍射擊下,勞倫斯被打死。
剩餘的英軍被包圍在要塞之中。
詹西的起義則由一個女人領導。
詹西女王拉克西米·芭伊。她的父親是印度馬拉塔土邦國王的堂兄弟,家族地位崇高。
詹西女王在17歲,就嫁給詹西土邦國王甘格達爾·拉奧。她和丈夫年齡相差接近40歲。
在今天我們看來似乎很誇張,但當年印度流行早婚。
女孩10歲不到都可以出嫁(類似於中國童養媳),在17歲嫁人甚至屬於偏大的年齡,沒什麼稀奇。
婚後1年多,她的丈夫就死了。
詹西女王曾生下一個兒子,可惜4個月時不幸夭折。
無奈之下,她收養了一個有著丈夫家族血統的7歲養子。
按照以往英國和印度土邦的默契,詹西土邦可以繼續維持半獨立地位。
沒想到,貪婪的東印度公司改變了政策,藉口土邦國王沒有直系繼承人,取消了詹西女王和養子的繼承權。
由此,面積36萬平方公里的詹西土邦,就成為東印度公司的直轄地。
詹西女王則被趕到鄉下的別墅居住,不得隨便回到詹西城內。德里的起義也波及到了這裡。
起義爆發之後,一部分起義軍找到位於郊外別墅內的芭伊女王。
他們對芭伊說道:「只要您能夠帶領我們攻打英國人,我們將奉您為女王。」
芭伊早就對英國人剝奪她的繼承權感到不滿,於是一口答應了下來。
在她的領導下,詹西的起義軍奪回了詹西城。
詹西土邦位於馬爾瓦高原上,這裡的畜牧業發達,百姓多會騎馬。
芭伊很快就組建了一支數千人的騎兵。
他們來去如風,逐漸將周圍的英軍據點給拔除。
普蘭離開德里之後,向恆河下游的坎普爾進軍。
他見到了王公納納·薩希卜。
普蘭一見到薩希卜就勸道:「薩希卜大人,我們不能這樣與英國人一城一城地爭奪,這樣英國人很快就會從其他土幫抽調足夠的兵力將我們給包圍起來。到時候我們想走
都不行。」
薩希卜並不太在意普蘭的話,因為他並非是高貴的貴族出身。
他至於要聽一個普通的大頭兵的指揮做事情嗎?
「普蘭將軍,聽說你放棄了保衛德里城,這是不明智的,作為一名戰士,難道不應該保衛自己的都城嗎?」
普蘭見到薩希卜冥頑不靈,知道與自己聯合的計劃失敗了。
他回到了自家軍隊的駐地。
軍帳中一個帶著頭巾的男人正站在地圖後面仔細觀察。
這個人的整張臉都被頭巾遮擋,只露出了一雙眼睛。
不過這雙眼睛卻與眾不同,因為他的瞳孔是黑色的。眼窩也不像印度土著那樣凹陷。
,!
「苟先生,果然跟您想的一樣,這位王公並不待見我們。」普蘭走到這個男人的身後,說話的時候語氣頗為禮貌。
「本來就是這樣的,你們這裡的人對身份看得太重了,看吧,這些人很快就會失敗的。他們因為身份的桎梏,不會發動普通的百姓,兵力得不到擴張。等到英國人反應過來,他們也就距離失敗不遠了。」
苟塵乃是華族暗部派駐印度地區的十幾支執行小組之一。
他們原本在德里活動。
起義爆發之後,苟塵很快就找到了普蘭。
之所以接觸普蘭,乃是因為普蘭是草根出身,更容易接受自己。要是他去找那些王公大臣,人家根本就不會理會苟塵。
苟塵精通當地語言,與普蘭的溝通毫無問題。
他向普蘭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勸說他離開德里。
一開始普蘭自然不相信這個突然冒出來的人。他是看在對方告訴他德里城外軍火庫位置的功勞才將這人留在身邊。
英國人的軍火庫還真的隱蔽,誰能夠想到軍火會藏在雜誌社呢?這麼文縐縐的地方跟武器一點也聯繫不到一起去。
苟塵的口才了得,他說的話都被印證,比如皇室的人要分他的權力。米爾扎甚至試圖讓普蘭統領德里城外起義的三個步兵團。而讓其他人統領他手下的三個騎兵團。
普蘭經歷了這些事情才對他言聽計從。
苟塵實際上是想要普蘭走華族歷史上明末農民起義的路子。
印度殖民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農村地區,要是能夠將這些農民都給發動起來,他們這支隊伍很快就能夠滾雪球一般擴張。
「真是一幫子鼠目寸光之人,英國人都要將他們的特權給奪走了,他們還在這裡做鴕鳥。」普蘭道。
苟塵點了點頭:「這是他們的局限性。最後他們都不會有好下場。英國人會怎麼處理他們,我想普蘭將軍心中有數。」
「是的!」
普蘭做了多年僕從軍,他對英國人再了解不過了。
他們從來就沒有將殖民地僕從軍當人看。
而且這些英國人睚眥必報,手段殘忍,他們這些起義軍,不管是貴族還是普通士兵都會死得很慘。
「還請先生教我,我們現在該怎麼做?」
苟塵指著地圖說道:「恆河沿岸地區是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上游這裡還有很多土地和人口掌握在土邦手中,咱們暫時不好和這些人翻臉。往下游去,恆河兩岸的土地則大部分控制在英國人手中。我建議繼續向下游前進,攻擊英國人控制的村莊,將控制在英國人狗腿子手中的土地和財富搶過來,然後讓當地的百姓跟著咱們,只要我們一直搶下去,軍隊就不會缺食物。而英國人則會失去徵收糧食的對象,到時候他們還拿什麼來組織軍隊?」
「難道他們從本土運送糧食過來嗎?」
苟塵的話已經講得夠清楚了。
普蘭陷入了沉思,他本來只是想要打一場聖戰,但是現在要裹挾百姓的,就要將那些印度教的民眾也裹挾進去。
這場戰爭就不能再以軍隊的名義打了。
「先生,那些印度教的民眾,他們不一定高興跟著咱們。」
「那你就再提拔幾個印度教出身的將領,不需要他們的指揮能力有多強,只要能夠控制他們就行了。」
普蘭頷首,要僅僅是這樣的話,那麼問題不大。
按照苟塵的建議,普蘭以三個團的遊騎兵建立自己的老營兵。
然後開始裹挾民眾參加起義軍。
他們沒有動坎普爾。留著這位納納·薩希卜王公幫他吸引英國人的火力。
部隊沿著恆河一路向布拉亞格拉傑殺去。
一路上他們以解放的名義將所過之處的村莊青壯裹挾進隊伍,其中勇敢善戰之人發給馬匹補充進老營。
剩餘之人則根據其地域分成不同的營。
等普蘭的隊伍殺到了布拉亞格拉傑城的時候。他手下已經有了十幾萬人。
城內的兵力已經得到了加強,共計有英軍一千二百人,忠於英國人的僕從兵也有三千多人。
但是當他們看到城外鋪天蓋地的起義軍之後,他們還是慌了。
人實在是太多了。
「該死的,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城頭上,指揮官埃斯泰·蓋茨爵士在心中暗罵道。
不過他並沒有將自己的想法給透露出來。
他笑著對周圍的英國軍官說道:「這些印度人都是懦夫,他們就是有再多的人都沒有用。」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次他們面對的不是一支純粹的南亞起義軍,而是掌握了東方流民戰術的起義軍。
:()怒海覆清185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s 3.670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