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疑神疑鬼好像是成大事者的標配屬性?這個其實也是他們經常會把一些不穩定因素提前解決掉,不會遭到各種暗算的前提之一。
當然了,疑神疑鬼是一回事,沒有識人之明搞到誰都不相信是另外一回事,真的誰都不願意信任的話,離眾叛親離那一天肯定是不遠了。
智瑤沒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幸賴有一個能夠如臂使指的家族,家族中的人追求的是家族得到壯大,核心理念上或許不同步,一些基礎卻是擁有。
那怕是孫武和司馬穰苴這種人,他們對智瑤的一些理念也只是懂了個大概,能奢望其餘人的思想高度上限或下限嗎?
說白了,智瑤跟他們講什麼橫掃宇內,使得天下歸一,等等雄心壯志之類,大多數人聽了不會是振奮到充滿幹勁,相反會陷入到迷惘之中。
換作智瑤跟他們說,要把家族建設好,一再擴展封地的規模,再使得家族變得更加強大。這種說法沒什麼不好理解的地方,並且還極度符合他們的三觀,一下子就能夠全盤接受了。
基於大多數人的認知範圍內的才叫理想,誰都不懂又覺得不會實現的想法叫異想天開。
某種程度上來講,智瑤一直都是個孤獨的人,哪怕他嘗試過教導出一批思想合拍的人,經過嘗試和努力之後,勐然間發現真的那麼教,恐怕是會教導出一幫沒有底線的野心家。
不開玩笑啊!
智瑤的很多思想,概括起來能用「帝王術」或「屠龍術」的名稱,懂得那些理念或知識的人越多,不會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相反會讓世界變得更混亂。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現代人,尤其是天朝人,不用是某個學科的專精,只要九年義務沒混日子,他們學到了的知識能夠有許多,課本中可是教了不少現代人看著好像沒什麼用,在古代實際上是「帝王術」或「屠龍術」的知識。
均田懂不懂?古代大多數人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懂得這一套的人去到民國以前的年代,哪怕是天下太平的時間節點,先搞上一筆錢擁有私人武裝,交出一幫懂得基礎數學的人,作亂天下擁有一塊根據地,僅僅依靠均田這種手段就能爭取到絕大多數人,不被一下子打死為前提,內部也沒有短時間內變得烏煙瘴氣,滾雪球似得不斷壯大會是一種必然的事情,最終肯定能夠定鼎天下。
編教科書的人是拿均田制度當作歷史片段在教,絕對知道其威力。問題是只有天朝這邊有這種內容的教科書,其餘國家的情況並不一樣。
好些知識學的時候不懂有什麼用,其實它們的用處真的是太大了!
均田可以拿來在逐鹿天下時當屠龍術,有條件辦理工廠或公司,想一想拿出股份獎勵員工是不是有點類似。
說白了,有人就有屬於自己的思想,想讓馬兒跑就得讓馬有草吃,軍功爵、均田制、獎勵股份,其核心就是在爭取人心上面。
很多人說學歷史沒屁用?他們不知道的是,有兩種人很清楚史書作用,一種是國家領導人,另一種是大資本家。
一樣是學歷史,有些人只是單純當作過往一個歷史片段,有的人則是能從其中領悟出真理。
不怪智瑤會疑神疑鬼,哪怕所知道春秋時期歷史不多,總該不會連三家分晉都不知道。
即便是智瑤不知道趙氏、魏氏和韓氏為什麼聯合滅掉智氏,只光知道這三個家族有聯合的歷史就行了。
基於這點,智瑤一直努力在維持跟魏氏的關係,有所遺漏的是沒有太顧及到另外一層。
比如,智氏強大到令所有人都害怕的時候,智氏也就成了所有人的潛在大敵。
「魏氏一『師』仍舊屯兵原地,並無集結匯攏跡象。」智林看上去疲憊不堪。
任誰三天之內連軸轉都會是那般模樣。
智瑤下意識看了一眼智林的大腿,果然看到大腿內側的褲腿都被磨破,還能看到血跡乾枯後的黑色痕跡。
那是騎馬連續趕路,兩條腿的大腿內側不斷摩擦會出現的情況。
所以了,什麼騎馬一日百里,乃至十日千里,聽著好像挺拉風,真正去幹才會明白想辦到有多麼不容易,真的完成了並且到地頭要投入作戰,他們的精神意志該是多麼的堅韌。
「林辛苦,且尋醫匠處置傷口。」智瑤說道。
老智家在智瑤這一輩沒有太突出的人才,他們成為智氏這台大機器某些部位的零件卻是沒有問題的。
智林行禮退下。
出的那一個魏氏「師」仍舊是分散的狀態?他們之前被智瑤安排在一些必守的位置,主要是用來保障糧道的安全。
儘管智瑤一直都有防人一手的意識,沒有發現趙氏和楚軍都在秦國境內或周圍,本人又不是真仙,哪能事事算無遺策啊!
現在的情況顯得很詭異,之前智瑤安排魏氏分散駐紮在要道,好像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會把自己的退路給堵死了?
智瑤將籍秦召喚過來,問道:「楚軍並無異動?」
渭水兩岸都有著茂密的叢林,受限於視野障礙的關係,除非是早就知道哪裡有敵軍,要不然想要躲藏的難題僅限於生火造飯升起炊煙暴露行蹤。
智氏的斥候就是看到密密麻麻升起的炊煙,才大略窺探到楚軍的位置,摸過去就近偵查受限於視野障礙,很努力觀察還是得出一個楚軍在三萬以上五萬以下的猜測。
沒法子的呀!
無法一眼全覽,只能盡力辨別敵軍的旗號,再從旗號去推敲有多少人。
比較尷尬的是,楚國的軍隊編制一直挺亂,他們不講究什麼「軍」、「師」、「旅」、「卒」、「兩」、「什」、「伍」,玩的是哪個貴族帶來多少,以一個家族為基礎編制單位,大貴族就兵多,小貴族就兵少。
貴族會有自己的編制,可是他們亮出的是家族的旗號,不像中原的軍隊「軍」就是軍團級別的旌旗,「師」會有屬於師級別的戰旗。
這個也就導致很多時候連楚軍統帥,他們都不知道自己麾下到底有多少人,光聽貴族自行報出數量,再做一個數據匯總了。
智瑤決定再等等。
現在,智瑤想要的是派回國內的人趕緊回來,好知道國內有沒有出現異動。
在智氏這一路軍隊內外皆防的時候,三四萬秦軍經過八天的行軍抵達了「高陵」附近,駐紮在「高陵」西北方向一座山體的東面。
到來的秦軍很謹慎地跟晉軍保持十里的距離,選擇依山傍水的位置駐紮,隨後趙伯魯充當秦國使節進行了出使。
智瑤沒有讓韓庚得知自己在哪個地方,對「高陵」那邊的動向則是能夠做到大體掌握。
當趙伯魯成了秦國使節去晉軍營地的事情發生之後,人在當地的韓庚怎麼想或會怎麼做,智瑤不想去多猜。
智瑤只覺得世間再怎麼變幻無常,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他們再怎麼落魄都會過得比普通人更好。
怎麼說呢?不說趙伯魯成了喪家之犬,帶上幾十人逃到秦國,他現在成了秦國的封號大夫,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封地,治下也有了數萬人。
這種操作對於貴族出身的人太尋常了,要麼是祖上積德仍在,不然就是自己掌握的知識就是依仗,反正到哪了都能過上不錯的生活,以時代而言真心是普通人羨慕又不可得的待遇。
「瑤聞趙伯魯已成秦國公族?」
「然也。」
好吧,誰讓兩趙是一家,他們也還沒有變得水火不容呢。
秦國立刻吸納趙伯魯並給予公族的待遇,看上去顯得有情有義,何嘗不是一大幫秦人內心狂喜,覺得可算是有超規格的帶路黨來投。
這件事情不止對秦國東出在山川地理上的能夠彌補劣勢,根本內核還是的政治意義極大。
簡單的道理,別看趙氏在晉國除名,趙氏在晉國經營了兩三百年,不可能短暫時間內影響力消失,必定會保存著一些人脈關係。那些人或許做不到雪中送炭,某天錦上添花總是可以的。
智瑤還是在等,等著韓庚會不會主動匯報趙伯魯都講了些什麼,上報的信息跟智瑤掌握的信息是不是一致。
至於說韓庚被趙伯魯勸說得退兵之類?小說絕對不敢這麼寫,現實倒是有可能發生。
畢竟,現實有時候比小說還離奇。
「秦君邀我會獵,行以詭詐手段,藏兵於北地、渭水之南。韓氏一『軍』在『高陵』,方克『高陵』,以秦對陣並無後顧之憂。」
「若秦軍與韓氏酣戰,便是楚軍渡河北上之日,北地藏兵現身襲我糧道之時。」
「屆時,狐氏可襲擾秦軍後路,瑤襲楚軍半渡之時,魏氏善守必不使我軍後路有失。」
籍秦聽著,一再忍住沒有說話。
那是在幾個家族沒有勾結外部謀算智氏為前提。
戰前智瑤將該做的準備和方桉都進行部署,針對的是秦軍、楚軍和趙氏、白翟、等外部敵軍。
可以說,沒有發生魏氏、韓氏或加上其他家族跟外部合謀算計智氏的事情,他們這一次出征哪怕敵人增加了楚國、趙氏或其他什麼敵人,晉軍頂多是看出現多少死傷,根本沒有輸掉戰爭的可能!
看就看,事態到底是怎麼個回事。
智瑤能夠忍著耗費十多年,乃至於用更多的時間來發展智氏,碰上了這麼撲朔迷離的現狀,會有更大的耐心。
反正,該做的準備已經安排了,智瑤等著看便是!
------題外話------
大老新書《原始人日記》:穿越成母系氏族母系氏族的單身狗,只能靠搓繩編筐打發時間,帶領原始人打獵種田討生活,為了紀念自己的發明創造,他堅持天天寫日記。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8s 3.72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