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書友,時代在變化,免費站點難以長存,手機app多書源站點切換看書大勢所趨,站長給你推薦的這個app,聽書音色多、換源、找書都好使!】
打從事實上來說,趙毋恤壓根就沒得選。
給反抗一個試試?趙毋恤不一定會死,他帶來的武士會有一個被剁成肉醬的下場,連帶兩個「旅」多一點旳部隊也不知道最後能剩下多少。
現在是什麼情況?擺明了就是正面戰場有人需要為兵敗負責。
智申與魏侈已經在意見上達成一致,識相點就閉嘴等待後續處理,不識相會連掙扎的機會都失去。
現場有一個人呆了良久才反應過來。
韓庚看到趙毋恤被收押給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站起來,說道:「庚願前往勸說趙氏止戈。」
什麼意思?
還能是什麼啊!
韓庚這是要及時幫趙氏止損,由他控制趙毋恤帶來的部隊,好過不知道誰去管控,給逼得反抗,或是強硬吞併等等。
然而,智申和魏侈都沒有理會韓庚,自顧自聊了幾句,再統一意見讓智瑤前往接管趙氏的部隊。
這是要讓智氏吞併趙毋恤帶來的趙氏部隊嗎?並不是的。
兩個「旅」多一點的兵力而已,並且兵源素質也就那樣,算上輔兵大概是五千人左右。智氏再缺軍隊也不會飢不擇食到這種程度。
智瑤聽了命令就清楚是怎麼回事,用眼神招呼魏駒和韓庚一塊出軍帳,想了想又看向姑布子卿,後者能不能看出智瑤為什麼召喚,看緣分了。
有些人吧,他們聰明是真的聰明。
姑布子卿跟著出來,走兩步立刻加快速度,走到智瑤的身側,行禮道:「代伯魯謝過宗子。」
所以,聰明是真聰明,講對了吧?
智瑤知道姑布子卿是聰明人,沒有反對姑布子卿的說法,問道:「伯魯何時歸國?」
姑布子卿盡力隱藏負面情緒,說道:「遲則冬季,快則月余?」
當初就是姑布子卿將趙毋恤推薦給趙鞅,後面更是幫了趙毋恤很多忙,才有了趙鞅選擇趙毋恤當趙氏的家主之位繼承人。
為了達到這個圖謀,天曉得姑布子卿做了多少算計,又付出了多大的風險和努力,隨著趙鞅兵敗身亡,一切的投資都付之流水了。
那麼,姑布子卿現在怎麼辦?他為了自己的小家庭和趙氏這個大家庭都必須及時止損。
所幸的是,姑布子卿提到趙伯魯,果然讓智瑤有了正面的回應,多少算是老天不亡趙氏了。
真相是什麼?智瑤對趙伯魯的感官挺不錯,更多是覺得趙伯魯做主的趙氏能受控制,由激烈方式滅掉趙氏,改換成為能不能和平吸收罷了。
畢竟,智瑤前期的小目標是代晉或瓜分晉國,能夠吸收掉其他家族肯定最好。真的一切用武力去達成的話,圖謀成功了自身的損失不會小,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再向外兼併諸侯。
他們來到趙氏的營區,先由姑布子卿出面講清楚情況,少不得將最壞的一面說出來;接下來就是輪到智瑤出場。
「毋恤收押之事,實乃事出有因。如無罪行,必可歸也。伯魯歸晉在即,日後爾等仍為趙人,或效力毋恤,或效力伯魯。」智瑤說道。
趙氏的一眾軍官先是一陣面面相覷,有了姑布子卿現身說法,再有智瑤公布處置方案,雙重保證下多少讓他們心安了許多,不至於採取激烈的方式進行抵抗。
智瑤先讓他們低聲討論了一小會,才繼續說道:「爾等仍在納賦,且先行聽命予我。」
不收繳武器?有武器在手起碼不會像待宰羔羊,少了最後一個顧忌,他們沒有人想去做傻事。
姑布子卿的臉色卻是有點不對勁,心想:「事情發展跟我預料的劇本不同啊?」
按照姑布子卿的想法,趙氏的軍隊不該是他來管控和指揮嗎?
智瑤將趙氏一眾高級軍官喚到面前,再吩咐一些基本事項,等他們認真應「諾」,才讓他們離開。
在此期間,姑布子卿很識相地一言不發。
同樣作為見證者的魏駒和韓庚一個字都沒有往嘴外冒。這個是他們對智瑤的安排沒什麼意見,可能還無比贊成。
說白了,都是大家族的繼承人,誰還沒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不知道姑布子卿在趙氏扮演什麼角色呢?
固然是趙伯魯過於平庸,趙鞅的一些嫡子過於紈絝,姑布子卿才有機會幹涉趙氏的權力傳承。
姑布子卿干涉卻是真的干涉得徹底,並且干涉得十足過火,純粹是趙鞅覺得能夠控制,要不然其他家臣在另外的家族試一試?
魏駒和韓庚的想法很簡單,認定只有趙伯魯接手趙氏的家主才能抵消到智瑤的惡意。
他們同時清楚一件事情,趙伯魯這一代的趙氏估計要唯智瑤領導的智氏馬首是瞻,但總好過智氏一再針對趙氏,直至將趙氏給玩死啊。
趙氏依舊健在,一切都還存在變數。
一旦趙氏沒了,一下子徹底的巴比q,就什麼可能都不存在啦。
曾經,多少家族歷經過這樣的事情,又有多少陷入窘境的家族重新站起來。
智氏一度也有徹底完蛋的趨勢,當時誰能料到智氏會在後面變成晉國卿位家族的獨一霸?
因此,魏駒和韓庚並不認為智瑤的處理方式霸道,甚至認為智瑤果然是個厚道人。
別覺得他們傻,主要是懂的套路少,沒有相關的例子能夠以史為鑑。
相反,建立友情再傾力相助,才是當前時代的一種行事方式,並且相關的例子著實是太多了。
當然了,主要也是智瑤的人設穩,處理一些人情世故符合人們認可的價值觀。
有那麼一個人,他的演技絕對是演帝級別,不是騙了少數人,完全是騙了一整個國家,依靠演技和自己的姑媽,行騙到收穫一整個帝國。只是他光有表演天份,沒有什麼好下場並不是一顆隕石的原因,純粹是沒有治國的能力,並且軍事才能更是稀爛。
一件插曲……,反正對大多數人就是個插曲,對趙氏則是震盪級別的大事件,發生了也就發生了,沒有出現刀兵相向的流血,自然也就不會耽誤軍隊接下來的行動。
他們這一支大軍用最快的速度出了山區,抵達了一片範圍不是那麼廣的平野,隨後進行了多部分的拆分。
「此處水源充足,我軍亦可就地剿殺牧人,軍資無缺。」智瑤在給智申講即時的情況。
他們本身帶著三個月的後勤物資,隨後在「鮮虞」補充了足夠消耗兩個月的軍需,
考慮到南下的部隊是減少不是增加,後勤物資實際上能支撐大概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別說後續還有來自「鮮虞」城的供應了。
現在麻煩的是正面戰場的晉軍後撤,沒有如智瑤所需要的那樣繼續跟異族聯軍打僵持戰。
在這種即時戰略出現變動的情況下,很多事情指定不能按照原先的方案來了。
如果不是出了「鮮虞」再接到正面戰場的戰報,理想狀態應該是以「鮮虞」城為據點,晉軍再分別沿途設防或設伏,爭取阻擊回調的異族聯軍或消滅更多,把控住「鮮虞」城外的險要區域,再跟異族聯軍接著打。
事情已經成了那樣,派人去聯絡韓不信和狐尤,最快也需要十天左右。
作戰最忌諱的就是前一刻氣勢洶洶向前,下一秒莫名其妙後撤,不止是浪費時間,更多的是會給士兵在腦子裡造成混亂,進而又打擊到全軍的士氣。
智瑤的選擇是趁著敵軍主力沒有返回,用最快的速度去搞平野的敵人,能夠繳獲到更多的馬、牛、羊最好,隨後看實際的情況。
「瑤已灑出斥候,需知敵軍此時動向,再行布置。」智瑤說道。
智申本身有軍事才能,只不過挺一般的,聞言點了點頭,示意接著往下說。
搞清楚敵軍的動向最為重要,不然想要做什麼都是憑空想像。
戰爭啊,情報最為關鍵,不止是能占儘先機,別搞出盲目亂追給迷路,乃至於遭到埋伏。
智瑤的想法是,一旦敵軍在回撤就設伏搞幾波,爭取最終將敵軍堵回山區;敵軍還是待在原地,他們不應該浪費更多的時間在這一片平野,同時派去韓不信那邊的人應該到了,韓不信需要重新領著軍隊從南面壓迫異族聯軍。
話又說回來,扛正面的異族聯軍應該還不知道「鮮虞」陷落的消息?他們現在正處在逼退晉軍的喜悅之中,以沒組織沒紀律的尿性,很可能在連續的狂歡。
在隨後,外出的斥候先回歸來,自然也有出去而就此失蹤的斥候,反正就是探查到的情報接二連三送到智瑤手裡。
智瑤並不會只相信一份情報,需要從多份情報裡面找到共同點,一再比對和驗證,乃至於是重新偵查,新的行動方案才會被制定出來。
「敵軍並未挪步,仍在原處終日吃酒。」智徐吾懂這種情況下應該做出什麼選擇。
智瑤掃了一眼其餘人,能看出他們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那是中山國第二次擊敗晉軍。
一次擊敗是僥倖,總不能第二次擊敗了還覺得是僥倖吧?
在那種心態下,他們確認與自己交戰的晉軍撤退,死盯著這一股晉軍沒有發現異常,還不允許犒勞一下自己?
智瑤知道越是到這種時候,自己的心態越是要穩。
他一再比對之前獲得的情報,最後……
------題外話------
謝謝會飛的小焱打賞100幣,遍擷鶴望蘭打賞300幣,
率比東南陸打賞1500幣。
【告知書友,時代在變化,免費站點難以長存,手機app多書源站點切換看書大勢所趨,站長給你推薦的這個app,聽書音色多、換源、找書都好使!】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s 3.690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