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一萬年來,無數人都在探索,無數人都在追求真相,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說法。
《大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
《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
《道德經》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地之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之仁,以百姓為芻狗。就是說天地以萬物為芻狗,守護而不干預他們。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我們道宗,提倡大家要行善積德,行俠仗義,除惡揚善。
……
《卦解世界之謎》云:我是誰?★答——修身修到一定境界就明白了,如果要我給出完全答案,語言說不清,說來說去就象金剛經了,不懂的人會把金剛經當成翻來覆去的廢話,同樣也會這樣看待我說的話。
這樣比吧:我在外星上吃到一個果,這個果的味道是地球上任何食品都沒有的。這就是說,不能借用地球上東西完成對它的描繪,你說他的味道象什麼,有點象什麼,近似於什麼都不行,都說不清,只有你吃了才知道,但你又吃不到,這就是越玄妙的越說說不清,於是佛說「不可說「.到不可說不是不能說,而是能說,但被語言和受眾的經驗限制,不能明白表達出來。
「我是誰?「這個問題與「宇宙從哪來?「同類,這個不可說,一說就陷入辯論中,無休無止。
修行的目的是解脫,無休無止的辯論讓浪費時間。
再舉例,修行好比燒開水,大鍋下邊的柴火是時間,是修行法門。有人來找你辯論,你你把時間分出來與他斗,不管勝敗,都延緩了你燒開水的時間。你勝了很多場後,你也老了,時間沒了,你到死也沒修成,還得輪迴。
如果不小心輪迴成動物,你更難修成,動物要變成惡鬼,更修不成,只有人才具備修成的最好條件,輪迴轉生成人有多難,不可說,說不清。總之,也許幾十萬年的無數次輪迴,也許幾十億年,幾百億年的無數輪迴。
能輪迴成人是多大的福份啊,成為人,不管是丑是美,是富是窮,是聰慧是呆傻,是兇惡是善良,是下流是高尚,都是福,因為你是人了,要珍惜這個機會,最多百年的機會,好好做人好好修行,最終跳出三界外,不再受輪迴苦。
再說明一下:我這裡用了幾百億年,也許會有人說,科學家說了,宇宙也沒那麼長的命啊。那只是科學家說的,不是我說的,我說的一切不來自於書本不來自實驗。書本實驗都有局限性,這是因為人本身的局限造成的。比如唯心與唯物,他們的對立,我也不會就此與人辯論。
歷史上,許多辯論能手、因明大師沒有修成佛,而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人不少成了佛,分心與不分心是重要原因。
虛雲老和尚慧根極深,修行不謂不好,善事做也多,聲譽極隆,他的一個弟子,痴痴呆呆,沒文化的農民俱行禪人成佛了,當時虛雲老和尚聲淚俱下,說為師不如你。虛雲老和尚的果位是大乘十回向菩薩位。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菩薩道52級台階,第52級是佛果,餘下51個台階是菩薩,虛雲老和尚修到40階,很了不起了。要知道入菩薩位,第一階就是菩薩了。虛雲老和尚還有個弟子宣化上人,我測其果位,也得佛果。虛雲老和尚沒得佛果是名聲太大社會事務多,影響了修行,儘管他慧根高於弟子。
《卦解世界之謎》又云:我是誰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答——你來了,你走了你再來再走,你不來不走便修成了。
……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有,現在心不可有,未來心不可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句話的意思是「妄想不離色而成佛,是人行邪道,不能大徹大悟而成佛。」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話的意思是「貪嗔痴慢疑,就是那夢幻泡影,如露似電,不全扔掉,不能大覺。」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佛不看眾生臉色·什麼是幸福》云:修行,是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並正確地生活、工作;是修理自己、改造自己。怎樣正確地生活、工作,怎樣修理自己、改造自己呢?工作生活中,以孝、善、慈、寬、仁要求自己,檢驗自己,就是正確的生活、工作,就能夠贖罪,就能夠改變命運。行孝、善、慈、寬、仁的過程,就是去貪、嗔、痴、慢、疑這五毒的過程。
……
又有經典云:實事求是,不要偏左,不要偏右,不要形式主義,不要教條主義。
……
王陽明云:「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
未濟,在幾百億年前,也在探索……
喜歡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s 3.804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