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父乙鼎

    繼續下翻照片,下面居然還有青銅鑒。美國小說網 https://www.gogogous.com/

    錯金銀銅方鑒與銅方罍,罍置於鑒中,罍內又有提勺一件,勺細長柄,環形柄首。

    在缶、罍內裝酒,在鑒內放冰,就可達到冰酒的效果了。

    最著名的方鑒缶組合,要數曾侯乙墓出土的那兩件了。

    曾侯乙銅冰鑒不僅體量大,設計的也十分巧妙。

    銅缶在內,銅鑒在外,鑒缶之間留有足夠的空間用來置冰塊,藉以冰酒。

    與別處的鑒缶組合不同,曾侯乙銅冰鑒還有鑒蓋,鑒蓋的正中間開方形口,銅缶的口正好嵌在其中。

    這也讓整個鑒缶的造型,更為完整。

    器表上的立體紋飾也足夠用心,它以四獸為鑑足,器身有八個拱身龍形耳鈕。

    鈕尾均有小龍纏繞,還有兩朵五瓣小花點綴其上。

    在沒有冰箱的前提下,古人卻可以在炎炎夏日享受冰飲。

    那麼在古代,夏日的冰塊又是從何而來?

    炎炎夏日,古人所用的天然冰塊肯定是提前採集的。

    從文獻記載來看,從西周開始古人就開始用冰了。

    2002至2005年,考古學家在長安漢長安城長樂宮五號遺址內,發現了大型的「皇家藏冰室」。

    1992年,在南河永城芒碭山漢梁孝王后陵墓地宮內,發現了石砌的「藏冰櫃」。

    而現在神都故宮內,現存的清代冰窖也有4座。

    古人在寒冬時節采冰,將冰塊儲存在陰冷的冰窖里。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

    「凌陰」即冰窖,冰窖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叫法,先秦時期叫「凌陰凌室」。

    漢、魏、唐、宋時期稱為「冰井」,明、清之際稱之為「冰窖」。

    「二之日」即每年農曆十二月,「三之日」,即農曆正月。

    古人在寒冬臘月在結冰的湖泊、河面中開採大量的冰塊,然後在正月將這些冰塊儲存在冰窖里。

    當時有專門的掌管冰務的人,叫「凌人」。

    在唐朝時,對於每塊冰塊的大小、厚度也有規定,規定「每歲藏冰一千段,方三尺,厚一尺五」。

    到了仲春時節,還要由天子舉行專門的開冰儀式,祭祀過程中需要祭祀羔羊。

    由此可見,哪怕對於貴族階級來說,冰塊也是十分難得的。

    一般而言,諸侯、公卿大夫一類的才享有使用冰塊的權力。

    對於古人來說,銅冰鑒恰好相當於那個時代的「冰箱」。

    也許這些東西在古代王室之中,比較流行,所以只要是王侯墓中,好像都有一隻青銅鑒。

    要不然這裡不會出現這麼多件青銅鑒,也就是說,每一件青銅鑒,都代表著一座古代王侯的大墓?

    這幸虧是在解放前挖的,要不然,這攤主一家子都得吃花生米!

    不過,人家支撐了下來,把這些寶物流傳到了現在,那就是他們的福報了。

    越是翻看照片,陳文哲越是感慨。

    在一百多年前就能有心思保護這些古董,這位攤主的家族不簡單。

    很明顯,他們找到的鼎和簋不少,絕對不可能只有九鼎八簋。


    這也就怪不得他們,居然把一套的九鼎八簋,堆積在一起拍照。

    此時,陳文哲已經又一次看到了一套七鼎六簋。

    這一次也許是因為數量比較少,他能夠看的更加清楚。

    所以,照片之中出現的鼎和簋,陳文哲都清晰的看到了上面的銘文。

    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出土的很多,鼎和簋也不算多麼少見。

    其中十分著名的也不少,像是天亡簋、德方鼎、宜侯夨簋、小盂鼎、何尊等,都是西周時期的重器。

    像是小盂鼎這樣的青銅器,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其上銘文。

    而眼前影集之上的青銅器,之所以不出名,也不過是因為沒有人看到,也沒有人通過它們之上的銘文,研究出什麼來。

    陳文哲知道,只要這些東西曝光,很快就會造成極大的轟動。

    就算東西不曝光,只是銘文拓印出來,也能引起極大的轟動。

    看來這一家對於這批青銅器的保護工作,做得很好。

    看了看周圍,出現的青銅鼎和簋,都沒有幾個銘文,再就是其他的一些銘文很少的青銅器。

    這麼一對比,那輛體型巨大的銅馬車,反而算不上什麼。

    感覺還不如看照片收穫大,陳文哲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青銅器最大的價值,就在其銘文之上,這一家子的小心思不少。

    不過,就算出一個天價,也是人家該得的。

    「咦,這隻鼎不錯,很像是一件名鼎。」

    看著照片,陳文哲看到了一件很像是虎父乙鼎的青器。

    這隻鼎口徑達168厘米,通高20厘米。

    之所以說他像虎父乙鼎,是因為這種青銅鼎在西周早期很常見。

    那件虎父乙鼎在內壁側近口處,刻有「虎父乙」三個字。

    目前這個有著三條柱足的青銅器,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中,根據相關研究,這件青銅器是為祭祀父乙而打造。

    很顯然,照片上的這件鼎尚,也有父乙兩個銘文,它也是為了祭祀父億而打造出來的。

    所以,這隻鼎,也可以叫父億鼎,至於是不是虎父乙鼎另說。

    像是這樣的讓人看著比較眼熟的青銅器,還有一些,像是虎戟鎛。

    之前在1958年出土過一件,藏於我國故宮博物館內。

    這件器物高為443厘米左右,銑距在27厘米左右,重量在十六千克。

    這種器型屬於西周時期打擊樂的一種,出現於西周的中期階段。

    所以,在其他古墓之中出土同樣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同樣屬於樂器的青銅器不少,像是銅鐘、銅鈴等等,還有陶塤。

    我國夏商周時期,是音樂蓬勃發展的歷史時期。

    此時眾多古老的樂器登上舞台,紛紛展露其優雅的藝術之美。

    西周時期,禮樂制度的思想橫掃天下,宮廷禮樂油然而生。

    相傳西周的禮樂制度。是由周公旦參照夏禮和殷禮所訂立的。

    西周的禮樂制度是一種等級化的音樂制度,而且還有複雜的音樂禮節。

    西周時期還建立了宮廷音樂機構大司樂。

    一些貴族子弟,還專門受到音樂方面的教育。

    根據西周古文獻記載,西周時期的常見樂器主要有編鐘、石磬、琴瑟、竽、竹簫、鼓、琴、塤、鐃、鐸等,而且製作工藝頗高。



  
相關:  超級生物探測器  宇宙最強礦工  大隱  都市藏真  重返80:從黃大仙開始致富    西門仙族  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  大小姐們的餐桌  九星神龍訣  神話從童子功開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我的系統不正經第一千七百零四章父乙鼎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我的系統不正經"
360搜"我的系統不正經"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4s 3.56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