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一百八十五章:分省錄取制

    西南治夷之問?

    換成大白話,問朝廷治夷怎麼樣,再直白一點,皇帝治夷的政策怎麼樣。

    能說不好嗎,敢說不好嗎!

    那不就是變著法讓殿試的貢士們吹皇帝治夷有多英明,有多偉大嗎?

    很快,聽見消息的貢生們,都覺得這次殿試實在太簡單。

    在他們看來,自己需要做的,就是絞盡腦汁去想,這回朝廷治夷的政策上,到底哪做的好,就行了。

    當然,這也讓前來參加殿試的貢生們,自然而然分成了兩派。

    有一些人認為,朝廷出這樣的策問題目,定然權閹魏忠賢的主意,讓鐵桿閹黨魏廣微擔任主考官,定也是他從中作祟。

    這群人,以文徵明之子,東林大才子文震孟為首。

    他們都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便是同齡人中的所謂神童,詞、書、畫俱佳,名滿天下之輩。

    另外一些人則是從政治角度出發,認真在思考這回朝廷在西南政策上的得與失。

    論名氣、出身,他們比不上那些書香門第的才子們,但卻個個都有獨到見解,也願意為國效力,拋頭顱、灑熱血。

    甚至,這些人很多都做著隨時投筆從戎,為國征戰的打算,他們以盧象升為首,眼中少有文貴武賤的隔閡,國家利益大於天。

    除了這兩幫人以外,還存在不少於夾縫中生存的所謂「小人」,他們聽見策問題目,個個都是興奮不已。

    這樣的考題,正是他們所最需要的。

    這樣的人,聽見策問題目後,第一個想的不是朝廷為什麼會出,而是會想,到底如何能把朝廷治理西南的政策誇得盡善盡美。

    換句話來說,如何拍好當今皇帝的龍屁股…

    對於朱由校來說,每一類人,都是朝廷中必不可少的,他們現在的爭論,就是日後朝廷中黨爭的雛形。

    做皇帝的,最看重的便是均衡。

    距天期二年的壬戌科殿試只剩下幾天,各地貢生們的討論天馬行空,很快就匯聚到了從前各地科考熟「闊」的問題上。

    有明一代至今,從進士人數來看,江西、浙江、江蘇分列全國總榜前三,而第四,則是低調追趕的福建。

    到了萬曆末年,福建的進士人數甚至超過了江蘇,位列第三。

    對於江西一省在科考上無可動搖的頭名位置,有一種有趣的說法是,可能是受到了王陽明的鼓舞與「知行合一」理論的刺激。

    而江蘇呢,恰恰可能也和王陽明有關,因為這裡曾是王陽明仕途閃光的發源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家祖上沒闊過?

    北方人雖然不服氣,但卻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唐代以後,在科舉之路上,最闊的永遠是南方省份。

    在科舉上,宋代的江西也不弱,排名僅次於福建和浙江,穩居前三。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的前一百年,江西迅速超越閩浙兩省,成為全國最能考的省份,並且長期穩坐第一的寶座。

    尤其是贛江中流的吉安府,在前一百年間,居然產生了四百二十六名進士,還有三十三位巍科人,你敢信?

    這還不算什麼,更讓人震驚的是,建文二年和永樂二年連續兩次科舉殿試中,一甲進士六名,吉安人就包辦了五名。

    現在大明朝的貢生們說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全國科舉看江西,江西科舉看吉安。


    這話並不是空穴來風,江西吉安人在科舉上,一直是比較有造詣的。

    然而在大明朝,你想要當個舉人容易嗎?

    就這回策問來說,西南治夷之問,你光是給皇帝猛拍龍屁就行了?

    首先,你拍的要漂亮,還不能太露骨。

    如果試卷里夸的太噁心,很可能會引起反效果,到時候取仕取不成,小命可能也要沒了。

    這還是其一,另外主要的,你還得有真才實學。

    就比如,先猛夸一通,朝廷在西南開辦社學,並頒行有功名者到西南講學兩年優先補缺的政策,如何如何有先見之明。

    然後話鋒一轉,說這政策有個小瑕疵,提幾句有建設性的意見,說說自己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看法。

    試卷上要是能做到這些,取個金榜進士出身就沒跑了。

    可這也就能讓你上金榜,要是被欽點為狀元、榜眼、探花這種前三甲,首先個人能力要真的強,起碼紙上談兵的功夫,不能比趙括弱。

    其次,還得會來事兒,會說話。

    ......

    貢生們在爭論,朝里也沒閒著。

    朱由校只知道這是自己登基後第一回殿試,甭管是不是懶,也甭管想不想去,為了顯示出對殿試的重視,也要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當然,最開始朱由校是沒想到會這麼麻煩的。

    再一聽考殿試那天,皇帝要端坐在龍椅上一動不動,朱由校頓生後悔,當時就有點後悔。

    後來滿懷希冀的一問,殿試至少要特麼三個時辰,朱由校就變成苦瓜臉了!

    三個時辰,就是後世的六個小時,整整半天啊!

    這時間朕就上邊坐著當個吉祥物,一動也不能動,這怎麼熬過去?

    看著階下商量火熱的群臣們,朱由校一咬牙、一跺腳,不就是當一回監考老師麼,皇帝說過的話能後悔?

    再無聊也得幹了!

    因為趙南星去職後,吏部尚書一時有所空缺,這回作陪的,就成了主考官魏廣微等幾人。

    這次朝議的主題,是朱由校想搞個大事。

    上次說到,洪武朝發生了南北榜案,自那以後,朱元璋將科舉考試定製成了南卷、北卷。

    後來,又增加了中卷,把全國劃分為南、北、中三個區域,分別錄取進士。

    這錄取數量也不一樣,相對實力比較強的南方各省,錄取人數就要多一些。

    北方大多都在邊陲,需要穩定邊疆,所以占據了剩下那些的一大部分,餘下那一丁點,就分給了實力不怎麼強,也鬧不出什麼浪花的「中間人」。

    朱由校這回想搞的,就是將南北中卷制,進一步發展成分省錄取制。

    「朕御極不到二載,偶有感觸,發覺這南北中卷,雖可以調和南北中三處的人才組成,但無法對各省的人才進行有效錄取。」

    「簡單來說,每次殿試,總會有一大批真有才學的考生,或因道路偏遠,或因名額不足,年復一年,屢考不中。」

    「朕想著,這次壬戌科殿試,就按省份出卷,各省均有不同,眾卿以為呢?」

    語落,朱由校側首,靜靜望向殿內一臉懵逼的群臣。



  
相關:  掃明  無邊大明  大明1629  逆明小兵傳奇  庶子成皇  史上最強崇禎    唐時明月宋時關  國潮1980  修羅劍神  決戰龍騰  白骨大聖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一百八十五章:分省錄取制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360搜"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2s 3.651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