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讎

    建奴是心腹大患,但平遼滅奴之後,也並不是天下太平。或者說,在皇帝的計劃中,還有很多仗要打。

    而平定奢安之亂的最終勝利,並不是打服歸降,而是要一勞永逸地解決。否則,平正叛亂之日,也是下一次叛亂的醞釀之時。

    道理很簡單,土地問題沒有解決,反而會加劇。

    因為朝廷已經允准了傅宗龍等人的奏議,在貴州就地安置各省調拔的平叛官兵。儘管不是全部,但要拿出的土地,也不是小數。

    人多地少,生存矛盾依舊存在,還會愈演愈烈。就象廣西的少數民族叛亂此起彼伏,跟土地有著最為緊密的關係。

    況且,在朱由校的思想中,改土歸流是大勢所趨,絕不會允許那麼多土皇帝獨立於大明的統治。

    所以,雖然不能再活五百年,可朱由校也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土司問題解決得七七八入。

    現在,叛軍中土目的歸降,也是為勢所逼,眼瞅著要不行了,便想以歸降來換取不變的地位和待遇。

    朱由校寧肯平叛的時間再拖長一些,也不想給這些首鼠兩端的傢伙再次反覆的機會。

    都遷去湄公省,既緩解土地緊張,又能增加海外領地的人口,一舉兩得的好事。

    當然,孫承宗的想法是剿撫結合,儘快平叛。

    按理說,這樣的思路也沒錯,省了朝廷的錢,儘快使貴州恢復安定。但他不能預見到將來的事情,這才是他和皇帝最大的區別。

    皇帝的思路在發生變化,依據就是財政的好轉。建奴沒幾天蹦躂了,還慣著那些土司?有錢了? 給我往死里打!

    邊事奏畢? 禮部尚書董其昌出班上奏,各省今年的鄉試已畢? 禮部已經開始準備明年開春的會試。

    又到了開科取士的時候了? 皇帝聽著稟奏,有著短短的失神。

    那一年他來到大明? 除了娶媳婦是好事外,就是廣寧將要慘敗? 以及天啟壬戌科的會試和殿試。

    轉眼就是三年時間? 建奴已是苟延殘喘,比他五年平遼的雄心壯志還要提早了一兩年。

    而真正的轉折卻是廣寧保衛戰的勝利,也是他利用先知先覺改變歷史的開始。

    「……請萬歲……」董其昌沒有注意到皇帝的失神,奏完後躬身等待皇帝的決定。

    朱由校目光一閃? 回過神來? 沉聲道:「准奏。」

    要說皇帝這幾年來大刀闊斧,橫殺豎推,使大明改變了很多很多。但改變最小的卻是科舉,幾乎沒有什麼動作。

    儘管皇帝對讀書人的態度不是很好,也不太怕讀書人造反。但沒有貿然改動科舉取士? 也使天下讀書人沒有掀起更大的風潮。

    讀書入仕這條路是不能堵死的,皇帝深知其中的利害。

    吏轉官的制度已經推出? 但還在摸索和完善的階段,並不能完全取代科舉。朱由校也沒有完全想好? 如何能儘量穩定地過渡到公務員考試入職。

    而且,要說按八股取士選拔出來的全是廢物? 也是太過絕對。就以天啟二年的科舉為例? 很多進士還是不錯的? 讓皇帝感到滿意。


    輕重緩急,皇帝要掌握的就是這個度。不能什麼都心急火燎地去做,更不能照本宣科地按後世的來。

    畢竟,古代不同於後世,而思想觀念的改變,卻是最慢的。

    待平遼成功,科舉也要作出些改變了。皇帝的手指在龍椅扶手上輕輕叩動,作出了新的決定。

    今天的朝會進行得相當順暢,皇帝雖然面帶威嚴,但看似心情不錯,上奏基本都允准。就算是不太合聖意的,也沒有表露得太過明顯,交由廷議處置。

    平遼滅奴在即,眾臣子都認為這是皇帝心情不錯的主要原因。

    「眾卿皆是朝廷棟樑,是朕之股肱。」快要散朝時,皇帝再度開口,朗朗的聲音在殿內迴蕩。

    「遼東戰事勝利在望,西南平叛亦見曙光,朝廷財政日見寬鬆,吏治亦有清明之勢,百姓生活也漸好轉。」皇帝一一列舉著,面容愈發和熙,「此皆眾卿之功勞,朕都看著、記著,備感欣慰。」

    「萬歲聖明,方有國勢昌盛。」禮部尚書董其昌立刻馬屁拍上。

    「萬歲聖明。」眾臣躬身附和。

    朕當然聖明了,不用你們說,朕也擺正了自己的位置。

    「最重要的,還是眾卿輔佐之功。」朱由校笑了笑,殿內的氣氛愈加緩和,「君臣和諧,方使我大明國勢日昌,蒸蒸日上。朕希望與眾卿共勉共進,共榮辱,共始終。君明臣賢,以一段佳話留於史書。」

    說完,皇帝起身掃視過群臣,含笑頜首,轉身離去。

    「退朝!」宦官尖厲的聲音響起,但在群臣聽來,卻不覺得刺耳。

    皇帝再厲害,也要依靠下面的臣子。否則,就是象諸葛亮那樣累死,國家也未必治理得好。

    歸根到底,還是吏治。

    皇帝雖然對貪瀆官員下手無情,但對忠心任事的臣子卻著實不錯。俸祿加了,福利漲了,對重臣老臣亦顯尊重,這樣的皇帝並不多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這是孟子曰過的,意思很明確,不用翻譯成現代文,也能看懂。

    古人還有一句更簡短的話,「眾人遇我,以眾人報之;國士遇我,以國士報之」。

    說白了,就是人心換人心。想別人怎麼待你,就取決於你怎麼對待別人。

    如果領導不關心屬下,不禮遇人才,卻要求屬下無私奉獻,無怨無悔,豈不是白日做夢?

    最好的例子就是亡國之君崇禎,說他可憐也沒錯,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是一點沒冤枉他。

    苛薄寡恩,猜忌多疑,這樣得皇帝,到最後也只落得自掛東南枝的下場。

    「天氣越來越冷,該給臣子們發放取暖補貼了。」皇帝回到乾清宮,便命人傳召戶部尚書,計算長江以北各省的官吏數量,按照品級定出標準。

    鍋爐和暖氣?!皇帝又想到了皇宮的取暖,不知道科學院研究得怎麼樣了?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讎  
相關:  抗戰驚雷  一個人的抗日  南宋不靠譜  重生一九零二  血路救贖  亂世小民  大唐第一全能紈絝    我從末世開始無敵  萬妖聖祖  唐時明月宋時關  最強小神農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我真是大昏君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讎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我真是大昏君"
360搜"我真是大昏君"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7s 3.723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