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還是要依靠遼河運送糧草物資,除了吉林船廠,遼東明軍還在巨流河渡口、烏喇等地分別修造船隻,以備運輸之用。
同時,還要在遼河上游的鄧子村、伊屯河流經的伊屯門(伊通縣)等地築倉儲存軍糧。
通過水運運輸物資時,將分春秋兩季用船運至鄧子村糧庫。鄧子村至伊屯門不通水路,需換裝車輛陸路運送。到達伊屯門後,再次裝船沿松花江運到前方。
這一水陸聯運路線如果成功開闢,則解決了北上松花江,乃至黑龍江流域的關鍵問題,將來也會促進東北經濟的發展。
更關鍵的還是黑龍江和圖們江的兩大出海口,可直達倭國長崎、朝鮮釜山,以及國內的各大港口。
其實,皇帝對於東北的開發建設並沒有失去熱情。在他看來,在大災害時期,東北比西北要好,能承載更多的人口。
西北是乾旱,少的持續三五年,多的竟有十幾年。而東北則是寒冷,或許也會出現乾旱,但卻沒有西北那麼嚴重。
在歷史上,乾旱和寒冷應該是同級別的,對農作物的生產造成的損害也是差不多的。
可現在不一樣了,有了土豆、玉米、黑麥等抗寒耐旱,甚至是生長期短,對於寒冷的抵禦程度要強上太多。
要知道,西北乾旱如此嚴重,跟生態破壞是分不開的。
從唐朝中後期開始,整個關中平原的過度開發和生態退化就很嚴重,秦嶺的樹木被砍伐殆盡,植被稀少,災害頻繁,使得關中地區退出了歷史舞台。
同樣的生態破壞在古代是很普遍的,象明朝的北京,就已經出現了沙塵暴,這與燕山樹木減少、植被破壞,失去了對北京的屏障作用,有直接的關係。
而東北的生態環境則是良好的,森林覆蓋率高,人類開發還遠沒有到紅線,大自然的懲罰還遠不用擔心。
當然,從西北向東北移民,並不是棄西北於不顧。在戰略層面上,西北也是極為重要的。
老天爺不下雨,那就修建水利設施,從江河中引水灌溉。
原則上便是能種多少是多少,能收多少是多少。當地收穫一斤,從外運進去就要五六斤,在當時的道路和運輸條件下,路上的損耗相當驚人。
目前的東北也是一樣,如果不能自給自足,不能為北進提供糧草物資,光靠外運,朝廷的壓力極大。
對於張盤的建議,毛文龍微笑頜首,說道:「這邊既然不急,那就抽調一批工匠去四平吧!北進延後一年,就是人少些,這邊的船隻也能造好的話,這批工匠便在四平安家。」
張盤痛快地答應下來,一來是上司的要求,二來多了一年的時間,象毛文龍所說,人少了也能完成足夠數量的船隻。
「萬歲向北開疆拓土的決心不會改變,但消滅建奴殘餘已不是主要目標。」毛文龍邊走邊對眾人說著:「你們只要記住一個原則,戰爭的收穫要大過投入,萬歲便會允准。」
原來如此,眾人相視點頭。知道這個很重要,相當於是揣摩了聖意。
「土地也是財富,占領了經營一年或兩年,便能夠自給自足,萬歲也會支持……」毛文龍覺得既然說了,索性再多一些,給自己的兵將們提提士氣。
意思很明確,北進將是長期的國策,不愁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但要有個權衡判斷,也要能剎下心來,別搞史書上所說的「窮兵黔武」。
而要想經營得好,恢復得快,人口就是第一要素。不管是越境求生的朝鮮人,還是奴兒干都司的少數民族,都要好好利用,也就是恩威並施。
朝廷之前出台的《國籍法》,正好能起到作用。而吉林府有三年的軍管期,張盤等主要將領就必須學會既管軍,又管民。
當然,朝廷也派遣了不少文職官員,都是通過吏轉官進入仕途的。在實際工作能力上,還是相當不錯的。
…………………
四平所轄的奉化(今梨樹縣),古稱偏臉城,俗稱買賣街。
因其地處邊北扼要之地,是「盜寇出沒」、「頑民盜風不息」之地,統治者為了教化當地「頑民」,故大肆宣傳要「遵奉王化」,因此起名為奉化。
在明朝時,奉化也只是個小村落。但一年來經過官兵和移民建設,已經成為了一個小鎮子。
而作為葉赫部的故地,有相當部分的葉赫後裔重新移居此地,在官府的規劃安排下,定居下來。
更多的移民還是漢人,大多數都是戰後重返遼東的遼民。
這些遼民的首選當然是原來的家鄉村屯,可平遼後,官府便開始分地設村鎮。
光復前便在遼東的百姓,以及退役官兵的安排,自然是不能等待的。所以,很多入關安置的遼民返鄉後,已經沒有了原來的土地。
遼東的土地還剩下不少,可吉林府的新設,又推出了更優惠的政策,也吸引了不少移民前去。
二丫一家便是眾多選擇吉林府的一員,被官府安置在了奉化村。隨著四平建縣,現在又升格為奉化鎮了。
太陽火辣辣的當頭懸掛,田地里土豆苗長勢很好,一片翠綠。
二丫爹挑著兩個水桶,沿著壟溝從一頭走到另一頭,澆灌著田地、作物。
奉化鎮東傍東遼河,中有石嶺河,官兵和移民又開溝挖渠,使得這裡的水澆田達到了相當的數量。
二丫爹還要再去溝渠挑水,可卻看到熟悉的人影從村子向這邊走來,趕忙挑著空桶迎上去。
「快來蔭涼下,這大熱的天,不是不忙你送嘛?」二丫爹心疼地迎上妻子,一手接過飯籃,又緊著把妻子往旁邊的樹蔭下讓。
「就這點路,還能累著?」妻子走到樹蔭下,看著臉龐曬得發紅的丈夫,眼中閃過一絲心疼,催促道:「趕緊吃飯吧,這都過了晌午了。」
二丫爹把木桶扣在地上讓妻子坐,另一個木桶當桌子,把飯籃子一放,說道:「一起吃吧!」
「吃過了。」妻子掀開布,露出裡面的半罐粥,饅頭、土豆和兩根鹹菜。
二丫爹笑了笑,說道:「早說了不讓你們等俺,今兒倒是聽話。」
說著,隨便找了塊石頭坐下,接過妻子遞來的濕布,擦了手和臉,端起粥罐大口喝了起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6s 3.714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