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節皇室教育1

    七月的上林苑,碩果纍纍,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節。天』 籟 小』說

    大量的桃子、梨子、李子、栗子,都掛滿了枝頭。

    當然,上林苑裡如今最壯觀的,還是那漫山遍野的棗樹。

    一株又一株,掛滿了果實的棗樹,是上林苑的標誌,也是上林苑的驕傲,更是上林苑的希望。

    這些棗樹,是財富的象徵。

    過去七年,上林苑前後兩任苑監岑邁與司馬安,在任上積極而高效的推動上林苑的棗樹種植。

    到今天為止,上林苑裡幾乎所有可以種植棗樹的地方,都已經被種上了。

    就連百姓民居之前,那些本該種植桑樹的地方,也有不少棗樹苗。

    坐在馬車上,劉徹一路看著這些或已經碩果纍纍,或已經枝繁葉茂,或正在努力生長的棗樹,心情很激動。

    在如今的小農經濟為主,商品經濟為輔的年代。

    農民能擁有一顆棗樹,基本上等於擁有了小康的資本——雖然上林苑裡的所有棗樹,都不歸他們所有。

    但是,在他們在上林苑的時候,這些屬於他們民居範圍的棗樹果實,卻可以歸他們支配。

    一株棗樹,若是開始掛果,一歲可結果少則數十斤,多則百餘斤。

    少府內部的收購價格是每斤十五錢,一株棗樹一歲可以給百姓提供數百到千餘錢不等的收入。

    相當於十幾畝土地的產出所得了。

    除了棗樹,如今的上林苑裡,第二多的就是鹿群了。

    當年,劉徹還是太子時,將八百多頭鹿,假與百姓飼養。

    條件是每頭鹿每天要給劉徹五錢的租錢,等鹿長大了,賣了錢再償還租金。

    同時,母鹿所產的小鹿全部歸農民所有。

    這個政策,延續至今已經八年多了。

    上林苑的鹿群,在這八年裡繁衍迅,到今天,已經達到了七八千頭的規模。

    幾乎所有符合條件的家庭,都會假一頭或者幾頭鹿回家飼養。

    鹿這種東西,雖然嬌貴,但只要飼養得當,照顧妥善,卻是輕易不會生病。

    每年單單是割下鹿角後賣給少府所得的錢,就已經完全足夠支付所以的假鹿錢。

    而鹿群所產的小鹿卻是完全歸農民所有。

    整個上林苑裡,養鹿的風氣,一時蔚然成風。

    鹿群為百姓帶來了充足的收入。

    也讓少府賺的盤滿缽滿,旁的不說,單單是每年農民上繳的用來抵充租稅的鹿角,就價值上千萬!

    此外,鹿皮、鹿肉、鹿骨,都是錢。

    少府在整個過程里,只是前後總共拿了大約兩千頭左右的鹿,假與百姓(這些鹿大部分還沒有花錢,都是岑邁和司馬安帶著軍隊從上林苑附近的山陵抓回來的野鹿)。

    之後就屁事沒幹,也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躺著就可以收錢。

    百姓還心甘情願,樂此不彼,甚至感激涕零。

    因棗樹政策和假鹿政策之故,無論是岑邁還是司馬安,在上林苑的風評,都是滿分!

    許多家庭,甚至為這兩位苑監立祀——儘管這兩人依然活蹦亂跳。

    「可惜了……這兩個政策,不能推廣啊……」劉徹在心裡嘆息了一聲。

    無論是棗樹,還是假鹿,都不大可能推廣到天下。

    原因也很簡單,劉徹和少府不可能砸自己的飯碗。

    若天下家家戶戶都能產棗、養鹿,那這棗子和鹿角、鹿皮就不值錢了。

    再者說,出了上林苑,其他地方也沒有這個條件來做規模化的養殖和種植。

    而倘若不能規模化,效益就難以體現了。

    馬車穿過上林苑的道路,來到了思賢苑的學苑前。

    在這裡,早就已經接受了命令的學苑教官,已經帶著皇長子劉病已站在道路旁邊等候了。

    「父皇!」劉病已六歲了,但他身上沒有任何的其他皇室成員的毛病。

    這三年多來,這位皇長子每天按時起床,按時吃飯,按時讀書,按時訓練。

    根據教官的報告,他的戰鬥力還不錯。

    在學苑中總共與同伴和同窗單挑過十三次,勝五次,敗八次。

    看上去似乎很弱,但實則他大部分失敗都是在最開始的那一年裡留下的。

    最近一年,他已經沒有輸過了。

    雖然可能有時候會被人揍的鼻青臉腫,但他最終還是將那個小夥伴鎮壓了。

    所以,劉徹知道,是時候讓他接受進一步的君王教育了。

    「病已,上車吧……」劉徹望著自己的長子,雖然心裏面很想將之抱在懷中,如同他寵溺桃桃和橙橙一樣的寵溺他。

    但劉徹知道,這樣做,很可能會害了這個兒子。

    所以,他板著臉,一臉的嚴肅,讓劉病已看的膽戰心驚。

    他從小就害怕和畏懼著自己的父親。


    倘若是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此刻他恐怕會戰戰兢兢,不能自已。

    但可惜,他雖然生於深宮,但卻長於鐵血。

    陪伴他成長的不是宮中宦官的阿諛奉承與小心伺候,更不是婦人的驕縱和慣寵。

    而是鐵與血,是刀與劍。

    耳聞目濡的是一個個從戰場退下來的英雄和他們昂揚不休的壯志。

    所以,劉病已儘管年紀很小,但是卻已經有了些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

    所以,他在自己的父親面前,哪怕再害怕,也不會畏懼和退縮。

    他不卑不亢的對劉徹一拜,然後自行登上馬車,跪在劉徹腳下,問道:「父皇今日來詔兒臣,有何吩咐?」

    「朕今日帶你去一個地方……」劉徹拉起他的手,看著自己的這個兒子,前所未有的柔情說著。

    田叔之死,給了劉徹很大的震撼。

    劉徹甚至不知道,未來劉病已長大,他能不能遇到一個像申屠嘉和田叔這樣全心全意,只為了他能夠成長成為明君的忠臣。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可能性已經很低了。

    因為,劉徹自己解放了思想,讓諸子百家大行其道。

    百家齊放的思想環境,必然造就千奇百怪的社會。

    用句儒家的話來說,就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人心不古,就會失去淳樸。

    也就是所謂的愚忠,人人都會基於自己的立場和自己的利益來考慮問題。

    再想出一個田叔,一個申屠嘉,基本不可能了。

    這也是為何歷史上,無數君王明明知道,愚民政策是死路,但依然頭很鐵,非要撞上去。

    哪怕是劉邦、朱元璋這樣起於草莽的英雄也不能免俗。

    這是因為,他們基於自己的子孫的利益角度來考慮的。

    他們都妄想著千秋萬代,江山永固。

    但劉徹很清楚,千秋萬代?江山永固?

    堯舜禹,也做不到,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沒有人能做到。

    王朝必然會經歷崛起、強盛、衰落的命運。

    就像人一樣,必將迎來終結的那一日。

    即使用了君主立憲,也是一樣。

    後世的君主立憲國家,就已經有許多傳出了廢黜君主制的呼聲。

    至於那些企圖獨攬大權的君主制國家,已經幾乎全部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消亡了。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哪怕太陽也有熄滅的一日。

    所以,劉徹從未想過,自己的帝國會千秋萬代。

    他只知道,自己背負著使命與責任。

    讓諸夏民族君臨寰宇的使命,讓中國成為那個天、朝上國,中央帝國的責任。

    甚至於更進一步,打造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帝國。

    不然,他就將是歷史的罪人,國家的罪人。

    是以,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乃至於解除階級之間的限制,就是劉徹的努力方向。

    至於由此帶來的那些副作用和壞處。

    劉徹是無所謂了。

    誰還敢反對他不成?

    在他面前,一切利益集團與貴族,都是戰五渣。

    不過,這也將使得他的繼任者,從一開始,在現在起,就備受壓力。

    因為,劉徹未來,給他留下的,不會是一群忠臣孝子。

    而是一堆堆被他的鞭子和刀劍以及手腕調、教成為人精,成為政客的臣子。

    要知道,在歷史上,連儒家治下的中國,權臣都是此起彼伏,絡繹不絕。

    將皇帝當成傀儡和橡皮擦的也不是一個兩個了。

    而諸子百家大興後的未來,你覺得法家和雜家會對皇帝畢恭畢敬?聽話順從?

    開什麼玩笑!

    雜家的思想的盡頭,可能是君主立憲,但也可能是共和議會。

    至於法家,雖然對皇帝是忠心耿耿,但——假如皇帝不給力的話……法家大臣並不介意自己越俎代庖,代君行政,說不定還能美其名曰:周公伊尹故事。

    就連黃老派,當年也出過曹參,當面對惠帝直言不諱:今陛下垂拱而治,臣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皇帝您就坐在寶座上不要說話就可以了,國家大事天下興亡,這是臣曹參的職責哇!

    大約就是這麼個意思,惠帝被說的竟不能開口。

    在某種程度而言,黃老派未來的究極進化方向,可能是類似於米帝共和黨那樣的保守頑固和基於農民、地主階級的政黨。

    所以,劉徹不得不給子孫留下一點什麼可以憑依的東西。

    不然,那不就是坑兒坑孫?

    劉病已卻是懵懵懂懂,但他還是點頭,乖乖的坐在了自己父親的面前。



  
相關:  大宋帝王  我就是天道  我要做門閥  我真不是魔神  成為聖人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在現代留過學    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娛樂帝國系統  寒門崛起  臨高啟明  網遊之劍刃舞者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我要做皇帝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節皇室教育1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我要做皇帝"
360搜"我要做皇帝"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2s 3.69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