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銘原來的計劃,是與水師會師於福州,而後水陸並進,掃蕩閩粵沿海。
誰知,他高估了鄭軍的戰鬥力,事實上,鄭成功帶走主力後,福建比趙銘想像的還要空虛。
這或許是鄭成功內心深處,還比較相信趙銘,覺得趙銘不會捅他刀子,所以福建並未留下多少步軍。
畢竟,當初朝廷內訌,趙銘起兵,救援朱以海時,鄭成功並未盡起大軍,攻擊浙江,只是做了樣子,派出偏師,算是放了趙銘一馬。
不然,當初趙銘攻鎮江,逼迫南京,不會那麼順利。
不過,不管鄭成功當時怎樣,趙銘此時卻不會留情,結結實實的捅了鄭成功一刀,並且握住刀柄,使勁攪動,以求鄭成功喪失戰力。
此時,泉州府境內,同安縣漢軍大營蔓延。
對岸,金夏兩島上,則戰船雲集,集結了鄭軍戰船和商船。
鄭鴻逵在南平戰敗後,深感漢軍戰力強悍,不敢陸地爭雄,率領鄭軍退到金門、夏門兩島。
鄭軍縱橫海上多年,鄭芝龍降清後,一度衰敗,不過近幾年來,又有所復興。
船隊航運到日本、南洋,甚至還效法漢國,占據婆羅洲北部,建立了一塊殖民地。
面對集結於海上的鄭軍,漢軍一時間,也沒有辦法。
趙銘屯兵於漳泉,分遣大軍收取福建各地,並派人駐守閩北關隘,防備鄭成功回援。
這時,趙銘在同安大營內商議軍事,海面上,忽然炮聲隆隆。
「怎麼回事?」趙銘伏在沙盤前,正商議軍情,不禁抬頭問道。
張家玉道:「殿下,莫非水師到了?」
趙銘直起身子,拿起頭盔,「走,看看去!」
當下一眾人,挑帳出營,騎馬來到海邊一座山丘。
這時參軍拿出千里鏡,呈給趙銘,趙銘接過後,抽出千里鏡,進行觀察,圓形的視界之中,兩隻船隊,在海面上排成兩列,側舷火炮對射,炮彈交織,碎木飛濺,場面宏大。
海面上硝煙瀰漫,火炮轟鳴之下,戰船和大海都在顫粟。
「是水師到了!」張家玉看見海戰場景,興奮道。
趙銘當即沉聲道:「傳令下去,大軍立時準備,一旦水師獲勝,大軍立刻乘機奪取廈門!」
「遵命!」王翊當即抱拳領命,然後轉身離去。
漢軍營地內,士卒集結於海灘,並找來不少海船,隨時準備趁機搶渡。
山丘上,趙銘等人則繼續觀察海戰,注視著戰局變化。
漢軍水師成軍以來,在海上勝多敗少,所向披靡,將荷蘭和西班牙統統擊敗。
不過,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畢竟人少船少,像這樣兩支艦隊齊射,還是很少見。
這時趙銘一行人站在山丘觀看,注視海面,炮戰異常激烈,更讓漢軍眾人沒想到,漢軍居然沒有完全占據上風。
鄭軍炮彈砸中一艘漢軍戰船,炮彈炸開,船隻頓時碎木飛濺。
「鄭軍居然也裝備了開花彈!」張家玉皺起了眉頭。
數年前,趙銘在與荷蘭人的海戰中,首先使用開花彈,之後,在攻取鎮江的戰役中,再次使用開花彈,立時就震住了隆武朝廷,迫使隆武釋放了朱以海。
那時開花彈,就進入了各方的視野。
開花彈,明朝早有此物,在遼西戰場,曾多次使用,只是技術不成熟,容易造成炸膛,所以軍隊不願意使用。
在漢軍使用開花彈後,各方勢力,便都注意了這種炮彈。
清軍、還有明朝各方勢力,都派遣細作來漢國盜取機密,並投入銀錢和工匠,對原有的開花彈進行改進。
趙銘看著戰場,沒想到鄭軍居然掌握了開花彈,軍事技術的傳播,果然最快。
海戰持續一個時辰,漢軍等待的機會,始終沒有出現,海戰便匆匆結束。
開花彈對於木質戰船的破壞,實在太過巨大,交戰一個時辰,漢軍戰船就沉了十多艘,鄭軍也沉了二十多艘戰船。
這個損失太慘重,加上炮戰之中,鄭軍又祭出拿手的火船戰法,千艘火船蜂蛹而上,令漢軍水軍,只能暫時撤離戰場。
山丘上,趙銘注視海面上,漂浮的殘害,航行的鄭軍船,呼出一口氣,沉聲道:「回營!」
漢軍水師本欲前往與趙銘匯合,不過被鄭軍水師阻攔,在澳頭附近海域大戰後,只得暫時退回泉州晉江泊船。
同安漢軍大營內,趙銘召集眾人議事,商議著戰局。
從晉江趕來的水師都督郭忠,稟報道:「殿下,這次水師倉促開戰,未準備周全,所以未能擊敗鄭軍。殿下待臣準備妥當,定能擊敗鄭軍!」
漢軍水師連戰連勝,生出嬌縱之心,南下時不未做充足準備,以為鄭軍不堪一擊,不想鄭軍水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居然那麼不好對付。
漢軍雖擊沉二十多艘鄭軍戰艦,但自己也損失十多艘,漢軍水師從未遭受過這麼大的損失,郭忠怕傷亡太大,不敢再戰,便先行撤退。
趙銘也看出來,鄭軍水師作為曾經東亞海上霸主,實力還是很強勁。
趙銘雖有實力,擊敗鄭軍水師,但是必然付出一定代價,並且還需耗費一段時間。
趙銘擺了擺手沉聲說道:「攻打金夏之事,暫時停下!」
當年清軍攻入福建,鄭成功退入金夏,以兩島為抗清基地,經營許久。
漢軍想要攻下金夏,並非是一件易事。
參軍張家玉道:「殿下之意,是先不管金夏,先取廣州。」
趙銘微微頷首,「孤率領大軍進入福建,想必廣州已經得到了消息,孤在福建待得越久,廣州的防禦越是完備。再者,唐藩那邊應該已經收到消息,必會有所反應。」
張家玉頷首道:「殿下之言有理,若為攻取金夏耗費太多時間,確實對我們不利。不過,若留下金夏之敵,去取廣州,鄭鴻逵必然襲擾沿海,威脅我們後方。」
趙銘沉聲道:「鄭家除開鄭成功,都是商人,懂得權衡利弊。派遣一人上島,與鄭鴻逵商議和議,留水師監視,大軍則沿海而進,攻取廣州。」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7s 3.607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