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的要求下,新軍統領吳芳遠馬上點選了一支新軍的連隊出來,準備同京營挑出的連隊進行對抗演習。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為了不再崇禎面前丟臉,俞咨皋挑出了施洪謨麾下隊列演練中最為出色的一隻連隊。
而新軍這邊派出的則是閻應元的連隊,作為訓練一營左連,它剛好排在了新軍隊列的最前方,為了不擾亂新軍的隊列,吳芳遠便隨手指到了這隻連隊。
對於站在主席台上,觀看這場連隊級別對抗演習的將領們來說,大約除了茅元儀之外,其他人都不怎麼看好新軍。
因為京營的連隊編制是264人,而新軍的連隊編制卻只有232人,編制上就少了近八分之一。
同京營一個連隊四個把總哨,以哨為基本作戰單位不同,新軍的連隊分成了兩個百戶,以小旗為基本作戰單位。
京營連隊的指揮層級是哨、把總、連三層,新軍則是小旗、總旗、百戶、連四層。
新軍每個小旗是10人,每個總旗有5個小旗,外加輔助指揮人員共有53人,每個百戶下轄2總旗共計112人,兩百戶成一連計232人。
京營連隊是完全按照《紀效新書》進行編制的,雖然人數上有些出入,但是每哨1名重火繩槍手的名額並沒有變化。至於其他人攜帶的近距離火器,因為威力不足和射程關係,基本上只能用作擾敵之用。
考慮到是在崇禎面前演習,加上虎蹲炮的威力難以在演習中進行計算,因此雙方都略去了這項火器的配置。
因此京營一個連隊的遠程攻擊兵種,應當是16名重火繩槍手+32名兼職弓箭手,共計48人。
新軍這一方,是按照每個小旗5名長矛手,3名輕火繩槍手,2名重火繩槍手配置的。3名輕火繩槍手還配備了套筒刺刀,可以在射擊完成之後充當短兵進行肉搏戰。
故新軍一個連隊中有長矛兵100人,火槍兵100人,指揮作戰人員32人。
當閻應元指揮著自己的連隊進入到演習場地之後,看著對方擺出的繁複軍陣之後,只是略略思考了片刻,便下令自己的連隊排成了簡單的橫隊隊形。
長矛手分成三列橫隊,居中布置,前兩排各為40人,最後一排為20人。
而火槍手分置於長矛手兩側,分為兩橫隊。40名重火槍手在前,60名輕火槍手在後。
長矛手左右間距都為0.64米,這個間距剛好只夠他們進行最為簡單的刺擊動作,無法施展左右騰挪的個人技藝,動作過大就會被被左右的同僚所阻擋。
而長矛手的前後間距則是1.92米,按照軍制,行軍步幅:每步為0.75米。也就是說,作戰時前排長矛手最多只能退上一步,然後他就被後排橫隊的士兵給牢牢抵住了。
通過嚴格的隊列訓練,迫使士兵在作戰時只能活動於這塊不斷向前行進的,0.32*0.32平方米的狹小空間內,使得每一個士兵都成為了隊列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不間斷的訓練會不斷加深處於隊列中士兵的身體記憶,讓他們記住,除了向前拼殺可得自由,在他的左、右、後三方都是阻擋他逃亡的人牆。
而且這種密集隊列不但可以減少軍隊的崩潰幾率外,對於騎兵也有著強大的抵抗能力。
至於兩側火槍兵的橫隊隊列,除了左右間距擴大為0.96米外,前後間距同長矛兵橫隊間距相同。而兩側火槍兵的雙橫隊隊列,剛好和長矛手的第一、二排橫隊並列,從正面看去就成為了一個平面。
長矛手橫隊和兩側火槍兵橫隊之間留下了一個2.5米的缺口,以保證火槍兵開槍時不會擾亂長矛手的作戰秩序。
同長矛手隊列前後也要一致不同,火槍手前後兩橫隊的隊列,則是按照斜線布置。後排火槍手剛好處於前方橫隊的空隙之中,畢竟火槍手要求的是輸出火力,因此要進行交替射擊,而不是限制他們後退。
閻應元自己居於長矛隊列的中間進行指揮,而他下屬的兩個百戶則分置於兩側的火槍手隊列中進行指揮。當整個新軍連隊展開隊列後,其正面應當剛好為69米。
相對於新軍的簡單橫隊隊列,京營這邊顯然就比較複雜了。四個把總哨分成了左右翼,前後軍四個部分。
左右翼和前軍之間擺成了一個三才陣,前軍略突前一丈的距離,前軍和左右兩翼之間的距離約為1丈,而前後軍之間的間距則是3丈。
在前後左右四個部分圍起來的空檔內,則是這個京營連的指揮中樞。除了後軍這個把總哨組成了方陣隊列外,其他三個軍陣都擺出了五行陣。
所謂五行陣,其實就是三個橫隊,二個縱隊。4名火槍手成一橫隊,位於正兵之前,準備在接戰時先以火槍攻擊一輪,以打亂敵軍的隊列。
其後二個哨隊分為前後兩層,為兩個放平的鴛鴦陣,兩個藤牌手護住隊伍兩側,中間則是近似於橫隊的長短兵。兩層之間間隔20步。
剩下的兩個哨隊則以鴛鴦縱隊的形式布置在橫隊正兵兩側,同橫隊間距約10步,這兩隻哨隊也就是所謂的伏兵,待到橫隊正兵同敵軍接戰之後,便從敵軍接戰隊列的兩翼突破,從敵軍的側後方打擊敵人。
橫隊正兵之間的間距約為1步,明步約1.56米,也就是說一個把總哨展開的正面大約是36米。
而京營這個連隊展開的正面寬度為115米,幾乎超過了對面新軍連隊的正面的三分之二長度。
但是京營擺開的這個陣型過於繁複,即便有著各種旗號金鼓的幫助,也足足花了對面新軍列陣時間的3倍以上。新軍從進入演習場地到擴展成陣型,還沒有超過10分鐘。
京營這邊卻足足花了半個多小時才完成了隊列,期間整理隊形的混亂,更是讓京營的幾位將領臉色有些難看了起來。
不過等到京營的隊列完成之後,在氣勢上頓時壓倒了對面的新軍連隊。如果只是從陣型上看,新軍單薄的陣列剛好被京營展開的隊列一口吞下去了。
就算是幾位上過戰場的總參謀部參謀,此刻也覺得,只要京營這個連隊保持陣型前進,正兵抵住新軍的正面攻擊,兩翼部隊繞到新軍側後展開攻擊,那麼這場戰鬥就算是穩贏了。
畢竟校場演武不是真實作戰,很多東西都無法展露出來,只能依據某方是否占據優勢,作為裁定勝負的依據。當一方被包抄了側後時,按照大明軍隊在戰場上的傳統,幾乎就可以裁定這隻部隊被全殲了。
在崇禎觀禮的主席台下,兩軍相距為2百步,約300多米。當主席台上的號兵鳴炮之後,兩軍便開始緩緩對進了。
前50步雙方都以正常的步伐前進著,因此隊形都保持的非常完整。當雙方的間距約剩下百步之後,雙方便都進入到了衝鋒階段。
以正常步伐進入到疾步,雙方大約在2分鐘之內就要進入到正面接戰的狀態了。
當兩軍進入到百步之內時,京營這邊中軍喇叭手頓時吹響了喇叭。喇叭每吹響一次,正兵前方的4名火槍兵便有人發射一槍,隨即開始裝填彈藥。
在喇叭吹響的時候,第一層橫隊中的4名長槍兵持弓上前,鏜鈀手持火箭上前,跑到火槍兵站立的地方。
按照規定在接戰之前,長槍兵要射擊9次,而鏜鈀手則射擊一次。當兩軍相距60步時,中軍擂鼓,第二層橫隊便要上前穿過前隊的空隙,擋在前隊之前與敵接戰,一般來說會在前隊前方約20~30步處與敵軍相遇交鋒。
與此同時,兩翼縱隊開始向敵軍兩側包抄,務必要動搖敵軍的軍心士氣。而發射完箭只的長槍兵和鏜鈀手則回到隊列,準備接替前方哨隊的攻擊。
36隻弓箭,2發火箭,4-6發火槍射擊,在接敵之前,新軍正面的橫隊要接受40次攻擊。按照戚繼光自己的計算,這種投射類攻擊的命中率大約在20-30%之間。
如果按照理論計算,新軍第一排長矛手橫隊應當損失了四分之一的人數。如果在戰場上,這種損失自然會造成士氣的低落和第一排軍士的混亂。
不過由於現在只是演習,所以新軍的第一排士兵被挑出了10人作為陣亡,演習便繼續進行了。
新軍兩翼的火槍兵在距敵百步時並沒有開火,直到兩軍相距60步時,前排的重火槍兵才停下腳步做了一輪齊射。在這個距離,根據軍器監的多次試驗應當是40-45%的命中。
考慮到京營士兵擺出的鴛鴦陣較為稀疏,命中率被判斷為35%,而隨後在兩軍相距30步內,新軍前出的輕火繩槍兵的射擊,命中則高達了50-60%。
這兩次射擊幾乎已經把京營兩翼的前後兩層接敵正兵都消滅了,只剩下了作為伏兵的4哨縱隊。
新軍兩翼的輕火繩槍兵射擊完畢後,立刻掏出了刺刀按上槍口,並變成5*6的方陣護住了長矛手的側翼。
而此時已經裝填完畢的新軍重火繩槍手,則分為三排插入了長矛手橫隊和輕火繩槍兵方陣的中間,在兩翼的保護下繼續交替向前方射擊。
裝上了刺刀的火槍大約為1.86米,而大明制式的長槍規格為4米,從長度上看新軍的火槍兵顯然是吃虧了。但是僅僅只是用來防禦的話,卻顯然沒有這麼糟糕。
而兩翼正兵的被消滅,導致新軍現在反而把京營的前軍給包圍了起來。原本陣型就比較稀疏的京營陣列,很快就被新軍全面突破了。
失去了前軍保護的中軍,不得不拋棄了指揮的旗號鼓樂向後軍跑去。而沒有了中軍的居中指揮,京營各哨也頓時被新軍分隔包圍消滅了。
如果這不是一場演習的話,那麼京營在中軍動搖的時候就應該全面潰敗了,但是現在好歹還能僵持著給新軍增加了一些殺傷,好讓自己輸得不是那麼難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3s 3.6551MB